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成都市获批成为国家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首个副省级城市。2021年7月,四川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将该试点工作纳入全省14项原创力原动力改革事项之一,明确提出成都要“建设生态环境与健康先行区,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2022年11月,成都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并以市生态环境局、市卫健委、市公园城市局、市文广旅局4部门名义联合印发《成都市环境健康先行区建设方案》。
在环境健康风险防控方面。开展全市环境风险源识别与评估,持续更新成都市环境健康风险源清单,将高风险源纳入环境健康“双随机”监管体系,实施分级管控。先后确定15个区(市)县先行先试,天府新区围绕生态环境与健康和公园城市融合发展,锦江区、双流区聚焦城市噪声扰民、邻避效应,温江区、新津区、彭州市、崇州市等开展工业园区风险源企业精准管控,都江堰市、大邑县在局部试行发布环境空气健康指数(AQHI),郫都区、金堂县、蒲江县等结合当地优质绿色生态资源招引培育“环境健康+产业”。
在推动环境健康价值转化方面。将山水田园、川西林盘、天府绿道、龙泉山森林公园等公园城市场景与环境健康试点有机结合,开展公园城市建设与环境健康效益评估,打造天府新区兴隆湖、双流区黄龙溪、新津区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郫都区云桥村、蒲江县狮子树村“两个替代”、都江堰市“七里诗乡”、“川西音乐林盘”等一批环境健康亮点。
来源: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