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以190亿美金收购WhatsApp,牵出中国即时通讯专利注册人赵建文与成功擦肩的失落故事。专利2006年在中国被注册,全球炙手可热的微信、Line、WhatsApp都基于这项技术。然而,技术本身的易复制性、经营能力被质疑致使赵建文错失机会。在技术领域发现金矿,在商业领域未能变现。在中国有着很多的赵建文们,相较于技术发明,技术转化和产业应用更加困难,从技术发明人到企业家们究竟有多远呢?
技术发明人修炼的三种模式
企业对技术有不同的态度,小米、联想、华为便是三个典型案例。小米的互联网思维下创新商业模式崛起,联想多年坚持贸工技模式,华为坚持技术引领企业发展的模式。联想选择贸工技路径,经历快速崛起如今遭遇发展瓶颈;华为通过技术沉淀稳步崛起成世界级企业;小米在2011年通过颠覆智能手机切入市场,风口渐停后何去何从。企业选择的对待技术的不同模式,影响着企业的长久和持续发展。
1、小米模式:做风口猪,更要当埋头牛
小米作为互联网时代的行业新秀,2011年依靠精准切入智能手机领域,四年间做到销售额400亿。低价高配、线上直销颠覆渠道规则成为小米的亮点,然而面对华为、VIVO、OPPO等联合绞杀,小米优势渐消。迅速崛起的小米缺乏核心技术支撑,海外拓展中也因专利技术官司缠身。2015年智能手机风口渐停,小米手机出货量跌出前三甲,离目标相去甚远。
在手机市场预冷之后,小米转向构建生态系统。收购入股硬件公司,手环、充电宝、电饭锅等被制造出来。未来小米将有100个SKU,做中国的无印良品。2016年小米与苏宁合作,建线下体验店小米之家,为小米生态做准备。小米在手机市场预冷之后,选择的不是稳固现有地位补足技术短板,而是再造概念。无疑手机市场颓势已难挽回,风停之后惟有埋头当牛才是小米手机的未来,相比生态等诸多概念,切实抓技术或许更为踏实。
2、联想模式:贸工技有开始,技工贸才有未来
1994年,来料加工快速发展,中国逐渐崛起为世界工厂。联想出现“柳倪之争”,与联想技术总工倪光南的斗争中,副总裁柳传志胜出。柳上台后选择市场主导,约束技术投入并转向个人电脑制造。同时,迅速布局渠道拓宽市场,推动联想高速发展。并推动多元化战略,使联想崛起为IT巨鳄。从战略抉择上看,优先应对市场竞争不过早纠结于技术创新,帮联想战略制胜,但也埋下隐患。

联想走的“贸易派”为主、运营推广和渠道驱动的道路,业务上集中于低附加值版块,利润空间日趋被挤压。PC端失守、移动端混乱、并购失策、品牌陈旧,联想走“贸工技”道路盛极一时,但没有积极补足技术实力。在“贸工技”上成功开始的联想,却没有转型向“技工贸”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错失时机后需要花费巨大成本应对转型。在“贸工技”与“技工贸”的选择上,时常拿出来与联想对比的华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3、华为模式:技术为暗线,营销为明线
联想早期因为“贸工技”高速发展,净利润一度是华为的17倍。而近两年华为崛起反超,净利润是联想的5倍。对比联想遭遇瓶颈,华为在市场中低调崛起,数据亮眼。过去三年全球通信业萎缩,但华为2015年销售额增长30%。并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占据发展制高点。
华为崛起与重技术分不开,近10年华为累计研发投入约1880亿元人民币,年投入远高于销售额10%以上,华为“技术立企”理念长远影响企业发展。技术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但华为不止依赖于此发展。华为的销售同样犀利,在B2B运营商领域销售团队强劲,转型B2C后华为同样建立了销售铁军。同时,在技术创新下调整管理方式,构筑强大管理体系。低调的华为因技术稳步崛起,却又不断补充羽翼,健康发展。华为的营销为明线,技术为暗线的发展思路,助推华为低调崛起。
生存和发展是企业家追求的目标,不论是“技工贸”还是“贸工技”,最终目的是为了企业发展壮大。企业的经营决策都应依实际情况做出,适应时代潮流的选择便是正确的。同时科技创新是推动发展核心竞争力,坚持技术为核心在不同阶段补足品牌、管理、营销等弱项,才能推动企业赢在未来。
从技术发明人到企业家的三座大山
