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伊凡
《艾柯卡自传》,是一本1980年代中后期风靡中国商界,而如今生于1985年后的创业者几乎不知道的书。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先生受此书影响至深,他特别崇拜李·艾柯。1988年秋天,艾柯卡来到中国,在人民大会堂做演讲,年轻的宋志平怀着追星的心情去听,还得到了一张他的签名照,视若珍宝。
这位艾柯卡是何方神圣?他是底特律的传奇,风头一度超过杰克·韦尔奇。他22 岁加入福特公司,成为一位推销员,24年后升为福特公司总裁,为公司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利润,是汽车界最有权力的人物。然而,54岁时,由于功高盖主,他以莫须有的罪名让亨利·福特二世解雇了。从顶峰跌下之后,他同年以总裁身份加入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公司。六年后,创下了24亿美元的盈利纪录,比克莱斯勒此前60年利润总和还要多,实现了对福特的复仇。
这本书中,最扣人心弦的部分是关于亨利·福特是怎样排挤掉艾柯卡的,艾柯卡提出了自己的分析:亨利·福特之所以做出这一系列匪夷所思的动作,缘于他是个“富二代”,对自己继承来的权力,缺乏安全感。
1.蜜 月
1970年12月10日,艾柯卡终于如愿以偿成为福特的总裁。正式宣布任命艾柯卡为总裁的前几天,亨利到他的办公室告诉了他这件事,艾柯卡那时心想:“这真是最好的圣诞礼物。”
艾柯卡升任总裁时,福特汽车公司大约有432000名员工,薪水开支全部加起来超过35亿美元。仅北美洲一地,每年约制造250万辆汽车和75万辆卡车,在海外总共制造约150万辆。1970年的营业额总计是149亿美元,净利润为5.15亿美元,只是营业额的3.5%。而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福特的利润率从未低于5%,艾柯卡决定重新达到这个指标,并推出了一系列开源和节流的措施。
举例来说,为了推出下一年的新型汽车,工厂每年大约需要两个星期的时间来做准备,在这段时间工厂停工,机器和工人都等于闲置。经过电脑精密的规划并进行更仔细的工作安排之后,艾柯卡让工厂的调整在一个周末即可完成,而且周末本来就不上班,所以等于一点时间都没有浪费。
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艾柯卡大约关闭了20个主要的亏损部门。其中一个是制造洗衣设备的公司,之前没有人知道那家公司究竟在做些什么东西,但过去10年来它没有赚进一毛钱。
在担任福特汽车公司总裁的这几年里,经常有人告诉艾柯卡说:“即使给我全世界的钱,我也不要坐你的位置。”他真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他深爱自己的工作,虽然有些人认为这种工作会使人心力交瘁,但他从不这样想,这份工作使他精神振奋。
最初几年,他和亨利的关系进入蜜月期,假如亨利是国王,他就是王储,而且国王毫无疑问当时是喜欢他的。有一次,亨利和他的太太来他家吃晚餐,他的父母亲也在,亨利花了半个晚上的时间告诉他们艾柯卡有多好,而且福特汽车公司少不了他。
那时对艾柯卡来说真是美好的日子,所有的福特高级经理都过着如同住在皇宫里一样的生活,有些地方或许比皇宫更高级。白领侍者24小时随叫随到,中午在高级经理餐厅一同进餐,这个餐厅是全美最好的餐厅之一:多佛海峡产的漯沙鱼每日从英国空运抵达。
但是,他越了解亨利,就越为公司以及个人的前途担心。
亨利·福特二世
2.国王与王储
福特的玻璃大楼就是皇宫,亨利是至上君主,每当他来到玻璃大楼,人们就会说:“国王驾到”。高级经理会故意在大厅里穿梭徘徊,希望装作无意间遇见他。如果运气不错,可能福特先生会注意到他们并打个招呼,有时他甚至会停下来跟他们说几句话。
每次亨利走入会议室,全场气氛都会顿时改变。他掌握着生杀大权,他可能突然会说“砍掉他的脑袋”,而且常常说到做到,令人没有辩解的机会就葬送了光明的前程。
亨利特别很注重一些表面的东西,尤其重视外表。如果有人穿着和谈吐合他的口味,就可能得到他的欣赏,否则别想出人头地。
有一天亨利命令艾柯卡开除一位他认为是同性恋的经理。艾柯卡觉得莫名其妙。
亨利重复说:“开除他,他是个同性恋。你看他,他的裤子太紧了。”
艾柯卡尽量平静地说:“亨利,他的裤子和其他事有什么关系呢?”
