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终于看了李安新片 我的第一感觉是矛盾【毒舌电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终于看了李安新片 我的第一感觉是矛盾【毒舌电影】

新技术到底让人入戏还是出戏?

Sir相信你们一些人的朋友圈,今天一定被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刷屏了。

11月6日,距离上映还有5天,《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第一次大规模点映。

在北京,以120帧、4K、3D原貌示人。

《毒舌电影》作为受邀媒体,第一次亲身体验了这部“未来电影”。

云舅的第一感觉是——矛盾

就视听效果而言,这当然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但不能否认,顶配的技术这次没有找到一个顶配的故事。

不是技术好故事差那么泾渭分明,事实上,在这部电影,技术本身就是故事一部分。

云舅矛盾的重点更在于,一直以来,我们对电影的认同,“入戏”的基础,其实是需要有一定的距离感和艺术性再创造,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过分清晰的影像,让这种距离消失了。

——“太真实”反而会让观众出戏?

几乎可以肯定,电影上映后必将充满争议,而评价,也与你看哪个版本息息相关。

李安果然是李安,他还是那个无可取代且必须存在的异数。

文|云舅

我们都没想到:120帧、4K、3D,如此高规格拍摄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它的第一个镜头,是非常不清晰的。

这是一个用DV偶然拍摄下来的场面,士兵林恩在伊拉克战场上奋勇救下了自己的班长。

这段不太清晰的视频传遍了网络,林恩因此大红大紫,所以他们整个小队才获得了“中场休息”,回到美国参加庆典。

镜头不断逼近、扩大这个不清晰的画面,直到整个银幕上出现噪点和雪花。

是的,这就是李安新片的第一个镜头。它跟接下来所有的镜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为120帧、4K的画面,实在是清晰到吐血。

可以说你从来没有看过如此清晰、明亮、稳定的3D电影。绝不会出现以往运动镜头时的卡顿和闪烁情况。

银幕上的世界,细节逼真得就像发生在你眼前。

这简直就变成了一部高清纪录片。

但同时,记录下来的又是演员们在进行表演,念着台词。

所以这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矛盾:如此清晰的影像,是在真实地记录着某种扮演的“不真实”。

到底应不应该相信面前的世界,也就是说“你能否入戏”?

云舅一时之间也矛盾了起来。

从1895年发明电影开始,摄影机的功能就是“记录“镜头前的一切,但电影永远也不可能和真正的真实划上等号。观众习惯的电影,都是跟生活的原貌有些距离的。

一个简单例子,我们现在看到的电影,无论是大片还是小片,都会进行调色,就是要营造跟现实不一样的色调,营造一种距离感,这样才有艺术感,或者说,”电影感“。

《2046》

但《比利·林恩》几乎改变了这一切,在过分清晰的影像下,距离感消失了,影片的摄影色调和灯光布置,好像更倾向于还原生活本来的面目,就像完全没有打过光一样,而且还栩栩如生。

