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给你15%+确定的年化收益,要不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给你15%+确定的年化收益,要不要?

要配置私募打新基金的话,要尽快动手了,后面注册制等新法出来后,这个无风险套利机会可能就成为历史了。

在资本市场掘金的人,往往对自己信心爆棚。在「七亏两平一赚」的铁律下,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那赚钱的10%,但结果往往是被割了韭菜。因此,确定性收益就成了很重要的一点,就像陈奕迅歌中所唱:我要稳稳的幸福。投资赚钱,说到底就是风险收益那点事儿,而私募基金经理的作用,就是尽可能找到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机会。在市场的不同阶段,有时还真有错误定价的时候,比如14年的可转债、15年的分级A,今天玄甲金融就再介绍一个无风险套利机会。

玄甲资管研究院想说的无风险套利机会是打新。

说到打新,估计满满的都是吐槽声,确实,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对散户是越发不友好了,网上打新中签率早已降至冰点,堪比买彩票中大奖,但网下打新却依然有机会。网下打新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在玄甲金融看来,就是确定性,因为它几乎100%能获得新股份额。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网下打新那些事儿。

不仅无风险,收益还可观

当前,打新主要分为网上打新和网下打新两种。由于在操作过程中承担的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打新可认为是无风险收益率之一。

其实,打新收益,不仅风险极低,收益还极为可观。当前,监管层对新股发行,继续维持低价发行策略,大部分个股发行市盈率都不超过23倍。监管层压低发行价,这为二级市场投资者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能很好地为投资者带来较高的收益。

从统计数据来看,近半数新股涨幅在2至4倍之间。今年上市以来的新股中,已经有122只打开一字板。在这122只新股中,将近20只个股,中一签的收益超过5万元。中签收益率最高的要数兆易创新,中一签收益15万元。一签收益超10万元,可谓是新股造富的标签。

华泰证券首席分析师罗毅发布研究报告显示,根据统计数据,2016年上半年网上打新总收益率为5-7%,年化收益率预测为9-14%;2016年上半年网下打新总收益率为2-4%,年化收益率预测为8-14%。如果再配上一些增强策略,那年化收益15%+更是妥妥的。

很多投资者看到10%左右的年化收益率,觉得这收益并不高。由于市场上妖股辈出,动不动就以翻倍的姿态出现,对于10%的收益而言,确实不高。不过,一般散户「抓妖」能力其实不强,那种不明不白抓到一只牛股的散户,很快会把赚的钱还给市场。对于资金较大、心智较为成熟的投资者而言,在当前资产配置荒的背景下,能以几乎无风险的代价,获取15%+的年化收益,是一个极为划算的投资。

▍网下打新,增加收益确定性

2015年底,证监会改革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取消新股申购预先缴款制度,将申购时预先缴款改为确定配售数量后再进行缴款,另外,公开发行2000万股以下的小盘股发行一律取消询价环节,由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协商定价,直接向网上投资者定价发行。

新股取消资金冻结,极大降低了新股的申购成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与原先的预先缴款制度相比,新规下,新股申购不再冻结资金,对市场资金面的影响也大大减小,因此,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参与打新。

由于网上打新参与人数众多,这也直接导致网上打新中签率直线下降。有的投资者表示,虽然每次都申购新股,但半年来,仅中签过一次,有的甚至一次都没有中签过。从统计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9批次网上中签率平均仅为0.06%。新股取消资金冻结导致打新人数暴增,这无形中给网上打新投资者增加了不确定性,在资金量无法满足每次满格申购的情况下,虽然打新收益可观,但却难以触及。

这里玄甲金融重点想说说网下打新。其实,对部分高净值人士而言,如果资金在千万级别以下,与其自己在网上申购,增加不确定性,还不如与机构共同参与网下打新,利用机构资金规模的优势,从而提高收益的确定性。网下配售主要针对的是特定投资者,其中包括了A类(社保和公募),B类(保险)和C类(其他投资者),发行人和承销商可以按照比例对其直接配售一定数量的份额。网下配售只要在询价「计算」准确进行报价后,均能按比例获得新股股份。换句话说,尽管网上中签概率高于配售率,但并非「百发百中」,而网下配售能有100%的概率获得新股。

比100%中签更能吸引大资金的是,「低于23倍市盈率」的定价制度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打新套利空间。至少到目前为止,个人网下配售收益率仍居高不下。据兴业证券策略王德伦团队测算,截至8月4日,66只新股完成网下发行,其中,已上市公司家数达58家,49只已破板,破板价相比发行价平均上涨4倍。若投资者参与所有新股网下询价且报价准确,则A、B、C类的打新投资者可实现的最大收益分别是654万元、594万元和523万元,平均每只新股收益为13万元、12万元和11万元,剔除持股市值波动成本,最大收益分别为29%、26%和24%。

