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美国电影业真的会被中国夺走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美国电影业真的会被中国夺走吗?

好莱坞将制作转向中国,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未来,中国电影产业迎来与好莱坞电影产业正面竞争的机会,促进国产电影朝着国际化制作的方向发展。

近日,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刊登文章《中国“万达坞”会从美国手中夺走电影业吗?》,一时激起电影圈的热议。未来,中国电影产业真的会超过美国吗?从中国票房收入、技术发展、文化娱乐消费来看,中国电影市场仍在不断发展,有可能超过美国。而从中国电影质量、票补情况来看,电影票房市场离超越美国还有一段距离。

中国正朝着全球票房最大市场前进

此前,据全球知名咨询机构普华永道发布的《2016-2020年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表示,中国电影票房收入预计在2017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票房市场,票房可达到103亿元。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票房收入市场。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强劲增长,带动了全球电影产业的发展。

近些年,中国本土电影也出现了不少高质量、大制作、大投资、贴近生活的好作品,带动了电影票房的增长。喜剧电影《美人鱼》、青春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玄幻喜剧电影《捉妖记》、都市爱情电影《失恋三十三天》等都取得了惊人的票房成绩。随着外国电影进入本土电影市场配额制度的放开,很多好莱坞电影可以做到本土、中国同步上映,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速度与激情7》、《美国队长3》、《独立日2》、《魔兽》等大制作影片在中国的票房不俗,也让美国电影公司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在中国票房市场增长的背后是影院快速扩张、互联网购票折扣的刺激。百度糯米、猫眼等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曾经都推出低价票,让那些不可能去电影院的人走进电影院,刺激了电影娱乐消费。在电影票房增长的同时,电影院的数量也在激增。以万达为例,2016年将新增影院28家、荧幕232块,总计达320家、2789块。伴随着3D技术、VR技术的发展,高品质影院也将成为潮流,在各大城市出现。

中国市场拯救了多部美国大片

如今,好莱坞电影在中国能够取得高票房不仅包括那些口碑好的优质电影,还包括不被美国观众看好的影片。这些影片在美国本土票房并不理想,在中国放映后,反而取得了更多的票房。这就是中国票房市场发展火热所致。

2013年在美国上映的《环太平洋》投入高达1.9亿美元。在美国票房是1.02亿元,而在中国票房则是1.12亿元。可以说,正是中国票房市场的贡献让这部影片亏损减少。2016年上映的电影《魔兽》更是证明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这部电影票房在美国只有4698万美元,而且口碑不好。如果全球票房没有4亿美元,影片将是严重亏损。随后,《魔兽》在中国获得14.72亿元票房,比本土票房多了几十倍。

如此看来,好莱坞电影的票房市场已经不再以美国市场为最大市场。影片在美国本土市场的票房、评价已经不再决定电影的成功与否。那些在本土反响不好的电影,可以在中国得到拯救。对于电影来说,票房就是最大的诱惑。中国市场的崛起,对好莱坞电影来说,就像是一块美味的蛋糕,人人争抢。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制作享受诸多优惠

万达正积极邀请好莱坞电影前往青岛东方影都制作。青岛东方影都,占地408英亩,拥有30座摄影棚。如果好莱坞电影在青岛东方影都制作,将会享受40%的制作退费,单部电影的退费最高可达1800万美元。同时,在这儿制作的电影在中国上映还可以避免外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的限制法规。

每年,只有34部外国电影可以在中国放映。同时外国电影在票房收入分成上也有一些限制,最多可被允许获得票房收入的25%。如果是在中国制作的电影,那么就可以获得43%的票房收入。这些优惠政策对好莱坞电影来说,很有吸引力。目前,《环太平洋2》、《哥斯拉2》已经开始将电影制作转移到青岛,将在青岛东方影都拍摄。

中国真的会夺取美国电影产业吗?

从美国媒体文章《中国“万达坞”会从美国手中夺走电影业吗?》来看,中国很有可能会成为美国电影产业的最大竞争对手。也有人表示,好莱坞虽然对中国的环境污染、系统性腐败、文化冲突等问题有所顾虑,但是在大量补贴、潜在票房市场的诱惑下,应该会将制作转向中国。

不过,即使好莱坞电影产业将制作转入中国,也不能保证中国就会成为世界最大票房市场,取代美国的地位。从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发展来看,票房增长放缓,票补减少,能否超越美国,也是个问号。

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累计440亿元,《捉妖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夏洛特的烦恼》等国产影片票房累计271.36亿元,占总票房的61.58%。自2012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每年保持30%左右的增福。不过,最近中国电影票房处于萎靡状态。目前,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累计380多亿元,与去年同比只增长20多亿。

除了《美人鱼》、《疯狂动物城》、《奇幻森林》这些影片以外,很多大投入IP影片都没有达到预期票房。电影票房放缓已成事实。票补减少、烂片太多、观众欣赏品味提高、观众对强势营销套路麻木,都会对未来票房增长有影响。因此,未来在美国本土评价不高的影片也许难以继续在中国获得高票房。

好莱坞将制作转向中国,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未来,中国电影产业迎来与好莱坞电影产业正面竞争的机会,促进国产电影朝着国际化制作的方向发展。但是,中国电影发展正面临着品质低、烂片多、过度依靠营销等问题,仅仅依靠好莱坞电影产业远远不能解决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诸多问题。而且,最近万达收购派拉蒙失败,也表明中国超越美国电影产业,还有一定难度。未来,中国电影质量的发展决定了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高度。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http://news.vsochina.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国电影

  • 中国电影(600977.SH):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为-1.41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 华表奖选择山东,背后有深意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美国电影业真的会被中国夺走吗?

