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池
被誉为成都“新铁人三项”的野外露营、骑行天府绿道、夜爬龙泉山,风靡2022年一整年。
其中,露营尤其火爆,堪称成都人喜爱的休闲游“顶流”。
今年春季,露营渐入黄金期。3月初,成都露营的搜索量同比上升450%,露营热度全国第一。

在网购平台淘宝上,高颜值帐篷、野餐折叠椅、野餐垫等都在搜索热度中排名较前。城市即兴露营也迎来更多的“露营+”复合型玩法。露营+亲子、露营+电影、露营+研学、露营+爬山等都衍生开来。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清明节假期、“五一”小长假露营热度却不敌去年,#成都九成露营地在亏损#的话题,甚至冲上了热搜榜。国内许多露营地也进入了调整期,其中不乏一些大型露营地连锁品牌接连停止运营,今年3月,露营行业头部平台觅野Camp更是直接宣布将停止服务。
为何“风头无两”的露营悄然间成为“昨日黄花”?

2022年百度相关“露营”一词的热度快速从400暴涨到3300。但是,截至今年3月份,小红书相关露营笔记出现了减少的趋势,百度词条关于露营的热度也下降回了800左右。
究其原因,疫情催生露营经济,但随着疫情防控的放开,旅游行业加快复苏,远途游不再受限,跨省游、出境游回归,人们的旅游选择更加多元。人们外出旅游不再受限,对于大部分非资深露营迷而言,露营就失去了其“代替旅游”的语境。
此外,露营消费高昂也是大众对露营兴趣渐失的原因之一。#成都九成露营地在亏损#的话题下,不少网友都提到露营地“消费高”。有网友表示,一些营地简单搭建几个天幕和帐篷,一天的住宿+餐费一客就要收上千元。
“4月初和家人去新都的一个营地,4个人共花费了2000元。当天气温较低,营地设施简陋,没有提供取暖设施,在寒冷中度过了一晚,完全没有休息好,大家都觉得去花钱买罪受了。”小易分享了自己并不愉快的露营经历,并表示以后不会再去露营。
不过对于深度露营爱好者们而言,露营依然是出游的主旋律。
“周末、节假日可能80%的时间都会去露营”,露营爱好者Joanna表示,“很多营地都会去,不会固定。不同营地费用差异较大,主要还是看营地质量及营销做的好不好,设施是否齐全。”

此前,马蜂窝发布的《2022露营品质研究报告》中,90后、00后的年轻游客与80后亲子游主力是露营圈的“支柱”人群,两者共占比87%。
Joanna便属于“80后亲子游”人群,她对于营地的选择更关注“亲子”的部分:“比较看重场地地面质地,是石子还是草坪,是否有有儿童玩耍的设施,基本会选择生活设施较好,适合亲子的场地。”
现阶段,露营雷同现象较为突出,不少露营地仅提供场地,经营模式上多以“露营+烧烤”为主,缺乏多样主题,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不少营地在探寻多元化发展,同时一些品牌也及时抓住露营的风口,尝试与露营行业品牌联名,一同丰富露营玩法。

此前,Manner Coffee和户外生活方式品牌CHUMS洽洽鸟一起开了一家露营风快闪店,武汉有Goyee、浙江湖州安吉县有东野西风、郑州有安放、广州有O RIVER,均为露营风格的咖啡馆。

成都亦不乏露营主题的咖啡馆,M Stand将露营主题全国首店开在了麓湖,270°湖景视角,配上了露营风的桌椅,带来独特的湖边露营体验。
此前有媒体报道,双流区、锦江区、温江区的人们对“露营”更为关注。在搜索人群中,女性占比约七成。带有露营属性的餐厅、咖啡馆热度同样上涨明显,足以感受到成都人对露营的热爱。
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3月初,露营相关搜索量同比上升450%,笔记数量增长约300%。携程数据显示,2023年3月以来国内露营产品量同比增长135%。从数据上来看,露营依然有着高关注度,为何还会频频传出露营品牌及营地亏损、停业的消息呢?
天眼查App数据显示,2022年,新增注册露营企业3.3万余家,新增注册企业增速达39.6%。
露营热潮兴起时,许多新玩家跟风入局,加剧市场竞争。随着露营市场回归理性,部分规模小、经营不规范的企业问题也就显露无疑,如前文中提到的营地基础设施薄弱、旅游产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使得“倒闭潮”随之而来。
有露营创始人表示,近两年虽然露营发展迅猛,但80%以上的营地并不赚钱。数据显示,国内露营帐篷卖家从14万家减少到6万家。原来爆火的露营地也因为持续亏损而开不下去。
小红书上充斥着不少关于成都露营基地转让的笔记,但是转让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年初发布转让笔记的营地直至现在都未转让成功。一家成都周边的营地老板坦言:“今年生意明显不如去年,一些做营地的朋友都觉得未来转让营地的会越来越多,当然位置好、设施好的营地人气还是比较旺,想要长久做下去就得卷品质、卷内容。”

艾媒研究院《2021-2022年中国露营经济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数据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露营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8.6%,达354.6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将上升至2483.2亿元,带动市场规模将达到14402.8亿元。
此外,按照国际体育产业发展经验,当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体育运动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骑行、滑雪、露营等户外运动的参与者开始增加。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85698元。
由此可见,露营仍是朝阳产业。尽管今年露营市场相比去年回落,但整体增速仍然保持在高位。

同时,成都也在以实际行动对露营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今年发布的《2023成都公园(绿道)阳光帐篷区开放点位》在2022年的基础上新增了30个,市民可以在这些地方“合法露营”。并且,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建设为户外露营提供了环境支持,“推门见绿”为成都露营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机遇与竞争并存,当大众可选择的玩法越来越丰富时,露营失去了此前的绝对优势,行业进入了大浪淘沙的沉淀期,如何活得更久、更精彩?则需要露营品牌们不断自我优化,做出更多探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