而根据申万宏源的统计,经过对上半年各批次的收益率情况测算,第八批、第九批C类账户的年化收益率均可达到39%。申万数据显示,C类投资者若参与网下配售上半年所有批次新股,加总年化收益率平均可以达到45.31%。国海证券更称,按实际数据测算,3到4月网下打新年化收益率高达48%;5月发行的新股目前还有很多没有打开涨停,但由于新股发行量提高,估计年化收益率要超过50%。

▍私募打新基金是个好选择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的制度下,网下打新需投资者各持有沪深3000万元的流通市值,另外,沪深交易所分别要求申请网下配售的投资者需要拥有不少于1000万元的流通市值。也就是说,需要配置7000万元资金,才能参与网下打新。

7000万元的资金规模,对大部分投资者而言,是无法逾越的门槛。那么,如何不错过这样一个确定性的无风险机会?玄甲金融认为,配置打新基金,把资金交于机构,利用机构资金的规模优势,从而分得其中的一杯羹,这或许是一个极佳的出路。

解决了买什么的问题,然后就是怎么买的问题了,玄甲金融优先推荐私募打新基金。

网下打新中多、中少无疑是影响打新收益的最重要因素,顶格申购才能获得最大的配售股数,从而获得较高的打新收益。但公募基金等参与打新业务时会受到本身产品规模及风控要求的限制,即单只基金所申报的金额不允许超过该基金的总资产,规模不够大时无法顶格申购,满足顶格申购要求时又会摊薄收益。而私募基金不受申报规模与产品规模的比例限制,可以以少量资金参与顶格申购,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优化打新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新股配售,很多私募打新基金还会使用增强策略,比如「无风险套利打底,辅助量化+股票多空+CTA等套利策略」、这样下来,年化收益可达15-35%。

在几乎无风险的情况下,还能有确定年化收益15%以上,何乐而不为呢?

值得一提的是,可转债、分级A,包括当下的打新,都是阶段性市场红利,要么是制度红利,要么是人性红利,而且很多时候,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玄甲资管研究院想说,要配置私募打新基金的话,要尽快动手了,后面注册制等新法出来后,这个无风险套利机会可能就成为历史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给你15%+确定的年化收益,要不要?

要配置私募打新基金的话,要尽快动手了,后面注册制等新法出来后,这个无风险套利机会可能就成为历史了。

在资本市场掘金的人,往往对自己信心爆棚。在「七亏两平一赚」的铁律下,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那赚钱的10%,但结果往往是被割了韭菜。因此,确定性收益就成了很重要的一点,就像陈奕迅歌中所唱:我要稳稳的幸福。投资赚钱,说到底就是风险收益那点事儿,而私募基金经理的作用,就是尽可能找到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机会。在市场的不同阶段,有时还真有错误定价的时候,比如14年的可转债、15年的分级A,今天玄甲金融就再介绍一个无风险套利机会。

玄甲资管研究院想说的无风险套利机会是打新。

说到打新,估计满满的都是吐槽声,确实,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对散户是越发不友好了,网上打新中签率早已降至冰点,堪比买彩票中大奖,但网下打新却依然有机会。网下打新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在玄甲金融看来,就是确定性,因为它几乎100%能获得新股份额。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网下打新那些事儿。

不仅无风险,收益还可观

当前,打新主要分为网上打新和网下打新两种。由于在操作过程中承担的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打新可认为是无风险收益率之一。

其实,打新收益,不仅风险极低,收益还极为可观。当前,监管层对新股发行,继续维持低价发行策略,大部分个股发行市盈率都不超过23倍。监管层压低发行价,这为二级市场投资者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能很好地为投资者带来较高的收益。

从统计数据来看,近半数新股涨幅在2至4倍之间。今年上市以来的新股中,已经有122只打开一字板。在这122只新股中,将近20只个股,中一签的收益超过5万元。中签收益率最高的要数兆易创新,中一签收益15万元。一签收益超10万元,可谓是新股造富的标签。

华泰证券首席分析师罗毅发布研究报告显示,根据统计数据,2016年上半年网上打新总收益率为5-7%,年化收益率预测为9-14%;2016年上半年网下打新总收益率为2-4%,年化收益率预测为8-14%。如果再配上一些增强策略,那年化收益15%+更是妥妥的。

