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2亿 默克全球第二大制药基地在华落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2亿 默克全球第二大制药基地在华落成

外资药企纷纷加码生物制药领域投资,德国制药公司默克却逆势而动,斥巨资在华投建“价低利薄”的基本药物生产工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默克今日宣布总投资额为1.7亿欧元(约合12.7亿人民币)的制药基地在江苏南通正式落成,该基地将成为默克全球仅次于欧洲制药厂的第二大制药基地。

2013年,默克宣布南通制药基地初步投资额为8千万欧元(约合6亿人民币),今日其再次宣布对该基地追加9千万欧元(约合6.7亿人民币)的投资。此外,默克同时宣布在该制药基地附近投资8千万欧元(约合6亿人民币)建立生命科学中心,专门生产高纯度无机盐、细胞培养基质等医用辅料。这意味着默克将总共投资2.5亿欧元(约合18.7亿人民币)打造其在中国的生产制造价值链。

据悉,新设立的南通制药基地将专注于生产默克在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失调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领域的相关产品,包括格华止、优甲乐、赛治和康忻等。默克预计南通制药基地的产能将在2021年达到每年100亿粒,而该基地生产的第一批药物预计将于2017年下半年上市。

据医药咨询机构IMS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医药市场增速最快的地区,其在全球医药市场的份额将从2010年的8%上升到2019年的14%。

外资药企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已经不是新鲜事,但默克是首家在华大规模投资设厂生产中国基药目录药物的跨国企业。

“基本药物”这一概念由世界卫生组织于1977年提出,指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其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2009年8月中国正式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在各级医院都有规定的最低使用比例,特别地,基层医院几乎要求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因此进入基本目录的药物能享受到一定的政策红利。

但价格低廉的基本药物由于其附加值较低,一向不是外资药企的布局重点。

不过,默克生物制药中国CEO何慕麒强调,中国市场的基药需求仍然巨大。何慕麒说:“目前中国有至少5亿病人患有慢性疾病,但这些病人的医疗需求仍然没有得到满足。以甲状腺疾病为例,据估算,中国目前有9000万甲状腺疾病患者,而其中仅有600万得到了合格的诊断和治疗。”

此外,近期国家“降药价”的举措,使得基药的利润空间进一步下跌,国内药企纷纷放弃生产,基药短缺的现象频频出现。记者查阅相关报道发现,此次南通制药厂即将投产的优甲乐、赛治等产品都在2013年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短缺现象。以赛治为例,原本33元左右的药品在短缺时间一度被抬价到100元每盒,却仍然持续出现大范围的断供。

“由于默克以前的药品都通过海关进口,需要提前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提交进口计划,因此即使需求和价格上涨,仍然不能快速地调整供给,所以会出现持续的药荒现象。”一位接近默克的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

此次南通制药基地的落成,将使得默克在华的产品从全面进口转变为相关药品的大批量本土化生产。

然而,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和强化基层医疗的改革导向,基层医院使用非基药的比例正在逐步放开,创新药、特药将在基层获得更大的市场。同时,一致性评价的展开也会使外企的成熟药物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因此,放弃传统成熟药物、加码生物制药似乎成了外资药企的一致选择:辉瑞公司6月斥资3.5亿美元(约合23.6亿人民币),将它的全球第三个生物技术中心建在了中国杭州;百时美施贵宝今年在中国市场也先后放弃糖尿病相关产品,裁撤整个心血管事业部。

目前中国市场已成为默克全球增长的重要动力。2015年亚太地区销售额占默克集团总销售额的33%,比2014年增长23%。而据默克集团全球CEO欧思明今日透露,中国市场对于默克全球市场的贡献已超过10%。不知12亿元投资能否进一步加强默克在华地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2亿 默克全球第二大制药基地在华落成

外资药企纷纷加码生物制药领域投资,德国制药公司默克却逆势而动,斥巨资在华投建“价低利薄”的基本药物生产工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默克今日宣布总投资额为1.7亿欧元(约合12.7亿人民币)的制药基地在江苏南通正式落成,该基地将成为默克全球仅次于欧洲制药厂的第二大制药基地。

2013年,默克宣布南通制药基地初步投资额为8千万欧元(约合6亿人民币),今日其再次宣布对该基地追加9千万欧元(约合6.7亿人民币)的投资。此外,默克同时宣布在该制药基地附近投资8千万欧元(约合6亿人民币)建立生命科学中心,专门生产高纯度无机盐、细胞培养基质等医用辅料。这意味着默克将总共投资2.5亿欧元(约合18.7亿人民币)打造其在中国的生产制造价值链。

据悉,新设立的南通制药基地将专注于生产默克在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失调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领域的相关产品,包括格华止、优甲乐、赛治和康忻等。默克预计南通制药基地的产能将在2021年达到每年100亿粒,而该基地生产的第一批药物预计将于2017年下半年上市。

据医药咨询机构IMS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医药市场增速最快的地区,其在全球医药市场的份额将从2010年的8%上升到2019年的14%。

外资药企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已经不是新鲜事,但默克是首家在华大规模投资设厂生产中国基药目录药物的跨国企业。

“基本药物”这一概念由世界卫生组织于1977年提出,指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其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2009年8月中国正式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在各级医院都有规定的最低使用比例,特别地,基层医院几乎要求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因此进入基本目录的药物能享受到一定的政策红利。

但价格低廉的基本药物由于其附加值较低,一向不是外资药企的布局重点。

不过,默克生物制药中国CEO何慕麒强调,中国市场的基药需求仍然巨大。何慕麒说:“目前中国有至少5亿病人患有慢性疾病,但这些病人的医疗需求仍然没有得到满足。以甲状腺疾病为例,据估算,中国目前有9000万甲状腺疾病患者,而其中仅有600万得到了合格的诊断和治疗。”

此外,近期国家“降药价”的举措,使得基药的利润空间进一步下跌,国内药企纷纷放弃生产,基药短缺的现象频频出现。记者查阅相关报道发现,此次南通制药厂即将投产的优甲乐、赛治等产品都在2013年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短缺现象。以赛治为例,原本33元左右的药品在短缺时间一度被抬价到100元每盒,却仍然持续出现大范围的断供。

“由于默克以前的药品都通过海关进口,需要提前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提交进口计划,因此即使需求和价格上涨,仍然不能快速地调整供给,所以会出现持续的药荒现象。”一位接近默克的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

此次南通制药基地的落成,将使得默克在华的产品从全面进口转变为相关药品的大批量本土化生产。

然而,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和强化基层医疗的改革导向,基层医院使用非基药的比例正在逐步放开,创新药、特药将在基层获得更大的市场。同时,一致性评价的展开也会使外企的成熟药物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因此,放弃传统成熟药物、加码生物制药似乎成了外资药企的一致选择:辉瑞公司6月斥资3.5亿美元(约合23.6亿人民币),将它的全球第三个生物技术中心建在了中国杭州;百时美施贵宝今年在中国市场也先后放弃糖尿病相关产品,裁撤整个心血管事业部。

目前中国市场已成为默克全球增长的重要动力。2015年亚太地区销售额占默克集团总销售额的33%,比2014年增长23%。而据默克集团全球CEO欧思明今日透露,中国市场对于默克全球市场的贡献已超过10%。不知12亿元投资能否进一步加强默克在华地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