亨利说:“他很怪,一副娘娘腔的样子,开除他。”
这种武断专横的做法是亨利的一大缺点,但却也是他深信不疑的权术。
初任总裁时,亨利告诉过艾柯卡他的管理哲学:“别让为你做事的人太安心,不要让他们自作主张,永远要做与他们期望相背的事,使他们猜不透你而焦虑不安。”
可能有人会想为什么福特公司的董事长、全世界最有权力的人之一会像个被宠坏的孩子一样?为什么他这么没有安全感?艾柯卡根据他与亨利长期的观察发现:或许是因为亨利一辈子不用去奋斗,这也是继承庞大遗产的纨绔子弟的致命伤。他们走过的人生尽是坦途,根本不知道要是没有父辈他们会是什么样子。穷人埋怨没有人给他们机会,而有钱人则永远不知道他是否能独力创业。没有人告诉亨利真话,人们只说他想听的话。
艾柯卡觉得作为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老亨利·福利之孙,亨利·福特二世一生都在担心自己可能会把祖父留下的事业弄砸了。
或许这就是他感觉备受威胁的原因,也是他为什么一直小心防范“宫廷政变”的理由。如果他看到两个人在大厅里谈话,他可能会认为他们在密谋。
亨利年轻的时候,他的祖父极端恐惧家族成员被绑架,所以孩子们都在门禁森严的环境中长大,外出也都有保镖保护,除了极亲的家庭成员以外,他们怀疑所有人。
所以亨利有时很偏执,举个例子来说,他不愿意写下任何东西。虽然他与艾柯卡两人共同治理公司长达将近8年之久,但他保存的档案材料里几乎没有任何经过亨利签署的文件。事实上亨利常自夸不留任何档案,也经常销毁他所有的文件。
他告诉艾柯卡:“这些东西只会害人,任何人保留自己的档案都会为自己找麻烦,最后总有不合适的人会看到那些东西,结果你和公司都要付出代价。”
3.交 锋
最初几年艾柯卡与亨利也偶有意见不合,艾柯卡总是很小心地克制自己,如果双方在主要的意见上有不同之处,艾柯卡宁可不提。
艾柯卡后来才意识到,关于小型车的分歧,最终让他“给自己的棺材上加了个钉子”。
1973年的阿以战争和随之而来的石油危机,让省油且前轮驱动的小型车成为未来的潮流。其实不需要有卓越的智慧就能明白这个走势,只要阅读一下1974年的销售资料,这年底特律败得很惨,通用汽车的销售量减少了150万辆,福特减少了50万辆,日本车大行其道,简直横扫小型车市场。
但是亨利认为小型车这条路行不通,他最喜欢的说法是“小车赚小钱”。
这种短视的做法在当时也没错,因为小型车的利润率不够高。但这并不表示不该生产小型车,但从长远来看,底特律如果不能提供顾客喜爱的小型车,经销商就会弃它们而去,转而和本田、丰田签约。
小型车就像一块骨头卡住了亨利的喉咙。艾柯克坚持福特应生产前轮驱动的小型车,至少在欧洲要如此。欧洲的汽油价格比美国昂贵许多,而且道路也狭窄许多。
由于日本的贸易优势加上美国工资高得离谱,使得美国公司几乎无法制造出能够与日本车匹敌的小型车。光是建立一个制造四缸引擎和变速箱的工厂就得花费5亿美元,所以亨利不愿意下这笔赌注。
艾柯卡访问了日本。期间和本田的高级经理见了面,那时本田并不想生产汽车,他们只想继续生产摩托车,但他们有生产小型汽车引擎的设备,而且很想和福特做生意。
艾柯卡和本田先生相处甚好,离开东京之前,他们达成了一个协议,本田以每台711美元的价格每年给福特提供30万台动力箱,这是一个相当划算的生意。
然而当艾柯卡告诉亨利这个协议时,他立即否定了,他说:“引擎盖上有我名字的汽车绝不允许在里面装日本引擎。”这个绝佳的机会便因此胎死腹中。
