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不温不火的广州金融业,想要加速赶上北上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不温不火的广州金融业,想要加速赶上北上深

目前来看,广州的金融业与其经济体量并不匹配。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612日,广州印发《推动广州金融开放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下称《创新方案》)和《完善广州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金融平台、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实施方案》指出,目标为到2025年,广州银行业总资产达10万亿元,年保费规模达1800亿元,培育发展6家以上市场规模和竞争力居同行业前列的证券、基金、期货业法人金融机构,打造1-2个全国性的金融交易平台。

相比于其他一线城市,广州的金融业一直不温不火。

上海具备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石油交易所、黄金交易所等全国性交易平台;北京坐拥央行和各类金融监管总部、金融央企及民营金融总部;深圳拥有深交所、文交所,以及招商银行、平安集团等众多金融机构,三者奠定了国内金融城市第一梯队。

2022年广州市金融业增加值2596.15亿元,而上海为8626.31亿元、北京为8196.7亿元、深圳为5137.98亿元。可以说,广州的金融业与其经济体量并不匹配。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向界面大湾区分析道,广州既要谋求经济发展,又要兼顾省内其他城市协调发展,并平衡与深圳的错位竞争,因此其金融业发展一直以稳为主:“以证券业为例,由于缺乏全国金融市场交易平台,证券服务机构聚集效应不明显且综合实力较弱。”

直到2021年,广州才迎来第一个全国性金融交易平台——广州期货交易所,并于202212月上市交易第一个品种“工业硅”。

依托广期所,《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打造完整期货交易产业链:支持引进或新设各类期货经营、风险管理等期货中介和服务机构,吸引与期货交易和资产配置相关的金融机构落户广州;支持在南沙、黄埔、增城等区布局设立期货交割仓,探索开展期货保税交割。

《创新方案》同样指出,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与深交所、港交所及各大国际期货交易所开展合作,扩大“广州价格”影响力。

615日,香港交易所发言人向界面大湾区表示,香港交易所2021年投资了广州期货交易所7%的股权,成为第一个获准入股内地期货交易所的境外机构,“香港交易所会通过支持广期所的市场化和国际化,与广期所共同推进大湾区绿色低碳市场的发展。”

广州金融发展滞后于香港、深圳,但保险业有一定比较优势,随着广期所设立,正通过打造期货产业链,在保险、期货、理财、资管等方向着力,深入谋求错位竞争。罗志恒指出,广州突围的另一个方向为保险业。

广州保费收入长期位列省内第一。2021年,广州保费收入1463.4亿元,占全省的26.2%,同比增长4.3%,比广东(4.08%)高0.22个百分点,比全国(4.05%)高0.25个百分点。

根据《实施方案》,将支持在南沙设立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为在大湾区内地居住或者工作且合法持有港澳保单的客户提供售后服务。

“3月份以来,各家保险公司打起优惠战,储蓄险优惠半年保费。”香港富通保险的梁灿涛告诉记者,陪内地客户到银行门口排长龙是家常便饭。庞大的市场需求亦成为推动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设立的客观因素。

加上粤港澳在区域、职业、教育等方面进一步互联互通,也为新型保险产品奠定基础。《实施方案》指出,支持三地保险机构合作开发符合规定的跨境机动车保险、跨境医疗保险等产品,探索研发与港澳接轨的律师、医生、会计师、税务师、建筑师等职业责任保险产品。

兼具地理位置和政策倾斜的优势,南沙也成为跨境金融业务的试点首选。此前,南沙已经启动了QFLPQDLP私募基金跨境投融资试点工作,已有7家基金管理企业获批QFLP试点资格,获批额度超163亿元人民币。

《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及,支持南沙拓展自由贸易(FT)账户体系功能和应用,争取在跨境资金管理、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方面先行先试;并在南沙开展外汇管理改革,支持相关企业在一定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符合条件的企业自主选择跨境投融资币种,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于登记。另外,支持粤港澳三地机构在南沙合作设立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募集内地、港澳地区及海外机构和个人的人民币资金,为企业“走出去”开展投资、并购提供投融资服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不温不火的广州金融业,想要加速赶上北上深

