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IPO | 佳祺仕冲刺主板上市,存在对苹果产业链依赖等风险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IPO | 佳祺仕冲刺主板上市,存在对苹果产业链依赖等风险

近日,苏州佳祺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佳祺仕”)主板IPO获上交所受理,本次拟募资6.5亿元。

近日,苏州佳祺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佳祺仕”)主板IPO获上交所受理,本次拟募资6.5亿元。

图片来源:上交所官网

公司主要从事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重点面 向智能制造中的视觉量测、功能检测及核心制程,提供自主研发的智能检测设备和智能生产组装设备(线),能够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从单功能设备到成套多 功能生产线的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书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0年、2021年、2022年营收分别为2.43亿元、3.28亿元、5.0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41.68万元、3802.53万元、1.06亿元。

发行人选择的上市标准为《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 3.1.2 条第 (一)项:最近 3 年净利润均为正,且最近 3 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 1.5 亿元,最 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 6,000 万元,最近 3 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 不低于 1 亿元或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 10 亿元。

根据公证天业出具的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苏公 W[2023]A1200 号),发行人最近 3 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分别为 2,652.73 万元、3,653.19 万元和 10,561.59 万元,累计金额为 16,867.51 万元;发行人最近 3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4,326.24 万元、32,755.88 万元和 50,561.98 万元,累计金额为 10.76 亿元。发行人符合上述标准。

本次拟募资用于智能制造装备扩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苏州檀甄直接持有公司 3,153.15 万股股份,持 股比例为 57.75%,为公司控股股东。

任锋和杨洋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二人为夫妻关系;任锋直接持有发行 人 3.35%股权,杨洋直接持有发行人 4.29%股权;任锋和杨洋合计持有发行人控股股东苏州檀甄 100%的股权,苏州檀甄持有发行人 57.75%股权;任锋担任 学祺合伙普通合伙人,其通过学祺合伙控制发行人 4.13%股权;任锋与杨洋合 计控制发行人 69.51%股权;同时,任锋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洋担任公 司董事。综上所述,任锋、杨洋为发行人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佳祺仕坦言公司面临以下风险:

1、对苹果产业链依赖的风险

公司既直接与苹果公司签订订单,也与其EMS厂商签订订单。报告期内,公司向苹果公司销售收入(来源于苹果公司直接订单)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4.71%、23.48%和18.41%,各期最终用于苹果产品的销售收入(包括来源于苹果公司直接订单以及来源于苹果公司EMS厂商的订单)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在80%以上。公司存在对苹果产业链依赖的风险。

(1)主要收入来源于苹果产业链的风险

苹果公司对合格供应商的认证设置了长期、严格的审核程序,对供应商的技术研发能力、规模量产水平、质量控制、售后维护以及快速响应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估。若未来公司因产品或服务未能满足苹果公司或其EMS厂商的要求,导致双方的合作关系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则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2)苹果公司自身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风险

苹果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移动智能终端品牌厂商,在全球具有广泛的市场和较高的品牌认可度。近年来除传统的手机、平板和电脑产品外,苹果公司不断拓展无线耳机、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市场,形成了更为完善的产品布局。消费电子领域品牌众多、竞争激烈,同时具有产品迭代快、客户需求变化快等特点。伴随着其他包括手机在内的电子产品厂商的崛起,如果苹果公司不能继续维持在产品创新、技术升级及用户体验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其产品市场占有率有可能下降,进而减少对自动化设备的采购需求,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3)苹果产业链产能转移的风险

近年来受中国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苹果公司开始将其中国境内供应链的部分产能转移到印度、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短期内,基于中国在市场、制造方面的优势及在苹果产业链中的重要性,苹果产业链转移难度较大,且其他国家和地区尚不具备完全的承接能力。但从长期来看,如果未来苹果公司持续将国内产能向海外转移,公司下游客户订单减少,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2、主要客户集中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含同一控制下企业)销售收入分别为20,406.71万元、26,124.66万元和43,278.70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3.89%、79.76%和85.60%。若公司无法保持自身技术优势以无法满足主要客户对于智能制造装备的需求,或公司主要客户由于贸易政策、产业政策、产能调整等原因导致其采购需求减少,将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3、下游应用行业较为集中的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智能检测设备和智能生产组装设备(线)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检测和组装。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行业的销售收入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均超过90%,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公司面临下游应用行业较为集中的风险。如果未来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下降,下游厂商资本开支减少,则对自动化设备的采购需求也会随之下降,从而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4、新业务拓展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于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已逐步形成了以消费电子为基础,新能源汽车、储能、光伏等为重点拓展领域的业务布局。报告期内,公司在巩固消费电子领域市场地位的同时,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储能、光伏等行业的优质客户。

