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老牌业务连续三个季度下降,云计算增速首次负增长,阿里巴巴的“分拆”大计任重道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老牌业务连续三个季度下降,云计算增速首次负增长,阿里巴巴的“分拆”大计任重道远

云计算成为阿里试探资本市场的“排头兵”?

文|网经社 王添蓉

01 产业电商营收连续三个季度下降,阿里开始发力1688

财报显示,2023年Q1阿里B2B业务(含中国商业批发1688和国际商业批发阿里国际站)共计实现营收85.85亿元,同比下降2.79%。其中,来自于中国商业批发业务的营收为40.11亿元(约合5.84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43.83亿元相比下滑8%;来自国际商业批发业务的营收为45.74亿元(约合6.66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44.48亿元相比增长3%。

据悉,阿里国际站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一个面向全球的电子商务平台,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跨境贸易的服务。阿里国际站的前身是阿里巴巴网,于1999年创立,是中国最早的B2B网站之一。阿里巴巴网在2007年更名为阿里国际站,以区别于同年上线的阿里巴巴中国站,后者主要针对中国国内市场。

同年,阿里国际站和1688组成B2B公司在香港上市,2012年因收入增速下滑,独立公司退市。1688过去是淘宝的货品源头,退市后最大的增长来自淘宝中小卖家,但电商行业竞争激烈,阿里零售电商的份额从10前年的90%已下降到只有一半。增长空间转移,作为源头货品最集中的线上批发平台,1688也需要找到它的下一个方向。

日前,阿里公布了一项组织和业务调整:原1688商贸发展中心和产地发展中心合并为1688商家发展中心,由原商贸发展中心总经理王强负责;同时新成立分销供应链团队,服务各类新兴电商卖家。2011年以后,这个做B端生意的平台逐渐式微,声量和吸金能力都不及做C端生意的淘宝和天猫。就连阿里自己,也很少主动推广1688。

但近几年,阿里似乎重新捡起了1688,开启了新一轮发力。2020年,1688推出产业带升级计划,针对全国670万制造企业推出内循环三大通路。2022年,1688推出“宝藏工厂”计划,对评选出的100家工厂给予流量、营销、培训等全方位资源的倾斜。今年年初,1688总裁余涌表示,商家在1688做生意的底层逻辑将发生两个重要变化:一是新客老客一起做,兼顾流量和留量;二是站内站外一起做,实现分销一体化,通过1688同时分发多个平台。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高级分析师张周平表示,一季度阿里产业电商业务(含1688和阿里国际站)共计实现营收85.85亿元,同比下降2.79%。自2022年Q3营收下降后该季度营收仍持续下降,营收下降4.57亿元已连续3个季度下降。在营收增速上,该季度营收增速下降-2.79%创新了近三年来新低,同比下降23.9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49个百分点。业务分布上,国内批发平台1688同比下降8%。

阿里B2B该季度业绩表现并不如意,跟其他已发布Q1财报的B2B电商上市公司相比,该业绩排在上海钢联(175.1亿)、国联股份(131.56亿)之后,位列第三,其他的为:冠福股份29.63亿元、焦点科技3.44亿元、生意宝1.67亿元、卓创资讯0.73亿元。当前,产业电商平台经过多年的积累,与产业链上的生产型企业构建了极强的信任关系和合作粘性,所以逐步开始推动在智慧供应链、大数据、云工厂等方面的战略落地,张周平表示。

02 海外电商业务增速创新高,首要任务依是扩张和增长

本季度,阿里巴巴海外电商业务增速创新高。财报显示,来自国际商业零售业务的营收为人民币139.67亿元(约合20.3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98.87亿元增长41%。据悉,阿里巴巴集团的国际零售商业业务,主要包括Lazada、速卖通、Trendyol和Daraz,本季度这些业务的订单量整体同比增长15%。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CEO蒋凡表示,本季度,国际业务展现了快速的增长势头,增长主要驱动力来自业务规模的扩大和商业化率的提升。面向未来,蒋凡称国际零售业务依然会坚持跨境+本地模式的投入。跨境市场的潜力依然很大,速卖通将保持增长。”

自2016年阿里获得Lazada的控股权,此后累积投入了逾56亿美元。在“1+6+N”组织架构调整后,阿里仍在为Lazada提供资金。近期一份来自新加坡会计和企业管制局(ACRA)的数据显示,阿里又向Lazada提供了3.53亿美元注资。

