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特写】“女性”“上海”成今年上影节创投关键词,青年影人在市场迷思中前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特写】“女性”“上海”成今年上影节创投关键词,青年影人在市场迷思中前行

“首先要让他们清晰类型,明白类型的规则是什么,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这样你才能真正触达市场的时候,才不会被观众砸你的场子。”

界面新闻记者 | 胡毓靖

界面新闻编辑 | 李芳

6月15日,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项目创投(SIFF PROJECT)揭晓本次推荐项目,为期四天的创投落下帷幕。

电影节创投环节是年轻电影人进入市场前听取成熟电影人建议、找到投资和迅速成长的平台。据上影节创投负责人范静雯介绍,自2007年设立以来,上影节电影项目创投见证87个项目进入制作、其中72部参与国内外各大电影节展、44部入围A类电影节、同时63部影片实现了国内外的院线上映。

上影节创投的多项成果中,2021年入围了"青年导演项目"单元的《鹦鹉杀》已于去年杀青,影片由麻赢心执导,周冬雨和章宇主演,预计今年上映。久美成列执导的《一个和四个》曾入围2020的制作中项目,获得"天工异彩特别关注项目"和"莫非影画新声特别关注项目"后,有效推进了影片的后期制作进度。成片后入围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并获得FIRST电影展最佳剧情长片奖项。

今年上影节电影项目创投共收到679个有效项目申报,经过遴选, 33个项目入围,其中8青年导演项目,2个国际合作项目,13个创作中项目,10个制作中项目。 

在创投路演环节,导演、编剧、制片人乌尔善担任本届创投年度推荐主席,他与制片人、监制陈祉希和导演忻钰坤一起对进入终审的33个项目给出建议,并评审评选出优胜项目。

本届创投年度推荐主席乌尔善

女性题材、上海题材层出叠见

从《你好,李焕英》《我的姐姐》到《爱情神话》和《妈妈!》,女性题材电影开始在市场释放影响力。背后如贾玲、杨荔钠、殷若昕和邵艺辉等女性电影人亦崭露头角,为这个长久以来由男性主导的市场添上了新意。

纵观上影节的创投项目,女性电影人选择拍摄女性题材影片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同桌妈妈》取材于导演陈媚宇的真实经历——19岁生子,20岁结婚,21岁离婚,讲述一个少女怀孕产子后追寻学业和自我的曲折过程。《这周五的游乐场》讲的是一个家庭里母亲、妻子、女儿三个女性在一周内发生的故事,探寻女性日常生活下暗藏的汹涌。《寒冬里的盛夏》则以一个极端的爱情故事,尝试倒转视角,用女性凝视男性。

相比其他节展创投,这些女性题材电影在角色塑造、类型和深度上亦有延展。从人物关系来看,呈现出个体、跨代际、两性多种样态,类型上武侠、爱情、剧情兼有。

女性主角不局限于单一的青春期少女和囿于家庭的女性,小女孩、老年女性也成为女性电影人挖掘的对象。主题上则从自我认同,两性、家庭关系到地域文化、人生命运,呈现了有深度的多样性。

比如《遥遥传》结合武侠和青春,讲述一个女孩逃脱自己命运的故事。《拜拜,拜拜》则将视角放置在一个闽南的福建“阿嬷”身上,该片制片人踢替向界面新闻表示,她和导演叶谦平时就很关注女性议题。作为福建人,他们在信奉“拜拜文化”和“爱拼才会赢”的闽南女性身上看到一种生命不屈的韧劲。

踢替可以轻易回忆起一个典型的福建“阿嬷”形象——“可能她老公很废,儿子也很废,她也不跟老公离婚,要负责养家,还要照顾一个废老公、废儿子。”

《拜拜,拜拜》导演叶谦和制片人踢替在创投路演现场

除了女性题材外,本次创投的“上海元素”也十分突出。多个项目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上海,也有不少导演和制作团队来自上海,不少项目也将拍摄地选在江南地区,总体上呈现出浓郁的江南气息。