亨利不喜欢日本人,但他却非常喜爱欧洲。美国在越战以后,越来越不尊重权威,更具体地说,人们越来越不重视福特这个名字了。但欧洲却全然不同,那里家族的财富仍然代表一些东西,还留有古老的等级制度,也有许多拥有大片土地的皇室和贵族。欧洲人会注意亨利这样富三代的出身。
不管亨利到欧洲的哪个角落,他必然是与皇室贵族在一起,他和他们一起亲密地谈笑、饮酒,他喜欢与他们为伍。
因此,艾柯卡在美国的成就对亨利不具威胁,但欧洲是后者的势力范围,当大家开始在这片旧大陆上的厅堂里为艾柯卡喝彩时,亨利开始担心了。亨利虽然没有公开地说出来,但他的某些领地是绝对不准外人进入的,欧洲是其中之一,华尔街是另一个地方。
只要和公司的产品有关,亨利并不介意艾柯卡成为新闻人物,艾柯卡成了《纽约时报》的封面人物时,“亨利还打了一封贺电到我在罗马住的宾馆恭喜我”。但如果艾柯卡在他的势力范围里获得赞誉,他就没法忍受了。
李·艾柯卡
4.为所欲为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必须对另一些人负责。有些人对他们的父母或子女负责,有些人对他们的配偶、老板或狗负责,也有些人认为他们该对上帝负责,但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亨利从不用对任何人负责。在上市公司里,董事长对他的员工和股东负有道义上的责任。虽然在法律上而言,亨利要对董事会负责,但亨利却好像一直将董事会置于股掌之上而随心所欲地行事。
福特汽车公司在1956年上市,但亨利从未真正接受这个变化,他认为他和他的祖父一样,是这家公司合法的主人,可以随他高兴来管理公司。至于对待董事会,他比大多数公司的董事长更相信暴发户做法——就是把粪便糊在董事会的眼睛上,让他们什么都看不见。当然亨利会这样也是因为亨利和他的家族虽然仅拥有12%的股份,但却掌握40%的投票权,这使亨利有恃无恐。
艾柯卡和亨利在一起工作了许多年,从没有见过他花一分自己的钱,后来终于有一群福特股东聘请了一位纽约的名律师罗伊·科恩,代表他们控告亨利假公济私,拿公司的钱支付各种私人费用。
经过公司内部查账之后,亨利必须还34000美元给公司,他被查出挪用公款,连他手下参与查账的人员都没法替他辩白。
以艾柯卡的观点而言,亨利一直是个花花公子,他从不曾卖力工作,却玩得非常卖力。他喜欢美酒、女人和歌舞,但实际上亨利讨厌除了他母亲以外的所有女人。亨利的父亲去世时,他的母亲接管公司并且将他儿子扶上宝座,也因为有她亨利才不敢太过分。但她在1976年去世,亨利的世界也开始一团混乱。他一生中唯一敬重的女性走了。亨利是个极端的大男子主义者,他认为女人存在的目的就是供男人取乐。
5.短兵相接
1975年,亨利开始实行他处心积虑已久的计划,一步一步地毁掉艾柯卡。
在这以前,他们还相安无事,但那年亨利开始时常感到胸部灼痛,而且健康状况很差,这时“亨利国王”开始了解人都难逃一死。
于是他失去了理智。艾柯卡可以想象亨利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如果我得心脏病一命归天,我们的家族企业怎么办?在我不知道的时候,艾柯卡会在晚上偷偷摸摸地把我的名字从公司的大楼上拿下来,挂上艾柯卡汽车公司的招牌,那么我的儿子该往哪里去?”