实际上,蒋凡上任后,对海外电商本土化的投入力度有增无减,这也揭示了阿里海外的“输血、烧钱、增长”的决心。

从最近的动态来看,无论是作为阿里的一部分,还是作为一个独立运作甚至未来会独立上市的业务集团,阿里海外业务目前的首要任务依然是扩张和增长,盈利相对将处于次要位置。

张周平说道,一季度阿里跨境电商板块海外零售业务(含Lazada、速卖通、Trendyol及Daraz)营收139.67亿元,同比增长41%。海外零售收入再次超百亿元,自2022年Q2营收跌破百亿以来,该成绩也是2年多来第7个季度收入过百亿,但该季度营收环比下降6.77亿元。增速上,一季度实现增速41%,该增速也是连续六个季度以来最高值。

本季度,速卖通推出了Choice,一项面向全球消费者的新服务,指定国家的消费者在 Choice下单享有免运费、免费退货和配送质量保证等服务。Lazada在东南亚市场实现了双位数订单同比增长,通过提供更多增值服务来提高变现率,从而提升收入增长。Trendyol受新业务订单的强劲增长所带动,本季度订单同比增长率保持强韧。

03 阿里云营收增速首次负增长,计划于12个月内完成上市

财报显示,本季度,阿里云业务收入185.82亿元(约合27.06亿美元),同比下滑2%。据悉,阿里的云业务分部由阿里云及钉钉组成。该季度,在非互联网行业的收入贡献稳步增长下,公司云业务分部收入变得更加多元化。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来自非互联网行业的收入同比增长稳健,增长主要由金融服务、零售、媒体和汽车行业所带动;来自非互联网行业对云业务分部收入的贡献为55%。

5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张勇向阿里云员工发出全员信称,鉴于云智能集团的商业模式、客户特征和发展阶段与阿里巴巴集团大多数消费互联网业务有巨大差异性,计划在未来12个月将云智能集团从阿里集团完全分拆并完成上市,在股权和公司治理上形成一家与阿里集团完全独立的新公司。同时,阿里云智能集团将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

关于此次分拆,张勇在全员信中表示,分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是阿里云面向未来二次创业的全新开始。未来,阿里云智能集团可以完全独立面向市场,进一步强化业务战略,优化组织和运营,“我们有机会共同打造一家世界级的科技公司。”

在宣布分拆计划后,阿里云除了在4月推出通义千问大模型外,还率先打响了公有云价格战的第一枪。4月26日。阿里云宣布了“史上最大规模降价”: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15%至50%,存储产品最高降幅达50%。5月16日,腾讯云和移动云也相继宣布降价跟进。

据网经社云计算台(CC.100EC.CN)不完全统计,国内云计算玩家有:1)头部云计算厂商:阿里云、腾讯云、京东云、华为云、百度智能云;2)中腰部云计算厂商:金山云、移动云、华云、青云、深信服、天翼云、浪潮云、七牛云、安畅网络、曙光云、优刻得、北森云、紫光云、电科云、博云、金蝶云、灵雀云、品高云、联通云、易捷行云、又拍云、时速云、飞致云、行翼云、北鲲云等;3)长尾云计算厂商:恒生云、天成云、安恒云、白山云、蓝云、首云、网宿云、太极云、苏宁云、蓝汛云、讯飞AI云、汉得云、微盟云、超图云、有赞云、慧算账、兴业云、华云、百望云、灵雀云、坚果云、英方云、明道云等。

张周平表示,一季度,阿里云业务(含阿里云和钉钉)营收185.82亿元,同比下降2%。自2022年开始,营收在连续2个季度突破200亿元外,该季度并未保持这一强劲发展态势。在营收增速上,-2%的同比增速创下自2020年以来季度最慢增速,并首次实现负增长。

“该季度阿里云业绩表现并不理想,而阿里云将在未来12个月从阿里集团完全分拆并完成上市。在增速表现不佳,以及面临着亚马逊云、微软云、谷歌云等海外厂商,以及京东云、腾讯云、华为云、百度智能云等国内云计算厂商的激烈竞争下,现阶段要去上市对阿里云来说也是个考验。而阿里云在阿里集团的地位显著,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此次率先冲击资本市场,或也想借阿里云来检视资本市场对于阿里未来的态度。”张周平表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阿里巴巴

6.2k
  • 阿里巴巴将其在云音乐的持股比例从8.3%削减至7%
  • 天猫:5月88VIP新增会员数同比增长超3倍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老牌业务连续三个季度下降,云计算增速首次负增长,阿里巴巴的“分拆”大计任重道远

云计算成为阿里试探资本市场的“排头兵”?