比如《雨夜曼波》《清水落大雨》《了不起的全智贤》,均以现代上海为背景展开叙事。其中《雨夜曼波》讲述了暴雨之夜的相爱相杀与相互救赎;《清水落大雨》讲述了上海女性李清水的人生际遇;《了不起的全智贤》讲述了上海文学女青年与快递员之间的爱情。而《醒来觉得甚是爱你》则回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讲述了知名翻译家朱生豪与莎士比亚的渊源。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在中、英两地取景,分别由《又见奈良》《米花之味》导演鹏飞和《曼德拉》《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导演贾斯汀·查德维克执导,该片制片人朱力向界面新闻介绍,目前英国部分已完成拍摄,正在寻找合适的中国演员,并寻求沪杭两地的政府合作。

新颖的故事和视角也吸引了行业合作方的关注。踢替表示,在过去两天的洽谈会上,已经有二十多家公司向她表达了合作意愿。现在该片600万的预算已到位500万,参与创投的目标是寻找后期制作资金、合作制片人、国内发行和赞助商。

电影项目创投洽谈会议现场

曾服务《满江红》《大圣归来》等影片的影视科技公司天工异彩将特别关注项目荣誉授予了《醒来觉得甚是爱你》,并将为该项目提供价值20万元的技术服务。

天工异彩大后期制片经理Eileen告诉界面新闻,之所以看好《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是因为它在内容上结合了莎士比亚这一观众耳熟能详的IP,江南意蕴交织西方文化,新颖浪漫;在形式上采取三段式交错叙事,在近几年电影市场中较为少见。

进入市场之前,新题材仍需要打磨文本。作为评委会里唯一的女性,创投评委陈祉希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群访时称《同桌妈妈》的选题是“上天赐予导演的,别人不可能有”。

但她同时建议陈媚宇继续打磨文本和结构,不能沉溺在自己的故事中,导致缺乏对故事的客观视角,“这个故事已经够特殊了,要在特殊性下面找普世性,才能有效成型,进入市场后收获比较好的结果。”

走出类型和商业化的迷思

新题材意味着类型的多元化,过去一段时间内,国内电影市场类型局限在主旋律、喜剧、悬疑等类型中,一定程度影响了观众的观影热情。

在本次上影节创投中,三位评委则一致评价类型多元化是本届创投的最大亮点。悬疑、犯罪、爱情等类型之外,武侠、人物传记等市场少见影片也令人耳目一新。乌尔善称,中国电影类型还不够丰富,歌舞片等类型接近一片空白,“无论从电影的历史和现在全球电影的样貌来说,中国电影类型太少了,类型拓展很有意义,观众期望看到更多不同的类型。”

陈祉希回忆,自己前几年担任创投评审时,10个项目8个是犯罪片,“(主角)不是神经病就是杀人犯,要么就是变态,我看那些文本时就特别生气,就会想:这和你的生活毫无关系。”

你无非就是在臆想、在编造,只是因为这样的类型比较容易入手,比较简单,或者是说这样人物的张力大,所以你觉得写这样的人物有趣。但这一次的感受就是多样性、丰富性非常好。”陈祉希感叹。

制片人、监制陈祉希

多元化的同时,类型模糊、类型复合的问题又浮现出来,乌尔善对这一问题感知尤为敏锐。青年创投项目中的《第一次选择》标上了“青春 喜剧 运动”三个标签,但在乌尔善看来,故事文本没有并体现喜剧类型。

乌尔善分析年轻电影人的心理——太渴望得到电影节、投资方和观众的关注,他们可能觉得多一种元素和类型,会有更多市场投资关注。

“类型是跟观众建立的契约,都有基本的范式,”乌尔善纠正道,“你不能我说我是川菜馆,结果你端上来的是四喜丸子,那就完蛋了,这就自掘坟墓你知道吗?所以首先要让他们清晰类型,明白类型的规则是什么,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这样你才能真正触达市场的时候,才不会被观众砸你的场子。”

 “你不要认为喜剧在市场卖钱,你就是喜剧,你不具备这样的类型,会遭到市场反噬。你标一个喜剧观众没有看到喜剧,那观众肯定要骂你,”陈祉希建议年轻电影人转换思路,“把单一类型做到极致,成功率反而更高。”