亨利认为艾柯卡将篡夺福特家族的王位,他非得除掉对方不可,但又不敢直截了当地赶艾柯卡走,因此他决定采用马基雅维利的权术,羞辱他然后逼他辞职。
亨利趁艾柯卡不在的时候丢下了他的第一颗炸弹。1975年年初,艾柯卡参加《时代周刊》组织的企业领导人访问团出国数周,到中东做旋风式的访问。
他2月3日回到美国,一下飞机便看到助理在纽约肯尼迪机场接他,这令他很惊讶。
“有什么事吗?”他问。
助理告诉艾柯卡:“我们有大麻烦了。”
就在几天以前,当代表团正在会晤沙特阿拉伯的费萨尔国王时,“亨利国王”突然召开高级经理特别会议。亨利很担心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动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亨利在重整福特汽车公司上居功厥伟,而如今他却开始害怕了。阿拉伯人的油价攻势,令他简直无法招架。
亨利认为另一次重大的经济衰退已经迫在眉睫,因此下令取消20亿美元的研究开发未来产品的计划。这个决定等于把福特较具竞争力的产品的开发都取消了,其中包括福特迫切需要的小型车以及前轮驱动的技术。
艾柯卡很清楚他的决定是冲着自己来的,亨利趁自己在千里之外时召开会议,抢夺了职权和责任,而且他的做法与艾柯卡所坚信的完全背道而驰。
那天亨利给公司带来了莫大的伤害。福特汽车公司在1983年5月才姗姗推出两种前轮驱动的小型车蜂鸟(Topaz)和天霸,其实这两款车早在四五年前大家急需小型车的时候就该上市了。而对于如何应对1973年的石油危机,福特却一直到1979年还未拟定任何计划。
1974年福特第四季度的营业损失为1200万美元,比起汽车业1979年到1982年这段期间的营业状况,仅有1200万美元的损失已经是值得庆幸的事了。但这是福特汽车公司自1946年以来首次有营业亏损的一季,因此除了健康不佳和摇摇欲坠的婚姻之外,亨利还必须为公司营业状况担心,这使他比以往更偏执、更不讲道理。
后来亨利变得越来越缺乏理智。在1975年4月10日每月一次的董事会上,艾柯卡主张把1974年末季的股利减少0.2美元,以应对营业损失,这样公司一年可以节省7500万美元。
但同时亨利却把董事的年薪从4万美元升为47000美元。艾柯卡猜测他是想收买董事会让他们保持中立。
亨利·福特一世
6.疯 狂
亨利的情绪这时已开始失去控制。7月11日,他终于发作了。
他召集了500名公司的高级经理开会,事前没有透露任何信息,甚至也没有通知艾柯卡这次特别集会的目的何在。
等每个人在会场坐下以后,亨利开始演讲,他说“我是这条船的船长”,并说高级经理的经营方向大错特错。艾柯卡总裁,自然心里有数他的矛头指着谁。在这个前所未有的会议上,亨利的讲话毫无重点、没有条理而且互不连贯。大家出来以后都议论纷纷,不知所云。
这次会议以后,大家开始怀疑亨利是不是精神有问题,每个人都很紧张,整个公司都停顿下来,大家没有人做事,反而急于想了解亨利准备做什么,以及他们该如何自保。
但上述的所有事件比起1975年发生的真正大动作来还是小巫见大巫。1975年秋天,亨利开始秘密调查艾柯卡与他身边的人。
这项调查始于1975年8月,最后花了公司将近200万美元。由于水门事件给了亨利灵感,他甚至任命前密歇根高等法院的法官来做这件事。
这项调查最初专注于拉斯韦加斯的福特经销商会议。调查一开始先仔细盘问了在拉斯韦加斯举行的几次福特经销商晚宴,他们问艾柯卡的副手,有没有女人参加在一家上等餐厅举行的高级经理晚宴,特别是有没有女人陪他。他们又严厉质问为什么给宾馆服务生这么多小费,是否有一些高级经理赌博,以及是否供应他们赌资。
然后亨利假借核查高级经理差旅费用之名,对艾柯卡的公私生活展开全面的调查。这个调查包括了大约55次的面谈——不仅针对福特的高级经理,还有许多供应商,如美国钢铁公司以及福特广告代理商。
尽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这个调查并没有找到任何不利于艾柯卡和其下属的事情。
在那几个月里,艾柯卡离开办公室出外才敢打电话。亨利曾去过日本,他对于日本制造的新型高效能电子装置十分着迷,艾柯卡与下属都很恐惧办公室被人窃听。
实在令人不敢相信,一个庞大财产的继承人随心所欲地使整个公司三年不得安宁,他在玩弄别人的性命。许多人因而酗酒,许多家庭因而破碎,但没有人能阻止他,这个瘟神发狂一样地乱砍乱杀。
这就是玻璃大楼在1975年的状况,艾柯卡反思早该在那个时候就辞职。他意识到亨利一无所获,像个傻瓜一样,但真正的麻烦开始了。
艾柯卡时常问自己为什么不在1975年底辞职,为什么会忍受亨利的折磨?怎么能让一个人支配自己的命运同时摧毁他?
