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美国媒体是总统大选的又一个“输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美国媒体是总统大选的又一个“输家”

美国媒体在这场丑陋的选战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不仅没有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反而加剧了美国社会分裂和民众间的对立。商业利益和党派偏见左右着相关报道的数量、角度和内容。

2016年9月26日,美国亨普斯特德市,美国大选首场电视直播辩论时,特朗普出现在媒体中心的屏幕上。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美国总统大选前夜,一家经营宠物用品的公司在CNN投放了一则“类公益”广告。一个身着带有希拉里竞选标志T恤的演员牵着一只漂亮的金毛,来到特朗普的竞选集会现场,谎称在寻找狗的主人。手举“希拉里进监狱”标语牌的狂热“川粉”们不仅没有对这名“希拉里支持者”恶语相向,反而围着金毛相谈甚欢。同一则广告中,手牵金毛、扮作“川粉”的演员在希拉里的粉丝中也受到同样的热情欢迎。广告结尾,这些政见不同的普通美国人并肩而立,对着镜头说:“我们在一些事情上意见不同,但当我们彼此相对,却总能找到很多共通之处,可惜在媒体上是看不到这些的。”

在刚刚结束的这场大选中,两个“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总统候选人”携手上演了一出丑闻不断的政治真人秀,而媒体在这场丑陋的选战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不仅没有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反而加剧了美国社会分裂和民众间的对立。

正如那则广告中的选民所言,在普通民众中,有充分的关心和信任,政治立场迥异的选民间,有足够求同存异的可能,但是比起握手言欢,隔空叫骂无疑能带来更高的点击率和收视率;在收视大战中,公正、客观、全面的大选报道,自然无法同专注于狗血八卦的选战真人秀竞争;而当选战到了决战时刻,意识形态的偏见也令美国媒体毫不犹豫地将新闻原则抛在脑后。

当社会责任同商业利益、党派偏见同职业道德发生冲突的时候,大部分美国媒体做出选择时似乎毫不费力。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索恩斯坦中心(Harvard Kennedy School’s Shorenstein Center on Media,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在今年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指出,在2016总统选举的初选阶段,大部分美国媒体在选择报道内容时,“将新闻价值置于政治价值之前”。但如果仔细审视,所谓的“新闻价值”,其实是以网站点击率和电视收视率为代表的“商业价值”。

比如在大选初选阶段,民主党有6名候选人参选,共和党共有17名候选人出战,这些候选人出身、经历和政见均有诸多不同,有古巴移民的后代,有印度裔学霸州长,有战争英雄兼畅销书作家,有举世闻名的妙手神医,甚至还有一位经典美剧中的角色原型。23人中大多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新闻价值”,然而美国主流媒体在对初选进行报道时,却将绝大多数媒体资源集中到了一个人身上——最具娱乐价值的地产富豪、真人秀主持人唐纳德·特朗普。

媒体研究中心(Media Research Center, MRC)在对CNN去年8月下旬至9月初12天的节目进行抽样统计后发现,其黄金时段对特朗普的报道时长多达580分钟,占所有17名共和党候选人的78%;排在第2至第4位的候选人曝光时间分别为88、41和10分钟。其余13名候选人在CNN上露脸的机会均不足10分钟,榜尾几名只出镜数秒钟,纽约州长乔治·帕塔其连一秒钟都没有捞到。CNN并非孤例,三大电视网(CBS、NBC和ABC)在初选投票前的一个月,晚间新闻的选战报道将60%的时间都给了特朗普,大部分候选人同样只获得不足10分钟甚至不足一分钟的曝光时间。

根据皮尤中心的相关调查,美国成年人中有57%将电视作为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有线新闻和电视网这种极度失衡的报道安排,对那些缺乏知名度候选人的问鼎之旅无疑是极为致命的。

这种报道失衡并不局限于电视,据媒体数据分析公司MediaQuant统计,截至今年2月,亦即初选投票开始时,特朗普从所有媒体平台获得了价值近20亿美元的免费报道,而第二名希拉里·克林顿只有7.5亿美元。

在惊人的统计数据背后,是各路美国新老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赚点击、搏收视而置新闻责任于不顾的赤裸现实。

