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米突破1亿台的销量之后,小米迫切需要具备与450亿美元估值相匹配的高端产品和品牌影响力。使出洪荒之力,只求用力“取乎其上”,结果至少是“得乎其中”。
由于提前预热,公众把目光都集中在了影帝梁朝伟和小米Note2上面。却没想到,雷军在25日的发布会现场,用概念机——小米MIX炸翻全场。余震持续传导,在两天多的时间里换来诸多称赞。尤其在“知乎”那个最擅长讲真话的地方,也几乎是一致的好评。在国内智能手机圈里,这其实是非常少有的一种现象。就连懂懂的朋友圈中,很多人也瞬间黑转粉。
不过,懂懂想探讨的,不是新概念机有多炫,而是小米上攻的急迫性。
高端市场是小米的隐痛,也是小米必须补上的一课。小米成立6年,发展之快是国内创业史上的一个奇迹。“小米速度”也确实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速度,是互联网时代创业公司生存的重要准则。从创业,融资,发展壮大,确立市场地位,都要快:创业企业要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以及资本市场的认可,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速度,是其达到生存安全线的必要因素。
这几年中,小米和滴滴都是这样的典型案例。小米创立4年之时,估值已达450亿美元,成为当时智能手机市场的第一。如今,滴滴估值已逼近340亿美元,且并购了最大竞争对手,成为出行领域具有绝对垄断地位的巨头。
“当然,随之而来的,是舆论对于小米、滴滴估值泡沫的质疑。你们凭什么?
这也是“小米速度”带来的一个负作用:作为一个新的创业公司,缺乏技术和品牌的积淀,以性价比快速占领市场。在中国消费者的观念里,性价比与中低端是划等号的。小米一开始的”为发烧而生“和后来的”黑科技“,并没有真正帮助小米建立高端形象,反而是一直以来的“性价比”深入人心。
小米迫切需要具备与450亿美元估值相匹配的高端产品和品牌影响力,以及江湖地位的确立。
可以说,2015年年初发布的Note1是小米的第一次“上攻”,希望跻身高端市场。2015年本来有可能是小米命运曲线持续向上的一个支点,逐步进攻高端市场。但决定其命运的一半是小米自己,一半是外部条件和因素。
从外部因素看,三星手机的颓势在2015年已经非常明显,国内高端手机市场留出一个大空档。在年初发布小米Note1,无疑是一个大好时机。
然而……然而,著了名的高通810芯片,这款高通历史上最糟糕的产品之一,严重拖了小米的后腿。高通810发热、耗电的问题,在小米Note1发布之前已经暴露出来,但小米还是强行发布了Note1。
从内部因素来看,小米的Note1的ID设计,确实很棒,吸引了一大批用户。但当真正用起产品之后,用户吐槽越来越多。尽管后来小米不断修改软件,解决了一部分发热和耗电的问题,但是Note1的销量却一直上不去。当然,Note1还有其他一些设计上的小BUG,显现产品不够成熟。Note1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连续降价,逐渐失去了高端的定位。
小米这一次上攻,无功而返。从内因来看,懂懂总结为三条:
-
彼时,小米的技术积淀还不够,对于产品的成熟度把控不够好。
-
小米的营销策略还停留在“不花钱”阶段。众所周知,阿黎的《参与感》堪称中国互联网营销的经典之作。在小米创办初期的5年时间里,小米几乎是不投钱做广告的,也没有代言人。但互联网营销覆盖的群体毕竟有限,而且对高端群体的影响力不足。小米做高端手机这个事,几乎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澜。
-
一个无法忽视问题——渠道。生于互联网的小米,几乎所有的销售都依赖线上。但在中国,现状是消费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并行。线下销售还将会是很长一段时间占绝对优势的渠道,无线下、难覆盖。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5年,华为高端机登场了。华为在手机领域积淀了多年。荣耀在中低端获得用户的普遍认同之后,Mate系列开始在高端群体中逐渐获得认可,特别是Mate7,可谓一代神机,一度一机难求,迅速成为高端商务人士追捧的对象。
总结2015年,三星淡出高端机市场,快速下滑,小米上攻无果,华为吃下三星的份额。市场格局就这样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产业史真的是非常有趣,很多偶然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最终的一个必然。
2016年,小米遭遇创业以来最大的市场危机,不仅高端机没有突破,整体市场份额也开始遭受挤压。这里面有多重因素,懂懂在本文中不详细分析了。下面聚焦于高端市场的话题。
2016年下半年,又一个改写国内高端手机市场格局的机会出现了:
先是三星Note 7:炸!
再是苹果遇到了发展中的巨大瓶颈:北京时间10月26日凌晨,苹果公司发布了2016财年第四财季业绩:苹果公司第四财季营收为468.5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15.01亿美元下滑9%;净利润为90.1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11.24亿美元下滑19%。其中,大中华区营收为87.8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5.18亿美元下滑30%。
再细看一下苹果手机的数据:
第四财季共售出4551.3万部,比去年同期的4804.6万部下滑5%。营收为281.6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22.09亿美元下滑13%。
2016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原本被苹果、三星霸占着的高端市场,开始大规模让位于国产手机。但现阶段真正能算得上国产高端机的,几乎只有华为一枝独秀。OPPO和VIVO虽然增长迅猛,但也只覆盖到中端,在高端市场还没有形成优势。
由此,懂懂判断:苹果和三星让出的这部分高端市场,还有被国产机分食的机会。就要看谁能拿出真正的好产品了。
在介绍小米概念机的时候,雷军说:“全面屏,仿佛握着全世界。”握着全世界,何尝不是雷军内心真实写照呢?