好莱坞将制作转向中国,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未来,中国电影产业迎来与好莱坞电影产业正面竞争的机会,促进国产电影朝着国际化制作的方向发展。

近日,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刊登文章《中国“万达坞”会从美国手中夺走电影业吗?》,一时激起电影圈的热议。未来,中国电影产业真的会超过美国吗?从中国票房收入、技术发展、文化娱乐消费来看,中国电影市场仍在不断发展,有可能超过美国。而从中国电影质量、票补情况来看,电影票房市场离超越美国还有一段距离。

中国正朝着全球票房最大市场前进

此前,据全球知名咨询机构普华永道发布的《2016-2020年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表示,中国电影票房收入预计在2017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票房市场,票房可达到103亿元。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票房收入市场。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强劲增长,带动了全球电影产业的发展。

近些年,中国本土电影也出现了不少高质量、大制作、大投资、贴近生活的好作品,带动了电影票房的增长。喜剧电影《美人鱼》、青春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玄幻喜剧电影《捉妖记》、都市爱情电影《失恋三十三天》等都取得了惊人的票房成绩。随着外国电影进入本土电影市场配额制度的放开,很多好莱坞电影可以做到本土、中国同步上映,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速度与激情7》、《美国队长3》、《独立日2》、《魔兽》等大制作影片在中国的票房不俗,也让美国电影公司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在中国票房市场增长的背后是影院快速扩张、互联网购票折扣的刺激。百度糯米、猫眼等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曾经都推出低价票,让那些不可能去电影院的人走进电影院,刺激了电影娱乐消费。在电影票房增长的同时,电影院的数量也在激增。以万达为例,2016年将新增影院28家、荧幕232块,总计达320家、2789块。伴随着3D技术、VR技术的发展,高品质影院也将成为潮流,在各大城市出现。

中国市场拯救了多部美国大片

如今,好莱坞电影在中国能够取得高票房不仅包括那些口碑好的优质电影,还包括不被美国观众看好的影片。这些影片在美国本土票房并不理想,在中国放映后,反而取得了更多的票房。这就是中国票房市场发展火热所致。

2013年在美国上映的《环太平洋》投入高达1.9亿美元。在美国票房是1.02亿元,而在中国票房则是1.12亿元。可以说,正是中国票房市场的贡献让这部影片亏损减少。2016年上映的电影《魔兽》更是证明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这部电影票房在美国只有4698万美元,而且口碑不好。如果全球票房没有4亿美元,影片将是严重亏损。随后,《魔兽》在中国获得14.72亿元票房,比本土票房多了几十倍。

如此看来,好莱坞电影的票房市场已经不再以美国市场为最大市场。影片在美国本土市场的票房、评价已经不再决定电影的成功与否。那些在本土反响不好的电影,可以在中国得到拯救。对于电影来说,票房就是最大的诱惑。中国市场的崛起,对好莱坞电影来说,就像是一块美味的蛋糕,人人争抢。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制作享受诸多优惠

万达正积极邀请好莱坞电影前往青岛东方影都制作。青岛东方影都,占地408英亩,拥有30座摄影棚。如果好莱坞电影在青岛东方影都制作,将会享受40%的制作退费,单部电影的退费最高可达1800万美元。同时,在这儿制作的电影在中国上映还可以避免外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的限制法规。

每年,只有34部外国电影可以在中国放映。同时外国电影在票房收入分成上也有一些限制,最多可被允许获得票房收入的25%。如果是在中国制作的电影,那么就可以获得43%的票房收入。这些优惠政策对好莱坞电影来说,很有吸引力。目前,《环太平洋2》、《哥斯拉2》已经开始将电影制作转移到青岛,将在青岛东方影都拍摄。

中国真的会夺取美国电影产业吗?

从美国媒体文章《中国“万达坞”会从美国手中夺走电影业吗?》来看,中国很有可能会成为美国电影产业的最大竞争对手。也有人表示,好莱坞虽然对中国的环境污染、系统性腐败、文化冲突等问题有所顾虑,但是在大量补贴、潜在票房市场的诱惑下,应该会将制作转向中国。

不过,即使好莱坞电影产业将制作转入中国,也不能保证中国就会成为世界最大票房市场,取代美国的地位。从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发展来看,票房增长放缓,票补减少,能否超越美国,也是个问号。

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累计440亿元,《捉妖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夏洛特的烦恼》等国产影片票房累计271.36亿元,占总票房的61.58%。自2012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每年保持30%左右的增福。不过,最近中国电影票房处于萎靡状态。目前,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累计380多亿元,与去年同比只增长20多亿。

除了《美人鱼》、《疯狂动物城》、《奇幻森林》这些影片以外,很多大投入IP影片都没有达到预期票房。电影票房放缓已成事实。票补减少、烂片太多、观众欣赏品味提高、观众对强势营销套路麻木,都会对未来票房增长有影响。因此,未来在美国本土评价不高的影片也许难以继续在中国获得高票房。

好莱坞将制作转向中国,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未来,中国电影产业迎来与好莱坞电影产业正面竞争的机会,促进国产电影朝着国际化制作的方向发展。但是,中国电影发展正面临着品质低、烂片多、过度依靠营销等问题,仅仅依靠好莱坞电影产业远远不能解决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诸多问题。而且,最近万达收购派拉蒙失败,也表明中国超越美国电影产业,还有一定难度。未来,中国电影质量的发展决定了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高度。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http://news.vsochina.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