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在阜阳市阜南县中岗镇,由三峡新能源投资新建的总容量为300兆瓦/600兆瓦时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投运。储能项目并网投运后,可以一次储存约60万千瓦时的电量,有力促进新能源消纳,在迎峰度夏期间能够有效填补负荷高峰期电力缺口,为华东电网迎峰度夏助力。随着本次项目进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阜阳当地的产业首位再次获得关注。根据相关规划,相关产业在阜阳将在2025年产值突破2000亿元。
国家首批大型风光储基地建设项目并网投运
该储能电站是国家第一批大型风光储基地建设项目阜阳南部120万千瓦风光项目配套的储能项目,占地86.8亩,于2022年11月28日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0.37亿元,共配置90套磷酸铁锂电池组成的储能单元,是目前,电能通过220千伏线路接入220千伏唐坡变电站,并入大电网。项目并网后,在用电低谷时充电,用电高峰时“这座储能电站就像‘能量海绵’和‘巨型充电宝’, 对使用清洁能源、优化区域电网网架结构、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用电需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项目分两期建设,首期规模为300兆瓦/600兆瓦时,二期规模为450兆瓦/900兆瓦时。首期储能项目由90个40尺标准集装箱储能单元组成,创造性地采用方舱级全氟己酮喷射+PACK级可燃气体检测+PACK级水消防喷淋组合消防方案,可高效预警和及时消除消防隐患,保障储能电站安全运行。该储能站选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和高压液冷集成技术,可有效减少占地面积,提升电站的充放电效率和电池的循环寿命。建成后一次可储存约60万千瓦时电量,按照每天充放一次计算,每年释放的电量可满足9万多个家庭的年用电需求。峰期电力缺口,为华东电网迎峰度夏助力。
国网阜阳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阜南县域建有大批光伏、风电项目,过去由于没有相应的储能设施,项目产生电能过多时,就不得不弃风、弃光,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新项目投运后,就可以解决相应的问题。具体说来,阜南储能项目可在阳光充足、风大时储电,弱光无风时放电,平衡新能源发电对电网的冲击,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另外,还能将储存的电能在用电高峰时释放,实现电力削峰填谷,有效缓解电网大负荷期间重过载问题,最大限度保障生产生活用电。放电,实现削峰填谷的作用,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
阜阳千亿产业高地崛起
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阜阳有资源、基础,有规划、梦想,更有行动和决心。
阜阳太阳能、风能及氢能等资源丰富,加之拥有全国少有的税收优惠政策、优质稳定的技工人才资源、丰富的光伏新能源应用场景和“铁公机水”四位一体的区位交通等比较优势,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完全具备成为全市支柱性产业的基础和条件。
近年来,阜阳着力打造4个千亿级、4个500亿级以及若干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一批百亿级行业领军企业,成效明显、态势良好,完全能够立足比较优势,乘势而上、做大做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阜南储能系统为国家首批、长三角首个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安徽阜阳南部120万千瓦风光储基地项目(以下简称“阜阳风光储基地项目”)的配套储能系统。项目主要包括65万千瓦光伏电站和55万千瓦风电场,同时配建储能电站,改善电力上网的波动性,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阜阳风光储基地项目采用风电、光伏、储能、沉陷区治理有机结合的新能源基地化开发模式,将风光资源的高效利用与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深度融合。
此前,安徽省出台的《推动皖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重点举措》也提出,推动皖北打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7条千亿级产业链。根据其中的发展任务指标,到2025年,阜阳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力争达到2000亿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