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法治面|首例亚洲象公益诉讼案聚焦动物表演:驯养还是虐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法治面|首例亚洲象公益诉讼案聚焦动物表演:驯养还是虐待?

近年来,动物表演以及由此引发的虐待动物争议一直是动物保护领域的热点话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全国首例亚洲象公益诉讼案日前在昆明开庭,该案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动物表演背后虐待动物话题的关注。

2023年4月10日,昆明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开庭审理了北京市昌平区多元智能环境研究所起诉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涉嫌虐待野生动物一案。庭审在经历了6小时24分钟后宣布休庭,合议庭表示将择期宣判。

代表北京市昌平区多元智能环境研究所出庭的环境公益律师曾祥斌告诉界面新闻,这是中国第一起关于亚洲象的公益诉讼案,或者说是关于反虐待动物的动物福利公益诉讼第一案。“事实上在东南亚国家也还存在着大象表演,但亚洲象这一物种的保护状态让我们意识到,以救助的名义让大象进行展演的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曾祥斌表示。

亚洲象是我国一类重点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根据2018年调查结果,我国现存的亚洲象种群数量大约293头,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临沧市等三个州市。

据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站介绍,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地处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西双版纳执带雨林国家公园勐养片区东西两片的结合部。2002年,国家林业部批准在野象谷成立亚洲象种源繁育基地,该工程于2008年12月份通过验收,是中国目前唯一的亚洲象研究繁育基地。

公开资料显示,本次提起诉讼的北京市昌平区多元智能环境研究所,成立于2015年,业务范围包括环境公益法律援助方法探索;生态假期、公众环境观察、公益诉讼的研究和探索等。

起诉书显示,北京市昌平区多元智能环境研究所认为,被告承担着“中国云南亚洲象种源繁育基地”项目,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但是被告实际上长期从事危害濒危野生动物,损害自然生态系统的行为。

庭审中,原告列出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一项专利申请《一种大象培训和驯养的方法》作为证据,在专利中对大象的训练方法里,反复提到用象钩或者是钉子钩大象的智慧瘤、肩部以及屁股等伤害大象的方式训练,从而使大象做出低头、趴下、拜佛、坐油桶、站立行走、按摩等动作。而被告方则称,存在这项专利,但其中的内容并未投入实际运用。

原告在庭审中还展示了多段亚洲象踢足球表演、景区工作人员疑似针扎小象的视频。被告表示,大象踢足球的视频体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而针扎小象的视频是“别有用心”的人拍摄后,“剪辑加工”而成的。

起诉书显示,原告提出5条诉讼请求,包括判令被告停止大象学校对大象的表演训练以及大象的表演项目;判令被告在国家级主流媒体上针对其虐待野生动物、侵害动物权益的行为赔礼道歉;判令被告对园区内野生动物受到的长期心理创伤、身体创伤进行赔偿或者给与心理与生理长期康复治疗,并对符合放归条件的亚洲象放归自然等。

近年来,动物表演以及由此引发的虐待动物争议一直是动物保护领域的热点话题。很多景区已经取消了动物表演项目,各地马戏团陷入生存困境的报道也多次见诸媒体。而在政策层面,国家也有相关规定。

早在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园管理的意见》,要求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公园“停止所有动物表演项目”。201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发布《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要求“杜绝各类动物表演”。2022年12月30日第二次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则对于野生动物展示展演活动新增了一条规定:利用野生动物进行公众展示展演应当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并保障野生动物健康状态,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告诉界面新闻,动物表演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人对自然的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首要原因是土地和海洋利用的改变,其次的原因就是对生物体的直接利用,而动物表演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已有证据显示,出于动物表演等以动物牟利的原因,越来越多的物种在自然界中消失。以老虎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笼养老虎有7000余只,而生存在野外的老虎全世界只有4000多只。” 周晋峰说。

界面新闻注意到,针对动物表演涉及的伦理争议,动物表演从业人员与动物保护者之间的观点大相径庭,前者认为其与动物的关系是驯养,后者则认为是虐待。

“训练等于虐待这种简单的说法,个人并不完全赞同。训练的方法有投喂奖励的手段,也有会造成动物伤害的手段,这也符合人们观念中的‘虐待’。我们的核心诉求是要尊重自然、尊重动物的天性,大量对于野生动物的训练是违背其本性的,所以以表演为目的的训练,无论使用何种方式,都是不正确的。”周晋峰表示。

周晋峰认为,动物表演就像一些不合时宜的陋俗,最终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淘汰和禁止。事实上,目前动物表演行业的从业人员已经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和压力。他建议,目前仍然留存的动物表演行业从业者,应主动寻求转型。

“这个行业的转型需要配套政策、相关部门和整个社区的共同支持。国家目前建设了多个自然保护区,需要大量工作人员,动物表演行业从业者基本是喜爱动物、了解动物的人,他们在照料动物方面也有优势,可以充分吸收他们进入自然保护区工作,而驯养的动物也可以转移至优质动物园或国家自然保护区予以保护。”周晋峰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法治面|首例亚洲象公益诉讼案聚焦动物表演:驯养还是虐待?