很多投资者看到10%左右的年化收益率,觉得这收益并不高。由于市场上妖股辈出,动不动就以翻倍的姿态出现,对于10%的收益而言,确实不高。不过,一般散户「抓妖」能力其实不强,那种不明不白抓到一只牛股的散户,很快会把赚的钱还给市场。对于资金较大、心智较为成熟的投资者而言,在当前资产配置荒的背景下,能以几乎无风险的代价,获取15%+的年化收益,是一个极为划算的投资。

▍网下打新,增加收益确定性

2015年底,证监会改革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取消新股申购预先缴款制度,将申购时预先缴款改为确定配售数量后再进行缴款,另外,公开发行2000万股以下的小盘股发行一律取消询价环节,由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协商定价,直接向网上投资者定价发行。

新股取消资金冻结,极大降低了新股的申购成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与原先的预先缴款制度相比,新规下,新股申购不再冻结资金,对市场资金面的影响也大大减小,因此,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参与打新。

由于网上打新参与人数众多,这也直接导致网上打新中签率直线下降。有的投资者表示,虽然每次都申购新股,但半年来,仅中签过一次,有的甚至一次都没有中签过。从统计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9批次网上中签率平均仅为0.06%。新股取消资金冻结导致打新人数暴增,这无形中给网上打新投资者增加了不确定性,在资金量无法满足每次满格申购的情况下,虽然打新收益可观,但却难以触及。

这里玄甲金融重点想说说网下打新。其实,对部分高净值人士而言,如果资金在千万级别以下,与其自己在网上申购,增加不确定性,还不如与机构共同参与网下打新,利用机构资金规模的优势,从而提高收益的确定性。网下配售主要针对的是特定投资者,其中包括了A类(社保和公募),B类(保险)和C类(其他投资者),发行人和承销商可以按照比例对其直接配售一定数量的份额。网下配售只要在询价「计算」准确进行报价后,均能按比例获得新股股份。换句话说,尽管网上中签概率高于配售率,但并非「百发百中」,而网下配售能有100%的概率获得新股。

比100%中签更能吸引大资金的是,「低于23倍市盈率」的定价制度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打新套利空间。至少到目前为止,个人网下配售收益率仍居高不下。据兴业证券策略王德伦团队测算,截至8月4日,66只新股完成网下发行,其中,已上市公司家数达58家,49只已破板,破板价相比发行价平均上涨4倍。若投资者参与所有新股网下询价且报价准确,则A、B、C类的打新投资者可实现的最大收益分别是654万元、594万元和523万元,平均每只新股收益为13万元、12万元和11万元,剔除持股市值波动成本,最大收益分别为29%、26%和24%。

而根据申万宏源的统计,经过对上半年各批次的收益率情况测算,第八批、第九批C类账户的年化收益率均可达到39%。申万数据显示,C类投资者若参与网下配售上半年所有批次新股,加总年化收益率平均可以达到45.31%。国海证券更称,按实际数据测算,3到4月网下打新年化收益率高达48%;5月发行的新股目前还有很多没有打开涨停,但由于新股发行量提高,估计年化收益率要超过50%。

▍私募打新基金是个好选择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的制度下,网下打新需投资者各持有沪深3000万元的流通市值,另外,沪深交易所分别要求申请网下配售的投资者需要拥有不少于1000万元的流通市值。也就是说,需要配置7000万元资金,才能参与网下打新。

7000万元的资金规模,对大部分投资者而言,是无法逾越的门槛。那么,如何不错过这样一个确定性的无风险机会?玄甲金融认为,配置打新基金,把资金交于机构,利用机构资金的规模优势,从而分得其中的一杯羹,这或许是一个极佳的出路。

解决了买什么的问题,然后就是怎么买的问题了,玄甲金融优先推荐私募打新基金。

网下打新中多、中少无疑是影响打新收益的最重要因素,顶格申购才能获得最大的配售股数,从而获得较高的打新收益。但公募基金等参与打新业务时会受到本身产品规模及风控要求的限制,即单只基金所申报的金额不允许超过该基金的总资产,规模不够大时无法顶格申购,满足顶格申购要求时又会摊薄收益。而私募基金不受申报规模与产品规模的比例限制,可以以少量资金参与顶格申购,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优化打新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新股配售,很多私募打新基金还会使用增强策略,比如「无风险套利打底,辅助量化+股票多空+CTA等套利策略」、这样下来,年化收益可达15-35%。

在几乎无风险的情况下,还能有确定年化收益15%以上,何乐而不为呢?

值得一提的是,可转债、分级A,包括当下的打新,都是阶段性市场红利,要么是制度红利,要么是人性红利,而且很多时候,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玄甲资管研究院想说,要配置私募打新基金的话,要尽快动手了,后面注册制等新法出来后,这个无风险套利机会可能就成为历史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