《爸爸的爸爸叫爷爷》导演、制片人戢子丰、莫珠琳、张韩慧

类型连接市场和观众,类型的迷思反映的是创作者对项目定位的模糊、对市场把握欠缺经验。

青年创投项目中的《南方画室》定位是青春片,讲的是一群美术生找寻自我的故事。在忻钰坤看来,导演想表达自由,但对白又很沉闷,故事离生活太远,观众很难找到视角代入。陈祉希补充也表示,影片可能观影门槛太高,观众无法找到现实的情绪对应,市场定位不明确。

制作中项目《爸爸的爸爸叫爷爷》故事中的人物源于导演戢子丰现实中的家人,戢子丰介绍,拍摄时他希望放大客观环境渲染与真实角色的状态。但在乌尔善看来,影片太过重视自我表达而忽略市场,甚至对市场存在臆想。

乌尔善和陈祉希强调,青年电影人要对自己的项目属于商业片还是文艺片有清晰认知,二者需要分而论之。

如果是项目定位是商业片就必然要具备商业性,目标是吸引观众进影院撑起票房,就需要在娱乐的环境下考量作品具有哪些类型元素,类型元素的组织是否适应市场的要求,预算能否匹配到类型电影的品质。

若定位是艺术片,方向则可能是电影节展,观众是电影行业内的人,影片需要保持自己的原创性电影语言和审美表达,“不要再去够商业片的成本和预算,就踏踏实实地,用100万、150万甚至是更低的成本完成你的第一部作品,让我们和市场能够认知到你,先看到你的作品能够成型。”

艾麦提·买买提执导的《闲云野鹤》故事有着清晰的小众性——维吾尔族语台词、童话色彩的影像、简单的人物、荒诞的情节。乌尔善从剧本中读到了艺术片的定位,也对其区别于华语电影之外的电影语感很欣赏。他建议艾麦提成片后多走海内外电影节展,“不要考虑市场,要超越市场”。

艾麦提告诉界面新闻,《闲云野鹤》是一部低成本的艺术片,洽谈会上有20多家公司交流合作,他有信心找到喜爱这种类型的小众观影人群。踢替也表示,《拜拜,拜拜》未来会尝试海内外的电影节,发行上重点瞄准福建、广东这两大与主题有文化接近性的票仓,抓住小众,有余力再做更广泛的发行。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导演鹏飞和制片人朱力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则有着更强的商业化属性,影片1800万的预算在一众300到500万元成本的影片中已经算是“高成本”,同时在中国、中国台湾和英国三地取景,演员也希望找到“独一无二”的人选,未来的预期是国内发行和国际发行,定位与商业化方向匹配。

讲述印度版现代“以身饲虎”故事的影片《虎腹之中》是今年上影节创投非常有特色的一个项目,由印度导演贾特拉·悉达多执导,其上一部影片《爱与承诺》曾经于2018年在上海电影节展映。该项目由分别来自印、美、中三国的电影人合力制作,也是本次创投WIP(制作中项目)环节唯一一个外语片项目。《虎腹之中》目前已经定剪,进入后期制作阶段。乌尔善在创投现场及采访中多次称赞影片完成度、制作成熟度高,并主动表示要为影片提供后期调色服务,“调到你们满意为止”,乌尔善不吝赞美。

该项目中方制片人李芳告诉界面新闻,此次参与上影节创投主要是希望寻找到约100万人民币左右的资金,同时也希望在国内找到潜在的投资和发行合作伙伴,“我们的目标是明年的柏林电影节”。另外一位制片人黄茂昌也表示,为市场考虑,这部影片后续将会制作多语言版本,以尽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拓展观众群。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电影市场还在缓慢复苏。传导到创作端,今年上影节创投项目列出的预算均相对谨慎,超出1000万的影片不多,多数项目试图将成本控制在300万到500万内。但不论是评委还是入选创投的青年电影人,对市场的恢复仍持有信心。

Eileen认为,合拍片、与国外合作影片在疫情恢复后仍有可能通过类型拓展掀起中西文化交流的风潮。陈祉希则表示,今年电影市场能否复苏,全看暑期档,因为暑期档影片够多、类型够多元,“我还是抱有希望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特写】“女性”“上海”成今年上影节创投关键词,青年影人在市场迷思中前行

