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安徽为什么喜欢和苏州合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安徽为什么喜欢和苏州合作?

从伍子胥奔吴起,到之前的苏蚌现代产业园名声大噪,再到近日的苏阜产业园签约,古代先贤和当代的政府决策者在苏州经济发展上的观念不谋而合。

苏州,苏州,苏州,为什么老是苏州?从伍子胥奔吴起,到之前的苏蚌现代产业园名声大噪,再到近日的苏阜产业园签约,古代先贤和当代的政府决策者在苏州经济发展上的观念不谋而合。这其中有什么缘故,为什么老是苏州?

长三角帮扶 苏阜十年之约

苏州人说起苏州城的历史,基本都是从伍子胥奔吴开始。伍子胥的家族从参公起,世代繁衍于兹的封邑“椒”,就位于今天的安徽阜阳。伍子胥助吴王阖闾夺得大位后出任相国,向阖闾提出了“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四点建议。阖闾采纳了伍子胥的意见,这才有了阖闾大城的建造。阖闾大城又称吴大城,也即今天苏州城的雏形,在规模上超过当时各诸侯国的国都。后来伍子胥因谗言被杀,被吴地的百姓们同情,还给苏州留下了端午祭祀伍子胥的独特风俗传统。苏州还有胥江、胥口、胥王山……可以说,伍子胥这位阜阳人,在苏州留下的印迹无处不在。

位于苏州的伍子胥雕像,图源:苏州发布

阜阳和苏州虽然远隔千里,但有着奇妙的缘分。从2500年前的建城开始,阜阳源源不断地向苏州输送人力财力物力,从古至今皆如此。这也为后面苏阜两地共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奠定了深厚情谊和坚实基础。

2021年,为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1年工作安排》有关部署,扎实推进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工作,《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应运而生。《方案》指出,帮扶城市包括上海市3个区、江苏省3个市、浙江省2个市,受帮扶城市包括安徽省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共 8个市。其中,江苏省苏州市的帮扶城市为安徽省阜阳市,结对合作帮扶工作期限为2021年至2030年。苏州和阜阳的“十年之约”至此达成。

2022年6月,苏州市政府与阜阳市政府签署结对合作帮扶框架协议,标志着苏阜十年之约正式开启;同年10月,阜阳市政府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签订共建苏阜产业园区框架协议,明确产业发展、联合招商等合作内容。今年开春,阜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玉杰率队实地查看苏阜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情况,苏阜产业园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

苏阜签署结对合作帮扶框架协议,图源:阜阳发布

从阜阳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今年阜阳市将继续围绕苏阜结对合作帮扶、推动安徽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等9个方面,推进包括苏阜合作共建园区、颍泉区5G智慧产业园在内的9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2055.24亿元,其中2023年计划投资511.75亿元。

作为苏州、阜阳两市结对合作帮扶的重中之重,苏阜产业园区的建设运营,不仅承载着两市合作共赢的美好期待,也是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有效平台。

多年携手 皖苏情深

然而,苏阜产业园区已经不是安徽与苏州第一次深度合作了。

近年来,安徽聚力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步伐,尤其在与苏州的交流合作上,可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2011年,为呼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重要合作成果的苏州工业园首次走出江苏,在滁州市合作共建苏滁现代产业园,以与苏州工业园等高的理念和标准,全力打造安徽开放合作新高地、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的示范区。苏滁现代产业园的成立,在对滁州的招商引资上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

去年1-9月份,园区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7.6 %、30.9 %、107%、79.7%。在2017年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中位列第九位,2018年成功入选年度中国产业园区金项目20强。围绕“高端、品牌、外资”,开展全方位、全球化招商,累计签约引进工业项目150个,协议引进资金超380亿元,其中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项目31个。截至目前,园区拥有企业300多家,在建工业项目38个;其中拥有台湾达亮电子、星恒锂电池、长久专用车、南方黑芝麻食品等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旗舰项目20个,初步搭建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装备制造、营养健康四大主导产业体系。

2017年安徽16市一季度GDP增速榜单中蚌埠增速8.9%,位居全省第5。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苏阜产业园区为蚌埠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

苏滁现代产业园航拍图,图源:中新苏滁高新区公号

2020年,皖北地区首个省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蚌埠(苏州)跨境电商转移承接园在蚌山跨境电商产业园揭牌。蚌埠市主动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加强与苏州合作共建,在产业协同发展、商贸往来等方面开展多方位合作,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互融互补、协同协作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新格局。蚌山跨境电商产业园依托蚌埠市交通枢纽优势,集约建设配套完备的电子商务流通供应链,承接华东地区优质电子商务转移。目前,蚌山区正在整合产业园区场地,积极对接苏州跨境电商商会和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集聚和承接产业转移,构筑跨境电商产业发展高地。