所以伊拉克战场的尘土与街道、橄榄球场的绿地与座位、甚至女拉拉队员们的大腿,烟火与枪炮、死亡与血肉,都是那样的一清二楚,有时甚至让人分神。

毕竟一个崭新的技术标准出现在眼前时,你需要有一点时间来适应和感受,所以刚开始会有点顾不过来。

它会让你更加投入到拍摄现场的气氛中,但是却不一定能投入到故事情境中。

因为观众对电影的认同,其实是需要有一定的距离感和艺术性再创造。看电影故事投入的情感,跟看电视台高清真人秀节目投入的情感肯定不一样。

像这样的高技术标准影像,也许最适合用来拍摄纪录片,比如地球系列、自然系列。或者也适合拍摄羞羞片,它保证让你身临其境,鼻血长流。

把这种技术用到故事片里,就会造成矛盾。

缺点是会因为“过分真实”而分散观众注意力和投入度。优点也很明显,就是会大大加强某些极端场面的感染力。

《比利·林恩》有一场戏,某大兵动怒勒住了一个橄榄球观众的脖子,然后我们眼睁睁看着这个观众的脸色由白转红,直到红得吓人。

还有影片高潮的那个镜头,两个人的生死对决,这个时候脸上的每个表情、脖子上的每条青筋、刀子刺入身体淌出的血液,真实、直接到让人不忍直视。

镜头并不花哨,就是冷冷地记录了下来,高清晰影像本身就足以令观众不寒而栗。

这的确是新技术的力量。它有时让你不入戏,有时又让你很入戏。

矛盾啊,矛盾。

除了技术,可能观众更关注这部电影是不是讲了一个好故事,塑造出一些好人物。

其实,这部电影的叙事风格和剧情编织,也是一个矛盾体

首先就是现实与士兵回忆的不断对比。

回忆中前线残酷的战场、与现实歌舞升平的橄榄球场,频频进行交叉剪辑,这种叙事模式贯穿了整部电影。

战争与和平的对比,残酷与美好的对比,真实深刻的痛苦与舆论的哗众取宠交相呼应。

影片重点揭示各种吃瓜群众对待战争的矛盾态度,有人觉得士兵们是国家英雄,有人想从他们身上得利,有人只是想跟他们做爱,也有人是觉得他们在做无谓的牺牲,打一场无意义的战争。

围绕着战争的意义,李安做出了一个群像,几十个角色粉墨登场,他们都以自己的角度理解着战争,把英雄当成符号去消费,但其实并没人真正倾听或理解战场上士兵的想法。

我们的主角比利·林恩,跟他所有的战友不同。他是一个行动者,也是一个思考者。他一开始就陷入矛盾,对战争的意义进行反思。

姐姐劝说他不要再回前线,但他并不清楚自己应该怎么选择。他的思绪不断在现实和回忆中跳跃,举棋不定。他不断地观察着周围的人与事,时刻反思着自己的行为。

做为年青士兵,他如何看待战争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又如何看待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自己的成长?

可以说,整个故事就是讲述纷扰的世间杂音下,比利·林恩寻找内心的成长之旅。这个成长从他入伍开始,到这次的中场演出结束。最后他做出了自己的人生选择。

这个选择,已经与战争无关,跟周围的世界有关。

所以最后的落点,让《比利·林恩》变得既不是战争片,也不像反战片。它更接近于美国社会的现状纪录,着力表现在人生的某一个点上,人要如何作出选择?

李安认为采用新的技术,会让观众更投入到比利·林恩眼中的世界,会更加能代入他的痛苦和思考,会更认同他的选择。

其实,要做到“代入”这一点,并不是靠拍摄技术的提升,更主要的,还得靠剧本、电影语言和表演等元素来完成。

因此,120帧这个技术,对李安来说,也是充满矛盾的双刃剑。

它有更强的表现力,能带来更多的关注,但它对电影的故事本身真的有必要吗?这个答案,要等大家看完片来得出结论。也许,还应该多看几个版本进行比较。

有一点要指出的是:看过高技术标准的影像后,再让我去看一个亮度不足的3D,简直想向银幕扔西红柿。

无论多受争议,我觉得本片都是年度必看的作品,因为李安又一次挑战了我们的观影习惯,他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能引发大众范围的讨论。

这一次,他又得逞了。

他用一个老的故事,带来了一个新的视界。虽然充满了矛盾。但有时候,矛盾本身就能带来美感。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争》就是这样充满美感的矛盾。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 · · · · · · · · ·

想要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移步界面网站首页(http://www.jiemian.com/),并在微博上和我们互动,调戏萌萌哒歪楼菌→【歪楼-Viral】(请猛戳这里)。

你也可以关注乐趣频道的微信公众号【歪楼】:esay1414

来源:毒舌电影

原标题:终于看了李安新片,我的第一感觉是…矛盾

最新更新时间:11/07 11:09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终于看了李安新片 我的第一感觉是矛盾【毒舌电影】

新技术到底让人入戏还是出戏?