“首先要让他们清晰类型,明白类型的规则是什么,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这样你才能真正触达市场的时候,才不会被观众砸你的场子。”

界面新闻记者 | 胡毓靖

界面新闻编辑 | 李芳

6月15日,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项目创投(SIFF PROJECT)揭晓本次推荐项目,为期四天的创投落下帷幕。

电影节创投环节是年轻电影人进入市场前听取成熟电影人建议、找到投资和迅速成长的平台。据上影节创投负责人范静雯介绍,自2007年设立以来,上影节电影项目创投见证87个项目进入制作、其中72部参与国内外各大电影节展、44部入围A类电影节、同时63部影片实现了国内外的院线上映。

上影节创投的多项成果中,2021年入围了"青年导演项目"单元的《鹦鹉杀》已于去年杀青,影片由麻赢心执导,周冬雨和章宇主演,预计今年上映。久美成列执导的《一个和四个》曾入围2020的制作中项目,获得"天工异彩特别关注项目"和"莫非影画新声特别关注项目"后,有效推进了影片的后期制作进度。成片后入围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并获得FIRST电影展最佳剧情长片奖项。

今年上影节电影项目创投共收到679个有效项目申报,经过遴选, 33个项目入围,其中8青年导演项目,2个国际合作项目,13个创作中项目,10个制作中项目。 

在创投路演环节,导演、编剧、制片人乌尔善担任本届创投年度推荐主席,他与制片人、监制陈祉希和导演忻钰坤一起对进入终审的33个项目给出建议,并评审评选出优胜项目。

本届创投年度推荐主席乌尔善

女性题材、上海题材层出叠见

从《你好,李焕英》《我的姐姐》到《爱情神话》和《妈妈!》,女性题材电影开始在市场释放影响力。背后如贾玲、杨荔钠、殷若昕和邵艺辉等女性电影人亦崭露头角,为这个长久以来由男性主导的市场添上了新意。

纵观上影节的创投项目,女性电影人选择拍摄女性题材影片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同桌妈妈》取材于导演陈媚宇的真实经历——19岁生子,20岁结婚,21岁离婚,讲述一个少女怀孕产子后追寻学业和自我的曲折过程。《这周五的游乐场》讲的是一个家庭里母亲、妻子、女儿三个女性在一周内发生的故事,探寻女性日常生活下暗藏的汹涌。《寒冬里的盛夏》则以一个极端的爱情故事,尝试倒转视角,用女性凝视男性。

相比其他节展创投,这些女性题材电影在角色塑造、类型和深度上亦有延展。从人物关系来看,呈现出个体、跨代际、两性多种样态,类型上武侠、爱情、剧情兼有。

女性主角不局限于单一的青春期少女和囿于家庭的女性,小女孩、老年女性也成为女性电影人挖掘的对象。主题上则从自我认同,两性、家庭关系到地域文化、人生命运,呈现了有深度的多样性。

比如《遥遥传》结合武侠和青春,讲述一个女孩逃脱自己命运的故事。《拜拜,拜拜》则将视角放置在一个闽南的福建“阿嬷”身上,该片制片人踢替向界面新闻表示,她和导演叶谦平时就很关注女性议题。作为福建人,他们在信奉“拜拜文化”和“爱拼才会赢”的闽南女性身上看到一种生命不屈的韧劲。

踢替可以轻易回忆起一个典型的福建“阿嬷”形象——“可能她老公很废,儿子也很废,她也不跟老公离婚,要负责养家,还要照顾一个废老公、废儿子。”

《拜拜,拜拜》导演叶谦和制片人踢替在创投路演现场

除了女性题材外,本次创投的“上海元素”也十分突出。多个项目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上海,也有不少导演和制作团队来自上海,不少项目也将拍摄地选在江南地区,总体上呈现出浓郁的江南气息。