2022年,总投资30亿元的吴江纺织科技产业园项目在安徽芜湖孙村镇开工。据了解,项目投资方吴江平望纺织商会坐落于苏州吴江盛泽纺织产业集群(平望镇)这座丝绸名镇。商会下辖企业600余家,产品45%以上出口到欧盟、非洲、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在法兰克福、广交会、华交会、Intertextile家纺和仿真丝服装展(上海&广州)等国内外知名展会参展。另一方面,安徽芜湖孙村镇在纺织产业集群中的优势也不可小觑,先后荣获“安徽服装第一镇”“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镇”称号,是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与苏州强强联手,加快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是推动芜湖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

2023年,苏州市吴中区的三家重要企业,安徽诺达佳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鼎为光电有限公司和安徽威灏光电有限公司“抱团”来宣城广德投资。2020年,为了更好地拓展市场,三家企业都萌生了从苏州“走出去”发展的念头,跑遍了周边各地市考察,综合考虑区位优势、要素资源、营商环境等,最后定下了广德经开区。三家将“抱团”做大做强,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园共同发展,努力在广德经开区这片热土上构建起光电产业集群。目前,广德经开区现有投产企业715家、规工企业421家、高新技术企业99家、战略新兴企业106家,未来将吸引更多知名企业入驻。

来广德投产的三家企业,图源:宣城日报

为什么苏州会在安徽建立多个产业园,除了上述说到的历史渊源,还与苏州外来人员流动有关。

苏州的发展越快越好,背后离不开这样一群人: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苏州探寻自己的梦想,在这座城市努力打拼,这群外来人口我们称为“新苏州人”。苏州外来人口有831.8万,苏州外来人口及外来人口指数均列江苏排名前列,是江苏省排名前列大移民城市,也是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而这800余万的“新苏州人”人数占比最大的都来自安徽省。

因为毗邻江苏省,地理位置相近,苏州外省人口中的主要力量是安徽。安徽人善于经商,著名的徽商长期称雄商界,对中国近代政治和文化有着很深刻的影响。我们熟知的苏州园林,在很大程度上和徽派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苏州多次与安徽合作,这其中的渊源不言而喻。

放眼整个中国地区,北方地理位置远,交通不便,长期布局的都是重工业发展,只有位于华中地区的安徽省发展的产业类型与苏州相仿,加上国家政策扶持,是开发产业园的琅嬛福地。苏州与安徽,就像多年的挚友穿越历史的洪流,在如今的大时代重聚,他们将携手打造经济巨擘,共创新时期的辉煌。

合作“样板” 共推一体化

苏州工业园区被誉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在这块“试验田”里,苏州工业园区始终秉持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探索动力和活力。从首创中外合作办学试点,到率先在全国开展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众多“第一”“唯一”在这里诞生。从苏通两市首次跨市跨江联动开发的苏通科技产业园,到苏皖两省首次跨省合作共建的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接下来即将建成的苏阜产业园,再到迎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超级风口”的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无一不被打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深烙印。

“去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85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达74.8%、58.5%……2022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七连冠’,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升至第四位。”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林小明说,实体经济是江苏的重要优势,也是苏州工业园区的立区之本。园区通过不断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优化政府服务举措,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苏州工业园区因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在江苏的经济发展上举足轻重。园区建立以来,在招商引资上成果丰硕,在“双招双引”政策引导下,苏州“最强地级市”的名头越唱越响。

翻开长三角工业园区建设“版图”,苏州工业园及其合作共建的成功经验已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出“关键节点”作用。这也恰恰完美诠释了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准确性和必要性。共建园区如同一团“酵母”,在长三角广阔的经济土壤中持续“发酵”。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江浙沪皖结队帮扶已然成为推动一体化进程的“风向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这就引入了“飞地经济”的概念。“飞地经济”是一种创新型、嵌入式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可有效突破行政区划壁垒和属地化限制进行跨区域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协同发展。近年来,长三角一些地区通过优化创新政策供给、产业布局和要素配置,“飞地”建设不断演化升级,“飞地经济”呈现良好态势。

从苏州与安徽的合作模式不难看出,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提速”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将“独奏”变为“交响”。近日,安徽省发改委为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江苏省有关方面,贯彻落实江苏党政代表团来皖考察时两省主要领导会谈精神,建立皖苏省际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进机制,目前机制已正式运行。

安徽拥抱长三角,苏州只是第一站。未来安徽将依托长三角区位优势,与更多城市进行交流合作,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具有现代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展现出“安徽作为”、“安徽成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安徽为什么喜欢和苏州合作?