公司进入新应用领域时间较短,与已在相关领域沉淀多年的同行业公司相比,业务规模较小,客户覆盖相对不足,需进一步拓展;未来如果公司不能进行有效的市场开拓,可能会错失市场发展机会,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5、毛利率下降风险

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1.90%、38.68%和46.44%;各期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4,320.60万元、32,746.04万元和50,548.45万元,最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4.17%。

公司主要产品为智能制造装备,由于下游应用的不同细分领域、不同客户对产品功能、性能指标的要求均不相同,相应产品配置差异存在一定差异,从而使产品之间的价格和毛利率存在差异。公司目前处于成长期,在人员、产能和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将资源优先集中于毛利率较高的优势领域。未来随着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市场参与者增多,设备的技术工艺不断成熟,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可能导致毛利率降低。

此外,在新业务、新客户的拓展初期,新产品的磨合和验证成本较高,较难实现规模效应,也使得新项目的毛利率水平相比于成熟产品有所下降。若公司不能持续推出盈利能力较强的新产品,或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技术创新、成本管控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则可能面临毛利率下滑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6、存货跌价风险

公司的生产模式主要为订单导向型,即以销定产。报告期各期,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0,283.51万元、4,947.45万元和17,695.12万元,期末存货主要系根据客户订单安排生产及发货所需的原材料、在产品以及已经发出但客户尚未完成验收的发出商品,如因产品预计市场需求发生不利变化导致客户取消订单或采购意向,或者为客户研发生产的产品未能成功实现销售,发行人将面临存货跌价准备增加从而影响经营业绩的风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youlianyunpindao@163.com

苹果

6.8k
  • 苹果Vision Pro国行版开启预购,29999元起售
  • 美股收评:纳指、标普500指数均连续四个交易日续创历史新高,苹果总市值超微软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IPO | 佳祺仕冲刺主板上市,存在对苹果产业链依赖等风险

近日,苏州佳祺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佳祺仕”)主板IPO获上交所受理,本次拟募资6.5亿元。

近日,苏州佳祺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佳祺仕”)主板IPO获上交所受理,本次拟募资6.5亿元。

图片来源:上交所官网

公司主要从事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重点面 向智能制造中的视觉量测、功能检测及核心制程,提供自主研发的智能检测设备和智能生产组装设备(线),能够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从单功能设备到成套多 功能生产线的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书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0年、2021年、2022年营收分别为2.43亿元、3.28亿元、5.0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41.68万元、3802.53万元、1.06亿元。

发行人选择的上市标准为《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 3.1.2 条第 (一)项:最近 3 年净利润均为正,且最近 3 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 1.5 亿元,最 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 6,000 万元,最近 3 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 不低于 1 亿元或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 10 亿元。

根据公证天业出具的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苏公 W[2023]A1200 号),发行人最近 3 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分别为 2,652.73 万元、3,653.19 万元和 10,561.59 万元,累计金额为 16,867.51 万元;发行人最近 3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4,326.24 万元、32,755.88 万元和 50,561.98 万元,累计金额为 10.76 亿元。发行人符合上述标准。

本次拟募资用于智能制造装备扩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苏州檀甄直接持有公司 3,153.15 万股股份,持 股比例为 57.75%,为公司控股股东。

任锋和杨洋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二人为夫妻关系;任锋直接持有发行 人 3.35%股权,杨洋直接持有发行人 4.29%股权;任锋和杨洋合计持有发行人控股股东苏州檀甄 100%的股权,苏州檀甄持有发行人 57.75%股权;任锋担任 学祺合伙普通合伙人,其通过学祺合伙控制发行人 4.13%股权;任锋与杨洋合 计控制发行人 69.51%股权;同时,任锋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洋担任公 司董事。综上所述,任锋、杨洋为发行人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佳祺仕坦言公司面临以下风险:

