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已经尘埃落定,无论选举结果还是资产价格反应都让市场大跌眼镜。云豹不禁想起了选举前的那个晨会上,我们所在机构——弘则研究——首席宏观分析师施琪的一句话,“经济/产业自身的趋势远比选举结果重要,竞选人纲领的共识比差异重要。”
(全球市场深V反转)
无论当选结果是利好还是利空,都已经变成“落地的靴子”。对于投资者而言,更重要的是,美国经济自身的趋势如何,竞选人纲领的共识是什么,这两者交汇在一起给出了一个怎样的政策组合与市场方向?
与市场普遍关注不同候选人竞选纲领的差异所不同的是,我们认为,实际上关注纲领的共识才是更重要的。因为共识代表了趋势,而差异有可能是为了迎合选票所刻意展示出来的。例如,2012年大选,若参考竞选纲领,奥巴马是最利空传统油气能源的候选人。但其上台以后,2013 年和2014年美国页 岩油/气出现了爆发式增长,美国实现了原油独立。
现在大选局势已定,是时候回归共识了。如图所示,希拉里和特朗普的竞选纲领,最大的共识是紧货币、宽财政,无非是在具体执行的方式以及力度上存在差异。事实上,自三季度开始,紧货币+宽财政的预期已经开始成为主导资产价格走势的核心逻辑。云豹7月发表的《注意!从货币宽松到财政刺激,全球舆论正在全面转向》一文作出了提示。尤其是在9月初的G20会后,中美日欧四大央行更是全面收敛,甚至主动调抬升长端收益率,例如日本央行祭出了“收益率曲线控制”,而中国央行的资金投放也开始更多地借助更长期限、更高利率的工具来实现。
特朗普的当选是对这一逻辑的再次确认。市场从一开始的惊恐万分,到逐渐意识到特朗普未必是经济的“洪水猛兽”,继而开始关注财政刺激等利好因素。深V的走势是投资者心理变化最真实的写照:从美股到欧股,再到周四开盘的日股,全球股市上演深V反弹。这种戏剧性逆转,在全天交易的美股期货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尤以道琼斯工业指数期货为甚。先是盘中跌幅扩大至超过800点,并很快触发熔断机制暂停交易,此后又大幅冲高,振幅逾1000点。
从VIX恐慌指数、黄金到墨西哥比索以及其他多个国家货币走势全面逆转。涨时扭捏、跌时爽快的人民币反倒可能成了“沟”最浅的主要货币,可见回归到基本面来,该跌的仍然会跌:
最重要的逆转来自美国国债,一度跌至1.72%的10年美债收益率大幅反弹逾30个基点至2%上方,为今年1月以来首次,并创下三年最大涨幅;30年期美债收益率亦录得2011年8月11日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而美债的逆转则是市场关注焦点从“不靠谱、民粹主义”到财政刺激、从恐慌到理性回归最直接的证明。
从长远一点看,特朗普当选以及其所在的共和党拿下国会(政令畅行无阻哦),意味着财政支出的大幅增加,以及通胀的回归。降低税率、增加基建支出和扩张政府债务,这些都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也是对过去几年一味依赖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一个有力补充。毕竟,特朗普上台背后充斥着人们对宽松货币政策加剧贫富差距的强烈不满。
特朗普在其胜利演讲中表示,“我们将修复内陆城市,重建我们的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机场、学校、医院。我们将重建我们的基础设施,在重建之时我们将为数百万人民创造就业岗位。”其诚恳、谦逊(和之前判若两人啊)的表态——“对于那些过去不支持我的人们,现在我告诉你们,需要你们的指点和帮助,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整个国家团结起来”,也打消了投资者的许多顾虑,甚至让人憧憬在这些措施下,美国经济会变得更好。
简而言之,特朗普上台意味着大搞基建,迎接通胀回归。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寻找确定性的机会?市场给出了答案,铜、镍等基本金属开始在商品中脱颖而出,美股和A股中同样是原材料、基建和矿业等周期性板块最受益:
隔夜表现最好的期货品种是铜、铁矿石、镍等跟基建投资密切相关的商品。美股表现最好的是金融(受益通胀和利率回升预期、管制放松)、工业、原材料和能源板块(医疗保健主要是之前让希拉里惊吓过度) ,而地产板块下跌也与通胀带动利率(房贷)上升的预期有关:
(标普500指数十一大板块表现)周四A股板块涨幅前十基本被建材、交运和建筑等跟财政刺激密切相关的板块包揽:
总之,我们认为,自三季度以来,资产价格的表现已经越来越强化紧货币+宽财政的预期,这也恰恰是两位候选人纲领的共同之处。而特朗普的当选进一步强化了这一预期。这意味着做多实物资产的逻辑在海外也得到了呼应,我们继续看多A股,看多实物资产相关板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