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腾锦光:可以考虑在北部都会区设立第二校区,发展跨学科研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腾锦光:可以考虑在北部都会区设立第二校区,发展跨学科研究

香港高校正从以写论文闻名的科研机构转向创新创业公司的孵化地。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北部都会区可以规划布局大学校区或大学城,香港理工大学也希望在北部都会区有第二校区,把2000多个博士生、2000多个研发人员搬到这里。”

5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校长腾锦光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上表示。

对于香港科创而言,土地一直是主要的制约因素。香港总面积为1114平方公里,而北部都会区则达到300平方公里。

滕锦光表示,北部都会区若能兼具香港和深圳的政策优势,就可以无缝对接香港科研、大湾区的产业。

一个重要背景是,香港高校正从以做基础科研、写论文闻名世界的科研机构转向创新创业公司的孵化地。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大疆无人机、2022年刚上市的思特威、广州明星公司晶科电子都来自这所高校。从香港高校出来的创新企业、独角兽或上市公司,其创始人所做工作与在大学的科研紧密相关。

而香港理工大学业已孵化了超过400家公司,有4家为独角兽,包括海柔创新、正浩科技、快狗打车和AfterShip,其中3家落地在深圳。

“为了把基础科研力量和成果对接到中国内地产业与市场,我们最近规划在全国各地设立一系列的技术创新研究院,包括无锡、温州。”根据设想,这将是“内地提供空间、设备、科研经费,高校提供高端人才、成果、知识产权”的合作模式。

跨学科研究是香港转化成果的基础。2022年起,香港理工大学启动课程改革,这一届学生需要必修人工智能及数据分析,以及“创新及创业”。有26个专业可以修读副主修:“本身是读物理、学设计或学语言科学的,都能以人工智能为副主修。”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人工智能的应用需要行业数据,没有数据谈不上人工智能的应用。”滕锦光说。

跨行业跨学科类的人才正成为“香饽饽”,如计算化学、临床药理建模等复合型人才。港理工此前的一个跨学科成果为儿童近视控制镜片,“是由视光学的教授及超精密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制造的纳米级聚焦眼镜。”

2019年,香港理工大学和佛山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官宣建设佛山校区。这本来是港理工在跨学科研究机制上的一次探索。滕锦光透露,“因为疫情、领导班子更换等因素暂时搁置,但方向是没有变化的。”

根据规划,港理工在内地大湾区分校主打跨学科研究——这一点跟港科大(广州)有所相似。“学院、学系主要负责教学工作;教师本人是既属于系、也属于研究所,需要做基础和非基础的研究,学校可以为其提供基本资助。”

该模式下,学校科研资源主要投放在研究所(院),进行跨学科研究,包括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转化研究和知识转移;教师的表现由学系和研究所分别评估,薪酬也分别支付。

“尽管(内地)办学还没有开始,过去几年香港理工大学在内部实行了一部分的想法。”目前,港理工设置了11个研究院和5个研究中心,涵盖智慧可穿戴系统、未来食品、智慧城市等领域。

另一个特色在于,香港理工大学拥有一批香港独一无二的学科,对于亚洲、中国内地而言也比较新颖,包括康复科学、眼科视光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等。

“我们希望这些学系,例如康复科学,将来有1/3老师属于生命科学、神经科学的科学家;1/3是物理治疗康复科学毕业的,属于应用型的科学人才;1/3是从事于开诊所的物理治疗师。”滕锦光称。

但也存在一个问题:这些学科属于发展早期,从基础科学和工程角度去看,其科研水平可能没有那么高。“大学需要对这些学科进行学术方面的提升。”滕锦光指出,可以区分学术类和实践类老师,前者注重基础研究,后者注重实战经验;并实行实践类教师体制,从助理教授,到副教授、教授。

除了医学,我们发现设计、酒店与旅游管理、护理,这些学科都需要通过人工智能类的新技术进行学科交叉和提升。”此前,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推出了Young Fellowship计划。对于“跨学科研究助理教授”而言,其博士学位在领域A,跨学科研究在领域B。

至于大湾区高校间的合作,滕锦光认为,可以设立短期(1学期至1年)的教师交换机制,并以各种形式增加学生交流交换机会——随着港校北上成为新趋势,这一愿景亦有望加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腾锦光:可以考虑在北部都会区设立第二校区,发展跨学科研究