小米Note2距离Note1已经快有两年时间。显然,在这一代产品上,雷军是憋足了劲,不敢再有闪失。并且,这一次是双剑齐发。
在发布会前期,为梁朝伟和Note2做足了铺垫。在发布会现场,梁朝伟的亲自到场引发高潮不断,尖叫阵阵。谁也没想到,在发布会后半段,雷军发布的小米MIX,竟然风头盖过影帝,令场内场外的粉丝同时沸腾了。
雷军为什么双剑齐发?是双保险吗?懂懂觉得,如果只拿出Note2和梁朝伟,对于快速确立高端市场地位并没有太多帮助。小米品牌过于“年轻”,没有历史可以渲染,高端形象的树立本来就很难。去年小米Note1的上攻,不仅对品牌没有向上的拉动,反而导致太多的抱怨,其实是负分。
另一个原因是红米。红米系列本身是成功的,已经有超过1.1亿的销量,是国产机中单一品类销量最大的产品。但红米巨大的销量,却是一把双刃剑:在帮助小米实现了市场普及和一定的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也拉低了整个小米的品牌定位。虽然,小米可能会说,我们红米是红米,小米是小米。但消费者惯性思维下形成的印象是,小米就是性价比之王。
“所以,概念机小米MIX登场了。概∽∽念∽∽机∽∽啊∽∽
除了双保险的意味,这更是小米惯用的“降维攻击”。直接用概念机,颠覆所有人的三观。以一个大家都没有见过的机型,重新定义智能手机。只有这样的颠覆,这样的冲击力,才有可能帮助小米更快地树立地高端形象。如果只是“Note2+梁朝伟”的打法,过于温和和保守。在群狼环伺中,将很难杀出一片天地。
小米这次冲击高端,可谓使出了洪荒之力。懂懂还是看好小米这次上攻的,理由有四个:
1、硬件产品的第一代,经常会有技术不成熟的情况,小米1也并不完美,小米2成就一代神机。华为Mate系列,是到7的时候才达到软硬件完美的统一;苹果是走到第4代,才获得用户的普遍认可。小米Note2近两年时间蓄力,远超过一般产品迭代的节奏。在内部打磨良久,憋足劲儿才放到市场上来。从目前的ID设计和技术实力来看,都算得上当下国产品牌旗舰机中的顶配。相信这一款顶配机型,经过小米小心谨慎地打磨,应该可以换来不错的口碑。
2、小米MIX因为产能所限,并不会对销量有很大拉动。但对于小米的品牌形象,将会有很大的提升。小米说高端,大家笑,小米说黑科技,大家也笑。好,现在搞出个概念机,看你怎么笑!哎哟,还不错噢(杰伦腔)……这款机器,对于小米的高端形象和黑科技的形象树立,都有好处。
3、恰逢难得的市场空档。三星、苹果让出来的部分市场,只靠华为一家无法补足。这部分消费者口味的变化很快,而且也不希望被一个品牌绑死。
4、如今的小米,与2015年初的小米大不同。几千人的手机研发团队,经过6年的积累,已经拥有相当成熟的开发团队和技术实力;在渠道和供应链上吃过亏的小米,今年调集精兵强全力弥补这两块短板;营销策略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不花钱”到“花大钱”,有望影响到更多的受众。
懂懂采访了两位业内分析师,他们对于未来市场如是说:
易观智能终端分析师 赵子明:
在明年骁龙830发布以前,国产旗舰机的配置已经不会有太多惊喜了,小米NOTE2在配置上基本没有任何短板,但也没有太多可谈性。小米NOTE2的更多亮点主要在设计上,OLED的双曲面屏使机身更漂亮、更富有设计感,应该会赢得很多对曲面屏感兴趣的用户。但背面的相机设计略显草率,是一个减分项。 小米NOTE2的价格有点令人出乎意料,低配版只要2799元,甚至低于两年前的NOTE1,如果备货充足的话,应该会是今年年底国产安卓机销量最好的机型之一。 小米NOTE2无论从配置和设计上都对得起高端旗舰机的定位,但是雷军在发布会上提出小米NOTE2会定位为一款商务手机,对于商务基因缺乏的小米来说,这个定位也许会成为一个隐患。
随着渠道话语权和现金流的不断增加,近些年的小米旗舰机型已经基本没有所谓的“耍猴”问题了,但这次发布的小米NOTE2会有一个中短期的缺货过程,这和最近一段时间的供应链状况也有一定关系;除此之外品牌形象和MIUI的过于臃肿也是其进军高端市场的阻碍因素。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 王艳辉:
不在中高端市场立足,一个品牌不可能长久,小米MIX这次给大家的印象很不错,算是一种尝试,只是这次冲的有点猛,定价已经直逼四千,对销量可能会有一定影响,而且如果销量太大,包括陶瓷等材料的产能也会有问题。
进军中高端绝对不是推出一两款产品就能获得消费者认可,往往需要多款产品的迭代和消费者口碑的积累,坚持去做总是没错的。只要坚持,市场反应越来越好,口碑也会越来越好。
另外,MIX既然敢卖,应该木有大问题。
最后懂懂再补充两句:
国内手机市场厮杀越来越残酷,仅靠发布会、PPT、脱口秀,都无法决定手机的成败,一切都要回归到产品本身。
懂懂认为,小米Note2应该会有不错的使用体验,而MIX因为有太多新技术,而且对工艺挑战太高,产品的成熟度很难说,因此概念的意义更大于实际销售的意义。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孔子这话可以理解为,要实现100分的目标,必须要照着120分去努力。如果不打出宽裕度,就会事与愿违。
雷军亮出Note2和小米MIX两把利剑,意在高端,也是想以120分的标准确保100分的结果。
作者懂懂笔记,多年财经媒体经历,《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作者。欢迎约访、新闻报料、以及商务合作。QQ:6119826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