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C919首航,留下的引擎轰鸣声仿佛仍在耳畔。
5月29日,C919荷载135名乘客,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天府国际机场,在沪蓉航线的高空上,开启了客运商飞的新篇章。这一历史时刻,也让天府国际机场“世界级枢纽”的战略重要性,再次受到全球瞩目。

作为中国大陆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个 4F 国际机场,天府机场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使得其航空竞争力在短期内“突飞猛进”。
据公报显示,在中国民用运输机场2022年旅客吞吐量排行榜中,天府机场跻身前十,是百强中唯一保持增长的机场,增长率达到204.86%;今年1-4月,天府机场贡献了成都55%的旅客吞吐量,成为西部机场客运吞吐第一;截至今年4月,国内航线航点覆盖率位居全国前四位。而到6月27日,天府机场仅正式投运两周年。
对于一家新秀机场而言,如此成绩堪称惊艳,而如何带动区域“高飞”,也引人探究。

新秀机场振翅,实现机场客运“爆发力”
60公里,这是成都市区到天府机场的距离。这段距离曾让天府机场陷入纷争,但如今,已挡不住它的腾飞。
2022年,成都合双流国际机场与天府机场之力,力压北上广深,旅客吞吐量达到3109.2万人次,位列全国第一,充分展示了成都在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活力。
今年1-5月,天府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就达1583.6万人次,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旅客人数(1327万人次),在接下来的旅游旺季,叠加经济复苏的效应,天府机场未来可期。
短短两年时间,天府机场为何发展如此迅猛?
2021年3月,国务院同意天府机场作为成都航空口岸组成部分对外开放,今年1月,天府机场航空口岸通过了国家验收组验收。
3月26日,全国机场开始执行新航季航班计划。对于天府机场来说,这是等待已久的一刻。由柬埔寨金边至成都的KR961次航班平稳降落至天府机场,标志着中国西南地区联通世界的“新国门”正式开启。与此同时,成都的国际客运航班、港澳台地区客运航班也转移至天府机场。截止至6月1日,天府机场国际地区航线数量已达34条,位居全国第四,航班架次更是领先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成都东部新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其实在天府机场建立之前,双流机场就已经接近饱和状态了,现实上是需要天府机场的。而且成都常驻人口达到了2100万,成都的城市能级支撑了天府机场的发展。同时,得益于“两场一体”的战略布局,天府机场与双流机场实行了分工协作的模式,也是天府机场得以在一两年的时间里就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
两年来,市民们提及最多的“新机场太远”的问题,也随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正逐渐解决。除了有公交车、地铁18号线直达外,东部新区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有望开通成都市区三环直达机场的快速通道,同时打通龙泉进简阳的地铁,解决犀浦、龙泉方向的居民到机场的出行难题。
货客并举初具雏形,全货运航线“突破力”
不同于为人熟知的航空客运,机场货运的巨大经济效益和重要意义还潜藏在水面之下。
长期以来,我国机场发展呈现“重客轻货”的局面,但航空货运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天府机场一直希望实现“货客并举”的发展图景。不仅要成为“人”的机场,更要成为“货”的机场;不仅要成为成都的机场,更要成为世界的机场。
然而,要实现货客并举,成为连接东西,沟通中外的航空口岸,就少不了全货机的身影。
今年4月20日,一架由四川航空执飞的3U9603全货机从天府机场起飞,降落至比利时布鲁塞尔。由此,天府机场实现了全货机航线的零突破。
在“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路上,天府机场一路狂飙,2021年投运至今,天府机场总共已实现16.8万吨货邮吞吐量,而今年1-4月,货邮吞吐量已达4.5万吨,同比增长101%。
就在天府机场开通第一条全货机航线不久后,5月29日,川航物流完成了全货机航班进出港6架次,经由五条全货机航线,连通了布鲁塞尔、布达佩斯,金奈、孟买等国,之后该5条全货机航线将常态化运行。至此,天府国际机场全货机航线新增至5条。6月9日,川航物流引入一架全新的A330全货机,截至目前,全货机机队规模已增至4架。此后,每周执飞的全货机航班量将增至60余班,进一步扩展天府机场全货机运力。

短短两月,全货机货运方面的突破,如同一块拼图嵌入了天府机场“货客并举”的航空版图之中。中机院一篇文章称,航空运输对城市经济产出(以GDP总量衡量)的贡献率约4.5%;空港每增加10万吨航空货物,将创造800个工作岗位。
天府机场正在将数据转化为现实:目前,东部新区规划建设了9.3平方公里的国际空港经济区(东部新区片区),初步构建了航空物流、航空维修制造、临空消费产业集群发展体系。其中,航空物流方面已经实施和储备20个项目,总投资超400亿元,占该经济区总投资额的50%以上。