目前来看,广州的金融业与其经济体量并不匹配。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612日,广州印发《推动广州金融开放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下称《创新方案》)和《完善广州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金融平台、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实施方案》指出,目标为到2025年,广州银行业总资产达10万亿元,年保费规模达1800亿元,培育发展6家以上市场规模和竞争力居同行业前列的证券、基金、期货业法人金融机构,打造1-2个全国性的金融交易平台。

相比于其他一线城市,广州的金融业一直不温不火。

上海具备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石油交易所、黄金交易所等全国性交易平台;北京坐拥央行和各类金融监管总部、金融央企及民营金融总部;深圳拥有深交所、文交所,以及招商银行、平安集团等众多金融机构,三者奠定了国内金融城市第一梯队。

2022年广州市金融业增加值2596.15亿元,而上海为8626.31亿元、北京为8196.7亿元、深圳为5137.98亿元。可以说,广州的金融业与其经济体量并不匹配。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向界面大湾区分析道,广州既要谋求经济发展,又要兼顾省内其他城市协调发展,并平衡与深圳的错位竞争,因此其金融业发展一直以稳为主:“以证券业为例,由于缺乏全国金融市场交易平台,证券服务机构聚集效应不明显且综合实力较弱。”

直到2021年,广州才迎来第一个全国性金融交易平台——广州期货交易所,并于202212月上市交易第一个品种“工业硅”。

依托广期所,《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打造完整期货交易产业链:支持引进或新设各类期货经营、风险管理等期货中介和服务机构,吸引与期货交易和资产配置相关的金融机构落户广州;支持在南沙、黄埔、增城等区布局设立期货交割仓,探索开展期货保税交割。

《创新方案》同样指出,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与深交所、港交所及各大国际期货交易所开展合作,扩大“广州价格”影响力。

615日,香港交易所发言人向界面大湾区表示,香港交易所2021年投资了广州期货交易所7%的股权,成为第一个获准入股内地期货交易所的境外机构,“香港交易所会通过支持广期所的市场化和国际化,与广期所共同推进大湾区绿色低碳市场的发展。”

广州金融发展滞后于香港、深圳,但保险业有一定比较优势,随着广期所设立,正通过打造期货产业链,在保险、期货、理财、资管等方向着力,深入谋求错位竞争。罗志恒指出,广州突围的另一个方向为保险业。

广州保费收入长期位列省内第一。2021年,广州保费收入1463.4亿元,占全省的26.2%,同比增长4.3%,比广东(4.08%)高0.22个百分点,比全国(4.05%)高0.25个百分点。

根据《实施方案》,将支持在南沙设立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为在大湾区内地居住或者工作且合法持有港澳保单的客户提供售后服务。

“3月份以来,各家保险公司打起优惠战,储蓄险优惠半年保费。”香港富通保险的梁灿涛告诉记者,陪内地客户到银行门口排长龙是家常便饭。庞大的市场需求亦成为推动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设立的客观因素。

加上粤港澳在区域、职业、教育等方面进一步互联互通,也为新型保险产品奠定基础。《实施方案》指出,支持三地保险机构合作开发符合规定的跨境机动车保险、跨境医疗保险等产品,探索研发与港澳接轨的律师、医生、会计师、税务师、建筑师等职业责任保险产品。

兼具地理位置和政策倾斜的优势,南沙也成为跨境金融业务的试点首选。此前,南沙已经启动了QFLPQDLP私募基金跨境投融资试点工作,已有7家基金管理企业获批QFLP试点资格,获批额度超163亿元人民币。

《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及,支持南沙拓展自由贸易(FT)账户体系功能和应用,争取在跨境资金管理、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方面先行先试;并在南沙开展外汇管理改革,支持相关企业在一定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符合条件的企业自主选择跨境投融资币种,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于登记。另外,支持粤港澳三地机构在南沙合作设立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募集内地、港澳地区及海外机构和个人的人民币资金,为企业“走出去”开展投资、并购提供投融资服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