7.摊 牌
但为什么他不走呢?
首先,任何人遭受横逆时都希望事情有好转的时候,他幻想或许亨利会恢复正常,或许董事会会支持自己。其次,艾柯卡还期望亨利的弟弟比尔会支持自己,他拥有的股票比亨利多一倍。
部分原因是艾柯卡不想到其他地方工作,他已将青春奉献给了福特,野马、马克Ⅲ型、嘉年华都是他的宝贝。他也有许多盟友,经销商的订单源源不绝,他天真地抱着一个希望:认为福特公司是公开上市的公司,应该是有为者得胜。
他也是在追求财富,而且很贪婪。他喜欢当福特汽车公司的总裁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享受:保留的车位,专用的浴室和白领侍者,在美好生活的引诱下,他变得软弱苟安。
而且97万美元的年薪使艾柯卡难放弃,虽然他是第二大公司的第二号人物,但所赚的钱却比通用的总裁还多,年薪的诱惑使他无法面对现实。
别人都说艾柯卡果断而且冷酷无情,但他真正需要这些特质时却找不到它们了。艾柯卡后来绝对相信,贪婪是七情六欲中最坏的一种。
这时,亨利依然决心除掉艾柯卡,他的调查没有成功,于是开始一次断掉艾柯卡一只臂膀。
这些臂膀就是艾柯卡身边的人。传闻亨利有一份黑名单,里面都是艾柯卡的亲信,艾柯卡不久后就知道这不仅是传闻而已。
有一天亨利莫名其妙地抓起电话,打给负责林肯—水星车系广告业务的公司总裁阿瑟·凯尔门森,他大声咆哮道:“凯尔门森,把比尔·维恩开除。”
维恩是艾柯卡最亲密的朋友之一,艾柯卡无法了解为什么亨利要这么做。维恩是个很好相处的人,没有什么值得争议的地方,亨利和维恩也不可能有过节,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碰过面,而且维恩向来都能成功地完成所有交付的任务。
维恩事件是个开端,接下来亨利对斯帕利希的打击,让艾柯卡完全认清了他的动机。
斯帕利希是底特律最富传奇性的人物,别人都说“他的血管里充满汽油”。他是工程师和产品设计专家,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一直与艾柯卡共同工作,在开发新车型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对野马和嘉年华。他思路敏捷,能以不可思议的敏锐和最快的速度抓住问题的重点。
不久后亨利打电话给艾柯卡,要他开除斯帕利希。
艾柯卡说:“亨利,你真会开玩笑,他是我们最棒的人。”
亨利说:“现在就开除他。”
那时正是下午,艾柯卡即将离开办公室搭飞机去纽约,他问亨利这件事是否可以等自己回来再做决定。
亨利说:“如果你不现在就开除他,你就和他一起走。”
艾柯卡知道再争无益,但仍然想和他讲理,于是告诉亨利:“斯帕利希开发了野马,他为我们赚了不少钱。”
亨利说:“你少废话,我不喜欢他,你没有权利问为什么,这就是我的感觉。”
1977年初,亨利正式宣战了。他请麦肯锡管理顾问公司来改组公司的最高管理层。当这个计划完成之后,有位麦肯锡的高级经理留了一张小条子在艾柯卡桌上:“撑下去,李,但这并不容易,你的老板完全是个独裁者,我真不知道你们怎能忍受他。”
1978年6月12日,亨利与9位公司外部董事碰面,告诉他们他即将解雇艾柯卡,这回董事会出来干预了。他们说:“不,亨利,你这样做是错误的。冷静下来吧,我们准备跟李谈谈。我们会把这件事解决,你回去向他道个歉。”
