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
纯干货。
微信公众号早已经是一片红的发紫的血海,涨粉简直难如登天。但是,聪明的运营人员们还是会找到各种方法来冲击自己的 KPI。
1. 不爱晒娃的妈妈
家住湖北武汉的李小花是一个新手妈妈,刚刚生了宝宝半年时间。前段时间她被朋友拉进了一个母婴主题的微信群,里面也都是一些妈妈在聊育儿经验。她加进去之后有几个「群友」单独加了她的微信,平时也会互相留言点赞。
其中有一个叫「王小草」的妈妈跟李小花聊的最多,王小草已经有两个宝宝了,平时在群里也比较活跃,经常以大姐的姿态解答群里一些新手妈妈的问题。有的时候李小花有一些疑惑或者烦恼,也会单独问她,她都会耐心的跟她聊。
「感觉王小草应该是那种家庭条件不错的全职妈妈,」李小花说道,「她朋友圈发的经常是带小朋友去旅游啊,陪小朋友参加各类活动啊,在家带小朋友一起做点心之类的照片。」
有一个看起来有一点奇怪但是又能理解的现象就是,王小草的朋友圈里并看不到她家宝宝的照片,一般都是发一些小朋友的玩具、衣服,做食物的小模具之类的。但是李小花觉得也很正常,「有的妈妈就是不喜欢晒娃,不像我总是晒,哈哈哈。」
王小草还会经常在朋友圈分享一些母婴相关的微信文章,例如「儿童自费疫苗要不要打?」、「小心!千万不要摧毁小朋友的抵抗力」这类,只要是她分享的,李小花每一篇都会点开看,自己也会转发,还会单独转给其他妈妈看。
慢慢,李小花发现王小草转发的文章都来源于同一个公众号,李小花坚定的关注了这个公众号。
她很开心,感觉在微信上认识了一个真正的朋友。
2. 要做你微信里那个「靠谱的朋友」
不出意外,李小花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发现,微信另外一头那个叫王小草的妈妈,其实是一个还没有结婚的男生,刚刚毕业 2 年,负责这个母婴公众号的运营。
王小草真名张大树,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司做运营,那个时候微信公众号还没有现在这么泛滥,他和同事们用了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推广和宣传,一开始还可以做一些讨巧的方式,而渐渐地,他发现越来越难。
「这其实有一个基础的原理,大家主动去点开微信公众号的频率越来越低,大部分的流量都来自于朋友圈,尤其是你觉得特别靠谱的那个好友的朋友圈。」
通过这个逻辑,再加上各路做公众号人士的经验汇总,张大树总结了一套自己的运营套路:那就是让无数个「自己」成为目标受众微信里那个靠谱的朋友。
这个套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仅繁琐、枯燥、漫长,还容易让人精神分裂。
3. 别跑,让我套路你
首先,他需要注册 N 个微信号,微信号要绑定手机号,没关系去买手机卡就好了。一个手机只能登陆一个微信,如果用「微信分身」,可以登陆两个号,这也没关系,多买几台手机就好了。
但是公众号一直以来是大家认为最节约成本的推广方式,智能手机也不是一笔小开支,王大树觉得不要在意这些「小节」,「当然要买二手的手机啊,最好的是买二手旧款 iPhone,使用感最好,想省钱全部买二手红米,但是容易崩溃,看你自己的选择。」他解释道。
有了这么多微信号,接下来就是要加好友了,哪里最适合加目标人群为好友?当然是有明确主题的微信群了。
找微信群也是个技术活儿。不能随便去网上搜那种「僵尸群」,最好是办活动的群,尤其是比较知名的活动,当然如果能加到有活跃度的群,那就是捡到宝了。
加群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包装」这些微信号。包装就是定期发看起来很真实的朋友圈,要发上一段时间,把号「养」好之后就可以进群加人了。
王大树是一个年轻单身男性,但他做的是母婴的公众号,所以他想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有经验的妈妈。他平时就会注意搜集素材,出去玩的时候多拍一些风景照留存,认识的朋友发的与小朋友日常生活相关的图片也多要一点,再找不到上网去搜搜也是可以的。
在他精心的包装下,他手里十几个微信号逐渐成型,这才是刚刚开始,加好友才是整个过程中最漫长的一步。
「你进一个 500 人的群,你不能一次把所有人的加了,这样很容易被封号,」他也是踩过不少坑的人,「一天最多最多不能超过 20 个,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坚持每天加,这个号就会被你养成一个成熟的推广号。」
当然不仅仅是加好友和发朋友圈,你要当一个靠谱的朋友,除了你本身就是熟人或是名人之外,另外一个方式就是多交流,多刷存在感。
10 几个微信号,平均每个微信号 3000 多个好友,还要时不时跟这些好友聊个天搭个话,王大树的工作不难,没有什么特殊的技术含量,「就看你愿不愿意把工作做好,愿不愿意长时间坚持。」
4. 你复制不了的 Low
王大树坚持了下来,他带着两个一天 100 块钱工钱的实习生,把公司的公众号做到了粉丝几百万的量级。
这样的工作履历让他不愁找不到工作,没多久,一家做留学的公司找到他,希望他能够把这个留学主题的公众号推起来。
如法炮制,他再一次验证了这个套路的可行性。
他一路都坚持下来了,但是他找的实习生几乎没有做得久的,这也能理解,「这个工作确实没什么技术含量,说白就是脏活、累活,很多学校背景还不错的毕业生是不屑于做这些事的。」
不仅仅是实习生坚持不了这样的工作,很多向他讨教经验方法的人回去之后也没办法复制他的成果。「很多做公众号的都是内容导向的人,做内容的人嘛,也比较清高,觉得这个方法 low,确实这个事情让他们去做也有点大材小用了。」张大树嘿嘿一笑,继续说,「当然,你做再好的内容,没用户没人看,那不也白搭。」
5. 你会记得,那几万个好友吗?
从一个「有经验的妈妈」到一个「有经验的留学生」,张大树几乎没有什么别扭的就立刻进入角色。他对工作很认真,每次都会认真做一些行业研究,去了解这样的一个人物应该可能具备的特点与说话的方式。
他学的很像,目前还没有被发现过。
那真实的张大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个子不高,身材瘦小,走在人群里你也不会注意到他,他话不多,如果聊工作相关的话题他可以跟你说很多,但是聊到其他东西,他就很容易冷场。
「我平时不太喜欢跟人交流,很宅,没什么社交活动,但是如果我顶着一个面具,我就很放得开,假装我真的就是那个人。」
「那你这样不会觉得精神分裂吗?」我问他。
「不会啊,我觉得很轻松。」
还有一个问题我忘了问他,如果以后还能见面,我还想鼓起勇气问一句:
「你会记得那些把你当做朋友的微信好友们吗?」
北京要降温,注意保暖。
多翻白眼有助于眼部健康。
尤其是你,一整天盯着手机电脑一动不动。
作者ID:onewhiteey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