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看到朋友圈中关于5G标准普大喜奔的消息很多,比如中国5G彻底终结美国霸权,华为碾压高通击败欧美,还有5G技术标准中国制定,华为拿下5G短码……
其实,较为标准的说法是来自5G推进小组的版本——Polar码成为5G新的控制信道编码,如下:
2016年11月18日,在美国内华达州里诺刚刚结束的3GPP RAN1#87次会议上,经过与会公司代表多轮技术讨论,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最终确定了5G 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的信道编码技术方案,其中,Polar码作为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LDPC码作为数据信道的编码方案。
LDPC码之前被广播系统、家庭有线网络、无线接入网络等通信系统所采用,此次是其第一次进入3GPP移动通信系统。
Polar码则是编码界新星, 于2008年由土耳其毕尔肯大学Erdal Arikan教授首次提出,是学术界研究热点之一。中国公司对Polar码的潜力有共识,并投入了大量研发力量对其在5G应用方案进行深入研究、评估和优化,在传输性能上取得突破。
Polar码在5G标准中的采用,体现了3GPP对创新技术的开放和支持。在此次3GPP会议上,全球多家公司在统一的比较准则下,详细评估了多种候选编码方案的性能、复杂度、编译码时延和功耗等,并最终达成共识,将Polar码确定为5G eMBB场景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
信道编解码是无线通信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其性能的改进将直接提升网络覆盖及用户传输速率。Polar码作为信道编解码领域的基础创新,它的引入将使5G网络的用户体验有明显的提升,进一步提升5G标准的竞争力。
此次中国主导推动的Polar码被3GPP采纳为5GeMBB控制信道标准方案,是我国在5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标准化上的重要进展。中国将持续加大对5G技术标准研发,为形成全球统一的5G标准、提升5G标准竞争力做出重要贡献。
其实,在华为、爱立信、中兴、三星、大唐、英特尔和诺基亚和上海贝尔完成的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一阶段测试中,通过试验得到的结论如下:
Polar码相比于传统的Turbo码,在静止和移动场景下可获得0.3~ 0.6 dB 的性能提升,同时,与高频段通信结合可实现>20Gbps的数据传输能力,验证Polar Code能够很好地支持ITU定义三大场景。
华为测试了Polar Code在静止和移动场景下的BLER性能,验证Polar Code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业务情况下的性能。
相对于Turbo码:
1.在静止场景下:短码长性能增益0.35-0.48dB,长码长性能增益0.35-0.6dB
2.在移动场景下:短码长性能增益约0.34dB,长码长增益约0.37dB
Polar Code+高频通信测试:
华为测试了Polar Code在高频场景下系统性能,验证了Polar Code和高频结合支持高速率、大容量数据传输的可行性
华为测试结果表明(73GHz,2流/UE):
1.单终端峰值速率可达14Gbps@2GHz,两个终端同时工作,峰值速率可达27Gbps@2GHz;
2.Polar Code可支持>20Gbps高速数据传输,性能稳定;
正如5G推进组文章提到的,Polar Code是2008年由土耳其毕尔肯大学Erdal Arikan教授提出,中国公司对Polar码的潜力有共识,并投入了大量研发力量对其在5G应用方案进行深入研究、评估和优化,在传输性能上取得突破。
3GPP将Polar码确定为5G eMBB场景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并不能称之为中国制定5G技术标准(或终结欧美霸权),只能算是参与了5G标准制定的工作,或扮演了推进Polar码成为5G标准部分的重要角色。
另,3GPP还将LDPC码作为数据信道的编码方案。而5GNR微信公众号提及,LDPC不是高通发明的,LDPC的亲爹是MIT的Robert Gallager教授。
不过,笔者同意5GNR的观点是,5G标准的研究才刚刚开始,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
按照3GPP目前的时间计划,整个Release-14都是Study Item(研究),为Release-15和Release-16的Work Item(标准化)做准备。简单说:Release-14就是把靠谱的技术摘出来,到了Release-15和Release-16才做真正的5G标准。
所以,目前还不能说5G标准的制定就是高通和华为的天下,也不能等同于5G是美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的天下。
目前,高通、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中兴、大唐、英特尔及相关运营商等在5G标准化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虽然,Polar进入5G标准化视野,但对于中国企业只是开始。
comobs认为,中国企业在推进5G标准化的过程中,让自身研发融入到全球标准的制定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更重要的是确保全球5G标准的统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