和平的假象仅维持了一个月。1978年7月12日傍晚,亨利与公司董事共进晚餐,这也是每月董事会后例行的晚宴,他再度宣布要解雇艾柯卡,这回他宣称艾柯卡和外部董事在他背后阴谋联合推翻他,他还说自己与艾柯卡之间从来没有真正融洽地相处过。
这回仍然有几位董事持反对意见,他们举例说明艾柯卡的忠心和对公司的贡献,并要求亨利重新让艾柯卡成为二号领导人。
亨利大怒,他很不习惯董事会的顶撞,他咆哮道:“不是他走就是我走,你们有20分钟来做决定。”说完就大踏步走出房间。
在这之前,他还不敢开除艾柯卡这个为他赚了这么多钱的人,现在他充满了挫折感,最后终于爆发了。
6月13日,艾柯卡一早仍和往常一样去工作,在办公时没有任何异样,快到下午3点的时候,亨利的秘书找他去亨利的办公室,他想:“时候到了。”
他进亨利的办公室时,亨利和他的弟弟比尔脸色很难看地坐在大理石会议桌前,他们很拘束而且紧张,艾柯卡反而放松了。
等坐下来之后,亨利清了一下嗓子,有点结结巴巴的,他从来没有亲自开除过任何人,所以不知道从何说起,最后他终于开口:“现在我必须依我的方式做些事情,我决定重新改组公司,这件事我很不愿意去做,但我必须要做。我们曾愉快地共事 ,但我想你应该走,这样对公司会更好。”
在45分钟的会谈中,他始终没有用“开除”这两个字。
艾柯卡问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亨利无法说清楚理由,他说:“这是我个人的事,我无法再多说,反正就是这么回事。”
但艾柯卡坚持要求解释,最后,亨利耸耸肩膀说:“有些时候你就是不喜欢某些人。”
艾柯卡回到办公室以后开始接到一些朋友和同事的电话询问,他被炒鱿鱼的事显然已经传开了。那天结束之前,亨利发了一道非公开的通知给高级经理,上面写着:“从现在开始由考特威尔负责公司工作。”
有些人是在他们的办公室里收到这份通知的,但大多数人是在他们停在经理停车场的汽车座位上看到这张通知的,有人后来告诉艾柯卡是亨利自己亲自下去放的。
别人说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刚被开除的那周艾柯卡柯摔得不轻,他顿时和自己所开除的人命运相同了。
几个月后他加入克莱斯勒时,必须要将几百名高级经理解雇以使公司活下去,他尽可能做得很和缓。
被解雇之后他仿佛觉得自己不再存在,也不能再说“野马之父”这类的话。他过去的下属、同僚以及朋友都很怕见他,昨天他还是英雄,而今天他却成为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麻风病人。
人人皆知亨利准备对艾柯卡的支持者进行大规模的整肃,任何人如果不完全切断与艾柯卡的所有关系,就必须冒被开除的危险。
当然,这场大剧还有后半段,即艾柯卡如何在克莱斯勒复仇的故事,已经不是今天所讲的重点。
一个创业者能跑多远,固然有聪明、专业、勤奋、运气等要素,但越到后半段,越取决于心胸和格局。亨利与艾柯卡的权力斗争,提醒那些继承父辈产业的二代或三代:不要因狂妄,或者不安全感,毁了公司。这不是危言耸听,在山西海鑫等中国民营企业身上,类似的故事就曾一再上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