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全球最大集装箱航运公司马士基(Maersk)公布了三季度财报,受航运业运力过剩、运费率进一步下降影响,其利润下降44%至4.38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4.9亿美元,股价应声下跌9%。
在韩进海运破产后,马士基市场份额增至目前的15%,马士基称,产能过剩造成本季度平均运费下降16%,达到每40英尺集装箱1811美元;其集装箱业务净亏损1.16亿美元,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74亿美元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马士基集团旗下的石油公司表现强劲,净利润从一年前的3200万美元提高到1.45亿美元,但这并不能挽救航运巨头的整体状况。
6月被任命为集团CEO的Soren Skou表示,这远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马士基预计2016年公司全年利润将不足10亿美元,远低于去年的31亿美元。此外,它预计今年集装箱需求约为2%,远低于金融危机前的两位数水平。早在二季度马士基的净利润已暴跌90%至1.18亿美元,主要由于其核心业务马士基航运当季亏损1.51亿美元。
在全球贸易增长乏力和运力过剩造成航运业低迷情况下,航运业巨头纷纷报团取暖,11月3日,由中远集运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香港东方海外货柜航运有限公司和台湾长荣海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航运联盟“海洋联盟”,在上海正式签署航线产品清单,随后对外发布覆盖全球500多个港口的41条合作航线。根据协议,联盟合作开始后,将共计投入约350艘、总运力规模达到350万TEU(标准箱)的集装箱船舶。
今年10月,日本最大的三家航运巨头日本邮船、川琦汽船和商船三井株式会社宣布合并集装箱业务,合并后业务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居行业第六。此前5月,这三家巨头宣布与德国赫伯罗特以及韩国韩进海运组建航运联盟,但受韩进海运申请破产保护的影响,该联盟目前尚未披露合作细节。
相较之下,马士基航运与地中海航运组成的2M联盟显得较为薄弱,这两家公司在21条航线上共投放了186艘船,运力达210万TEU。业内人士称,海洋联盟正式成立后,其在太平洋航线和亚欧航线上的运力将在几大联盟中位居第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