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机器人教育入手 这家公司想让小孩子提前适应即将到来的AI时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机器人教育入手 这家公司想让小孩子提前适应即将到来的AI时代

“在未来的5-10年内,人工智能的时代就会到来。人们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全然不同,这会带来教育模式的变革——从工具性知识的培养为主转移到以整体逻辑培养为主,到了那个时候,传统的被动教育不再适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教育越发重视。有媒体统计,2015年,约400家在线教育机构获得投资,总投资金额达19.15亿美元。在这波浪潮下,越来越多的创业者选择进入这个领域,希望分得一杯羹。

专注机器人儿童培训的贝尔科教集团就是这样的一家创业公司。成立于2009年的它们,在今年9月获得了来自高通创投和黑马基金等机构8000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集团董事长王作冰表示,贝尔科教集团的目标就是通过科技改变传统教育。

曾经从事于其他教育机构的王作冰对国内一直以来的教育体系有自己的理解。他向界面新闻记者解释称,一直以来,国内教育体系都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这在时下已经落伍。

“在未来的5-10年内,人工智能的时代就会到来。人们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全然不同,这会带来教育模式的变革——从工具性知识的培养为主转移到以整体逻辑培养为主,”他说,“到了那个时候,传统的被动教育不再适用。我们想做的就是让孩子们接受到新的教育模式,从而让他们能提早适应时代变化。”

在王作冰看来,尽管在线教育可以提高效率,但教育本身需要一定的氛围作为辅助,来为学生提供沉浸感,而这正是线上教育所缺乏的。他表示,在未来,教育与场景不能分离,“只有与场景相结合,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体验和知识的有效传达。”

为此,王作冰以及贝尔科教集团选择了以线下为主的教育模式。首先,它们找到了国内外的一些儿童教育专家,通过他们的协助设立了与科技创新相关的课程体系,而所针对的目标群体则是3-12岁的儿童。

王作冰介绍称,在内容上,这些课程大多与日常现象相关,目的在于推动学生去观察与探究现象背后的科学逻辑。

“比如说我们平时搭电梯,几乎没有人会去思考背后的机械原理;但我们的课程就会模拟当中的结构、运作过程,包括当中涉及的物理、数学知识,让孩子们从思维方式上发生改变,”王作冰说。

想要达到这点,除了课程设置外,相应的辅助工具也不可或缺。王作冰表示,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使用配件制作机器人来加深理解。贝尔科教集团的机器人配件来自于自我研发以及从其它国外品牌的引入,自2014年开始,它们就已经着手研发教育机器人,现在已经在深圳设有研发中心。

在商业模式方面,王作冰称,贝尔科教集团的方式来比较传统,主要由线下的直营店以及加盟店构成。目前,它们在全国各地拥有大约200家的教育机构,培训过超过30万名学生,在册学生人数约有5万名;每名学生在报名课程后,一年可以上40节培训课,每个课程的报名费在8000-10000元之间。

但在管理方面,贝尔科教集团依然有一定的互联网色彩。在课程管理系统中,老师上课时可以记录课堂上孩子的表现;而后家长也可以直接从系统中调出查看。至于门店管理上,管理人员也可以将每天的流水上传至系统进行管理,以提高效率。

在当前的市场上,采取机器人进行儿童教育的公司并不少,但这些公司大多以机器人产品为落脚点,王作冰认为,它们与贝尔科教集团之间并不构成太大的竞争关系。在行业内,竞争也许更多地来自于行业内部的“再创业”。“不过好在这个行业比较新,接下来还有很多机会,”王作冰说。

在之后行业的整体发展中,王作冰表示,最大的挑战可能在于人才的培养。“要想培养出有前瞻思维的从业者,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以及大量的培训,目前市面上现成的专业人员并不多,”他担心,投入大量成本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不一定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