不难预见的是,随全货机航线的开通,天府机场的货邮量将进一步增长,大大提升机场运营的效率,成为国内、乃至世界的航空物流港。
“绿巨人”与“硬科技”集结,打造高端产业“吸附力”
全球大机场,无一不牵动着城市的经济脉搏。航空机场联系着数十个上中下游产业,吸引了无数高端技术人才,更是高端产业的理想培养皿。
东部新区平地起城,气势雄壮。在这座具备航空港优势、高新科技培养生态的新城中,天府机场又会吸引什么样的高端产业落地?
党的“十四五”规划指出:“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积极发展。”
公园城市,绿色新城,应是人们对东部新区的新想象。5月28日,在天府机场北部的国际空港经济区,天府机场综合能源站项目的综合站房主体结构正式封顶。
加油、加气、加氢、充电、换电、光伏发电、汽服、商业,天府机场综合能源站集齐8项功能于一体。该能源站将提供提供综合、多样的能源及服务,并且,利用不同能源之间的排放量差异,通过减排的二氧化碳,抵消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实现了“碳中和”能源补给,堪称环保界的“绿巨人”。
为践行公园城市的理念,实现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无独有偶,由成都金茂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建的”金茂绿建东部新区智慧能源中心项目“也落地于东部新区,项目总投资10亿元,预计24年中调试运营。该项目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采用“地源热泵+热源塔热泵+余热回收热泵+冷水机组+水蓄冷蓄热“的一体化耦合技术,建成后能为约 280 万平米的建筑提供供冷供热服务。得益于这种独特的技术,预计综合节能率达18%,每年节约标煤7921吨,二氧化碳减排19748吨,相当于植树108万棵。

今年预计落地的项目,除了已经封顶的综合能源站外,还有刚完成A2区块幕墙施工,6月底就能实现入驻办公的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
据了解,该示范区以民航二所为主体打造。早在C919研发阶段,民航二所就参与了多项研发项目,是名副其实的“硬核科技”研究所。该示范区将与民航二所合作,涵盖空管、适航、机场、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新兴技术应用等领域,广泛开启与四川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等高校的合作共建,增强创新策源能力,建设国际一流的民航先进技术创新平台,打造中国民航业发展的智谷。
两年间,天府机场不仅以航空口岸的优势,汇聚了全球的人流与货邮,更集聚了航空服务、航空制造、航天装备、临空新经济等产业。未来,东部新区还将立足于空港经济区的发展要求,做优做强国际航空门户枢纽核心功能,继续推进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建设。
临空经济点燃引擎,带动招商引资“链接力”
航空枢纽和其所在的临空经济区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的增长极。我国自90年代开始探索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建设,到今天,全国初具规模的临空经济区已有67个。
东部新区以天府机场为核心,借鉴世界上各大型机场的成功经验,以“港产城人”四位一体融合发展为目标,吸引全球资本、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向机场聚集,形成机场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以临空制造业和临空服务业为重点的天府临空经济区。
目前,东部新区围绕天府机场这个核心,规划了航空物流与口岸贸易区、临空高端制造业区、临空现代服务业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区四个区域,形成“一核四区”的发展格局。
在今年4月的成都-香港投资促进推介会上,天府机场吸引了110家境内外企业关注,东部新区与香港货运航空、奥特莱斯国际有限公司签署了项目。
在天府机场北部,奥特莱斯即将建设的天府未莱·临空国际购物公园,就是一个立足于临空服务业的项目。
据悉,该购物公园将是全球折扣力度最大的奥特莱斯,集特色餐饮、亲子互动、休闲娱乐及潮流体验为一体,计划引入300 余个重奢、轻奢、精品、运动及休闲品牌,并引入模拟机打造 3000 平米航空航天飞行体验娱乐馆,配套运动乐园、蜀韵美食、VR美妆、潮流秀台等亲子休闲设施。
该项目建成后,将起到带动就业、完善机场娱乐休闲生态、承担部分基础设施建造的功能。未来,不仅中转旅客将享受到“航空+旅游”的现代化乘机、中转体验,周边市民也能从此受益。
临空经济区的投资不仅在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也能依托靠近机场的优越交通区位和政策优势,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出独特的临空制造业。
据了解,在航空物流领域,物流地产巨头普洛斯已投资建设普洛斯天府空港国际航空智慧物联港。该项目投资1亿美元,用地177亩,目前,项目已建设完成,计划于今年投用。不仅如此,新加坡投资公司淡马锡旗下的丰树集团,也向东部新区伸出了橄榄枝。丰树集团作为亚洲知名物流仓储设施和物流服务提供商之一,在成渝地区成功开发过11个项目,而这次丰树集团则计划建设丰树(东部新区)空港新城电商物流综合平台,投资规模达10亿元。

航空物流大型项目、奥特莱斯购物公园的落地,让天府机场迈出了临空服务和临空制造协调发展、航空枢纽经济赋能升级的步伐。
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依托西部经济中心的枢纽便捷性,东部新区致力于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俨然成为区域产业招商引资的重要连接器。
风物长宜放眼量,2022年8月,成都东部新区出台了《关于支持天府航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政策强调培育市场主体做强国际航空枢纽、发展综保平台打造创新开放高地、做强特色功能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都无一不在强调对外开放、发展经济、融入国际市场。

天府机场正在发挥着成渝经济圈的长板效应。以区域“不沿海,不靠边”的内陆地理位置来看,天府机场作为对外开放的枢纽口岸,大大加速了成都链接全球资源要素的效率,强化了成都在成渝乃至中西部地区的极核地位。对于东部新区而言,依托临港优势建圈强链,其后天发展的广阔空间也将实现飞跃。产业、资本、人才,都在流向这座面向世界的未来之城。
来源: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