从小米、联想、华为的发展中,不同的路径走向了不同的未来。惟有掌握核心技术,企业才能突围而出,赢在长远。然而,技术发明到转化运用的路是极为艰难的,锦坤品牌研究院对全国近1000余家代表性技术型企业跟踪研究后发现,技术发明人到企业家的转型困难重重,需要跨越产品、品牌和渠道的三座大山,才能真正完成一个个挑战而登顶。
1、技术要转化为最有需求的产品
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技术要对接上消费者需求,不然只能被束之高阁。技术要转化为最有需求的产品,与产品是否切中消费者痛点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产品研发出来时便决定了其成败,技术发明人看到的痛点是否真是消费者的痛点。同时,也与技术发明人的包装有关,能否说服投资商、能否说服消费者体验,都影响着新技术能否迈出转化的第一步。
章光101,在研发之初便切中消费者的痛点。在生发技术上取得突破,推出便成为最有需求的产品。生发技术成为市场核心竞争力,章光101精准锁定脱发人群,提供全程养护服务,拓宽市场空间。在产品切中特点人群痛点,奠定章光101的成功基础,成为生发、黑发领域的领导品牌。在切中痛点之外,技术发明人还面临积极争取产品面世的困境,通过与厂家风险共担、提供给消费者免费试用等都是切入市场可尝试的方式。
2、做好品牌顶层设计
在技术转化成最有需求的产品后,摆在发明者面前的是品牌顶层设计。能否清晰定位切入领域,设计好的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通过商号、商标、品类语、广告语等“四品合一”建立良好的品牌识别,通过适配渠道进行连接,都将影响技术转化为产品后的发展方向,以及技术型企业发展的高度。
小米的成功便得益于商业模式。小米选择智能手机为切入,消费人群定位年轻人群。同时,效仿苹果的饥饿营销、粉丝经济,渠道上的颠覆以及互联网思维的运用推动小米快速崛起。在品牌上,隆平高科是成功的典型。袁隆平中出“天然杂交稻”,改写世界粮食生产进程。2000年,袁隆平同意将其姓名用于公司名称和股票简称。隆平高科在品牌背书下高速发展,公司若沿用马坡岭农业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发展量级或有天壤之别。

3、渠道运营是关键
在技术转化为产品、做好品牌顶层设计后,渠道运营成了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创造性的通过渠道运营完成与消费者亲密接触。在企业选择的不同渠道设置后,有着不同的运营管理方式。专柜与专卖店、微商或小区便利店都需要深入扎根,狠抓运营与绩效,有理有节的渠道运营是企业决胜关键。
加多宝经历与王老吉的红罐之争后,改用金罐包装,未来发展难以预测。然而加多宝平滑的度过品牌困境,依赖于加多宝深入扎根市场。依靠市场细分与渠道细分,加多宝建立起完善的渠道网,并在市场中摸索出了完整可行的渠道运营方案。商超渠道、小饭店渠道等不同的业绩指标与巡店管理、完善的经销商奖励制度,渠道运营有序及经销商管理到位保证加多宝平稳过渡。反观王老吉,抢夺红罐优势,与加多宝一样配方,甚至了解加多宝的渠道运营体系。但在市场的发展中,却难以一争高下,渠道运营不足阻碍了王老吉的拓展之路。
从技术发明人到企业家面临着技术转化为产品、如何做好顶层设计以及渠道运营的三座大山,技术发明人需要步步为赢,稳打稳扎向前发展,通过精准把握客户痛点助推技术转化为最有需求的产品,通过品牌顶层设计建设完善的商业模式将产品推向市场,通过渠道运营实现与消费者的紧密链接。企业只有经历过以上三座大山,技术才能转化为被消费者认可的优质产品,技术发明人才能成功转型为企业家。
从盖百霖看小发明如何开创大行业
在技术被消费者买单、技术发明人转型为企业家的历程中艰险不断,很难有小技术发明人在各个节点成功落实,在未来发展中占得先机。
在远离IT行业的医疗领域,有一个步步为赢的企业,通过一个小发明成功撬动大行业,并成功领跑行业,造福千万百姓,它就是盖百霖。盖百霖核心技术发明人胡发刚也在这一过程中,成功转型和升级为一个引领行业和产业发展的创业家。
1、发明人有初心才会坚持到最后
