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9日,由美国莱卡工作室出品的定格动画电影《久保与二弦琴》登陆北美后口碑炸裂,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7%,MTC均分达84分。目前已确定会引进国内,但上映时间尚未确定。
简单的故事为何呼声很高?
《久保与二弦琴》这部片子,单看故事情节的话,不足以让它评分如此之高。因为这实在是一个中规中矩讲述亲人之爱赋予人力量的动画——久保是一个独眼少年,与他生病的母亲住在古代日本一个村庄。白天,久保以给城镇居民讲怪兽和魔法故事谋生,天黑前要确保回家照顾母亲。但有一天晚上,他回家晚了,邪恶姐妹代表她们的父亲月神前来索要他的第二只眼睛,结果引发了一场大战,久保的母亲在战斗中惨死,他也被迫流亡。久保发现了他父亲生前的魔法盔甲能保护他不受月神阴谋伤害的秘密,于是启程去寻回这件丢失的宝物。旅途中,这个年轻的男孩遇到各种妖魔鬼怪逼着他在准备好之前成长起来,于是他了解到了父母生前的故事,并学会了如何控制他体内蕴藏的真正力量。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易懂,甚至有点俗套的故事。是不是很像美国制作的日版的《宝莲灯》?这样的故事在中国遍地都是啊。但为什么这样一部看似平庸的动画却得到了这么高的评价与认可?
定格动画再次带给动画市场的惊喜
动画之所以成为动画,是因为其制作方式与真人表演的拍摄方式有着天壤之别,其主题深度也有别于通俗意义上的电影,我们评判一部动画电影决不能简单地只看故事内核。
这部动画的可贵之处在于,在绝大部分动画电影都选择了手绘动画这一更为便捷的制作方式的时候,莱卡工作室选择了更为传统也更为耗时耗力的定格动画。
所谓“定格动画”一般都是由黏土偶、木偶或混合材料的角色来演出,然后通过逐格地拍摄表演对象并使之能够连续放映的动画片(代表作有《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阿凡提》、《僵尸新娘》等)。定格动画比目前最受欢迎的手绘动画历史更悠久,更古老,因而制作起来工程量也不容小觑。它与手绘动画、电脑动画共同构成了现代动画的三大门类。
看过定格动画的人都知道,无论是从观感上还是从氛围上,定格动画都比手绘动画的布景、细节、表情要更为真实,更有层次感,因而也更能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那些小而美的道具和布景,让人很难拒绝。
而《久保与二弦琴》是史上难度最高的定格动画,也是定格动画中最长的一部作品。我们肉眼看到的一秒运动镜头,大概需要24副连续的画面。也就意味着要想让主人公眨一下眼睛,可能就需要24个不同的人物造型连续起来。而全片时长一共1小时41分钟,并且画面连贯到根本看不出来这是一部定格动画,每一名人物形象的表情都丰富到令人发指。而光是主角久保就做出了6.6万个脸谱,一共可以组成4800万个表情。
不仅细节精致繁多,打斗武戏篇幅也是宏大,上天下地,无所不有。整部电影的制作时间长达5年,这5年里团队一直专研制作之中,而非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电影外的客观因素上。平均一天下来只能拍出2-5秒的镜头。这样的良心巨制,只能说是专注做定格动画的莱卡工作室给全世界的礼物。
以美国人的视角呈现东方文化
莱卡工作室一直致力于不断创造独特的世界,讲述独特的故事。
“久保与二弦琴”,代表着他和他原本缺失的家庭,犹如少了一根弦的三弦琴,而当他凑齐了母亲的头发,父亲的弓弦,最后加上自己的头发,高潮的部分,三弦琴的重新使用,其实是可预测的,但是却依然感动,是观众期待已久的,悲痛转化为力量的过程。从二弦琴到三弦琴的过程,也是从缺失到填满内心的过程。
糅杂了定格、版画、3D打印、CG技术的技艺让这部影片在观赏时带着与众不同的纸艺美感:片头孤舟上的琴音对波涛气势非凡、海上枫叶舟的打斗红红火火恍恍惚惚有些《藏龙卧虎》中竹林打斗的神韵、稻海渲染出了熟悉的幸福感,也给冰雪之中被掩埋了一半的武士平添了悲凉和佛性。一把三弦琴,弦断有谁听。
影片同时还做到了让音乐的魔法视觉化,不是因为特效,而是叠加了日本的折纸元素。这让整部影片看起来更具东方神韵。
在看这部视觉效果很赞的动画片时,可能唯一的违和感就是这些日本人的口型明显在说英文——毕竟配音演员都是美国人。如果不是组团寻宝升级打怪的致命结构和发音,画面传递的信息已然出色地致敬了日本文化,尤其致敬了“无常”和“不完美”的哲学内涵。
这部电影将史无前例地放大CGI技术的使用比例,呈现出更加宏大的视角,塑造出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来自父母的力量可以护佑人一路成长,而成长就是不断失去和不断获得的过程。时间不会等你真正准备好,每个人早晚都要与世界单打独斗,或以不屈意志,或以残破肉身。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http://news.vsochina.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