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高考志愿填报,专业、学校和城市该如何权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高考志愿填报,专业、学校和城市该如何权衡?

可以根据毕业后的规划、不同分数段和考生性格进行权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陈琼烨

随着各省市高考分数线陆续公布,对于本届考生和家长而言,志愿填报成为当下的重中之重。高考志愿填报有其背后的科学逻辑,有时又让人觉得像是参杂了玄学的成分。新高考下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尽可能避免未来四年大学生涯的遗憾,这背后有不少可以探讨的话题。

近日,网易有道助理副总裁、资深高考规划师蒋叶光和教育学者、C9高校学生职业发展导师梅金锁和界面教育分享了各自对于高考志愿填报及大学生涯规划的观点。

界面教育:基于当下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就业环境,考生填报志愿更多应是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是更多去考虑现实?

梅金锁:首先要辨别兴趣和好奇心,兴趣是具有稳定性的,能够长期支撑一个人在某一领域进行探索,而好奇心往往是短期且不稳定的。在不清楚自己真正兴趣的情况下,建议按照高中阶段的学科能力来确定专业方向。

蒋叶光:如果学生凭借兴趣选择专业,需要明确的是自己对这一专业领域的大学课程有所了解,能看懂一些并且有探索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兴趣进行选择未尝不是一个好的结果。不过,基于高中生涯学业繁重的现实情况,并非所有学生都能有时间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因此,我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尊重自己的学科能力,排除一些明确不喜欢、不擅长的领域;其次,考虑行业的发展,选择在毕业后仍处于高速发展状态的行业所对口的一些专业;第三个因素则是家庭资源,考虑家里的资源可以对未来的就业带来的帮助。

界面教育:如何在专业、学校和所在城市这三者中进行权衡?不同的填报策略分别适合哪类学生?

梅金锁:考生需要根据毕业后的规划来对这三者进行排序。如果是留学导向,则是院校优先,其次才是专业和城市;如果是考研导向,则是专业优先,学校和城市其次;如果是就业导向,城市则是需要优先考虑的,一线城市就业机会多,毕业后的选择相对也多。

蒋叶光:上述三大因素的优先级也可以根据不同分数段和考生性格进行权衡。性格外向的高分段考生,在不确定自己想读什么专业的情况下,建议以院校优先。院校作为一个平台,重要性更高。很多专业之所以好,是因为学校好,以及校友网、人脉资源、政府拨款等一系列的因素铸就了该专业好。如果把这个专业拿到稍微次一级的学校去,就会发现学生未来的就业前景等各方面的都天差地别。如果是相对内向,又喜欢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高分段考生,我建议可以按专业优先原则填报志愿。

处于本科线的中分段考生,由于院校具有的竞争力有限,因此建议专业优先于院校,尤其是有考研计划的学生。而对于低分段的考生,则建议城市优先,在我看来,在一线城市去一个好公司的难度,要小于在三四线城市去一个垄断型企业的难度。

界面教育:坊间曾流传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专业,两位赞同某些专业是“坑”的说法吗?

蒋叶光:是否是“坑”并不是绝对的。考生在选择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不要完全依赖自己的感性认知去选择,需要明确是基于自己的理性认知,以及认可后选择的专业,并且在选择之后有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的勇气。也可能我们当时的选择是盲目的,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在选了所谓“天坑”专业之后,仍然知道要把它学好和做好。实际上,这是人生当中的必修课。在好好学的过程当中,这个专业所能带给一个人的是专业背后的视角。

梅金锁:我不赞同选生化环材几大专业领域是“入坑”的说法,况且这个说法是在低端制造业历史时期的产物,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加快,生物技术、化学化工、环境保护、新材料研发与应用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和研发应用技术型人才。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将以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石墨烯等新材料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等技术为引领,都需要“生化环材”的“坑中人”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

我建议在判断一个专业的好与坏、冷与热的时候,就好比开车一样,不要只盯着车轮底下的路面,要一边看脚下,一边还要看远方,这个时候你才能够把这辆车开得更稳、方向更正确。

界面教育:近日,有网红培训师在直播中表示“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在两位看来,新闻学还值得学吗?

