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简直是一碗佛跳墙——阿基米德高峰论坛圆桌对话上的干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简直是一碗佛跳墙——阿基米德高峰论坛圆桌对话上的干货

所有的改造,所有的创新,势必要对台内的固有利益格局产生冲击,这会给台里带来多大阻力。

衡量一场论坛质量高低的标志是什么?

在小阿君看来,嘉宾的量级、嘉宾的观点理念以及可以影响到的受众,将是评判的三大标准。

今天(27日)上午进行的阿基米德高峰论坛,以“融媒体时代的中国广播影响力”为主题,多名业内专家领导发表了各自精彩的主题演讲,然后进行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圆桌对话。

我们尽量原封不动地将嘉宾们的精彩观点归纳出来,看看能否在融媒体时代给有需要的人们一种思路,一种参照,甚至激发一个灵感。

主持人

阿基米德CEO 王海滨

嘉宾阵容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张磊

浙江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 董传亮

蜻蜓FM董事长 张强

北京广播公司总经理 秦学刚

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党委书记、台长 葛向阳

车语传媒首席运营官 周伟

SMG东方广播中心主任 孙向彤回答场外观众问题

观点一:音频的变现模式是什么样

张强:第一个模式是广告。第二个模式是内容付费。内容付费有两种维度,大量的听书,从免费收听逐渐对最好的书最有价值的书收费收听,还有一个维度收费,基于人的维度收费。第三个模式是粉丝运营。

观点二:传统广播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是否有共同路径?

葛向阳:阿基米德这个项目还是可以和很多城市台有深度结合,我和张总,我们是有关系,我们有一个蜻蜓河南公司的项目,阿基米德和蜻蜓这个项目和他探讨过,但是作为传统媒体,现在结合最好的,比较倾向于阿基米德,它更注重于电台的自身传统媒体优势的发挥,有更多的互动,可以建各种栏目社区,这个能够很快的聚集人气,在这个平台上提升传统广播媒体单音频的影响力。

虽然蜻蜓也有,但是相对分散,阿基米德是对城市广播合作,对它在当地的提升是很好的。

如果只是一个生意人,可能要再考虑哪种形式更好。做传统广播人可能有些问题,你是看不明白。张总当时要去做脱口秀,这个不一定能取胜,除了罗辑思维仅有几个,一般的人如果做脱口秀怎么可能火?我对这个没有任何信心。第二个,广播还是要更加接地气,更加实际。广播就是听的艺术,一定回归到音频原点,现在回归到音频原点能不能挣到钱,如果和视频结合,不应该排斥,哪怕是短时间,最终回到音频,现在视频直播,这么火爆,结合短视频拿到钱,和我们不矛盾。

董传亮:简单实用好操作,广播的媒体融合一定是阶段性的,我们在这个阶段,这次的调研梳理管三年,我们的想法,这本书能在总监的桌上摆三年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功。作为一名总监,三年第一件事干什么?我们总结五个:第一,广播本土化媒体,今天所有论坛没有谈到这个问题,本土化媒体是最有生命力,这是音频的特点第二,它是一个陪伴型媒体,它是长尾不是主流,不要抢主流,不要跟视频抢战场。第三,它是一个服务性的媒体,跟本土化相结合可以做到极致,加上APP更厉害。第四,这是一个最有温度的媒体,它就在你耳朵边上跟你说这个说那个。第五,它是一个互动媒体,互动本身是互联网的基因。

这五个东西在我们的广播媒体融合中,广播人别忘了你的特点。

观点三:传统主播的IP化路径

应该是怎么样的?

张强:随着音频渗透率在快速提高,必然会上去,这是势,跟着势上去就可以了。

周伟:IP发展,是要矩阵化,单就一个IP发展,总是有生命周期,影响力范围是有限,互联网强调边际效应,产生最好的边际效应是能够聚合。

周伟:未来电台,传统电台音频行业将来怎么发展?最重要是放弃上升通道思维,改革开放到今天一直高速增长,尤其是互联网,互联网广告增长速度放缓,用户数在放缓,创新颠覆式创新也在逐步减少,这种情况下必须地审慎看到经济发展速度,广告市场需求,传统行业,所有广告业无论是传统还是新媒体,加在一起去年只增长0.1%,总市场没有增长。

在这样广告行业市场下行趋势下,还是做多吗?恐怕做空。消化产能,把自己无效供给转化成有效供给,增强市场适应度。在具体操作上,加强变现能力,开辟更多的变现通道,选排序,选择变现效率高,变现效果好的项目。

生产格局要变化,过去电台是91模式,90%人做内容,10%做广告,广告在下行,今天变成361模式,30%人做公益性公众性社会性内容,60%的人做准公益性社会性的能够变现的内容,活动营销、内容营销、用户运营、体验营销等等,这些项目也带有公益性社会性,但是具有变现功能。10%做广告。

观点四:一定要全台人一起整合创新

秦学刚:董台刚刚说了,电台是什么样?你问问90后主持人为什么做这个节目?他告诉我主任让我做的,总监让我做的,如果这样的状态你怎么创新?规划好了干,还是这个模式,台长让你做什么,总监让你做什么,你能相信他能创新?

