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电影领域,今年的好莱坞可能犯了以下三个错误:1. 在IP布局上过于心急;2. 在原有IP上讲不出新故事;3. 故事的核心卖点模糊。
文/ 罗立璇
迪士尼成为今年好莱坞的最大赢家。根据美国电影专业网站Movie Mojo的统计,截至今日,迪士尼以21亿美金的总额占据了北美23.4%的票房,超过了第二名华纳兄弟5个百分点。该网站还称,目前基本可以确认,迪士尼将以大比分甩开好莱坞别的电影公司,进而摘得全球票房第一名。
在未来的一个月内,迪士尼还有《海洋奇缘》尚未上映,而《奇异博士》也才刚刚打响全球市场的战役。《海洋奇缘》是迪士尼新的公主系列力作,《奇异博士》已经取得了烂番茄网上90%的好评,票房大卖大势已定。
迪士尼今年的成绩单称得上非常亮眼。这主要体现在对于其拥有的IP的成功运营,以及对于迪士尼来说最得心应手的,对PG和PG-13分级电影市场的深挖。在已经培育成功的IP系列大片上,去年12月份上映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一直火到今年,创造了投资2.4亿、全球票房总收入20亿美元的票房神话。星战以外,漫威大片《美国队长:内战》虽然在评论上被批不及前两部,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在对于千禧年之前原有IP的开发,也就是“经典动画真人化”计划上,迪士尼将1967年的动画片《森林王子》改编的真人电影《奇幻森林》变成了新热门,还没有上映之前就宣布要筹备续集。目前《奇幻森林》的全球总票房接近10亿。
同时迪士尼还在今年成功打造了新IP,制作时间长达五年的《疯狂动物城》成为了迪士尼新创造的奇幻动物世界。
在影片本身的内容上,迪士尼的今年打法延续了近几年的一贯策略:在奇幻、科幻、动作等娱乐化的题材上给故事的核心加入隐喻和深度思考,同时满足青少年和家长的口味。比如《疯狂动物城》里关于弱势群体和政治正确的议题、《奇幻森林》里出现的自我身份认知和种族分歧、《美国队长:内战》里探讨的(或者说试图探讨的)两种政治思考。
比起别的电影公司,迪士尼的成功之处是错误犯得更少。在今年已经上映的13部电影里,票房明显失利的商业电影只有《爱丽丝梦游仙境2:镜中奇遇记》、《圆梦巨人》,还有一部文艺片《大洋之间的灯光》。那么,别的公司究竟犯了一些什么错误?
IP系列影片布局出现方向性错误
今年华纳兄弟制作的最主要的IP电影就是DC英雄系列的《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和《X先遣队》。华纳本意是要以这两部片子分别来和传统超级英雄片《美国队长》以及反英雄片《死侍》竞争。
但华纳的这两部片子有一个共同的问题:角色太多。漫威那种先逐步出不同角色的个人电影、让配角在不同的电影中串场,以便于让观众建立对角色的理解和情感的做法,对华纳来说已经不适用了。它没有迪士尼的耐心。
华纳的急迫可以理解。眼看漫威宇宙的计划已经规划到了第三阶段,而超人系列的重启却一直不温不火。诺兰的《蝙蝠侠》系列把故事编的太圆,基本没有插入新角色的空间,同时贝尔和诺兰都不愿意把这个系列继续下去,因此蝙蝠侠系列的重换主创也势在必行。
为了尽快让观众认识新角色和介绍角色之间的故事,超蝙大战的故事讲得肤浅又生硬,虽然得到了DC漫画粉丝的一致好评,但是普通观众都表示无法理解,这样的片子无法得到高额票房。比如,超人和蝙蝠侠的母亲都叫玛莎究竟是什么梗、为什么蝙蝠侠觉得超人是个威胁,这一些明明可以详细述说的故事,都被一笔带过。同时,虽然神奇女侠的打斗场面得到一致好评,但和英雄们的关系的建立却很突然,突然在超人和蝙蝠侠迎战反派的时候出现,贡献了一个笑点以外,对叙事并没有贡献。