10月14日,在哈佛大学的一个论坛上,CNN的老板杰夫·扎克承认“现在回想起来,对特朗普的报道,尤其在初选时期的报道,可能有些过多了” 。但是他也说,当特朗普举行初选活动时,他们不得不从头到尾一分钟不落的直播,“因为你不知道他会在什么时候说出什么话,然后马上成为一个大新闻 “。

CNN对特朗普的过度报道虽然被公众广为诟病,甚至连许多媒体同行也不以为然,但是在投票日前一周新出炉的收视统计显示,CNN不仅所有关键收视数据都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而且首次在中低年龄组黄金时段和全天收视数据上打败了最大的竞争对手福克斯新闻台(FOX News)。

有这样“漂亮“的数据作支撑,恐怕CNN不仅不会在以后的选举报道中改弦更张,很可能一些同行还要步其后尘。

商业利益并不是美国主流媒体在大选报道中的唯一考量,在选战进入关键阶段,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也会左右相关报道的角度和内容。

美国的主流媒体(全国发行的大型报纸杂志,电视网、有线电视台以及公共广播电台),绝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意识形态偏见,在两党对立的局面下,大部分媒体站位都很清楚,其中绝大部分倾向于民主党,福克斯新闻和《华尔街日报》意识形态右倾。今年一家名为The Data Face的机构对八家有影响的媒体一年多的选战报道进行抽样分析后发现,《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对希拉里的报道温言有加,而福克斯新闻则对特朗普忠心耿耿。

在初选阶段,媒体为了商业利益,对特朗普“格外关照”,但在他打败党内对手顺利上位、开始同希拉里在普选中进行对决后,左倾媒体便开始对他进行打压。MRC在对7月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后12周时间里的大选报道进行分析后发现,三大电视网对特朗普的报道91%是负面新闻,对希拉里的负面报道占79%。而在上个月特朗普“秽语门”爆出来后,主流媒体(除了福克斯新闻)在对“特朗普性侵“和”维基解密希拉里”两大丑闻的报道极不成比例,有的时候三大电视网晚间新闻对两个候选人各自丑闻的时间分配比例差距会高达23:1.。10月13日出版的《纽约时报》上,有11篇关于特朗普的负面报道,包括一条在体育版,而对希拉里的负面报道一篇都没有。

MRC的报告还指出,当报道希拉里的负面新闻时,媒体基本能够就事论事,用中性词客观描述;但是在报道特朗普的负面新闻时,各种颜色鲜艳的形容词层出不穷:“恐吓政治”、“危险”、“庸俗”、“误导”、“霸凌”……《巴尔的摩太阳报》作家大卫·兹维克在专栏中质问,为什么《纽约时报》在9月份的头版报道中直呼特朗普为“撒谎者”,但是希拉里在邮件服务器问题上发表同事实不符的声明后,《纽约时报》却不愿用同样的词去形容希拉里?

左翼主流媒体在大选中暗中相助民主党候选人早已不是新闻,比如2012年10月下旬,在奥巴马谋求连任的关键时刻,三大电视网对班加西恐怖袭击案进行长达一周的彻底禁言,虽然三个台的记者有很有价值的相关报道,但却无法在晚间新闻中得到一秒钟时间。

而在今年大选中,由于维基解密等黑客机构公布了据称从希拉里竞选团队和民主党全国委员会获得的一些私密邮件,使一些主流媒体的新闻从业者私下同希拉里团队暗通款曲的内幕被曝光,使公众对媒体偏向的恶劣程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维基解密公布的邮件显示,曾担任CNN评论员的丹娜·巴乔多次提前向希拉里阵营泄露电视辩论问题;《纽约时报》的麦姬·哈勃曼多次提前通知希拉里团队让其对本报的爆料有所准备,并被希拉里团队内部评价为“从不令我们失望”的记者;CNBC的主持人约翰·哈伍德在采访共和党候选人杰布·布什前,竟然去向希拉里团队征求意见……在这些人的“努力”下,主流媒体想要在选举中保持公平公正客观,根本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媒体在大选报道上的倾向性,一方面同这些机构的意识形态传统有关,同时也受到从业者的教育背景和美国知识界整体环境的影响,此外,媒体与政府的裙带关系也是一个因素。比如CBS新闻总裁大卫·罗德就是奥巴马政府主持修改班加西报告的国安顾问本·罗德的哥哥;ABC新闻总裁本·舍伍德的妹妹伊丽莎白也曾在白宫担任国安顾问;曾担任希拉里副手的助理国务卿汤姆·耐慈的太太,是CNN住华盛顿的主管……