创新对电台来讲是高风险,第一广告在下滑,不是因为互联网影响,除非互联网到了车上,除非广告下滑是外部经营环境和电台自身内部环境造成。这种情况下投入创新,投入技术改造,所有成本都要用广告的利润来承担,这是多大的压力。

第二个,所有的改造,所有的创新,势必要对台内的固有利益格局产生冲击,这会给台里带来多大阻力。

第三个,音频在手机上真的是强需求吗?你在手机上做了很多,我个人认为音频只有在车上是强需求。三年之内音频只在车上是强需求。三年之内在手机上的所有作为,有可能到五年之后来看,那个时候你支撑它是你自己的力量还是资本的力量。只要让我谈起创新、融合,从宏观的角度讲,很心虚,因为我自己的事没做好,怎么跟互联网做事。

融合创新,大家开会,让台领导想办法,让频率总监想办法。一个台台领导十几个人,频率总监几十个人,想出什么办法,这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几十个人试错,很容易全都错,全台几百个人,你如果不能把几百人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发挥出来,创新和融合基本上是伪命题。

观点五:如果有机会,我愿做个首席粉丝官

张磊:让我到台里讲,我特别喜欢做的一个职位首席粉丝官,未来发展必须重视粉丝开发运营维护,从听众到受众到用户是进行一次升级,下一次升级从用户升级到粉丝,一旦升级到粉丝,这群人不光可以贡献收听率和各种各样的内容,不光可以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他会心甘情愿给你提供自己的数据,他甚至帮你承担了你们台本来出的节目制作费用,粉丝力量大,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像董台、秦学刚总所谈到一定重视用户、粉丝。

观点六:组织机构要有顶破天花板的勇气

现场听众问:传统媒体当中的一些人可以完成媒介融合,但是传统媒体作为一个机构,其实是没有办法完成媒介融合,大家现在做的主持人经济,孙向彤主任说短音频,其实跟轻视频概念是相通,优质碎片化付费内容,这种内容由个人或者一个小团队来生产,他是去机构化,如果有一个人或者有一个小团队生产很好的付费内容,他干嘛待在体制内,干吗把大部分的收入交给机构,跟优质内容没有关系的人。

这部分人,传统媒介当中有一部分优质的人完全可以脱离媒介很好的生存,作为机构来讲,内部跟这个有基因上的冲突。问一下嘉宾这么一个问题,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孙向彤:你提的问题非常尖锐也是我们在思考的,作为机构的负责人,我们希望这个机构能够发展壮大,但是未来未必是现在的广播电台这样的组织形式,我们一切都在变化当中,组织结构也在变化。

但是,现在依托于广播频率强大的在车载当中有场景的渠道,我们拿到巨大的红利,今天还坐在吃这个红利,这个红利蛋糕越来越小,但是未来如果罗辑思维可以得到的话,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孵化,短音频短视频是个人化,有IP的特质,但是它是需要机构,无论是外部风险投资还是创业公司,还是内容的巨头公司,需要一个机构,一个盈利支撑,这是为什么罗辑思维要投papi酱。

关键的关键是作为组织机构要有一个机制创新的勇气,我们要能够顶破天花板,要去承认组织和个人寻找一个共赢渠道。

可能各位专家会觉得我的想法很幼稚或者粗浅,但这是我们现在实实在在要做的事情,想努力的方向。

观点七:六位嘉宾一句话总结自己的观点

董传亮:互联网是去中心化,是多元化,我们整个的广播主播经济也是多元化,但是我们的体制机制一定要改。

张磊:我们未来改革的方向是重建声音与人的关系。

秦学刚:机制先行,体制很难改,机制先行,释放基层活力,把创新和融合的责任让基层干,不要让台长干。

葛向阳:作为基层的广播媒体管理者,城市广播电台还是大有所为,只要你坚持坚守和创新这两个方面,一定能够取胜。

周伟:我们要多研究这些(非常优秀的)项目的变现路径和效果,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张强:这个市场很大,广播不用太紧张,广播有非常大的优势,前面提到几个案例,哪一个不是从传统媒体出来来做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简直是一碗佛跳墙——阿基米德高峰论坛圆桌对话上的干货

所有的改造,所有的创新,势必要对台内的固有利益格局产生冲击,这会给台里带来多大阻力。

衡量一场论坛质量高低的标志是什么?