梅金锁:人生每一步都不会白走,专业无关好坏与冷热,好与坏冷与热都是人为贴上去的标签,具有片面性。当我们为一件事情或者一个话题争执不休的时候,不妨把视角放大一点看全局。

新闻学专业毕业后,可能不一定能获得高薪岗位,过不上大富大贵的生活,但是会给学生提供一块敲门砖,打开看世界的一扇窗,教会我们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技能,让我们学会如何与人对话、与世界对话、与自己对话和思考。这些能力是做一个优秀人才的通用能力,具有可迁移性,如果带着这些能力从事其它工作,也能成为优秀的人才。

蒋叶光:其实这在我看来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儿。从毕业后求职角度来看,如果在一个普通的三四线城市,因为媒体资源不发达,新闻专业肯定是不好找工作的。但如果是在北上呢,还是有很多非常好的岗位的。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界面教育:有观点认为,农村学生建议选择专业壁垒高、培养周期时间短的专业,比如计算机、电子信息专业等。家境是否应该成为考虑因素之一?

蒋叶光:家境是一个考虑因素,考生和家长要尊重客观事实。举个例子,学医很有前途,但是医学专业培养周期非常长,等到能够真正获得收入回报的时候,可能你都至少35岁甚至40岁以后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要面临很多现实的社会问题,如果你的家庭本身经济情况不太好、比较脆弱,比如家里出现了一些病痛,或者不是很幸运的事情,你的抗风险能力其实是不够的。在这个事情上我会偏现实一点,很多时候我们除了有我们自己之外,还有成人之后的责任。

梅金锁:家庭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求学之路带来影响,但不要因为家境条件而自我设限,教育投资是对未来的投资,今天的经济困难未必是一生的困难,社会对于爱学习的孩子提供助学等多种方式的支持,可以有诸多办法解决当前的经济困难,但今天的求学机会一旦失误会遗憾一辈子。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高考志愿填报,专业、学校和城市该如何权衡?

可以根据毕业后的规划、不同分数段和考生性格进行权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陈琼烨

随着各省市高考分数线陆续公布,对于本届考生和家长而言,志愿填报成为当下的重中之重。高考志愿填报有其背后的科学逻辑,有时又让人觉得像是参杂了玄学的成分。新高考下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尽可能避免未来四年大学生涯的遗憾,这背后有不少可以探讨的话题。

近日,网易有道助理副总裁、资深高考规划师蒋叶光和教育学者、C9高校学生职业发展导师梅金锁和界面教育分享了各自对于高考志愿填报及大学生涯规划的观点。

界面教育:基于当下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就业环境,考生填报志愿更多应是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是更多去考虑现实?

梅金锁:首先要辨别兴趣和好奇心,兴趣是具有稳定性的,能够长期支撑一个人在某一领域进行探索,而好奇心往往是短期且不稳定的。在不清楚自己真正兴趣的情况下,建议按照高中阶段的学科能力来确定专业方向。

蒋叶光:如果学生凭借兴趣选择专业,需要明确的是自己对这一专业领域的大学课程有所了解,能看懂一些并且有探索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兴趣进行选择未尝不是一个好的结果。不过,基于高中生涯学业繁重的现实情况,并非所有学生都能有时间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因此,我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尊重自己的学科能力,排除一些明确不喜欢、不擅长的领域;其次,考虑行业的发展,选择在毕业后仍处于高速发展状态的行业所对口的一些专业;第三个因素则是家庭资源,考虑家里的资源可以对未来的就业带来的帮助。

界面教育:如何在专业、学校和所在城市这三者中进行权衡?不同的填报策略分别适合哪类学生?