从伍子胥奔吴起,到之前的苏蚌现代产业园名声大噪,再到近日的苏阜产业园签约,古代先贤和当代的政府决策者在苏州经济发展上的观念不谋而合。

苏州,苏州,苏州,为什么老是苏州?从伍子胥奔吴起,到之前的苏蚌现代产业园名声大噪,再到近日的苏阜产业园签约,古代先贤和当代的政府决策者在苏州经济发展上的观念不谋而合。这其中有什么缘故,为什么老是苏州?

长三角帮扶 苏阜十年之约

苏州人说起苏州城的历史,基本都是从伍子胥奔吴开始。伍子胥的家族从参公起,世代繁衍于兹的封邑“椒”,就位于今天的安徽阜阳。伍子胥助吴王阖闾夺得大位后出任相国,向阖闾提出了“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四点建议。阖闾采纳了伍子胥的意见,这才有了阖闾大城的建造。阖闾大城又称吴大城,也即今天苏州城的雏形,在规模上超过当时各诸侯国的国都。后来伍子胥因谗言被杀,被吴地的百姓们同情,还给苏州留下了端午祭祀伍子胥的独特风俗传统。苏州还有胥江、胥口、胥王山……可以说,伍子胥这位阜阳人,在苏州留下的印迹无处不在。

位于苏州的伍子胥雕像,图源:苏州发布

阜阳和苏州虽然远隔千里,但有着奇妙的缘分。从2500年前的建城开始,阜阳源源不断地向苏州输送人力财力物力,从古至今皆如此。这也为后面苏阜两地共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奠定了深厚情谊和坚实基础。

2021年,为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1年工作安排》有关部署,扎实推进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工作,《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应运而生。《方案》指出,帮扶城市包括上海市3个区、江苏省3个市、浙江省2个市,受帮扶城市包括安徽省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共 8个市。其中,江苏省苏州市的帮扶城市为安徽省阜阳市,结对合作帮扶工作期限为2021年至2030年。苏州和阜阳的“十年之约”至此达成。

2022年6月,苏州市政府与阜阳市政府签署结对合作帮扶框架协议,标志着苏阜十年之约正式开启;同年10月,阜阳市政府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签订共建苏阜产业园区框架协议,明确产业发展、联合招商等合作内容。今年开春,阜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玉杰率队实地查看苏阜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情况,苏阜产业园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

苏阜签署结对合作帮扶框架协议,图源:阜阳发布

从阜阳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今年阜阳市将继续围绕苏阜结对合作帮扶、推动安徽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等9个方面,推进包括苏阜合作共建园区、颍泉区5G智慧产业园在内的9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2055.24亿元,其中2023年计划投资511.75亿元。

作为苏州、阜阳两市结对合作帮扶的重中之重,苏阜产业园区的建设运营,不仅承载着两市合作共赢的美好期待,也是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有效平台。

多年携手 皖苏情深

然而,苏阜产业园区已经不是安徽与苏州第一次深度合作了。

近年来,安徽聚力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步伐,尤其在与苏州的交流合作上,可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2011年,为呼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重要合作成果的苏州工业园首次走出江苏,在滁州市合作共建苏滁现代产业园,以与苏州工业园等高的理念和标准,全力打造安徽开放合作新高地、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的示范区。苏滁现代产业园的成立,在对滁州的招商引资上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

去年1-9月份,园区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7.6 %、30.9 %、107%、79.7%。在2017年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中位列第九位,2018年成功入选年度中国产业园区金项目20强。围绕“高端、品牌、外资”,开展全方位、全球化招商,累计签约引进工业项目150个,协议引进资金超380亿元,其中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项目31个。截至目前,园区拥有企业300多家,在建工业项目38个;其中拥有台湾达亮电子、星恒锂电池、长久专用车、南方黑芝麻食品等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旗舰项目20个,初步搭建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装备制造、营养健康四大主导产业体系。

2017年安徽16市一季度GDP增速榜单中蚌埠增速8.9%,位居全省第5。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苏阜产业园区为蚌埠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

苏滁现代产业园航拍图,图源:中新苏滁高新区公号

2020年,皖北地区首个省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蚌埠(苏州)跨境电商转移承接园在蚌山跨境电商产业园揭牌。蚌埠市主动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加强与苏州合作共建,在产业协同发展、商贸往来等方面开展多方位合作,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互融互补、协同协作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新格局。蚌山跨境电商产业园依托蚌埠市交通枢纽优势,集约建设配套完备的电子商务流通供应链,承接华东地区优质电子商务转移。目前,蚌山区正在整合产业园区场地,积极对接苏州跨境电商商会和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集聚和承接产业转移,构筑跨境电商产业发展高地。