在刚刚结束的选举中,美国各路媒体赚的盆满钵满,但声誉也饱受打击。美国昆尼皮亚克(Quinnipiac university)大学10月19日的一个民调显示,55%的选民认为媒体对大选的报道存在偏见,其中共和党选民中这个比例高达9成,而民主党选民有3/4的人认为报道是公平的;认为媒体有偏见的中间派选民比例是61%。有趣的是,在昆尼皮亚克大学的民调中,11个问题中有3个关于特朗普的性丑闻,没有一个特别提到希拉里的邮件门/维基解密问题。

特朗普和希拉里在竞选过程中,多次被各种民调列为美国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总统候选人,而在NBC/《华尔街日报》9月发布的一项调查中,受访者对媒体的印象比特朗普还要低,只有不足2成的民众仍然对媒体存有信心。

11月11日,《纽约时报》发行人小阿瑟·苏茨伯格给员工发公开信,保证在特朗普当选后,将客观公正地对他进行报道。并鼓励员工说:“我们的前辈正是为这一时刻创建了这份报纸——对强大的权力机构进行有力地监督,不偏不倚。”

虽然发行人义正辞严,但是考虑到那些曾暗中相助希拉里的记者们在被曝光后仍然是报纸的中流砥柱,这封公开信的实现程度,恐怕同特朗普的竞选承诺差不多。

(本文作者杜剑峰是留美学者,现在新英格兰地区从事生物医学的科研工作。业余时间关注美国时政及社会文化新闻,长期为《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南方周末》、《凤凰周刊》等中文媒体撰写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美国媒体是总统大选的又一个“输家”

美国媒体在这场丑陋的选战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不仅没有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反而加剧了美国社会分裂和民众间的对立。商业利益和党派偏见左右着相关报道的数量、角度和内容。

2016年9月26日,美国亨普斯特德市,美国大选首场电视直播辩论时,特朗普出现在媒体中心的屏幕上。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美国总统大选前夜,一家经营宠物用品的公司在CNN投放了一则“类公益”广告。一个身着带有希拉里竞选标志T恤的演员牵着一只漂亮的金毛,来到特朗普的竞选集会现场,谎称在寻找狗的主人。手举“希拉里进监狱”标语牌的狂热“川粉”们不仅没有对这名“希拉里支持者”恶语相向,反而围着金毛相谈甚欢。同一则广告中,手牵金毛、扮作“川粉”的演员在希拉里的粉丝中也受到同样的热情欢迎。广告结尾,这些政见不同的普通美国人并肩而立,对着镜头说:“我们在一些事情上意见不同,但当我们彼此相对,却总能找到很多共通之处,可惜在媒体上是看不到这些的。”

在刚刚结束的这场大选中,两个“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总统候选人”携手上演了一出丑闻不断的政治真人秀,而媒体在这场丑陋的选战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不仅没有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反而加剧了美国社会分裂和民众间的对立。

正如那则广告中的选民所言,在普通民众中,有充分的关心和信任,政治立场迥异的选民间,有足够求同存异的可能,但是比起握手言欢,隔空叫骂无疑能带来更高的点击率和收视率;在收视大战中,公正、客观、全面的大选报道,自然无法同专注于狗血八卦的选战真人秀竞争;而当选战到了决战时刻,意识形态的偏见也令美国媒体毫不犹豫地将新闻原则抛在脑后。

当社会责任同商业利益、党派偏见同职业道德发生冲突的时候,大部分美国媒体做出选择时似乎毫不费力。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索恩斯坦中心(Harvard Kennedy School’s Shorenstein Center on Media,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在今年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指出,在2016总统选举的初选阶段,大部分美国媒体在选择报道内容时,“将新闻价值置于政治价值之前”。但如果仔细审视,所谓的“新闻价值”,其实是以网站点击率和电视收视率为代表的“商业价值”。