不过,王作冰依然对贝尔科教的发展充满信心,“教育是一个很吸引人的行业,未来的玩家将会越来越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机器人教育入手 这家公司想让小孩子提前适应即将到来的AI时代

“在未来的5-10年内,人工智能的时代就会到来。人们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全然不同,这会带来教育模式的变革——从工具性知识的培养为主转移到以整体逻辑培养为主,到了那个时候,传统的被动教育不再适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教育越发重视。有媒体统计,2015年,约400家在线教育机构获得投资,总投资金额达19.15亿美元。在这波浪潮下,越来越多的创业者选择进入这个领域,希望分得一杯羹。

专注机器人儿童培训的贝尔科教集团就是这样的一家创业公司。成立于2009年的它们,在今年9月获得了来自高通创投和黑马基金等机构8000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集团董事长王作冰表示,贝尔科教集团的目标就是通过科技改变传统教育。

曾经从事于其他教育机构的王作冰对国内一直以来的教育体系有自己的理解。他向界面新闻记者解释称,一直以来,国内教育体系都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这在时下已经落伍。

“在未来的5-10年内,人工智能的时代就会到来。人们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全然不同,这会带来教育模式的变革——从工具性知识的培养为主转移到以整体逻辑培养为主,”他说,“到了那个时候,传统的被动教育不再适用。我们想做的就是让孩子们接受到新的教育模式,从而让他们能提早适应时代变化。”

在王作冰看来,尽管在线教育可以提高效率,但教育本身需要一定的氛围作为辅助,来为学生提供沉浸感,而这正是线上教育所缺乏的。他表示,在未来,教育与场景不能分离,“只有与场景相结合,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体验和知识的有效传达。”

为此,王作冰以及贝尔科教集团选择了以线下为主的教育模式。首先,它们找到了国内外的一些儿童教育专家,通过他们的协助设立了与科技创新相关的课程体系,而所针对的目标群体则是3-12岁的儿童。

王作冰介绍称,在内容上,这些课程大多与日常现象相关,目的在于推动学生去观察与探究现象背后的科学逻辑。

“比如说我们平时搭电梯,几乎没有人会去思考背后的机械原理;但我们的课程就会模拟当中的结构、运作过程,包括当中涉及的物理、数学知识,让孩子们从思维方式上发生改变,”王作冰说。

想要达到这点,除了课程设置外,相应的辅助工具也不可或缺。王作冰表示,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使用配件制作机器人来加深理解。贝尔科教集团的机器人配件来自于自我研发以及从其它国外品牌的引入,自2014年开始,它们就已经着手研发教育机器人,现在已经在深圳设有研发中心。

在商业模式方面,王作冰称,贝尔科教集团的方式来比较传统,主要由线下的直营店以及加盟店构成。目前,它们在全国各地拥有大约200家的教育机构,培训过超过30万名学生,在册学生人数约有5万名;每名学生在报名课程后,一年可以上40节培训课,每个课程的报名费在8000-10000元之间。

但在管理方面,贝尔科教集团依然有一定的互联网色彩。在课程管理系统中,老师上课时可以记录课堂上孩子的表现;而后家长也可以直接从系统中调出查看。至于门店管理上,管理人员也可以将每天的流水上传至系统进行管理,以提高效率。

在当前的市场上,采取机器人进行儿童教育的公司并不少,但这些公司大多以机器人产品为落脚点,王作冰认为,它们与贝尔科教集团之间并不构成太大的竞争关系。在行业内,竞争也许更多地来自于行业内部的“再创业”。“不过好在这个行业比较新,接下来还有很多机会,”王作冰说。

在之后行业的整体发展中,王作冰表示,最大的挑战可能在于人才的培养。“要想培养出有前瞻思维的从业者,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以及大量的培训,目前市面上现成的专业人员并不多,”他担心,投入大量成本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不一定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

不过,王作冰依然对贝尔科教的发展充满信心,“教育是一个很吸引人的行业,未来的玩家将会越来越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