梅金锁:考生需要根据毕业后的规划来对这三者进行排序。如果是留学导向,则是院校优先,其次才是专业和城市;如果是考研导向,则是专业优先,学校和城市其次;如果是就业导向,城市则是需要优先考虑的,一线城市就业机会多,毕业后的选择相对也多。

蒋叶光:上述三大因素的优先级也可以根据不同分数段和考生性格进行权衡。性格外向的高分段考生,在不确定自己想读什么专业的情况下,建议以院校优先。院校作为一个平台,重要性更高。很多专业之所以好,是因为学校好,以及校友网、人脉资源、政府拨款等一系列的因素铸就了该专业好。如果把这个专业拿到稍微次一级的学校去,就会发现学生未来的就业前景等各方面的都天差地别。如果是相对内向,又喜欢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高分段考生,我建议可以按专业优先原则填报志愿。

处于本科线的中分段考生,由于院校具有的竞争力有限,因此建议专业优先于院校,尤其是有考研计划的学生。而对于低分段的考生,则建议城市优先,在我看来,在一线城市去一个好公司的难度,要小于在三四线城市去一个垄断型企业的难度。

界面教育:坊间曾流传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专业,两位赞同某些专业是“坑”的说法吗?

蒋叶光:是否是“坑”并不是绝对的。考生在选择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不要完全依赖自己的感性认知去选择,需要明确是基于自己的理性认知,以及认可后选择的专业,并且在选择之后有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的勇气。也可能我们当时的选择是盲目的,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在选了所谓“天坑”专业之后,仍然知道要把它学好和做好。实际上,这是人生当中的必修课。在好好学的过程当中,这个专业所能带给一个人的是专业背后的视角。

梅金锁:我不赞同选生化环材几大专业领域是“入坑”的说法,况且这个说法是在低端制造业历史时期的产物,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加快,生物技术、化学化工、环境保护、新材料研发与应用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和研发应用技术型人才。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将以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石墨烯等新材料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等技术为引领,都需要“生化环材”的“坑中人”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

我建议在判断一个专业的好与坏、冷与热的时候,就好比开车一样,不要只盯着车轮底下的路面,要一边看脚下,一边还要看远方,这个时候你才能够把这辆车开得更稳、方向更正确。

界面教育:近日,有网红培训师在直播中表示“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在两位看来,新闻学还值得学吗?

梅金锁:人生每一步都不会白走,专业无关好坏与冷热,好与坏冷与热都是人为贴上去的标签,具有片面性。当我们为一件事情或者一个话题争执不休的时候,不妨把视角放大一点看全局。

新闻学专业毕业后,可能不一定能获得高薪岗位,过不上大富大贵的生活,但是会给学生提供一块敲门砖,打开看世界的一扇窗,教会我们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技能,让我们学会如何与人对话、与世界对话、与自己对话和思考。这些能力是做一个优秀人才的通用能力,具有可迁移性,如果带着这些能力从事其它工作,也能成为优秀的人才。

蒋叶光:其实这在我看来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儿。从毕业后求职角度来看,如果在一个普通的三四线城市,因为媒体资源不发达,新闻专业肯定是不好找工作的。但如果是在北上呢,还是有很多非常好的岗位的。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界面教育:有观点认为,农村学生建议选择专业壁垒高、培养周期时间短的专业,比如计算机、电子信息专业等。家境是否应该成为考虑因素之一?

蒋叶光:家境是一个考虑因素,考生和家长要尊重客观事实。举个例子,学医很有前途,但是医学专业培养周期非常长,等到能够真正获得收入回报的时候,可能你都至少35岁甚至40岁以后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要面临很多现实的社会问题,如果你的家庭本身经济情况不太好、比较脆弱,比如家里出现了一些病痛,或者不是很幸运的事情,你的抗风险能力其实是不够的。在这个事情上我会偏现实一点,很多时候我们除了有我们自己之外,还有成人之后的责任。

梅金锁:家庭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求学之路带来影响,但不要因为家境条件而自我设限,教育投资是对未来的投资,今天的经济困难未必是一生的困难,社会对于爱学习的孩子提供助学等多种方式的支持,可以有诸多办法解决当前的经济困难,但今天的求学机会一旦失误会遗憾一辈子。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