文|网经社 王添蓉

01 产业电商营收连续三个季度下降,阿里开始发力1688

财报显示,2023年Q1阿里B2B业务(含中国商业批发1688和国际商业批发阿里国际站)共计实现营收85.85亿元,同比下降2.79%。其中,来自于中国商业批发业务的营收为40.11亿元(约合5.84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43.83亿元相比下滑8%;来自国际商业批发业务的营收为45.74亿元(约合6.66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44.48亿元相比增长3%。

据悉,阿里国际站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一个面向全球的电子商务平台,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跨境贸易的服务。阿里国际站的前身是阿里巴巴网,于1999年创立,是中国最早的B2B网站之一。阿里巴巴网在2007年更名为阿里国际站,以区别于同年上线的阿里巴巴中国站,后者主要针对中国国内市场。

同年,阿里国际站和1688组成B2B公司在香港上市,2012年因收入增速下滑,独立公司退市。1688过去是淘宝的货品源头,退市后最大的增长来自淘宝中小卖家,但电商行业竞争激烈,阿里零售电商的份额从10前年的90%已下降到只有一半。增长空间转移,作为源头货品最集中的线上批发平台,1688也需要找到它的下一个方向。

日前,阿里公布了一项组织和业务调整:原1688商贸发展中心和产地发展中心合并为1688商家发展中心,由原商贸发展中心总经理王强负责;同时新成立分销供应链团队,服务各类新兴电商卖家。2011年以后,这个做B端生意的平台逐渐式微,声量和吸金能力都不及做C端生意的淘宝和天猫。就连阿里自己,也很少主动推广1688。

但近几年,阿里似乎重新捡起了1688,开启了新一轮发力。2020年,1688推出产业带升级计划,针对全国670万制造企业推出内循环三大通路。2022年,1688推出“宝藏工厂”计划,对评选出的100家工厂给予流量、营销、培训等全方位资源的倾斜。今年年初,1688总裁余涌表示,商家在1688做生意的底层逻辑将发生两个重要变化:一是新客老客一起做,兼顾流量和留量;二是站内站外一起做,实现分销一体化,通过1688同时分发多个平台。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高级分析师张周平表示,一季度阿里产业电商业务(含1688和阿里国际站)共计实现营收85.85亿元,同比下降2.79%。自2022年Q3营收下降后该季度营收仍持续下降,营收下降4.57亿元已连续3个季度下降。在营收增速上,该季度营收增速下降-2.79%创新了近三年来新低,同比下降23.9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49个百分点。业务分布上,国内批发平台1688同比下降8%。

阿里B2B该季度业绩表现并不如意,跟其他已发布Q1财报的B2B电商上市公司相比,该业绩排在上海钢联(175.1亿)、国联股份(131.56亿)之后,位列第三,其他的为:冠福股份29.63亿元、焦点科技3.44亿元、生意宝1.67亿元、卓创资讯0.73亿元。当前,产业电商平台经过多年的积累,与产业链上的生产型企业构建了极强的信任关系和合作粘性,所以逐步开始推动在智慧供应链、大数据、云工厂等方面的战略落地,张周平表示。

02 海外电商业务增速创新高,首要任务依是扩张和增长

本季度,阿里巴巴海外电商业务增速创新高。财报显示,来自国际商业零售业务的营收为人民币139.67亿元(约合20.3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98.87亿元增长41%。据悉,阿里巴巴集团的国际零售商业业务,主要包括Lazada、速卖通、Trendyol和Daraz,本季度这些业务的订单量整体同比增长15%。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CEO蒋凡表示,本季度,国际业务展现了快速的增长势头,增长主要驱动力来自业务规模的扩大和商业化率的提升。面向未来,蒋凡称国际零售业务依然会坚持跨境+本地模式的投入。跨境市场的潜力依然很大,速卖通将保持增长。”

自2016年阿里获得Lazada的控股权,此后累积投入了逾56亿美元。在“1+6+N”组织架构调整后,阿里仍在为Lazada提供资金。近期一份来自新加坡会计和企业管制局(ACRA)的数据显示,阿里又向Lazada提供了3.53亿美元注资。