在小阿君看来,嘉宾的量级、嘉宾的观点理念以及可以影响到的受众,将是评判的三大标准。

今天(27日)上午进行的阿基米德高峰论坛,以“融媒体时代的中国广播影响力”为主题,多名业内专家领导发表了各自精彩的主题演讲,然后进行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圆桌对话。

我们尽量原封不动地将嘉宾们的精彩观点归纳出来,看看能否在融媒体时代给有需要的人们一种思路,一种参照,甚至激发一个灵感。

主持人

阿基米德CEO 王海滨

嘉宾阵容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张磊

浙江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 董传亮

蜻蜓FM董事长 张强

北京广播公司总经理 秦学刚

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党委书记、台长 葛向阳

车语传媒首席运营官 周伟

SMG东方广播中心主任 孙向彤回答场外观众问题

观点一:音频的变现模式是什么样

张强:第一个模式是广告。第二个模式是内容付费。内容付费有两种维度,大量的听书,从免费收听逐渐对最好的书最有价值的书收费收听,还有一个维度收费,基于人的维度收费。第三个模式是粉丝运营。

观点二:传统广播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是否有共同路径?

葛向阳:阿基米德这个项目还是可以和很多城市台有深度结合,我和张总,我们是有关系,我们有一个蜻蜓河南公司的项目,阿基米德和蜻蜓这个项目和他探讨过,但是作为传统媒体,现在结合最好的,比较倾向于阿基米德,它更注重于电台的自身传统媒体优势的发挥,有更多的互动,可以建各种栏目社区,这个能够很快的聚集人气,在这个平台上提升传统广播媒体单音频的影响力。

虽然蜻蜓也有,但是相对分散,阿基米德是对城市广播合作,对它在当地的提升是很好的。

如果只是一个生意人,可能要再考虑哪种形式更好。做传统广播人可能有些问题,你是看不明白。张总当时要去做脱口秀,这个不一定能取胜,除了罗辑思维仅有几个,一般的人如果做脱口秀怎么可能火?我对这个没有任何信心。第二个,广播还是要更加接地气,更加实际。广播就是听的艺术,一定回归到音频原点,现在回归到音频原点能不能挣到钱,如果和视频结合,不应该排斥,哪怕是短时间,最终回到音频,现在视频直播,这么火爆,结合短视频拿到钱,和我们不矛盾。

董传亮:简单实用好操作,广播的媒体融合一定是阶段性的,我们在这个阶段,这次的调研梳理管三年,我们的想法,这本书能在总监的桌上摆三年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功。作为一名总监,三年第一件事干什么?我们总结五个:第一,广播本土化媒体,今天所有论坛没有谈到这个问题,本土化媒体是最有生命力,这是音频的特点第二,它是一个陪伴型媒体,它是长尾不是主流,不要抢主流,不要跟视频抢战场。第三,它是一个服务性的媒体,跟本土化相结合可以做到极致,加上APP更厉害。第四,这是一个最有温度的媒体,它就在你耳朵边上跟你说这个说那个。第五,它是一个互动媒体,互动本身是互联网的基因。

这五个东西在我们的广播媒体融合中,广播人别忘了你的特点。

观点三:传统主播的IP化路径

应该是怎么样的?

张强:随着音频渗透率在快速提高,必然会上去,这是势,跟着势上去就可以了。

周伟:IP发展,是要矩阵化,单就一个IP发展,总是有生命周期,影响力范围是有限,互联网强调边际效应,产生最好的边际效应是能够聚合。

周伟:未来电台,传统电台音频行业将来怎么发展?最重要是放弃上升通道思维,改革开放到今天一直高速增长,尤其是互联网,互联网广告增长速度放缓,用户数在放缓,创新颠覆式创新也在逐步减少,这种情况下必须地审慎看到经济发展速度,广告市场需求,传统行业,所有广告业无论是传统还是新媒体,加在一起去年只增长0.1%,总市场没有增长。

在这样广告行业市场下行趋势下,还是做多吗?恐怕做空。消化产能,把自己无效供给转化成有效供给,增强市场适应度。在具体操作上,加强变现能力,开辟更多的变现通道,选排序,选择变现效率高,变现效果好的项目。

生产格局要变化,过去电台是91模式,90%人做内容,10%做广告,广告在下行,今天变成361模式,30%人做公益性公众性社会性内容,60%的人做准公益性社会性的能够变现的内容,活动营销、内容营销、用户运营、体验营销等等,这些项目也带有公益性社会性,但是具有变现功能。10%做广告。

观点四:一定要全台人一起整合创新

秦学刚:董台刚刚说了,电台是什么样?你问问90后主持人为什么做这个节目?他告诉我主任让我做的,总监让我做的,如果这样的状态你怎么创新?规划好了干,还是这个模式,台长让你做什么,总监让你做什么,你能相信他能创新?