比如《雨夜曼波》《清水落大雨》《了不起的全智贤》,均以现代上海为背景展开叙事。其中《雨夜曼波》讲述了暴雨之夜的相爱相杀与相互救赎;《清水落大雨》讲述了上海女性李清水的人生际遇;《了不起的全智贤》讲述了上海文学女青年与快递员之间的爱情。而《醒来觉得甚是爱你》则回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讲述了知名翻译家朱生豪与莎士比亚的渊源。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在中、英两地取景,分别由《又见奈良》《米花之味》导演鹏飞和《曼德拉》《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导演贾斯汀·查德维克执导,该片制片人朱力向界面新闻介绍,目前英国部分已完成拍摄,正在寻找合适的中国演员,并寻求沪杭两地的政府合作。

新颖的故事和视角也吸引了行业合作方的关注。踢替表示,在过去两天的洽谈会上,已经有二十多家公司向她表达了合作意愿。现在该片600万的预算已到位500万,参与创投的目标是寻找后期制作资金、合作制片人、国内发行和赞助商。

电影项目创投洽谈会议现场

曾服务《满江红》《大圣归来》等影片的影视科技公司天工异彩将特别关注项目荣誉授予了《醒来觉得甚是爱你》,并将为该项目提供价值20万元的技术服务。

天工异彩大后期制片经理Eileen告诉界面新闻,之所以看好《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是因为它在内容上结合了莎士比亚这一观众耳熟能详的IP,江南意蕴交织西方文化,新颖浪漫;在形式上采取三段式交错叙事,在近几年电影市场中较为少见。

进入市场之前,新题材仍需要打磨文本。作为评委会里唯一的女性,创投评委陈祉希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群访时称《同桌妈妈》的选题是“上天赐予导演的,别人不可能有”。

但她同时建议陈媚宇继续打磨文本和结构,不能沉溺在自己的故事中,导致缺乏对故事的客观视角,“这个故事已经够特殊了,要在特殊性下面找普世性,才能有效成型,进入市场后收获比较好的结果。”

走出类型和商业化的迷思

新题材意味着类型的多元化,过去一段时间内,国内电影市场类型局限在主旋律、喜剧、悬疑等类型中,一定程度影响了观众的观影热情。

在本次上影节创投中,三位评委则一致评价类型多元化是本届创投的最大亮点。悬疑、犯罪、爱情等类型之外,武侠、人物传记等市场少见影片也令人耳目一新。乌尔善称,中国电影类型还不够丰富,歌舞片等类型接近一片空白,“无论从电影的历史和现在全球电影的样貌来说,中国电影类型太少了,类型拓展很有意义,观众期望看到更多不同的类型。”

陈祉希回忆,自己前几年担任创投评审时,10个项目8个是犯罪片,“(主角)不是神经病就是杀人犯,要么就是变态,我看那些文本时就特别生气,就会想:这和你的生活毫无关系。”

你无非就是在臆想、在编造,只是因为这样的类型比较容易入手,比较简单,或者是说这样人物的张力大,所以你觉得写这样的人物有趣。但这一次的感受就是多样性、丰富性非常好。”陈祉希感叹。

制片人、监制陈祉希

多元化的同时,类型模糊、类型复合的问题又浮现出来,乌尔善对这一问题感知尤为敏锐。青年创投项目中的《第一次选择》标上了“青春 喜剧 运动”三个标签,但在乌尔善看来,故事文本没有并体现喜剧类型。

乌尔善分析年轻电影人的心理——太渴望得到电影节、投资方和观众的关注,他们可能觉得多一种元素和类型,会有更多市场投资关注。

“类型是跟观众建立的契约,都有基本的范式,”乌尔善纠正道,“你不能我说我是川菜馆,结果你端上来的是四喜丸子,那就完蛋了,这就自掘坟墓你知道吗?所以首先要让他们清晰类型,明白类型的规则是什么,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这样你才能真正触达市场的时候,才不会被观众砸你的场子。”

 “你不要认为喜剧在市场卖钱,你就是喜剧,你不具备这样的类型,会遭到市场反噬。你标一个喜剧观众没有看到喜剧,那观众肯定要骂你,”陈祉希建议年轻电影人转换思路,“把单一类型做到极致,成功率反而更高。”

