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全球超级富豪决战外太空,台前幕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全球超级富豪决战外太空,台前幕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本期加拿大头条就带您领略这些超级富豪在另一个世界的故事!

翱翔宇宙,探索太空的秘密,相信无论是从小生活在中国还是加拿大的朋友都曾有过这样的科幻梦想。然而一切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只有宇航员才能实现这个梦想,从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到近期的中国天宫二号成功上天。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前往外太空遨游不再是一场空幻的梦,而是即将成为现实。但是高昂的费用已经注定这属于超级富豪的博弈,他们不仅要纵横商场,还要决战另一个世界。

| 猎鹰重型火箭:马斯克的神来之笔

作为高科技领域的企业家先驱,马斯克(Elon Musk)显然不会满足于世界上第一枚私人火箭发射的荣光。2016年年底,他将规划一款新型火箭即猎鹰重型火箭,预计会比1969年美国首次登月乘坐的阿波罗1号飞行器还要大两倍。

与此同时,马斯克的竞争对手,另一位重量级大亨,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Jeffrey Bezos)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相关规划。这位全世界知名的跨国电子商务先驱心中一直有一个太空梦,早在2000年贝索斯就成立了一家名为蓝色起源的载人航天公司,迷恋太空旅行是他决定成立实体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

(蓝色起源公司成功发生火箭)

冷战时期太空竞赛是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另类重要战场,伴随着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和平与发展成为西方世界的主流思想,各个国家之间虽仍有相关竞争,但对抗程度已经大大降温。如今太空竞赛已被各种超级富豪早早盯上,他们豪掷上亿资金,有着雄厚的身价作为坚实的依靠。如果说猎鹰系列火箭是马斯克的神来之笔,其他有实力且有宇宙野心的富豪也并非无动于衷,除了商场,外太空也成为了新一轮战场,纷纷磨刀霍霍,意在剑指太空。

微软共同创始人艾伦(Paul Allen),维珍集团创始人布兰森(Richard Branson)同样不甘人后,他们很早就不再满足于本行业继续深耕,而是策划太空旅行业务,并且寻找可以合作和值得信赖的承包商。

(维珍集团设想的太空旅行业务)

尽管太空领域涉及到国家安全,但美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是以宽松为主,对于可能形成的太空旅行新兴产业,总的态度是允许和鼓励。

前景被看好并不代表着现阶段就无懈可击。前不久一位飞行员在参与商业性质的太空旅行时意外死亡,引发了舆论不同的声音。美国共和党国会众议员Eddie Bernice Johnson认为相关安全保障措施不能被忽视,也有人认为太空属于国家资源,私人性质的太空旅行发展壮大不符合美国国家利益。

| 空间,轨道:传统科技的挑战

意外个案的出现丝毫没有浇灭超级富豪对外太空旅行的热情,坦率地说,加强安全保障只是一方面而已,关键地方在于空间和轨道,太空的基本配置和传统科学技术如何突破正在考验这些富豪团队的智慧。

贝索斯作为富豪太空梦的先行者,慢慢也觉察出技术瓶颈突破的重要性。他创办的蓝色起源载人航天公司曾多次进行过火箭和飞行器的实验,但在技术领域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反复实验,对于蓝色起源公司来说已经成为了长期必修课。

即使是马斯克有过成功发射私人火箭的经验,也不意味着马斯克团队已经彻底掌握了轨道空间基本技术。美国佛罗里达火箭发射基地9月1日刚刚发生一起爆炸事故,一枚搭载脸谱网公司卫星的隶属马斯克旗下的SpaceX公司火箭在发射台突然爆炸,结果造成火箭本身以及搭载的卫星均被炸毁,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实上这已不是SpaceX公司第一次遭遇类似意外,2015年6月28日,当时SpaceX公司在发射猎鹰9号火箭时就发生了爆炸,同样的场景,火箭和实验器材均被炸毁。

如果想在未来太空旅行行业大有作为,过硬的火箭技术是不可或缺的,这关系到能否顺利把富豪们送上天和旅行过程中的安全。而马斯克所控股的SpaceX公司一年时间内接连发生两起火箭发射事故,这还仅仅是普通的卫星搭载,如果当时搭载着是装有富豪的飞行器呢?后果则是不堪设想。对此SpaceX公司开始遭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更为要紧的是火箭开发这种看似最基础的宇航项目本身就是砸钱的游戏,但马斯克创立的特斯拉公司大本营却是已经连续14个季度亏损,尽管在电动汽车的市场获得很大的知名度,但在收入上仍然入不敷出,金钱是否充足是决定发展太空旅行能否成功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火箭失事让马斯克和SpaceX公司在面临巨额赔偿的同时还要面对品牌信誉的损失,凡此种种无不在考验马斯克的应急能力和实力。

| 永不放弃的梦想:逐鹿太空的追求

在华人社会,万户飞天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代表着早期华裔前辈对探索宇宙的热忱。而在美国,阿波罗登月象征着美国的时代精神,是那一代美国人共有的美国梦。