实际上,蒋凡上任后,对海外电商本土化的投入力度有增无减,这也揭示了阿里海外的“输血、烧钱、增长”的决心。

从最近的动态来看,无论是作为阿里的一部分,还是作为一个独立运作甚至未来会独立上市的业务集团,阿里海外业务目前的首要任务依然是扩张和增长,盈利相对将处于次要位置。

张周平说道,一季度阿里跨境电商板块海外零售业务(含Lazada、速卖通、Trendyol及Daraz)营收139.67亿元,同比增长41%。海外零售收入再次超百亿元,自2022年Q2营收跌破百亿以来,该成绩也是2年多来第7个季度收入过百亿,但该季度营收环比下降6.77亿元。增速上,一季度实现增速41%,该增速也是连续六个季度以来最高值。

本季度,速卖通推出了Choice,一项面向全球消费者的新服务,指定国家的消费者在 Choice下单享有免运费、免费退货和配送质量保证等服务。Lazada在东南亚市场实现了双位数订单同比增长,通过提供更多增值服务来提高变现率,从而提升收入增长。Trendyol受新业务订单的强劲增长所带动,本季度订单同比增长率保持强韧。

03 阿里云营收增速首次负增长,计划于12个月内完成上市

财报显示,本季度,阿里云业务收入185.82亿元(约合27.06亿美元),同比下滑2%。据悉,阿里的云业务分部由阿里云及钉钉组成。该季度,在非互联网行业的收入贡献稳步增长下,公司云业务分部收入变得更加多元化。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来自非互联网行业的收入同比增长稳健,增长主要由金融服务、零售、媒体和汽车行业所带动;来自非互联网行业对云业务分部收入的贡献为55%。

5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张勇向阿里云员工发出全员信称,鉴于云智能集团的商业模式、客户特征和发展阶段与阿里巴巴集团大多数消费互联网业务有巨大差异性,计划在未来12个月将云智能集团从阿里集团完全分拆并完成上市,在股权和公司治理上形成一家与阿里集团完全独立的新公司。同时,阿里云智能集团将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

关于此次分拆,张勇在全员信中表示,分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是阿里云面向未来二次创业的全新开始。未来,阿里云智能集团可以完全独立面向市场,进一步强化业务战略,优化组织和运营,“我们有机会共同打造一家世界级的科技公司。”

在宣布分拆计划后,阿里云除了在4月推出通义千问大模型外,还率先打响了公有云价格战的第一枪。4月26日。阿里云宣布了“史上最大规模降价”: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15%至50%,存储产品最高降幅达50%。5月16日,腾讯云和移动云也相继宣布降价跟进。

据网经社云计算台(CC.100EC.CN)不完全统计,国内云计算玩家有:1)头部云计算厂商:阿里云、腾讯云、京东云、华为云、百度智能云;2)中腰部云计算厂商:金山云、移动云、华云、青云、深信服、天翼云、浪潮云、七牛云、安畅网络、曙光云、优刻得、北森云、紫光云、电科云、博云、金蝶云、灵雀云、品高云、联通云、易捷行云、又拍云、时速云、飞致云、行翼云、北鲲云等;3)长尾云计算厂商:恒生云、天成云、安恒云、白山云、蓝云、首云、网宿云、太极云、苏宁云、蓝汛云、讯飞AI云、汉得云、微盟云、超图云、有赞云、慧算账、兴业云、华云、百望云、灵雀云、坚果云、英方云、明道云等。

张周平表示,一季度,阿里云业务(含阿里云和钉钉)营收185.82亿元,同比下降2%。自2022年开始,营收在连续2个季度突破200亿元外,该季度并未保持这一强劲发展态势。在营收增速上,-2%的同比增速创下自2020年以来季度最慢增速,并首次实现负增长。

“该季度阿里云业绩表现并不理想,而阿里云将在未来12个月从阿里集团完全分拆并完成上市。在增速表现不佳,以及面临着亚马逊云、微软云、谷歌云等海外厂商,以及京东云、腾讯云、华为云、百度智能云等国内云计算厂商的激烈竞争下,现阶段要去上市对阿里云来说也是个考验。而阿里云在阿里集团的地位显著,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此次率先冲击资本市场,或也想借阿里云来检视资本市场对于阿里未来的态度。”张周平表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