比如在大选初选阶段,民主党有6名候选人参选,共和党共有17名候选人出战,这些候选人出身、经历和政见均有诸多不同,有古巴移民的后代,有印度裔学霸州长,有战争英雄兼畅销书作家,有举世闻名的妙手神医,甚至还有一位经典美剧中的角色原型。23人中大多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新闻价值”,然而美国主流媒体在对初选进行报道时,却将绝大多数媒体资源集中到了一个人身上——最具娱乐价值的地产富豪、真人秀主持人唐纳德·特朗普。

媒体研究中心(Media Research Center, MRC)在对CNN去年8月下旬至9月初12天的节目进行抽样统计后发现,其黄金时段对特朗普的报道时长多达580分钟,占所有17名共和党候选人的78%;排在第2至第4位的候选人曝光时间分别为88、41和10分钟。其余13名候选人在CNN上露脸的机会均不足10分钟,榜尾几名只出镜数秒钟,纽约州长乔治·帕塔其连一秒钟都没有捞到。CNN并非孤例,三大电视网(CBS、NBC和ABC)在初选投票前的一个月,晚间新闻的选战报道将60%的时间都给了特朗普,大部分候选人同样只获得不足10分钟甚至不足一分钟的曝光时间。

根据皮尤中心的相关调查,美国成年人中有57%将电视作为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有线新闻和电视网这种极度失衡的报道安排,对那些缺乏知名度候选人的问鼎之旅无疑是极为致命的。

这种报道失衡并不局限于电视,据媒体数据分析公司MediaQuant统计,截至今年2月,亦即初选投票开始时,特朗普从所有媒体平台获得了价值近20亿美元的免费报道,而第二名希拉里·克林顿只有7.5亿美元。

在惊人的统计数据背后,是各路美国新老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赚点击、搏收视而置新闻责任于不顾的赤裸现实。

10月14日,在哈佛大学的一个论坛上,CNN的老板杰夫·扎克承认“现在回想起来,对特朗普的报道,尤其在初选时期的报道,可能有些过多了” 。但是他也说,当特朗普举行初选活动时,他们不得不从头到尾一分钟不落的直播,“因为你不知道他会在什么时候说出什么话,然后马上成为一个大新闻 “。

CNN对特朗普的过度报道虽然被公众广为诟病,甚至连许多媒体同行也不以为然,但是在投票日前一周新出炉的收视统计显示,CNN不仅所有关键收视数据都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而且首次在中低年龄组黄金时段和全天收视数据上打败了最大的竞争对手福克斯新闻台(FOX News)。

有这样“漂亮“的数据作支撑,恐怕CNN不仅不会在以后的选举报道中改弦更张,很可能一些同行还要步其后尘。

商业利益并不是美国主流媒体在大选报道中的唯一考量,在选战进入关键阶段,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也会左右相关报道的角度和内容。

美国的主流媒体(全国发行的大型报纸杂志,电视网、有线电视台以及公共广播电台),绝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意识形态偏见,在两党对立的局面下,大部分媒体站位都很清楚,其中绝大部分倾向于民主党,福克斯新闻和《华尔街日报》意识形态右倾。今年一家名为The Data Face的机构对八家有影响的媒体一年多的选战报道进行抽样分析后发现,《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对希拉里的报道温言有加,而福克斯新闻则对特朗普忠心耿耿。

在初选阶段,媒体为了商业利益,对特朗普“格外关照”,但在他打败党内对手顺利上位、开始同希拉里在普选中进行对决后,左倾媒体便开始对他进行打压。MRC在对7月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后12周时间里的大选报道进行分析后发现,三大电视网对特朗普的报道91%是负面新闻,对希拉里的负面报道占79%。而在上个月特朗普“秽语门”爆出来后,主流媒体(除了福克斯新闻)在对“特朗普性侵“和”维基解密希拉里”两大丑闻的报道极不成比例,有的时候三大电视网晚间新闻对两个候选人各自丑闻的时间分配比例差距会高达23:1.。10月13日出版的《纽约时报》上,有11篇关于特朗普的负面报道,包括一条在体育版,而对希拉里的负面报道一篇都没有。