《爸爸的爸爸叫爷爷》导演、制片人戢子丰、莫珠琳、张韩慧

类型连接市场和观众,类型的迷思反映的是创作者对项目定位的模糊、对市场把握欠缺经验。

青年创投项目中的《南方画室》定位是青春片,讲的是一群美术生找寻自我的故事。在忻钰坤看来,导演想表达自由,但对白又很沉闷,故事离生活太远,观众很难找到视角代入。陈祉希补充也表示,影片可能观影门槛太高,观众无法找到现实的情绪对应,市场定位不明确。

制作中项目《爸爸的爸爸叫爷爷》故事中的人物源于导演戢子丰现实中的家人,戢子丰介绍,拍摄时他希望放大客观环境渲染与真实角色的状态。但在乌尔善看来,影片太过重视自我表达而忽略市场,甚至对市场存在臆想。

乌尔善和陈祉希强调,青年电影人要对自己的项目属于商业片还是文艺片有清晰认知,二者需要分而论之。

如果是项目定位是商业片就必然要具备商业性,目标是吸引观众进影院撑起票房,就需要在娱乐的环境下考量作品具有哪些类型元素,类型元素的组织是否适应市场的要求,预算能否匹配到类型电影的品质。

若定位是艺术片,方向则可能是电影节展,观众是电影行业内的人,影片需要保持自己的原创性电影语言和审美表达,“不要再去够商业片的成本和预算,就踏踏实实地,用100万、150万甚至是更低的成本完成你的第一部作品,让我们和市场能够认知到你,先看到你的作品能够成型。”

艾麦提·买买提执导的《闲云野鹤》故事有着清晰的小众性——维吾尔族语台词、童话色彩的影像、简单的人物、荒诞的情节。乌尔善从剧本中读到了艺术片的定位,也对其区别于华语电影之外的电影语感很欣赏。他建议艾麦提成片后多走海内外电影节展,“不要考虑市场,要超越市场”。

艾麦提告诉界面新闻,《闲云野鹤》是一部低成本的艺术片,洽谈会上有20多家公司交流合作,他有信心找到喜爱这种类型的小众观影人群。踢替也表示,《拜拜,拜拜》未来会尝试海内外的电影节,发行上重点瞄准福建、广东这两大与主题有文化接近性的票仓,抓住小众,有余力再做更广泛的发行。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导演鹏飞和制片人朱力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则有着更强的商业化属性,影片1800万的预算在一众300到500万元成本的影片中已经算是“高成本”,同时在中国、中国台湾和英国三地取景,演员也希望找到“独一无二”的人选,未来的预期是国内发行和国际发行,定位与商业化方向匹配。

讲述印度版现代“以身饲虎”故事的影片《虎腹之中》是今年上影节创投非常有特色的一个项目,由印度导演贾特拉·悉达多执导,其上一部影片《爱与承诺》曾经于2018年在上海电影节展映。该项目由分别来自印、美、中三国的电影人合力制作,也是本次创投WIP(制作中项目)环节唯一一个外语片项目。《虎腹之中》目前已经定剪,进入后期制作阶段。乌尔善在创投现场及采访中多次称赞影片完成度、制作成熟度高,并主动表示要为影片提供后期调色服务,“调到你们满意为止”,乌尔善不吝赞美。

该项目中方制片人李芳告诉界面新闻,此次参与上影节创投主要是希望寻找到约100万人民币左右的资金,同时也希望在国内找到潜在的投资和发行合作伙伴,“我们的目标是明年的柏林电影节”。另外一位制片人黄茂昌也表示,为市场考虑,这部影片后续将会制作多语言版本,以尽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拓展观众群。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电影市场还在缓慢复苏。传导到创作端,今年上影节创投项目列出的预算均相对谨慎,超出1000万的影片不多,多数项目试图将成本控制在300万到500万内。但不论是评委还是入选创投的青年电影人,对市场的恢复仍持有信心。

Eileen认为,合拍片、与国外合作影片在疫情恢复后仍有可能通过类型拓展掀起中西文化交流的风潮。陈祉希则表示,今年电影市场能否复苏,全看暑期档,因为暑期档影片够多、类型够多元,“我还是抱有希望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