1、对苹果产业链依赖的风险

公司既直接与苹果公司签订订单,也与其EMS厂商签订订单。报告期内,公司向苹果公司销售收入(来源于苹果公司直接订单)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4.71%、23.48%和18.41%,各期最终用于苹果产品的销售收入(包括来源于苹果公司直接订单以及来源于苹果公司EMS厂商的订单)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在80%以上。公司存在对苹果产业链依赖的风险。

(1)主要收入来源于苹果产业链的风险

苹果公司对合格供应商的认证设置了长期、严格的审核程序,对供应商的技术研发能力、规模量产水平、质量控制、售后维护以及快速响应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估。若未来公司因产品或服务未能满足苹果公司或其EMS厂商的要求,导致双方的合作关系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则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2)苹果公司自身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风险

苹果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移动智能终端品牌厂商,在全球具有广泛的市场和较高的品牌认可度。近年来除传统的手机、平板和电脑产品外,苹果公司不断拓展无线耳机、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市场,形成了更为完善的产品布局。消费电子领域品牌众多、竞争激烈,同时具有产品迭代快、客户需求变化快等特点。伴随着其他包括手机在内的电子产品厂商的崛起,如果苹果公司不能继续维持在产品创新、技术升级及用户体验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其产品市场占有率有可能下降,进而减少对自动化设备的采购需求,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3)苹果产业链产能转移的风险

近年来受中国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苹果公司开始将其中国境内供应链的部分产能转移到印度、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短期内,基于中国在市场、制造方面的优势及在苹果产业链中的重要性,苹果产业链转移难度较大,且其他国家和地区尚不具备完全的承接能力。但从长期来看,如果未来苹果公司持续将国内产能向海外转移,公司下游客户订单减少,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2、主要客户集中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含同一控制下企业)销售收入分别为20,406.71万元、26,124.66万元和43,278.70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3.89%、79.76%和85.60%。若公司无法保持自身技术优势以无法满足主要客户对于智能制造装备的需求,或公司主要客户由于贸易政策、产业政策、产能调整等原因导致其采购需求减少,将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3、下游应用行业较为集中的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智能检测设备和智能生产组装设备(线)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检测和组装。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行业的销售收入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均超过90%,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公司面临下游应用行业较为集中的风险。如果未来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下降,下游厂商资本开支减少,则对自动化设备的采购需求也会随之下降,从而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4、新业务拓展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于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已逐步形成了以消费电子为基础,新能源汽车、储能、光伏等为重点拓展领域的业务布局。报告期内,公司在巩固消费电子领域市场地位的同时,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储能、光伏等行业的优质客户。

公司进入新应用领域时间较短,与已在相关领域沉淀多年的同行业公司相比,业务规模较小,客户覆盖相对不足,需进一步拓展;未来如果公司不能进行有效的市场开拓,可能会错失市场发展机会,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5、毛利率下降风险

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1.90%、38.68%和46.44%;各期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4,320.60万元、32,746.04万元和50,548.45万元,最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4.17%。

公司主要产品为智能制造装备,由于下游应用的不同细分领域、不同客户对产品功能、性能指标的要求均不相同,相应产品配置差异存在一定差异,从而使产品之间的价格和毛利率存在差异。公司目前处于成长期,在人员、产能和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将资源优先集中于毛利率较高的优势领域。未来随着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市场参与者增多,设备的技术工艺不断成熟,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可能导致毛利率降低。

此外,在新业务、新客户的拓展初期,新产品的磨合和验证成本较高,较难实现规模效应,也使得新项目的毛利率水平相比于成熟产品有所下降。若公司不能持续推出盈利能力较强的新产品,或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技术创新、成本管控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则可能面临毛利率下滑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6、存货跌价风险

公司的生产模式主要为订单导向型,即以销定产。报告期各期,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0,283.51万元、4,947.45万元和17,695.12万元,期末存货主要系根据客户订单安排生产及发货所需的原材料、在产品以及已经发出但客户尚未完成验收的发出商品,如因产品预计市场需求发生不利变化导致客户取消订单或采购意向,或者为客户研发生产的产品未能成功实现销售,发行人将面临存货跌价准备增加从而影响经营业绩的风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