MRC的报告还指出,当报道希拉里的负面新闻时,媒体基本能够就事论事,用中性词客观描述;但是在报道特朗普的负面新闻时,各种颜色鲜艳的形容词层出不穷:“恐吓政治”、“危险”、“庸俗”、“误导”、“霸凌”……《巴尔的摩太阳报》作家大卫·兹维克在专栏中质问,为什么《纽约时报》在9月份的头版报道中直呼特朗普为“撒谎者”,但是希拉里在邮件服务器问题上发表同事实不符的声明后,《纽约时报》却不愿用同样的词去形容希拉里?

左翼主流媒体在大选中暗中相助民主党候选人早已不是新闻,比如2012年10月下旬,在奥巴马谋求连任的关键时刻,三大电视网对班加西恐怖袭击案进行长达一周的彻底禁言,虽然三个台的记者有很有价值的相关报道,但却无法在晚间新闻中得到一秒钟时间。

而在今年大选中,由于维基解密等黑客机构公布了据称从希拉里竞选团队和民主党全国委员会获得的一些私密邮件,使一些主流媒体的新闻从业者私下同希拉里团队暗通款曲的内幕被曝光,使公众对媒体偏向的恶劣程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维基解密公布的邮件显示,曾担任CNN评论员的丹娜·巴乔多次提前向希拉里阵营泄露电视辩论问题;《纽约时报》的麦姬·哈勃曼多次提前通知希拉里团队让其对本报的爆料有所准备,并被希拉里团队内部评价为“从不令我们失望”的记者;CNBC的主持人约翰·哈伍德在采访共和党候选人杰布·布什前,竟然去向希拉里团队征求意见……在这些人的“努力”下,主流媒体想要在选举中保持公平公正客观,根本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媒体在大选报道上的倾向性,一方面同这些机构的意识形态传统有关,同时也受到从业者的教育背景和美国知识界整体环境的影响,此外,媒体与政府的裙带关系也是一个因素。比如CBS新闻总裁大卫·罗德就是奥巴马政府主持修改班加西报告的国安顾问本·罗德的哥哥;ABC新闻总裁本·舍伍德的妹妹伊丽莎白也曾在白宫担任国安顾问;曾担任希拉里副手的助理国务卿汤姆·耐慈的太太,是CNN住华盛顿的主管……

在刚刚结束的选举中,美国各路媒体赚的盆满钵满,但声誉也饱受打击。美国昆尼皮亚克(Quinnipiac university)大学10月19日的一个民调显示,55%的选民认为媒体对大选的报道存在偏见,其中共和党选民中这个比例高达9成,而民主党选民有3/4的人认为报道是公平的;认为媒体有偏见的中间派选民比例是61%。有趣的是,在昆尼皮亚克大学的民调中,11个问题中有3个关于特朗普的性丑闻,没有一个特别提到希拉里的邮件门/维基解密问题。

特朗普和希拉里在竞选过程中,多次被各种民调列为美国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总统候选人,而在NBC/《华尔街日报》9月发布的一项调查中,受访者对媒体的印象比特朗普还要低,只有不足2成的民众仍然对媒体存有信心。

11月11日,《纽约时报》发行人小阿瑟·苏茨伯格给员工发公开信,保证在特朗普当选后,将客观公正地对他进行报道。并鼓励员工说:“我们的前辈正是为这一时刻创建了这份报纸——对强大的权力机构进行有力地监督,不偏不倚。”

虽然发行人义正辞严,但是考虑到那些曾暗中相助希拉里的记者们在被曝光后仍然是报纸的中流砥柱,这封公开信的实现程度,恐怕同特朗普的竞选承诺差不多。

(本文作者杜剑峰是留美学者,现在新英格兰地区从事生物医学的科研工作。业余时间关注美国时政及社会文化新闻,长期为《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南方周末》、《凤凰周刊》等中文媒体撰写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