Sir相信你们一些人的朋友圈,今天一定被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刷屏了。

11月6日,距离上映还有5天,《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第一次大规模点映。

在北京,以120帧、4K、3D原貌示人。

《毒舌电影》作为受邀媒体,第一次亲身体验了这部“未来电影”。

云舅的第一感觉是——矛盾

就视听效果而言,这当然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但不能否认,顶配的技术这次没有找到一个顶配的故事。

不是技术好故事差那么泾渭分明,事实上,在这部电影,技术本身就是故事一部分。

云舅矛盾的重点更在于,一直以来,我们对电影的认同,“入戏”的基础,其实是需要有一定的距离感和艺术性再创造,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过分清晰的影像,让这种距离消失了。

——“太真实”反而会让观众出戏?

几乎可以肯定,电影上映后必将充满争议,而评价,也与你看哪个版本息息相关。

李安果然是李安,他还是那个无可取代且必须存在的异数。

文|云舅

我们都没想到:120帧、4K、3D,如此高规格拍摄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它的第一个镜头,是非常不清晰的。

这是一个用DV偶然拍摄下来的场面,士兵林恩在伊拉克战场上奋勇救下了自己的班长。

这段不太清晰的视频传遍了网络,林恩因此大红大紫,所以他们整个小队才获得了“中场休息”,回到美国参加庆典。

镜头不断逼近、扩大这个不清晰的画面,直到整个银幕上出现噪点和雪花。

是的,这就是李安新片的第一个镜头。它跟接下来所有的镜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为120帧、4K的画面,实在是清晰到吐血。

可以说你从来没有看过如此清晰、明亮、稳定的3D电影。绝不会出现以往运动镜头时的卡顿和闪烁情况。

银幕上的世界,细节逼真得就像发生在你眼前。

这简直就变成了一部高清纪录片。

但同时,记录下来的又是演员们在进行表演,念着台词。

所以这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矛盾:如此清晰的影像,是在真实地记录着某种扮演的“不真实”。

到底应不应该相信面前的世界,也就是说“你能否入戏”?

云舅一时之间也矛盾了起来。

从1895年发明电影开始,摄影机的功能就是“记录“镜头前的一切,但电影永远也不可能和真正的真实划上等号。观众习惯的电影,都是跟生活的原貌有些距离的。

一个简单例子,我们现在看到的电影,无论是大片还是小片,都会进行调色,就是要营造跟现实不一样的色调,营造一种距离感,这样才有艺术感,或者说,”电影感“。

《2046》

但《比利·林恩》几乎改变了这一切,在过分清晰的影像下,距离感消失了,影片的摄影色调和灯光布置,好像更倾向于还原生活本来的面目,就像完全没有打过光一样,而且还栩栩如生。