“那一年我只有五岁,还记得和父母祖父母在一起收看电视直播的场景,阿波罗登月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开创性的时刻。"尽管已经过去了近五十年,但贝索斯回忆起当年的那一刻时,仿佛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亲切。

2013年贝索斯带领着自己资助的探险队从大西洋海底成功打捞出阿波罗飞船运载火箭-土星5号火箭残骸,美国宇航局重新组装后,贝索斯决定捐赠给西雅图航天博物馆,希望能让公众可以接受直观的科普教育。

打捞与阿波罗系列有关的航天文物,一方面部分圆了贝索斯小时候的阿波罗梦,另一方面也是向阿波罗计划的所有辛勤耕耘者致敬。在实战领域,蓝色起源公司的技术攻关从来也没有停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潜心研制,蓝色起源公司终于不负贝索斯的厚望,2015 年实现了私人火箭发射并回收的壮举,而贝索斯下一步已经有了初步规划,那就是在 2018 年能够实现太空旅行,彻底圆梦,在外太空翱翔。

SpaceX公司的两次火箭发射受挫对于马斯克来说只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而已,马斯克的太空雄心绝不会因为偶然的意外事故从此止步不前。Zip2公司对马斯克而言有着特殊的情感,但他还是毅然卖掉,获得了3亿美元。当美国宇航局公布火星计划后,马斯克的目光放的更远,单纯的太空旅行只是初试啼声,登陆火星成为他新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SpaceX公司也随之加紧了相关火箭研发工作,按照马斯克的设想,2018年实现发射火箭到火星,2025年人类可以登陆火星。虽然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就连目前美国宇航局自身的火星计划都在小心翼翼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微软共同创始人艾伦小时候的愿望和其他同龄男孩一样,长大后能当宇航员,作为经济实力丝毫不逊色马斯克和艾索斯的另一个巨头,艾伦如今也有了足够的资本一步步实现自己儿时的理想。2004年艾伦和传奇航空航天工程师Burt Rutan合作,成功研发出商业太空船,这在当年曾经是轰动一时。

(亚马逊创始人创建蓝色起源载人航天公司)

维珍集团创始人布兰森的目标则是全力打造第一条太空商业旅行线路,他自豪地向外界表示,截止到目前,已有700人预定付款,最多的支付了25万美元,渴望实地领略太空的美景。布兰森认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航天员,但可以有机会前往太空,一览外太空风采。

| 商业里程碑:充满幻想的愿景

对于这些超级富豪来说,太空旅行的意义不单单是圆梦,而是希望把它做成一个产业,然后做强做大,最终成为新的盈利方向。艾伦对太空旅行产业的前景感到相当乐观,他认为如果技术创新能够按照超过我们想象的方式加速,访问太空将会成为家常便饭,有远见的企业家应该尽早投入到这个新平台。

SpaceX公司通过和波音公司,美国宇航局等相关方面合作,太空旅行规划已经有了相当程度可行性。按照公司的旅行安排,参与者将先接受几天航行前培训,然后乘坐商业太空船飞天,拍摄外太空壮观的景象,然后体验舱内失重甚至出舱行走几分钟。

(SpaceX公司成功发射火箭并回收)

不过美国宇航局载人航天事务部负责人William Gerstenmaier却冷静地认为现在的太空旅行存在很多炒作因素,但是又不得不承认确实有这方面的需求,而这个新兴行业无论是监管还是技术领域的储备都有很大的空白,如何让商业太空旅行良性发展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值得细细研究。

“一二三,牵着手,四五六,抬起头,七八九我们私奔到月球。"曾几何时,到月球体验只是歌声所描绘的一个梦景而已。但随着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诞生和太空旅行的兴起,谁又敢否认私奔到月球,甚至私奔到宇宙是不可能的呢? 有梦最美,希望相随,人类就是这样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把一切脑海里的想法尝试变成现实,从而造福大众。当然对于太空旅行这项新兴产业,毕竟仍然处于一个不成熟的雏形,未来如何走向正规化,突破技术领域瓶颈,加强安全保障,对于马斯克,贝索斯这些超级富豪来说,显然比单方面追求太空旅行的刺激更为重要。

出品:加拿大头条

微信ID:canadanew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杰夫·贝索斯

  • 2025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科技巨头霸榜,亚洲无人跻身前十
  • 贝索斯旗下蓝色起源的大型轨道火箭“新格伦”,首次发射升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全球超级富豪决战外太空,台前幕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本期加拿大头条就带您领略这些超级富豪在另一个世界的故事!