香港高校正从以写论文闻名的科研机构转向创新创业公司的孵化地。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北部都会区可以规划布局大学校区或大学城,香港理工大学也希望在北部都会区有第二校区,把2000多个博士生、2000多个研发人员搬到这里。”

5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校长腾锦光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上表示。

对于香港科创而言,土地一直是主要的制约因素。香港总面积为1114平方公里,而北部都会区则达到300平方公里。

滕锦光表示,北部都会区若能兼具香港和深圳的政策优势,就可以无缝对接香港科研、大湾区的产业。

一个重要背景是,香港高校正从以做基础科研、写论文闻名世界的科研机构转向创新创业公司的孵化地。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大疆无人机、2022年刚上市的思特威、广州明星公司晶科电子都来自这所高校。从香港高校出来的创新企业、独角兽或上市公司,其创始人所做工作与在大学的科研紧密相关。

而香港理工大学业已孵化了超过400家公司,有4家为独角兽,包括海柔创新、正浩科技、快狗打车和AfterShip,其中3家落地在深圳。

“为了把基础科研力量和成果对接到中国内地产业与市场,我们最近规划在全国各地设立一系列的技术创新研究院,包括无锡、温州。”根据设想,这将是“内地提供空间、设备、科研经费,高校提供高端人才、成果、知识产权”的合作模式。

跨学科研究是香港转化成果的基础。2022年起,香港理工大学启动课程改革,这一届学生需要必修人工智能及数据分析,以及“创新及创业”。有26个专业可以修读副主修:“本身是读物理、学设计或学语言科学的,都能以人工智能为副主修。”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人工智能的应用需要行业数据,没有数据谈不上人工智能的应用。”滕锦光说。

跨行业跨学科类的人才正成为“香饽饽”,如计算化学、临床药理建模等复合型人才。港理工此前的一个跨学科成果为儿童近视控制镜片,“是由视光学的教授及超精密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制造的纳米级聚焦眼镜。”

2019年,香港理工大学和佛山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官宣建设佛山校区。这本来是港理工在跨学科研究机制上的一次探索。滕锦光透露,“因为疫情、领导班子更换等因素暂时搁置,但方向是没有变化的。”

根据规划,港理工在内地大湾区分校主打跨学科研究——这一点跟港科大(广州)有所相似。“学院、学系主要负责教学工作;教师本人是既属于系、也属于研究所,需要做基础和非基础的研究,学校可以为其提供基本资助。”

该模式下,学校科研资源主要投放在研究所(院),进行跨学科研究,包括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转化研究和知识转移;教师的表现由学系和研究所分别评估,薪酬也分别支付。

“尽管(内地)办学还没有开始,过去几年香港理工大学在内部实行了一部分的想法。”目前,港理工设置了11个研究院和5个研究中心,涵盖智慧可穿戴系统、未来食品、智慧城市等领域。

另一个特色在于,香港理工大学拥有一批香港独一无二的学科,对于亚洲、中国内地而言也比较新颖,包括康复科学、眼科视光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等。

“我们希望这些学系,例如康复科学,将来有1/3老师属于生命科学、神经科学的科学家;1/3是物理治疗康复科学毕业的,属于应用型的科学人才;1/3是从事于开诊所的物理治疗师。”滕锦光称。

但也存在一个问题:这些学科属于发展早期,从基础科学和工程角度去看,其科研水平可能没有那么高。“大学需要对这些学科进行学术方面的提升。”滕锦光指出,可以区分学术类和实践类老师,前者注重基础研究,后者注重实战经验;并实行实践类教师体制,从助理教授,到副教授、教授。

除了医学,我们发现设计、酒店与旅游管理、护理,这些学科都需要通过人工智能类的新技术进行学科交叉和提升。”此前,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推出了Young Fellowship计划。对于“跨学科研究助理教授”而言,其博士学位在领域A,跨学科研究在领域B。

至于大湾区高校间的合作,滕锦光认为,可以设立短期(1学期至1年)的教师交换机制,并以各种形式增加学生交流交换机会——随着港校北上成为新趋势,这一愿景亦有望加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