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是非成败看口红颜色,希拉里和朴槿惠选的不是色号而是信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是非成败看口红颜色,希拉里和朴槿惠选的不是色号而是信号

口红色号里也有政治学。

作者:陆九

前几天中国网友最操心的美国大选结果出炉,无数表情包和段子素材的优秀贡献者特朗普出乎意料成为新一届美国总统,而被公知和女权寄予厚望的希拉里·克林顿败落。

希拉里在北京时间11月10日举行了迟到的"承认失败"演讲。全程希拉里没有一丝一毫的沮丧或悲伤,而是将女权这张王牌打到最后:"我知道,我们还没有打碎最高和最硬的玻璃天花板(指女性当选美国总统),但终有一天,有人会打碎,希望这一天能比我们期待的更早到来。"

这倒符合她一贯强势女性的人设,只是竞选期间,希拉里爱用的大红色,被换成了豆沙色。

而豆沙色正是前段时间身陷"闺蜜门"的韩国总统朴槿惠最爱用的颜色。

2013年2月25日,朴槿惠参加总统就任仪式使用的就是豆沙色。

众所周知,大红色会给人干练、自信的印象,而豆沙色则是温柔、体贴的代表。所以有种说法是,女孩选择什么颜色的口红,就是表达什么样的心情。不过对于政治女性而言,选择什么样的口红,就不单单是心情,而这也暗合了她们的政治生涯走向。

大红唇爱好者—希拉里

把野心涂在脸上

希拉里1947年10月26日出生于芝加哥的富商家庭,父亲海军服役的经历让他对子女严格要求,并以挫折教育之名诋毁他们:有时候希拉里忘记拧上牙膏管的盖子,他就把牙膏盖子从浴室的窗口扔出去,然后命令孩子冒着大雪,到前院的冬青树丛把它捡回来。

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在外人看来成绩已足够优异的希拉里并没有得到父亲更多的关注和赞扬,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希拉里参与政治的热情。

1969年,她从名校卫斯里学院毕业后进入耶鲁大学法学院学习,成为律师,也是为以后的从政铺路。

希拉里很早就知道了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能一路为之奋斗争取。而红唇就是她的标准性妆容之一。

其实比起她的丈夫比尔·克林顿,希拉里更早介入政坛,1974年的水门事件,她就是调查员之一。

照片虽然是黑白,不过据美媒报道,耶鲁时代的希拉里就喜欢涂大红唇。

1992年,比尔·克林顿赢得总统大选,希拉里是绿色套装配大红唇亮相。

莱温斯基事件爆出,克林顿在白宫就此事向公众说明,后方红唇配象牙黄套装的希拉里更受大众瞩目。而对这件丑闻的处理方式,希拉里为此后赢得了不少女性选票。

2000年还是第一夫人的她在纽约州联邦参议员的选举中胜出,成为该州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联邦参议员,更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竞选公共职位的第一夫人。

2007年,她宣布参加美国总统大选在民主党提名战中输给奥巴马,之后接受奥巴马邀请出任美国第67任国务卿。

2015年4月12日,她正式宣布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

2016年7月26日,她正式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获得主要政党提名的女性。

在近一年的竞选期间,出现在媒体面前的希拉里基本以大红、亮红、桃红等鲜亮的红色为主,三次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更是如此。

直至昨日的失败演讲,希拉里选用了豆沙色,这种颜色是此前她在女儿出嫁及当外婆这种难得一见的温柔时刻使用过的。

看来,这个一直向着权力巅峰奋进的女强人,最终回归了女人的身份。

前提是,奥巴马能在任期内发布总统特赦保住希拉里,毕竟邮件门的风波并未过去。

豆沙色忠实粉—朴槿惠

温柔如水,生平亦随水流

不同于希拉里,朴槿惠的从政之路似乎是被命运和时代裹挟至此,鲜少见到她自发的选择。

朴槿惠的父亲是韩国独裁者的代名词--朴正熙,军人出身,通过政变上台,给韩国带来汉江奇迹,而他在韩国人心中投下的暗影也影响至今。

朴槿惠22岁时,母亲陆英修在朴正熙演讲时遇刺身亡。据当事者回忆,朴正熙安排人将妻子送往医院,自己持续演讲至结束,期间妻子在医院抢救失败去世。之后,得知消息的朴正熙进卫生间待了很久。

有这样内敛而克制的父亲,之后朴槿惠代母承担第一夫人的压力,可想而知。

母亲葬礼结束后的第六天,22岁的朴槿惠胸口别着白色小花,仿照母亲的衣着妆容,参加了预定的"第一夫人杯母亲排球大赛"。

所以参照母亲形象的朴槿惠不喜用鲜艳颜色的妆容,唇色多以豆沙色系的暗红为主。而这一装扮被她延续至今。

经历父亲被刺杀、她和弟弟被迫离开青瓦台沉寂了二十年之后,朴槿惠被父亲影响过的旧部推举,在父亲的故乡成功参选了议员。之后一路晋级至总统之位。

据韩国媒体报道,朴槿惠的衣着妆容也是闺蜜崔顺实一手包办,就连手提包都是崔顺实情人创立的品牌。

虽然一开始是命运帮她做了选择,把朴槿惠从心仪的讲台推向了政坛,但在这之后,从韩国媒体的报道来看,她似乎也没有自愿自发地做出过选择,包括口红的颜色。

北京时间11月10日,韩国媒体报道,朴槿惠改组内阁再受挫,总统府秘书工作日志、手机被检方带走,或许20年前被迫离开青瓦台的噩梦会再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是非成败看口红颜色,希拉里和朴槿惠选的不是色号而是信号