面对《超人大战蝙蝠侠》的失败,华纳高层心急之下甚至亲自干涉《X先遣队》的剪辑,将其变成“好笑版”。这样带来的结果首先是《X先遣队》的角色多到让人记不住。讲故事空间则被压缩到不能再小,如小丑女和小丑之间的扭曲爱情、死亡射手在自身不屑于道德纲常与对女儿的爱之间的挣扎等等,统统被一笔带过,让观众云里雾里。
华纳这样出招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叙事节奏,不要在超级英雄的世界里被边缘化。但是没有一颗好好讲故事的心,只忙着推动故事的发展,让自己不要在超级英雄电影这场圈钱大战中落后,显然观众不愿意买账。
在不缺IP的情况下讲不出新故事
20世纪福斯拥有X战警系列版权,今年它上了两部X战警相关电影,一部是《X战警》前传系列的第三部,还有另外一部是小成本R级片《死侍》。《死侍》的表现固然亮眼,但明显不是福斯重点投资的对象——毕竟,在项目好不容易上马以后还发生过中途砍预算的事情。
而《X战警:天启》上映时首先选择了一个尴尬的档期,在这之前电影观众已经被《死侍》、《超人大战蝙蝠侠》和《美国队长:内战》等超级英雄电影轮番轰炸,产生审美疲劳了。更糟糕的是,片子本身也遭遇了和《超人大战蝙蝠侠》一样的反派过于脸谱化、情节生硬单调的问题,在青春版超级英雄的新鲜感褪却以后,《X战警》前传再也留不住观众。
其次,一般好莱坞的商业大片在开播前两三个月就会开始布局宣传,逐渐有海报、预告片、媒体营销、主创访谈等资料流出,但是《X战警:天启》直到上映前一个月都没有开始大规模的宣传,只有一个预告片苦苦支撑。不知道是否因为20世纪福斯当时并不关注该片。
同时,在福克斯出的影片中,《功夫熊猫3》、《冰河世纪3》和《独立日2》也都表现不佳,主要原因是故事陈旧、没有亮点,营销也不到位。这三个系列都有着非常大的观众基础,也非常可惜。
同时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是,今年的超级英雄系列,也就是迪士尼的《美国队长:内战》、福斯电影的《X战警:天启》,以及DC的《超人大战蝙蝠侠》,不论是主打超级英雄身为“人”议题的漫威,还是探讨超级英雄阴暗面的DC,其实都没有得到当年类似于诺兰蝙蝠侠前传系列、《复仇者联盟》或像《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的评价。
这也可以说明,在现有的超级英雄叙事框架下,观众已经对这种题材感到了厌倦,如果不再推陈出新,超级英雄电影可能出现更大的颓势。
故事核心卖点不够明显
迪士尼的产品线非常长,旗下的漫威、星战等系列,或者说品牌,都有着自己的特质。
比如迪士尼的公主系列,从以前的把普通童话故事高水平动画化的方向,转从《长发公主》开始的强调
今年派拉蒙唯一一部在北美票房上亿的电影就是《星际迷航:超越星辰》,是《星际迷航》重启系列的第三部。该片由《速度与激情》系列导演林诣彬导演,有着可看性非常高的动作戏。
但该片的定位依然模糊。与前两部影片不同,第三部开始探讨主角詹姆斯·柯克的自身成长,也涉及对外星球的探索,但是和前两部片子“来了敌人就打怪”的模式没有什么不同。这和《星际迷航》老版电视剧中清晰的“宇宙,人类最后的前线”那样的探索精神还是有差距的。
狮门的《惊天魔盗团2》也是一样。剧情简单这个问题在第一部也存在,但票房依然不俗,是因为该片的看点就是魔术给观众带来猜谜的快感。和《致命魔术》中提到的一样,魔术除了障眼法,更多的还是在赌各种人性的漏洞,比如懒惰、傲慢、自卑等等,来设计骗局,最后“化腐朽为神奇”。但是评论认为新的一部片子里,魔术没有什么新意,在悬念的制造上也比前一部弱了不少。
同时,新增加的由丽兹·卡潘饰演的角色重复了三个主角的特点:杰斯·艾森伯格的话痨、伍迪·哈里森的自大、戴夫·弗兰克的表现欲,多少也让人觉得设定不清晰,故事说的不够顺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