依稀记得年初时候,张兰净身出户的文章传遍朋友圈,一时间人人谈资本色变。我们不谈最后拿了十个亿是不是净身出户,就谈谈投资者与企业关系来说,这篇文章不知误导了多少人,见风是雨,一叶障目。今天我们来说一个开心的故事,看看双刃剑的另一面刀锋,是多么温柔。
事情得从悉尼奥运会说起。安踏丁志忠,初出茅庐便被父亲派去了北京,结交了一些体育总局里的人,那时候大家都还年轻,你还未成巨富我还没高升,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数年过去,其中一位朋友在体育总局中有了一官半职。悉尼奥运会前,这位朋友将孔令辉引荐给了丁志忠。彼时安踏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厂,而孔令辉已经是乒坛巨匠。然而丁志忠却放手一搏,拿出300万元请孔令辉代言。随着孔令辉在奥运会上大杀四方,安踏也因此突飞猛进,开创了体育频道成为晋江频道的先河。2007年6月,安踏体育在港交所上市,稳坐泉州体育品牌第一把交椅。
之后安踏、鸿星尔克、德尔惠相继崛起,让身处泉州、一度傲视群雄的匹克感到了危机。匹克---最先与外资合作,最先接触外贸市场,最先建立自身品牌。但是由于创始人个人原因和国企残留的体制原因,被安踏超越。
痛定思痛,匹克的创始人许景南决定主动拜访沈南鹏,希望沈南鹏能够加入匹克的发展。虽然沈南鹏,及其背后的红杉资本,一向愿意投资于高科技、互联网企业,这次却被许景南打动,即是对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业所打动,也是被许景南及其背后家族的上进、诚意所打动,最后决定操刀匹克资本运作。
纵使沈南鹏是高手,对于不熟悉的领域,其中经历也是一波三折,千回百转。匹克上市过程中,恰逢全球金融海啸,匹克业绩在2008年遭遇滑铁卢、IPO受挫紧逢对赌失败,一时间血雨腥风。沈南鹏顶住压力,许景南也完全信任,将沈南鹏引入匹克董事会,也是董事会中唯一一个非许氏家族的人。双方不离不弃,同心协力,最终成功。
红杉资本及其关联企业投资匹克体育列表
沈南鹏进入后,很快操刀了匹克的第二轮Pre-IPO投资。投资者包括21个个人投资者,Sparkle Day Investment、Superb great Technology、World Fund Pte Limted、Shiny Fly Limited、SCGC和建银国际资产管理公司及21名个人投资者。后来因为对赌失败(约定2009年6月上市,没成功就退钱),除了SCGC和建银国际意外的投资者都拿到了15%的固定收益退出了。
在对赌失败后,2009年4月沈南鹏毫不气垒,又操刀了第三轮融资。建银国际继续跟头、LC Fund、南明公司相继跟头。总金额达到3786万美元。
最终2009年9月,匹克在香港上市成功。
引入沈南鹏的红杉资本,沈南鹏帮助匹克运作到了香港。在经营上,沈南鹏提出请NBA明星代言的策略,并牵线搭桥。当时,匹克签不动姚明这些大牌明星,于是就签下NBA丰田中心的广告位,其后签署了巴蒂尔这些勤劳的蓝领球员。最多时候,匹克同时签了5个三线球星,根据匹克的策略是:五个人总有打的好的,然后再新浪、虎扑等地方投软广,提升其国内形象。结缘NBA后,匹克还打入南美市场。终于,匹克没有在大潮中被安踏拉下太远。现在贵人鸟、安踏、乔丹、匹克,成为泉州体育品牌的四大金刚。
2014年1月沈南鹏不再出任匹克的非执行董事,说明清仓完毕了。而沈南鹏最后获利多少,谁也不知道,不过大约估算在4-5倍左右。(即使以匹克最低价1.1港元测算,活力是1.1倍,匹克最高价格到过6.95港元)
这就是一个好的投资人和一个非常传统的体育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书写的故事传奇。也许大家看到的就是一个好的投资人与企业合作达到了双赢互利的结果。可是细想之下,与投资人关系的建立、维护更是一步一步推进了匹克的战略发展,将其价值最大化。
回到新三板,新三板的企业家们,想遇到这样的投资者么?他也许不是沈南鹏,但是可以是徐东鹏、王北鹏……
当当的李大总裁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拿回你们的臭钱去。对投资者十分不屑一顾。当当从电商巨匠变成电商的边角料,恐怕和这句话有关系吧?相反京东从来没有盈利过,2012年时候还说:全部降价,亏损五年,打死苏宁、国美···而投资者却还是一路陪伴,时至今日,终于做成了大佬,这里和投资者的支持切不可分。
投资者都是上帝,三板的投资者都是有能量的人!千万不要让投资者输了钱又寒了心!你的投资者是谁?企业家们知道么?他们仅仅是董事会永远不说话的小角色么?难道你不想找到自己的沈南鹏么?千万不要等到股价大跌的时候才来问:谁在抛!千万不要到困境的时候再说:投资者们,大家团结一致吧。那时候,也许会被反噎一句:之前你去哪儿?
投资者关系维护,重于泰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