近年来,动物表演以及由此引发的虐待动物争议一直是动物保护领域的热点话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全国首例亚洲象公益诉讼案日前在昆明开庭,该案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动物表演背后虐待动物话题的关注。

2023年4月10日,昆明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开庭审理了北京市昌平区多元智能环境研究所起诉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涉嫌虐待野生动物一案。庭审在经历了6小时24分钟后宣布休庭,合议庭表示将择期宣判。

代表北京市昌平区多元智能环境研究所出庭的环境公益律师曾祥斌告诉界面新闻,这是中国第一起关于亚洲象的公益诉讼案,或者说是关于反虐待动物的动物福利公益诉讼第一案。“事实上在东南亚国家也还存在着大象表演,但亚洲象这一物种的保护状态让我们意识到,以救助的名义让大象进行展演的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曾祥斌表示。

亚洲象是我国一类重点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根据2018年调查结果,我国现存的亚洲象种群数量大约293头,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临沧市等三个州市。

据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站介绍,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地处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西双版纳执带雨林国家公园勐养片区东西两片的结合部。2002年,国家林业部批准在野象谷成立亚洲象种源繁育基地,该工程于2008年12月份通过验收,是中国目前唯一的亚洲象研究繁育基地。

公开资料显示,本次提起诉讼的北京市昌平区多元智能环境研究所,成立于2015年,业务范围包括环境公益法律援助方法探索;生态假期、公众环境观察、公益诉讼的研究和探索等。

起诉书显示,北京市昌平区多元智能环境研究所认为,被告承担着“中国云南亚洲象种源繁育基地”项目,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但是被告实际上长期从事危害濒危野生动物,损害自然生态系统的行为。

庭审中,原告列出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一项专利申请《一种大象培训和驯养的方法》作为证据,在专利中对大象的训练方法里,反复提到用象钩或者是钉子钩大象的智慧瘤、肩部以及屁股等伤害大象的方式训练,从而使大象做出低头、趴下、拜佛、坐油桶、站立行走、按摩等动作。而被告方则称,存在这项专利,但其中的内容并未投入实际运用。

原告在庭审中还展示了多段亚洲象踢足球表演、景区工作人员疑似针扎小象的视频。被告表示,大象踢足球的视频体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而针扎小象的视频是“别有用心”的人拍摄后,“剪辑加工”而成的。

起诉书显示,原告提出5条诉讼请求,包括判令被告停止大象学校对大象的表演训练以及大象的表演项目;判令被告在国家级主流媒体上针对其虐待野生动物、侵害动物权益的行为赔礼道歉;判令被告对园区内野生动物受到的长期心理创伤、身体创伤进行赔偿或者给与心理与生理长期康复治疗,并对符合放归条件的亚洲象放归自然等。

近年来,动物表演以及由此引发的虐待动物争议一直是动物保护领域的热点话题。很多景区已经取消了动物表演项目,各地马戏团陷入生存困境的报道也多次见诸媒体。而在政策层面,国家也有相关规定。

早在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园管理的意见》,要求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公园“停止所有动物表演项目”。201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发布《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要求“杜绝各类动物表演”。2022年12月30日第二次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则对于野生动物展示展演活动新增了一条规定:利用野生动物进行公众展示展演应当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并保障野生动物健康状态,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告诉界面新闻,动物表演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人对自然的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首要原因是土地和海洋利用的改变,其次的原因就是对生物体的直接利用,而动物表演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已有证据显示,出于动物表演等以动物牟利的原因,越来越多的物种在自然界中消失。以老虎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笼养老虎有7000余只,而生存在野外的老虎全世界只有4000多只。” 周晋峰说。

界面新闻注意到,针对动物表演涉及的伦理争议,动物表演从业人员与动物保护者之间的观点大相径庭,前者认为其与动物的关系是驯养,后者则认为是虐待。

“训练等于虐待这种简单的说法,个人并不完全赞同。训练的方法有投喂奖励的手段,也有会造成动物伤害的手段,这也符合人们观念中的‘虐待’。我们的核心诉求是要尊重自然、尊重动物的天性,大量对于野生动物的训练是违背其本性的,所以以表演为目的的训练,无论使用何种方式,都是不正确的。”周晋峰表示。

周晋峰认为,动物表演就像一些不合时宜的陋俗,最终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淘汰和禁止。事实上,目前动物表演行业的从业人员已经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和压力。他建议,目前仍然留存的动物表演行业从业者,应主动寻求转型。

“这个行业的转型需要配套政策、相关部门和整个社区的共同支持。国家目前建设了多个自然保护区,需要大量工作人员,动物表演行业从业者基本是喜爱动物、了解动物的人,他们在照料动物方面也有优势,可以充分吸收他们进入自然保护区工作,而驯养的动物也可以转移至优质动物园或国家自然保护区予以保护。”周晋峰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