相对于章光101专注于生发,盖百霖专注于为更特殊的白癜风患者人群服务。世界上白癜风患者直逼1亿,没有有效治疗方法和特效药物。盖百霖通过白癜风遮盖液的推行,帮助百万白癜风患者重拾生命勇气。白癜风遮盖液发明人胡发刚,年幼时便见过身患白癜风的患者躲闪的眼神,在他心底种下一颗学医助人的种子。胡发刚大学选择学医,大学室友又身患白癜风,医学专业的他想帮助这一群人,开始出入实验室并从治疗研究转向遮盖。经过千百次的失败,最终成功研制出第一瓶白斑遮盖液,并用十余年的持续努力,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白癜风遮盖行业。
在盖百霖发展历程中,胡发刚始终坚持为白癜风人群服务。从2004年第一瓶遮盖液面世,盖百霖帮助近百万白癜风患者。2015年盖百霖与100多位使用盖百霖十年的病友,共同创建全球最大的白癜风患者社群组织——盖友会,汇聚力量帮助更多白斑患者。同时,成立北京胡发刚白癜风遮盖医学研究院,进行白癜风患者生理、心理及生存状态进行研究,帮助改善白癜风人群生活状态,希望引起全社会关注这一人群,让他们走出心理压力的阴影。
不忘初心是盖百霖与胡发刚坚持的不竭动力,关爱白癜风人群让他找到愿意奋斗一生的事业。没有这种强大的初心,如果只是名利驱动,绝大部分技术发明人很难熬到行业化和产业化的这一天。

2、技术要持续创新才能持续粘住用户
盖百霖开创了遮盖行业,并通过不断的技术突破引领行业发展方向。2004年,遮盖技术处于初始状态,配方工艺简单。2005年,添加植物提取物,单瓶改成双瓶的新技术,创造性解决产品变绿、效果不稳定等问题。2011年,采用独特真空包装,添加深海纯天然植物成分,遮盖体验大幅提升。2014年,第四代最新植物遮盖技术兴起,专利技术更新迭代。2016年,盖百霖遮盖技术发展,推出脸部装引领发展潮流。
盖百霖不断革新遮盖技术,发展史上有一系列值得纪念的时刻。第一瓶遮盖液发明,第一个申请植物专利,第一个运用双瓶技术,第一个使用ACS活藻技术,第一个提出“遮盖疗法”,发布首部白癜风遮盖液白皮书,并将产品品类细分为:脸部装、手足装、身体装,重新定义白斑遮盖液。盖百霖坚持不断革新遮盖技术,引领行业朝技术化、细分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对于技术发明人来说,发明一个技术不难,创新一个产品也不难,难的是持续创新、持续引领、难的是持续超越,只有这样持续的创新和微创新,才能真正持续粘住用户,进而成为行业领跑者。
3、善于借助专业力量缺什么补什么
盖百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除了切中白癜风人群痛点将技术转化为最有需求的产品,不忘初心,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同时,坚持线上线下全面覆盖的渠道布局,以及积极的渠道运营带动发展。此外,借助外来力量也是盖百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特点,盖百霖与国内知名的品牌营销机构锦坤合作,由此掀开了大发展的新篇章。
锦坤为盖百霖重新构建清晰的品牌顶层设计,从战略、品牌、产品、渠道、推广、组织等多角度提出了调整深化措施,战略上扩大人群覆盖范围,扩充产品抢占多价格带,补充医院、移动医疗等未开发渠道,建立运营社群。
在内功修炼提升后,通过2016年4月17日专业的白癜风遮盖学术研讨会为契机,撬动盖百霖的品牌建设,打造盖百霖的企业品牌与胡发刚的个人品牌。在2016年9月7日,盖百霖获得中国杰出营销奖年度大奖,成为对盖百霖品牌建设成果的有力肯定。同时,销量数据也获得较大提升。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技术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技术的转化更显重要。我国的高技术专利下,技术发明人更应学习技术如何转化为最有需求的产品,如何进行思路清晰的品牌顶层设计指导发展,通过渠道运营落实与消费者链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所侧重,推动技术发明成功转化运用,助推技术发明人转型成为优秀创业者和成功企业家!
(本公司出于传达商业资讯的目的发布本文,本文不代表本公司观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