创新对电台来讲是高风险,第一广告在下滑,不是因为互联网影响,除非互联网到了车上,除非广告下滑是外部经营环境和电台自身内部环境造成。这种情况下投入创新,投入技术改造,所有成本都要用广告的利润来承担,这是多大的压力。

第二个,所有的改造,所有的创新,势必要对台内的固有利益格局产生冲击,这会给台里带来多大阻力。

第三个,音频在手机上真的是强需求吗?你在手机上做了很多,我个人认为音频只有在车上是强需求。三年之内音频只在车上是强需求。三年之内在手机上的所有作为,有可能到五年之后来看,那个时候你支撑它是你自己的力量还是资本的力量。只要让我谈起创新、融合,从宏观的角度讲,很心虚,因为我自己的事没做好,怎么跟互联网做事。

融合创新,大家开会,让台领导想办法,让频率总监想办法。一个台台领导十几个人,频率总监几十个人,想出什么办法,这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几十个人试错,很容易全都错,全台几百个人,你如果不能把几百人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发挥出来,创新和融合基本上是伪命题。

观点五:如果有机会,我愿做个首席粉丝官

张磊:让我到台里讲,我特别喜欢做的一个职位首席粉丝官,未来发展必须重视粉丝开发运营维护,从听众到受众到用户是进行一次升级,下一次升级从用户升级到粉丝,一旦升级到粉丝,这群人不光可以贡献收听率和各种各样的内容,不光可以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他会心甘情愿给你提供自己的数据,他甚至帮你承担了你们台本来出的节目制作费用,粉丝力量大,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像董台、秦学刚总所谈到一定重视用户、粉丝。

观点六:组织机构要有顶破天花板的勇气

现场听众问:传统媒体当中的一些人可以完成媒介融合,但是传统媒体作为一个机构,其实是没有办法完成媒介融合,大家现在做的主持人经济,孙向彤主任说短音频,其实跟轻视频概念是相通,优质碎片化付费内容,这种内容由个人或者一个小团队来生产,他是去机构化,如果有一个人或者有一个小团队生产很好的付费内容,他干嘛待在体制内,干吗把大部分的收入交给机构,跟优质内容没有关系的人。

这部分人,传统媒介当中有一部分优质的人完全可以脱离媒介很好的生存,作为机构来讲,内部跟这个有基因上的冲突。问一下嘉宾这么一个问题,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孙向彤:你提的问题非常尖锐也是我们在思考的,作为机构的负责人,我们希望这个机构能够发展壮大,但是未来未必是现在的广播电台这样的组织形式,我们一切都在变化当中,组织结构也在变化。

但是,现在依托于广播频率强大的在车载当中有场景的渠道,我们拿到巨大的红利,今天还坐在吃这个红利,这个红利蛋糕越来越小,但是未来如果罗辑思维可以得到的话,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孵化,短音频短视频是个人化,有IP的特质,但是它是需要机构,无论是外部风险投资还是创业公司,还是内容的巨头公司,需要一个机构,一个盈利支撑,这是为什么罗辑思维要投papi酱。

关键的关键是作为组织机构要有一个机制创新的勇气,我们要能够顶破天花板,要去承认组织和个人寻找一个共赢渠道。

可能各位专家会觉得我的想法很幼稚或者粗浅,但这是我们现在实实在在要做的事情,想努力的方向。

观点七:六位嘉宾一句话总结自己的观点

董传亮:互联网是去中心化,是多元化,我们整个的广播主播经济也是多元化,但是我们的体制机制一定要改。

张磊:我们未来改革的方向是重建声音与人的关系。

秦学刚:机制先行,体制很难改,机制先行,释放基层活力,把创新和融合的责任让基层干,不要让台长干。

葛向阳:作为基层的广播媒体管理者,城市广播电台还是大有所为,只要你坚持坚守和创新这两个方面,一定能够取胜。

周伟:我们要多研究这些(非常优秀的)项目的变现路径和效果,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张强:这个市场很大,广播不用太紧张,广播有非常大的优势,前面提到几个案例,哪一个不是从传统媒体出来来做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