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你看到的财务数据,就一定是真实的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你看到的财务数据,就一定是真实的吗?

对投资者来说,财务报表上的利润不是衡量投资标的的核心,真实的利润才是核心!

今天百晓生推荐的是根据同名畅销书改编,运用访谈画面、录音、企业内部数据等制作而成,由Alex Gibney执导的影片《屋内聪明人》。

影片记录了华尔街有史以来最大的商业丑闻:安然(Enron Corporation)破产事件,揭露一群绝顶聪明的高阶经理人,如何将美国第七大企业搞挂,轻轻松松卷走十亿美金,让投资人血本无归,上万员工失去工作。 安然破产案影响之巨,不仅使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Arthur Andersen LLP)被美国证期会吊销执照,也让国际知名的麦肯锡顾问公司重伤五内,更让所有商学院洗心革面,在高喊利润至上之外,重新向MBA学生传授「伦理与道德」。 全球各大企业也把「公司治理」捧上天,希望能够赢回投资人的信任。

MOVIE | 金融界的9·11,导火索竟是财报

2001年岁末,美国最大的天然气和能源批发交易商、资产规模达498亿美元的安然公司(Enron)宣告破产。这一事件被称为金融界的9·11,给资本市场造成了空前的冲击。全世界的焦点都放在了Enron陨落的后果上: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安达信被迫与其他事务所合并;华尔街九大投资银行被送上被告席;甚至美国资本市场的基础也由于信用危机而受到威胁;Enron前首席执行官Jeffrey Skilling于2006年被判入狱24年……

就在申请破产保护的前一年,也就是2000年,Enron的财务报表上赫然写着高达1008亿美元的年收入,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企业”第七位、“世界500强”第十六位;甚至在破产当年的2月,还被华尔街视为非常安全的投资“宠儿”。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叱咤风云的能源帝国在2001年第三季度亏损的财务报表中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6.18亿美元后,便轰然崩塌走向毁灭了。

SERIES | 全是套路!公司利润也能造假

全是套路!

Enron公司在“高速发展”的90年代,采取资本重组,形成了庞大而复杂的企业组织,通过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虚构利润,利用财务制度上的漏洞隐藏债务。这种经过精心策划、看上去无懈可击环环相扣的造假方式,从法律和财务准则上很难找出毛病,但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造假链条就会中断,问题就会彻底暴露。于是,发生了那一幕金融界的9·11。

接下来百晓生就带你看看Enron公司究竟用了什么套路使得财务报表看上去那么光鲜,吸引了无数无辜的投资者最终却随着帝国垮塌落得血本无归!

复杂的企业结构

Enron公司在高速发展期建立了一系列子公司,多数设在免税区,利用资产置换关联交易达到避税目的的同时把不动产置换给子公司,由子公司用资产抵押发债,取得现金流注入Enron。如果资产升值,就收回资产,用现金或优先股偿债,实现利润;而相反,如果资产减值,损失便瞒而不报,再建一个子公司,再用资产抵押套现偿还债务,就这样用一个金字塔式的多层控股链,边融资边建立新的关联企业,创造虚假利润。

财务报表舞弊

在会计处理上,Enron率先采用了一些技术,例如“盯市”的会计制度,使公司能够记录尚未创造收入的长期合同盈亏。这种会计制度允许Enron和其他能源公司从账面上提高当期收益,而这些合同在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内不一定能够实现现金流收入。Enron还钻了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的空子,在财务报表中不如实反映负债。根据GAAP的规定,对于股权不超过50%的子公司,无须合并其会计报表。Enron企业结构复杂,层级多,对于很多层级较低的公司,Enron拥有的股权比例很低,但实际上都受其控制,而这些子公司的负债在Enron本身的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不出来,大大降低了Enron的资产负债率。

END | 真实的利润才是衡量投资价值的核心

Enron公司的股价在短短的一年中,从80美元跌至0.26美元,数百万持股人损失惨重,公司大批员工投资在本公司股票上的退休金血本无归。

至此,由财务报表引爆的Enron财务危机以公司宣告破产结束,却引起了一些列连锁反应:投资者信心严重受挫,华尔街股市一跌再跌;美元持续贬值;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舞弊案相继暴露出来,引发美国企业破产风暴……

百晓生看完这部片,脑中OS的只有一句真理:对投资者来说,财务报表上的利润不是衡量投资标的的核心,真实的利润才是核心!毕竟,我们看到的财务数据,里面的套路,可不止一点两点。

不仅会看财务报表,还能从纷繁的财务数据中抽丝拨茧、去伪存真,才是一名真正的金融老司机!

声明:以上内容发自公众号:“百年财经”(bncj-2015),转载请完整注明出处。以上图片素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你看到的财务数据,就一定是真实的吗?