所以伊拉克战场的尘土与街道、橄榄球场的绿地与座位、甚至女拉拉队员们的大腿,烟火与枪炮、死亡与血肉,都是那样的一清二楚,有时甚至让人分神。

毕竟一个崭新的技术标准出现在眼前时,你需要有一点时间来适应和感受,所以刚开始会有点顾不过来。

它会让你更加投入到拍摄现场的气氛中,但是却不一定能投入到故事情境中。

因为观众对电影的认同,其实是需要有一定的距离感和艺术性再创造。看电影故事投入的情感,跟看电视台高清真人秀节目投入的情感肯定不一样。

像这样的高技术标准影像,也许最适合用来拍摄纪录片,比如地球系列、自然系列。或者也适合拍摄羞羞片,它保证让你身临其境,鼻血长流。

把这种技术用到故事片里,就会造成矛盾。

缺点是会因为“过分真实”而分散观众注意力和投入度。优点也很明显,就是会大大加强某些极端场面的感染力。

《比利·林恩》有一场戏,某大兵动怒勒住了一个橄榄球观众的脖子,然后我们眼睁睁看着这个观众的脸色由白转红,直到红得吓人。

还有影片高潮的那个镜头,两个人的生死对决,这个时候脸上的每个表情、脖子上的每条青筋、刀子刺入身体淌出的血液,真实、直接到让人不忍直视。

镜头并不花哨,就是冷冷地记录了下来,高清晰影像本身就足以令观众不寒而栗。

这的确是新技术的力量。它有时让你不入戏,有时又让你很入戏。

矛盾啊,矛盾。

除了技术,可能观众更关注这部电影是不是讲了一个好故事,塑造出一些好人物。

其实,这部电影的叙事风格和剧情编织,也是一个矛盾体

首先就是现实与士兵回忆的不断对比。

回忆中前线残酷的战场、与现实歌舞升平的橄榄球场,频频进行交叉剪辑,这种叙事模式贯穿了整部电影。

战争与和平的对比,残酷与美好的对比,真实深刻的痛苦与舆论的哗众取宠交相呼应。

影片重点揭示各种吃瓜群众对待战争的矛盾态度,有人觉得士兵们是国家英雄,有人想从他们身上得利,有人只是想跟他们做爱,也有人是觉得他们在做无谓的牺牲,打一场无意义的战争。

围绕着战争的意义,李安做出了一个群像,几十个角色粉墨登场,他们都以自己的角度理解着战争,把英雄当成符号去消费,但其实并没人真正倾听或理解战场上士兵的想法。

我们的主角比利·林恩,跟他所有的战友不同。他是一个行动者,也是一个思考者。他一开始就陷入矛盾,对战争的意义进行反思。

姐姐劝说他不要再回前线,但他并不清楚自己应该怎么选择。他的思绪不断在现实和回忆中跳跃,举棋不定。他不断地观察着周围的人与事,时刻反思着自己的行为。

做为年青士兵,他如何看待战争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又如何看待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自己的成长?

可以说,整个故事就是讲述纷扰的世间杂音下,比利·林恩寻找内心的成长之旅。这个成长从他入伍开始,到这次的中场演出结束。最后他做出了自己的人生选择。

这个选择,已经与战争无关,跟周围的世界有关。

所以最后的落点,让《比利·林恩》变得既不是战争片,也不像反战片。它更接近于美国社会的现状纪录,着力表现在人生的某一个点上,人要如何作出选择?

李安认为采用新的技术,会让观众更投入到比利·林恩眼中的世界,会更加能代入他的痛苦和思考,会更认同他的选择。

其实,要做到“代入”这一点,并不是靠拍摄技术的提升,更主要的,还得靠剧本、电影语言和表演等元素来完成。

因此,120帧这个技术,对李安来说,也是充满矛盾的双刃剑。

它有更强的表现力,能带来更多的关注,但它对电影的故事本身真的有必要吗?这个答案,要等大家看完片来得出结论。也许,还应该多看几个版本进行比较。

有一点要指出的是:看过高技术标准的影像后,再让我去看一个亮度不足的3D,简直想向银幕扔西红柿。

无论多受争议,我觉得本片都是年度必看的作品,因为李安又一次挑战了我们的观影习惯,他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能引发大众范围的讨论。

这一次,他又得逞了。

他用一个老的故事,带来了一个新的视界。虽然充满了矛盾。但有时候,矛盾本身就能带来美感。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争》就是这样充满美感的矛盾。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 · · · · · · · · ·

想要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移步界面网站首页(http://www.jiemian.com/),并在微博上和我们互动,调戏萌萌哒歪楼菌→【歪楼-Viral】(请猛戳这里)。

你也可以关注乐趣频道的微信公众号【歪楼】:esay1414

来源:毒舌电影

原标题:终于看了李安新片,我的第一感觉是…矛盾

最新更新时间:11/07 11:09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