翱翔宇宙,探索太空的秘密,相信无论是从小生活在中国还是加拿大的朋友都曾有过这样的科幻梦想。然而一切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只有宇航员才能实现这个梦想,从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到近期的中国天宫二号成功上天。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前往外太空遨游不再是一场空幻的梦,而是即将成为现实。但是高昂的费用已经注定这属于超级富豪的博弈,他们不仅要纵横商场,还要决战另一个世界。

| 猎鹰重型火箭:马斯克的神来之笔

作为高科技领域的企业家先驱,马斯克(Elon Musk)显然不会满足于世界上第一枚私人火箭发射的荣光。2016年年底,他将规划一款新型火箭即猎鹰重型火箭,预计会比1969年美国首次登月乘坐的阿波罗1号飞行器还要大两倍。

与此同时,马斯克的竞争对手,另一位重量级大亨,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Jeffrey Bezos)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相关规划。这位全世界知名的跨国电子商务先驱心中一直有一个太空梦,早在2000年贝索斯就成立了一家名为蓝色起源的载人航天公司,迷恋太空旅行是他决定成立实体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

(蓝色起源公司成功发生火箭)

冷战时期太空竞赛是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另类重要战场,伴随着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和平与发展成为西方世界的主流思想,各个国家之间虽仍有相关竞争,但对抗程度已经大大降温。如今太空竞赛已被各种超级富豪早早盯上,他们豪掷上亿资金,有着雄厚的身价作为坚实的依靠。如果说猎鹰系列火箭是马斯克的神来之笔,其他有实力且有宇宙野心的富豪也并非无动于衷,除了商场,外太空也成为了新一轮战场,纷纷磨刀霍霍,意在剑指太空。

微软共同创始人艾伦(Paul Allen),维珍集团创始人布兰森(Richard Branson)同样不甘人后,他们很早就不再满足于本行业继续深耕,而是策划太空旅行业务,并且寻找可以合作和值得信赖的承包商。

(维珍集团设想的太空旅行业务)

尽管太空领域涉及到国家安全,但美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是以宽松为主,对于可能形成的太空旅行新兴产业,总的态度是允许和鼓励。

前景被看好并不代表着现阶段就无懈可击。前不久一位飞行员在参与商业性质的太空旅行时意外死亡,引发了舆论不同的声音。美国共和党国会众议员Eddie Bernice Johnson认为相关安全保障措施不能被忽视,也有人认为太空属于国家资源,私人性质的太空旅行发展壮大不符合美国国家利益。

| 空间,轨道:传统科技的挑战

意外个案的出现丝毫没有浇灭超级富豪对外太空旅行的热情,坦率地说,加强安全保障只是一方面而已,关键地方在于空间和轨道,太空的基本配置和传统科学技术如何突破正在考验这些富豪团队的智慧。

贝索斯作为富豪太空梦的先行者,慢慢也觉察出技术瓶颈突破的重要性。他创办的蓝色起源载人航天公司曾多次进行过火箭和飞行器的实验,但在技术领域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反复实验,对于蓝色起源公司来说已经成为了长期必修课。

即使是马斯克有过成功发射私人火箭的经验,也不意味着马斯克团队已经彻底掌握了轨道空间基本技术。美国佛罗里达火箭发射基地9月1日刚刚发生一起爆炸事故,一枚搭载脸谱网公司卫星的隶属马斯克旗下的SpaceX公司火箭在发射台突然爆炸,结果造成火箭本身以及搭载的卫星均被炸毁,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实上这已不是SpaceX公司第一次遭遇类似意外,2015年6月28日,当时SpaceX公司在发射猎鹰9号火箭时就发生了爆炸,同样的场景,火箭和实验器材均被炸毁。

如果想在未来太空旅行行业大有作为,过硬的火箭技术是不可或缺的,这关系到能否顺利把富豪们送上天和旅行过程中的安全。而马斯克所控股的SpaceX公司一年时间内接连发生两起火箭发射事故,这还仅仅是普通的卫星搭载,如果当时搭载着是装有富豪的飞行器呢?后果则是不堪设想。对此SpaceX公司开始遭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更为要紧的是火箭开发这种看似最基础的宇航项目本身就是砸钱的游戏,但马斯克创立的特斯拉公司大本营却是已经连续14个季度亏损,尽管在电动汽车的市场获得很大的知名度,但在收入上仍然入不敷出,金钱是否充足是决定发展太空旅行能否成功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火箭失事让马斯克和SpaceX公司在面临巨额赔偿的同时还要面对品牌信誉的损失,凡此种种无不在考验马斯克的应急能力和实力。

| 永不放弃的梦想:逐鹿太空的追求

在华人社会,万户飞天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代表着早期华裔前辈对探索宇宙的热忱。而在美国,阿波罗登月象征着美国的时代精神,是那一代美国人共有的美国梦。

