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日日煮冲击上市,但靠收购难增强未来竞争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日日煮冲击上市,但靠收购难增强未来竞争力

预制菜品类在近年来成为风口,但在后疫情时代出现了更多不确定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马越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日日煮(DayDayCook)已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F-1文件(招股书),拟通过发行A类普通股的方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此前这家公司就在上市路上不断努力,2021年,日日煮就曾计划通过SPAC方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但在2022年决定以IPO方式在美国上市,并于同年10月首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DRS文件(上市申请)。

最开始日日煮的定位是“教你做饭”, 2012年在中国香港由朱嘉盈创立,早期是专注于视频食谱教学和食谱交流的网站。2015年,日日煮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2017年,日日煮上海K11开出内地首个线下美食体验馆,提供餐饮教学并售卖厨具、餐具和半成品食材包等商品。

经历了线上社区起步,内容电商与线下体验店结合的阶段后,日日煮在2019年推出了自有品牌业务。如今日日煮已经成为集合了内容、产品、品牌、渠道于一身的新经济消费公司,并且以多品牌矩阵进军海外市场。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3年3月31日,日日煮的主要产品包括自热方便速食、快速烹饪和新潮健康系列,消费场景覆盖办公室、旅行和家庭自煮等领域。

它在中国内地的三大品牌分别为“日日煮”“渔家翁”和“猛味”。日日煮作为旗舰品牌,已经开发了超过100种SKU,渔家翁主打扇贝和深海鱼等风味水产制品及即食类风味鱼糜零食;猛味则主打自热火锅、自热饭和快餐饭等自热及快餐食品。

图片来源:日日煮

在产品研发上,日日煮采取了C2M模式,设立了自有厨师与合作厂商研发人员组成的自有研发团队,根据市场趋势和用户需求研发新产品和口味,保持每月开发2-3款新品的频率,每季度开发1个产品系列的推新速度。

渠道方面,日日煮已覆盖了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TikTok)、哔哩哔哩、微博、小红书、快手、美团等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和内容平台,以及7-11、罗森、家乐福、盒马、Ole’、G-Super等线下渠道。

根据招股书数据,仅在2022年,公司与709家分销商达成合作关系,继续扩展线下零售销售网络。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线下销售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5%。

为了持续在海外市场扩张,更好地拓展市场渠道和增加收入来源,日日煮在2022年完成了4次收购,2023年至今又完成3笔收购,包括收购了4家拼多多网店的全部权益,还有位于美国旧金山的亚洲食品品牌“Nona Lim”。

新收购的Nona Lim主要做东南亚面食产品,在美国建立的分销网络主要包括Whole Foods Market、Target和Kroger等主要零售商。

不过包罗内容电商、自有品牌等多重业务的日日煮经营业绩并不理想。

2021和2022年,日日煮的营收分别为2.05亿元和1.80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7.8%和24.5%;净亏损则分别为4.59亿元和1.22亿元,实现一定收窄。

日日煮在招股书中强调,并购战略仍将是其接下来持续执行的一条增长路径。以及,未来的发展有三个明确的目标:一是积极施行多品牌策略,二是持续拓展海外市场,三是控制成本、扩大利润。

弗若斯特沙利文2022年行业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RTC(ready to cook即烹)市场规模已达到2548亿元人民币,2017-2021年复合年增速为28.21%。2026年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645亿元人民币,2021-2026年复合年增速为17.24%。

预制菜品类在近年来成为风口,但在后疫情时代出现了更多不确定性。

一方面是入局的各大品牌增加,其中不乏在食品研发、供应链上实力强劲的巨头企业,竞争变得激烈;另一方面,自热食品这样的细分品类,由于消费场景变化,消费者囤货需求减弱,以及性价比不够高而销量下滑,品牌迭代洗牌速度加快。

对于日日煮来说,想要给资本市场讲出令人信服的故事,则需要证明其内容能力与变现能力,在愈发内卷的美食赛道维持长期增长的势头,以及盘活线上线下的零售提升盈利能力。这无疑是充满挑战的一条路。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日日煮冲击上市,但靠收购难增强未来竞争力

