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独家】育儿补贴政策实施一年半,攀枝花2022年人口有何变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独家】育儿补贴政策实施一年半,攀枝花2022年人口有何变化?

在全国育龄妇女人数逐步下降的结构性大背景下,出生人口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必然趋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赵孟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作为中国最早出台育儿补贴政策的地区,四川省攀枝花市的出生人口变化情况备受关注。

界面新闻近日从攀枝花市统计局获得的人口数据显示,2022年末攀枝花户籍总人口为106.91万人,年末常住人口为121.6万;当年出生人口7629人,死亡人口738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2‰。全年办理结婚登记5880对,离婚登记2376对。

而在2021年末,攀枝花户籍总人口为107.52万人,年末常住人口为121.4万。当年出生人口8432人,当年死亡人口453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53‰。全年办理结婚登记6240对,离婚登记2228对。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并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当年7月20日,上述文件全文公布,明确中国将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并提出“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仅仅8天后,即2021年7月28日,攀枝花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十六条政策措施》,其中提出,“对按政策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孩子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这让攀枝花成为中国第一个实施育儿补贴政策的地区,一时引发热议,随后全国多地跟进出台育儿补贴政策。

由于从备孕到分娩需要一年左右,因此2022年被认为是攀枝花育儿补贴政策效果充分释放时期。但相比之下,攀枝花2022年的出生人口仍比2021年减少803人,死亡人口则比2021年增加3097人。从自然增长率看,2019-2021年当地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在3‰以上,而2022年猛跌至0.2‰,接近零增长。

如何评价育儿补贴政策实施一年半的效果?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杨成钢看过攀枝花的数据后表示,死亡人数的大幅增加显示当地老龄化继续加深,出生人口的下降则与育龄妇女减少、生育意愿变化等因素有关。

他向界面新闻指出,自然增长率并不能准确反映一个地区生育意愿的变化,这一指标不仅与出生率有关,还与死亡率有关,而出生率不仅受生育意愿的影响,也受到育龄妇女数,结婚人数等因素影响。在全国育龄妇女人数逐步下降的结构性大背景下,出生人口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必然趋势。

结婚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育龄妇女数减少的趋势。2022年攀枝花全年办理结婚登记5880对,离婚登记2376对。相比2021年,结婚对数减少360对,离婚对数则增加148对。

杨成钢指出,要准确评估育儿补贴政策对人们生育意愿和行为的影响,需要考察当地2022年的生育率(即每对夫妻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情况,但生育率不同于一般统计数据,并不是由统计部门直接调查得出,而需要通过测算。攀枝花市卫健委有关科室负责人表示,总和生育率需经过较为复杂的计算,当地暂未计算2022年的总和生育率。

杨成钢一直关注攀枝花育儿补贴政策效果。他说,从构建友好生育环境来看,当地政府的做法值得肯定,但他对政策预期一直保持谨慎,攀枝花2022年的人口数据并不令他意外。

他表示,即便包括育儿补贴政策在内的各项生育支持政策发挥一定效果,生育率有所回升,但在老龄化继续加深,育龄妇女数逐年下降的背景下,要保持人口的持续正增长仍面临很大挑战。

截至目前,攀枝花的育儿补贴政策实施已近两年,随着越来越多地区推出类似政策,该项鼓励生育手段成效如何,也引起了各界关注。从世界范围看,不少生育率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均推出了生育补贴金政策。但其对生育的刺激作用和效果,学界看法并不完全相同。

2021年11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讲师陈梅、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梦皙等人发表《国外生育支持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一文指出,从瑞典、法国、英国等13国的分析数据来看,对于生育率远未达到更替水平的国家,各种形式的现金津贴,对生育行为的激励效果都很明显。现金津贴配合育儿假、日托中心建设等多类型政策组合效果更为显著。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朱荟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对英国、瑞士、捷克、匈牙利等15个国家的人口政策有过研究,他们发现,具有“去家庭化”性质的托幼服务对欧洲家庭生育决策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具有“家庭化”性质的现金补贴并未产生预期作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独家】育儿补贴政策实施一年半,攀枝花2022年人口有何变化?