2022年,总投资30亿元的吴江纺织科技产业园项目在安徽芜湖孙村镇开工。据了解,项目投资方吴江平望纺织商会坐落于苏州吴江盛泽纺织产业集群(平望镇)这座丝绸名镇。商会下辖企业600余家,产品45%以上出口到欧盟、非洲、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在法兰克福、广交会、华交会、Intertextile家纺和仿真丝服装展(上海&广州)等国内外知名展会参展。另一方面,安徽芜湖孙村镇在纺织产业集群中的优势也不可小觑,先后荣获“安徽服装第一镇”“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镇”称号,是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与苏州强强联手,加快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是推动芜湖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

2023年,苏州市吴中区的三家重要企业,安徽诺达佳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鼎为光电有限公司和安徽威灏光电有限公司“抱团”来宣城广德投资。2020年,为了更好地拓展市场,三家企业都萌生了从苏州“走出去”发展的念头,跑遍了周边各地市考察,综合考虑区位优势、要素资源、营商环境等,最后定下了广德经开区。三家将“抱团”做大做强,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园共同发展,努力在广德经开区这片热土上构建起光电产业集群。目前,广德经开区现有投产企业715家、规工企业421家、高新技术企业99家、战略新兴企业106家,未来将吸引更多知名企业入驻。

来广德投产的三家企业,图源:宣城日报

为什么苏州会在安徽建立多个产业园,除了上述说到的历史渊源,还与苏州外来人员流动有关。

苏州的发展越快越好,背后离不开这样一群人: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苏州探寻自己的梦想,在这座城市努力打拼,这群外来人口我们称为“新苏州人”。苏州外来人口有831.8万,苏州外来人口及外来人口指数均列江苏排名前列,是江苏省排名前列大移民城市,也是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而这800余万的“新苏州人”人数占比最大的都来自安徽省。

因为毗邻江苏省,地理位置相近,苏州外省人口中的主要力量是安徽。安徽人善于经商,著名的徽商长期称雄商界,对中国近代政治和文化有着很深刻的影响。我们熟知的苏州园林,在很大程度上和徽派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苏州多次与安徽合作,这其中的渊源不言而喻。

放眼整个中国地区,北方地理位置远,交通不便,长期布局的都是重工业发展,只有位于华中地区的安徽省发展的产业类型与苏州相仿,加上国家政策扶持,是开发产业园的琅嬛福地。苏州与安徽,就像多年的挚友穿越历史的洪流,在如今的大时代重聚,他们将携手打造经济巨擘,共创新时期的辉煌。

合作“样板” 共推一体化

苏州工业园区被誉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在这块“试验田”里,苏州工业园区始终秉持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探索动力和活力。从首创中外合作办学试点,到率先在全国开展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众多“第一”“唯一”在这里诞生。从苏通两市首次跨市跨江联动开发的苏通科技产业园,到苏皖两省首次跨省合作共建的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接下来即将建成的苏阜产业园,再到迎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超级风口”的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无一不被打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深烙印。

“去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85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达74.8%、58.5%……2022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七连冠’,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升至第四位。”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林小明说,实体经济是江苏的重要优势,也是苏州工业园区的立区之本。园区通过不断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优化政府服务举措,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苏州工业园区因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在江苏的经济发展上举足轻重。园区建立以来,在招商引资上成果丰硕,在“双招双引”政策引导下,苏州“最强地级市”的名头越唱越响。

翻开长三角工业园区建设“版图”,苏州工业园及其合作共建的成功经验已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出“关键节点”作用。这也恰恰完美诠释了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准确性和必要性。共建园区如同一团“酵母”,在长三角广阔的经济土壤中持续“发酵”。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江浙沪皖结队帮扶已然成为推动一体化进程的“风向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这就引入了“飞地经济”的概念。“飞地经济”是一种创新型、嵌入式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可有效突破行政区划壁垒和属地化限制进行跨区域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协同发展。近年来,长三角一些地区通过优化创新政策供给、产业布局和要素配置,“飞地”建设不断演化升级,“飞地经济”呈现良好态势。

从苏州与安徽的合作模式不难看出,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提速”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将“独奏”变为“交响”。近日,安徽省发改委为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江苏省有关方面,贯彻落实江苏党政代表团来皖考察时两省主要领导会谈精神,建立皖苏省际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进机制,目前机制已正式运行。

安徽拥抱长三角,苏州只是第一站。未来安徽将依托长三角区位优势,与更多城市进行交流合作,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具有现代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展现出“安徽作为”、“安徽成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