“那一年我只有五岁,还记得和父母祖父母在一起收看电视直播的场景,阿波罗登月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开创性的时刻。"尽管已经过去了近五十年,但贝索斯回忆起当年的那一刻时,仿佛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亲切。

2013年贝索斯带领着自己资助的探险队从大西洋海底成功打捞出阿波罗飞船运载火箭-土星5号火箭残骸,美国宇航局重新组装后,贝索斯决定捐赠给西雅图航天博物馆,希望能让公众可以接受直观的科普教育。

打捞与阿波罗系列有关的航天文物,一方面部分圆了贝索斯小时候的阿波罗梦,另一方面也是向阿波罗计划的所有辛勤耕耘者致敬。在实战领域,蓝色起源公司的技术攻关从来也没有停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潜心研制,蓝色起源公司终于不负贝索斯的厚望,2015 年实现了私人火箭发射并回收的壮举,而贝索斯下一步已经有了初步规划,那就是在 2018 年能够实现太空旅行,彻底圆梦,在外太空翱翔。

SpaceX公司的两次火箭发射受挫对于马斯克来说只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而已,马斯克的太空雄心绝不会因为偶然的意外事故从此止步不前。Zip2公司对马斯克而言有着特殊的情感,但他还是毅然卖掉,获得了3亿美元。当美国宇航局公布火星计划后,马斯克的目光放的更远,单纯的太空旅行只是初试啼声,登陆火星成为他新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SpaceX公司也随之加紧了相关火箭研发工作,按照马斯克的设想,2018年实现发射火箭到火星,2025年人类可以登陆火星。虽然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就连目前美国宇航局自身的火星计划都在小心翼翼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微软共同创始人艾伦小时候的愿望和其他同龄男孩一样,长大后能当宇航员,作为经济实力丝毫不逊色马斯克和艾索斯的另一个巨头,艾伦如今也有了足够的资本一步步实现自己儿时的理想。2004年艾伦和传奇航空航天工程师Burt Rutan合作,成功研发出商业太空船,这在当年曾经是轰动一时。

(亚马逊创始人创建蓝色起源载人航天公司)

维珍集团创始人布兰森的目标则是全力打造第一条太空商业旅行线路,他自豪地向外界表示,截止到目前,已有700人预定付款,最多的支付了25万美元,渴望实地领略太空的美景。布兰森认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航天员,但可以有机会前往太空,一览外太空风采。

| 商业里程碑:充满幻想的愿景

对于这些超级富豪来说,太空旅行的意义不单单是圆梦,而是希望把它做成一个产业,然后做强做大,最终成为新的盈利方向。艾伦对太空旅行产业的前景感到相当乐观,他认为如果技术创新能够按照超过我们想象的方式加速,访问太空将会成为家常便饭,有远见的企业家应该尽早投入到这个新平台。

SpaceX公司通过和波音公司,美国宇航局等相关方面合作,太空旅行规划已经有了相当程度可行性。按照公司的旅行安排,参与者将先接受几天航行前培训,然后乘坐商业太空船飞天,拍摄外太空壮观的景象,然后体验舱内失重甚至出舱行走几分钟。

(SpaceX公司成功发射火箭并回收)

不过美国宇航局载人航天事务部负责人William Gerstenmaier却冷静地认为现在的太空旅行存在很多炒作因素,但是又不得不承认确实有这方面的需求,而这个新兴行业无论是监管还是技术领域的储备都有很大的空白,如何让商业太空旅行良性发展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值得细细研究。

“一二三,牵着手,四五六,抬起头,七八九我们私奔到月球。"曾几何时,到月球体验只是歌声所描绘的一个梦景而已。但随着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诞生和太空旅行的兴起,谁又敢否认私奔到月球,甚至私奔到宇宙是不可能的呢? 有梦最美,希望相随,人类就是这样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把一切脑海里的想法尝试变成现实,从而造福大众。当然对于太空旅行这项新兴产业,毕竟仍然处于一个不成熟的雏形,未来如何走向正规化,突破技术领域瓶颈,加强安全保障,对于马斯克,贝索斯这些超级富豪来说,显然比单方面追求太空旅行的刺激更为重要。

出品:加拿大头条

微信ID:canadanew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