口红色号里也有政治学。

作者:陆九

前几天中国网友最操心的美国大选结果出炉,无数表情包和段子素材的优秀贡献者特朗普出乎意料成为新一届美国总统,而被公知和女权寄予厚望的希拉里·克林顿败落。

希拉里在北京时间11月10日举行了迟到的"承认失败"演讲。全程希拉里没有一丝一毫的沮丧或悲伤,而是将女权这张王牌打到最后:"我知道,我们还没有打碎最高和最硬的玻璃天花板(指女性当选美国总统),但终有一天,有人会打碎,希望这一天能比我们期待的更早到来。"

这倒符合她一贯强势女性的人设,只是竞选期间,希拉里爱用的大红色,被换成了豆沙色。

而豆沙色正是前段时间身陷"闺蜜门"的韩国总统朴槿惠最爱用的颜色。

2013年2月25日,朴槿惠参加总统就任仪式使用的就是豆沙色。

众所周知,大红色会给人干练、自信的印象,而豆沙色则是温柔、体贴的代表。所以有种说法是,女孩选择什么颜色的口红,就是表达什么样的心情。不过对于政治女性而言,选择什么样的口红,就不单单是心情,而这也暗合了她们的政治生涯走向。

大红唇爱好者—希拉里

把野心涂在脸上

希拉里1947年10月26日出生于芝加哥的富商家庭,父亲海军服役的经历让他对子女严格要求,并以挫折教育之名诋毁他们:有时候希拉里忘记拧上牙膏管的盖子,他就把牙膏盖子从浴室的窗口扔出去,然后命令孩子冒着大雪,到前院的冬青树丛把它捡回来。

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在外人看来成绩已足够优异的希拉里并没有得到父亲更多的关注和赞扬,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希拉里参与政治的热情。

1969年,她从名校卫斯里学院毕业后进入耶鲁大学法学院学习,成为律师,也是为以后的从政铺路。

希拉里很早就知道了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能一路为之奋斗争取。而红唇就是她的标准性妆容之一。

其实比起她的丈夫比尔·克林顿,希拉里更早介入政坛,1974年的水门事件,她就是调查员之一。

照片虽然是黑白,不过据美媒报道,耶鲁时代的希拉里就喜欢涂大红唇。

1992年,比尔·克林顿赢得总统大选,希拉里是绿色套装配大红唇亮相。

莱温斯基事件爆出,克林顿在白宫就此事向公众说明,后方红唇配象牙黄套装的希拉里更受大众瞩目。而对这件丑闻的处理方式,希拉里为此后赢得了不少女性选票。

2000年还是第一夫人的她在纽约州联邦参议员的选举中胜出,成为该州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联邦参议员,更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竞选公共职位的第一夫人。

2007年,她宣布参加美国总统大选在民主党提名战中输给奥巴马,之后接受奥巴马邀请出任美国第67任国务卿。

2015年4月12日,她正式宣布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

2016年7月26日,她正式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获得主要政党提名的女性。

在近一年的竞选期间,出现在媒体面前的希拉里基本以大红、亮红、桃红等鲜亮的红色为主,三次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更是如此。

直至昨日的失败演讲,希拉里选用了豆沙色,这种颜色是此前她在女儿出嫁及当外婆这种难得一见的温柔时刻使用过的。

看来,这个一直向着权力巅峰奋进的女强人,最终回归了女人的身份。

前提是,奥巴马能在任期内发布总统特赦保住希拉里,毕竟邮件门的风波并未过去。

豆沙色忠实粉—朴槿惠

温柔如水,生平亦随水流

不同于希拉里,朴槿惠的从政之路似乎是被命运和时代裹挟至此,鲜少见到她自发的选择。

朴槿惠的父亲是韩国独裁者的代名词--朴正熙,军人出身,通过政变上台,给韩国带来汉江奇迹,而他在韩国人心中投下的暗影也影响至今。

朴槿惠22岁时,母亲陆英修在朴正熙演讲时遇刺身亡。据当事者回忆,朴正熙安排人将妻子送往医院,自己持续演讲至结束,期间妻子在医院抢救失败去世。之后,得知消息的朴正熙进卫生间待了很久。

有这样内敛而克制的父亲,之后朴槿惠代母承担第一夫人的压力,可想而知。

母亲葬礼结束后的第六天,22岁的朴槿惠胸口别着白色小花,仿照母亲的衣着妆容,参加了预定的"第一夫人杯母亲排球大赛"。

所以参照母亲形象的朴槿惠不喜用鲜艳颜色的妆容,唇色多以豆沙色系的暗红为主。而这一装扮被她延续至今。

经历父亲被刺杀、她和弟弟被迫离开青瓦台沉寂了二十年之后,朴槿惠被父亲影响过的旧部推举,在父亲的故乡成功参选了议员。之后一路晋级至总统之位。

据韩国媒体报道,朴槿惠的衣着妆容也是闺蜜崔顺实一手包办,就连手提包都是崔顺实情人创立的品牌。

虽然一开始是命运帮她做了选择,把朴槿惠从心仪的讲台推向了政坛,但在这之后,从韩国媒体的报道来看,她似乎也没有自愿自发地做出过选择,包括口红的颜色。

北京时间11月10日,韩国媒体报道,朴槿惠改组内阁再受挫,总统府秘书工作日志、手机被检方带走,或许20年前被迫离开青瓦台的噩梦会再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