在全国育龄妇女人数逐步下降的结构性大背景下,出生人口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必然趋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赵孟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作为中国最早出台育儿补贴政策的地区,四川省攀枝花市的出生人口变化情况备受关注。

界面新闻近日从攀枝花市统计局获得的人口数据显示,2022年末攀枝花户籍总人口为106.91万人,年末常住人口为121.6万;当年出生人口7629人,死亡人口738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2‰。全年办理结婚登记5880对,离婚登记2376对。

而在2021年末,攀枝花户籍总人口为107.52万人,年末常住人口为121.4万。当年出生人口8432人,当年死亡人口453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53‰。全年办理结婚登记6240对,离婚登记2228对。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并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当年7月20日,上述文件全文公布,明确中国将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并提出“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仅仅8天后,即2021年7月28日,攀枝花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十六条政策措施》,其中提出,“对按政策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孩子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这让攀枝花成为中国第一个实施育儿补贴政策的地区,一时引发热议,随后全国多地跟进出台育儿补贴政策。

由于从备孕到分娩需要一年左右,因此2022年被认为是攀枝花育儿补贴政策效果充分释放时期。但相比之下,攀枝花2022年的出生人口仍比2021年减少803人,死亡人口则比2021年增加3097人。从自然增长率看,2019-2021年当地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在3‰以上,而2022年猛跌至0.2‰,接近零增长。

如何评价育儿补贴政策实施一年半的效果?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杨成钢看过攀枝花的数据后表示,死亡人数的大幅增加显示当地老龄化继续加深,出生人口的下降则与育龄妇女减少、生育意愿变化等因素有关。

他向界面新闻指出,自然增长率并不能准确反映一个地区生育意愿的变化,这一指标不仅与出生率有关,还与死亡率有关,而出生率不仅受生育意愿的影响,也受到育龄妇女数,结婚人数等因素影响。在全国育龄妇女人数逐步下降的结构性大背景下,出生人口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必然趋势。

结婚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育龄妇女数减少的趋势。2022年攀枝花全年办理结婚登记5880对,离婚登记2376对。相比2021年,结婚对数减少360对,离婚对数则增加148对。

杨成钢指出,要准确评估育儿补贴政策对人们生育意愿和行为的影响,需要考察当地2022年的生育率(即每对夫妻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情况,但生育率不同于一般统计数据,并不是由统计部门直接调查得出,而需要通过测算。攀枝花市卫健委有关科室负责人表示,总和生育率需经过较为复杂的计算,当地暂未计算2022年的总和生育率。

杨成钢一直关注攀枝花育儿补贴政策效果。他说,从构建友好生育环境来看,当地政府的做法值得肯定,但他对政策预期一直保持谨慎,攀枝花2022年的人口数据并不令他意外。

他表示,即便包括育儿补贴政策在内的各项生育支持政策发挥一定效果,生育率有所回升,但在老龄化继续加深,育龄妇女数逐年下降的背景下,要保持人口的持续正增长仍面临很大挑战。

截至目前,攀枝花的育儿补贴政策实施已近两年,随着越来越多地区推出类似政策,该项鼓励生育手段成效如何,也引起了各界关注。从世界范围看,不少生育率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均推出了生育补贴金政策。但其对生育的刺激作用和效果,学界看法并不完全相同。

2021年11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讲师陈梅、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梦皙等人发表《国外生育支持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一文指出,从瑞典、法国、英国等13国的分析数据来看,对于生育率远未达到更替水平的国家,各种形式的现金津贴,对生育行为的激励效果都很明显。现金津贴配合育儿假、日托中心建设等多类型政策组合效果更为显著。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朱荟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对英国、瑞士、捷克、匈牙利等15个国家的人口政策有过研究,他们发现,具有“去家庭化”性质的托幼服务对欧洲家庭生育决策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具有“家庭化”性质的现金补贴并未产生预期作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