预制菜品类在近年来成为风口,但在后疫情时代出现了更多不确定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马越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日日煮(DayDayCook)已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F-1文件(招股书),拟通过发行A类普通股的方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此前这家公司就在上市路上不断努力,2021年,日日煮就曾计划通过SPAC方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但在2022年决定以IPO方式在美国上市,并于同年10月首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DRS文件(上市申请)。

最开始日日煮的定位是“教你做饭”, 2012年在中国香港由朱嘉盈创立,早期是专注于视频食谱教学和食谱交流的网站。2015年,日日煮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2017年,日日煮上海K11开出内地首个线下美食体验馆,提供餐饮教学并售卖厨具、餐具和半成品食材包等商品。

经历了线上社区起步,内容电商与线下体验店结合的阶段后,日日煮在2019年推出了自有品牌业务。如今日日煮已经成为集合了内容、产品、品牌、渠道于一身的新经济消费公司,并且以多品牌矩阵进军海外市场。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3年3月31日,日日煮的主要产品包括自热方便速食、快速烹饪和新潮健康系列,消费场景覆盖办公室、旅行和家庭自煮等领域。

它在中国内地的三大品牌分别为“日日煮”“渔家翁”和“猛味”。日日煮作为旗舰品牌,已经开发了超过100种SKU,渔家翁主打扇贝和深海鱼等风味水产制品及即食类风味鱼糜零食;猛味则主打自热火锅、自热饭和快餐饭等自热及快餐食品。

图片来源:日日煮

在产品研发上,日日煮采取了C2M模式,设立了自有厨师与合作厂商研发人员组成的自有研发团队,根据市场趋势和用户需求研发新产品和口味,保持每月开发2-3款新品的频率,每季度开发1个产品系列的推新速度。

渠道方面,日日煮已覆盖了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TikTok)、哔哩哔哩、微博、小红书、快手、美团等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和内容平台,以及7-11、罗森、家乐福、盒马、Ole’、G-Super等线下渠道。

根据招股书数据,仅在2022年,公司与709家分销商达成合作关系,继续扩展线下零售销售网络。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线下销售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5%。

为了持续在海外市场扩张,更好地拓展市场渠道和增加收入来源,日日煮在2022年完成了4次收购,2023年至今又完成3笔收购,包括收购了4家拼多多网店的全部权益,还有位于美国旧金山的亚洲食品品牌“Nona Lim”。

新收购的Nona Lim主要做东南亚面食产品,在美国建立的分销网络主要包括Whole Foods Market、Target和Kroger等主要零售商。

不过包罗内容电商、自有品牌等多重业务的日日煮经营业绩并不理想。

2021和2022年,日日煮的营收分别为2.05亿元和1.80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7.8%和24.5%;净亏损则分别为4.59亿元和1.22亿元,实现一定收窄。

日日煮在招股书中强调,并购战略仍将是其接下来持续执行的一条增长路径。以及,未来的发展有三个明确的目标:一是积极施行多品牌策略,二是持续拓展海外市场,三是控制成本、扩大利润。

弗若斯特沙利文2022年行业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RTC(ready to cook即烹)市场规模已达到2548亿元人民币,2017-2021年复合年增速为28.21%。2026年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645亿元人民币,2021-2026年复合年增速为17.24%。

预制菜品类在近年来成为风口,但在后疫情时代出现了更多不确定性。

一方面是入局的各大品牌增加,其中不乏在食品研发、供应链上实力强劲的巨头企业,竞争变得激烈;另一方面,自热食品这样的细分品类,由于消费场景变化,消费者囤货需求减弱,以及性价比不够高而销量下滑,品牌迭代洗牌速度加快。

对于日日煮来说,想要给资本市场讲出令人信服的故事,则需要证明其内容能力与变现能力,在愈发内卷的美食赛道维持长期增长的势头,以及盘活线上线下的零售提升盈利能力。这无疑是充满挑战的一条路。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