对投资者来说,财务报表上的利润不是衡量投资标的的核心,真实的利润才是核心!

今天百晓生推荐的是根据同名畅销书改编,运用访谈画面、录音、企业内部数据等制作而成,由Alex Gibney执导的影片《屋内聪明人》。

影片记录了华尔街有史以来最大的商业丑闻:安然(Enron Corporation)破产事件,揭露一群绝顶聪明的高阶经理人,如何将美国第七大企业搞挂,轻轻松松卷走十亿美金,让投资人血本无归,上万员工失去工作。 安然破产案影响之巨,不仅使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Arthur Andersen LLP)被美国证期会吊销执照,也让国际知名的麦肯锡顾问公司重伤五内,更让所有商学院洗心革面,在高喊利润至上之外,重新向MBA学生传授「伦理与道德」。 全球各大企业也把「公司治理」捧上天,希望能够赢回投资人的信任。

MOVIE | 金融界的9·11,导火索竟是财报

2001年岁末,美国最大的天然气和能源批发交易商、资产规模达498亿美元的安然公司(Enron)宣告破产。这一事件被称为金融界的9·11,给资本市场造成了空前的冲击。全世界的焦点都放在了Enron陨落的后果上: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安达信被迫与其他事务所合并;华尔街九大投资银行被送上被告席;甚至美国资本市场的基础也由于信用危机而受到威胁;Enron前首席执行官Jeffrey Skilling于2006年被判入狱24年……

就在申请破产保护的前一年,也就是2000年,Enron的财务报表上赫然写着高达1008亿美元的年收入,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企业”第七位、“世界500强”第十六位;甚至在破产当年的2月,还被华尔街视为非常安全的投资“宠儿”。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叱咤风云的能源帝国在2001年第三季度亏损的财务报表中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6.18亿美元后,便轰然崩塌走向毁灭了。

SERIES | 全是套路!公司利润也能造假

全是套路!

Enron公司在“高速发展”的90年代,采取资本重组,形成了庞大而复杂的企业组织,通过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虚构利润,利用财务制度上的漏洞隐藏债务。这种经过精心策划、看上去无懈可击环环相扣的造假方式,从法律和财务准则上很难找出毛病,但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造假链条就会中断,问题就会彻底暴露。于是,发生了那一幕金融界的9·11。

接下来百晓生就带你看看Enron公司究竟用了什么套路使得财务报表看上去那么光鲜,吸引了无数无辜的投资者最终却随着帝国垮塌落得血本无归!

复杂的企业结构

Enron公司在高速发展期建立了一系列子公司,多数设在免税区,利用资产置换关联交易达到避税目的的同时把不动产置换给子公司,由子公司用资产抵押发债,取得现金流注入Enron。如果资产升值,就收回资产,用现金或优先股偿债,实现利润;而相反,如果资产减值,损失便瞒而不报,再建一个子公司,再用资产抵押套现偿还债务,就这样用一个金字塔式的多层控股链,边融资边建立新的关联企业,创造虚假利润。

财务报表舞弊

在会计处理上,Enron率先采用了一些技术,例如“盯市”的会计制度,使公司能够记录尚未创造收入的长期合同盈亏。这种会计制度允许Enron和其他能源公司从账面上提高当期收益,而这些合同在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内不一定能够实现现金流收入。Enron还钻了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的空子,在财务报表中不如实反映负债。根据GAAP的规定,对于股权不超过50%的子公司,无须合并其会计报表。Enron企业结构复杂,层级多,对于很多层级较低的公司,Enron拥有的股权比例很低,但实际上都受其控制,而这些子公司的负债在Enron本身的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不出来,大大降低了Enron的资产负债率。

END | 真实的利润才是衡量投资价值的核心

Enron公司的股价在短短的一年中,从80美元跌至0.26美元,数百万持股人损失惨重,公司大批员工投资在本公司股票上的退休金血本无归。

至此,由财务报表引爆的Enron财务危机以公司宣告破产结束,却引起了一些列连锁反应:投资者信心严重受挫,华尔街股市一跌再跌;美元持续贬值;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舞弊案相继暴露出来,引发美国企业破产风暴……

百晓生看完这部片,脑中OS的只有一句真理:对投资者来说,财务报表上的利润不是衡量投资标的的核心,真实的利润才是核心!毕竟,我们看到的财务数据,里面的套路,可不止一点两点。

不仅会看财务报表,还能从纷繁的财务数据中抽丝拨茧、去伪存真,才是一名真正的金融老司机!

声明:以上内容发自公众号:“百年财经”(bncj-2015),转载请完整注明出处。以上图片素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