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U哥陪家人在商场逛街,遇到某在线教育品牌在做双十一推广。U哥便看了下单页,赫然写着“双十一 三重豪礼”,包括免费体验、1元秒杀、邀好友抢福利,基本上是低价促销的套路。回来后不禁思考,双十一真的适合教育行业开展营销大战吗?
双十一来临之前,不少电商早已开启营销大战,低价、大促等诱人字眼随处可见,任你剁手买买买。犹记得七年前的双11,天猫正式开启了中国的“黑色星期五”,把单身狂欢打造成购物剁手节。
如今的双十一已经扩展到各大领域,谁都想借这个IP的光,分得一杯羹,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往年的双十一,教育行业尤其是在线教育,都拿出了全年底价的态势在打价格战。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双11当天,新东方在线交易额为200万元左右,相比2014年50万元左右的销售业绩呈三倍的增长;沪江当天的销售额超过600万元;11月1日-11日期间,网易云课堂日均销售额为日常销量的6-7倍。
从上面这组数据中可见,具有代表性的几款在线教育产品销售额相较上一年有所提升,但是与其他行业产品销售额相比,教育产品的业绩似乎并不那么理想。
但今年的双十一,大部分教育品牌依然选择发力,推出新的营销战略:
网易云课堂试图打造教育界的双十一,上线“全民充电节”。
早在10月底,网易云课堂官微就放出五张充满创意的倒计时海报,并配上三句简单的文案,讲述了5个故事,在朋友圈流传甚广。让学习者以低价格购课充电,并且准备了高额补贴。
虽然仍是低价为引导,但相较其他品牌更具创意,能引发用户感情共鸣。
与之不同的是,淘宝教育不需要创造新的节,只需要借势双十一稳定发挥即可,毕竟亲爹的资源可不是其他同行能比的。
11月1日,淘宝教育官微就发布了教育双11主会场链接,今年主打“双11 淘宝教育,好课不贵”。淘宝教育基本以在线教育为主,提供满足不同人群所需的教育产品,花样百出的价格也十分吸精。
但最终能否达到预期,仍需实践检验。
另外,北京新东方和北京学而思掀起寒假报多科的价格战,想要一举抢夺寒假班资源。
10月28日,新东方公布寒假优惠策略,100元送三科吹响寒假价格战号角;11月2日,学而思一改从前高冷姿态,给出前所未见的超大优惠力度,与新东方一较高下。其实,在不少家长看来,新东方英语好,学而思理科好,导致很多学生上下午分开跑两家学习。
因此,今年两家开启扩科价格战,主要还是想增强用户黏性,争夺寒假生源。
还有类似IT在线教育别出心裁,打出“单身不耽薪,双十一嗨购全场”的口号,抓住了职场人“单身”“担薪”这个宣传点,使得广大职场单身群体和“担薪”群体能产生共鸣,加之免费抽奖噱头,送不同面值的学习券等活动,巧开突破口。
沪江网校除了有双十一限定课程礼券外,学员还可享受低至5折的报班福利,部分热门课程可提前预定,定金翻倍抵扣。
在线英语教育机构vipabc推出双十一活动,每天限量150位客户可享受双十一折扣价,最高立减9999元,更有iPhone7回馈幸运客户。
课外辅导机构中,例如明师教育在11月8日~14日推出7天的“抢课”狂欢,网络直播课5折优惠。
卓越教育“一对一”将会推出600元课程代金券限时抢活动,从11月9日开始持续到13日,每天11点有100张代金券限量抢,还有团购1元限量抢课。
还有部分线下教育机构联合淘宝、京东做在线教育销售,基本以优惠券、体验课为主,如果体验效果好,这些潜在用户自然也能带来后期的稳定销量。
当然,也有不随波逐流的教育企业对双十一营销持中立态度。譬如猿题库联合创始人帅科就表示,节日营销属于小打小闹,没啥意思,不随外界的大流,专注做自己的大事。
毕竟教育行业的双十一,很难像电商行业一样创造奇迹般的销售额,这也跟行业性质和属性有关。
那对教育行业而言,教育产品的突破点在哪呢?
U哥分析多个案例总结发现,双十一期间,教育产品要实现突破需满足以下四个方面:
切中用户需求
双十一临近年底,各种考试、考证活动即将开启。在这个时间点,不同的用户都有其自身的需求,尤其是对于应试学习产品的资源处于强需求状态。
具体而言,普通大学生的四六级、翻译等级证书,11月是绝佳备考时段;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11月是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申请留学考托福雅思的非常时刻;对于职场人而言,11月是时候准备年度总结和工作汇报,同时也是教师资格证、会计资格证、基金从业资格证等职业技能考试的高峰期。
产品质量很关键
毋庸置疑,一个教培机构能否取得持续性盈利,关键点在于产品质量能否得到用户的满意。如果在促销时购买的课程产品,使用时对其质量不满意,中途一般不可以退货,这也就意味着钱打了水漂。
U哥犹记得译林培森教育集团的联合创始人孙利分享时说过:“我们的产品从不打折,现在不买你会后悔,以后再买你只会更后悔。”想必只有质量过硬,孙利才敢说出如此豪言壮语。而经过时间证明,此话不假,好的产品值得不打折。
再譬如有的产品并不适合节日价格战,类似K12教育产品是以辅导为着重点,所以双十一的促销影响不大,用户购买需求随时可能存在,这就要求品牌长期的口碑和美誉度。如果价格过于低廉,家长反而会对其质量产生质疑。
产品有差异化才更诱人
教育品牌若想借势双十一分得一杯羹,一定要打造一款具有差异化的教育产品。如果每个产品都千篇一律,都打价格战,就显得了无生趣,也不足以吸引用户去购买产品。
这就好比你要购买一支电动牙刷,眼前有两款产品,外观性能都差不多,但后者增加了提醒功能,在同等价格同等服务下,你会选择哪一款呢?结果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注重服务也很有必要
无论是线上教育还是线下教育,服务都是很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无形中提高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因此,不要轻易忽视服务这项软实力。
简单地说,比如你在逛街买衣服,同时看上了两家店的款式,如果在价格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谁都会更愿意选择服务态度更好、品质更高的那家。用户对教育产品的选择也遵循这一道理。
总之,U哥认为,教育是注重体验型的服务行业,单纯依靠双十一这样的购物节,进行短期冲销量的意义并不大。对教育机构们来说,主要还是以借势双十一蹭热点,拓展销售渠道,增强品牌曝光为目的。
如果一个教育产品质量过硬,定会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从而保证用户的持续增长,也能给自身带来丰厚的利润。今年的双十一大战序幕已开,究竟谁能拔得头筹,我们拭目以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