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交110万茶水费进李佳琦直播间?经销商们被骗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交110万茶水费进李佳琦直播间?经销商们被骗了

10余起直播带货诈骗案,涉案金额超千万。

文|青眼

直播带货的造富神话吸引一波又一波的人入局,也让一批不法分子看到了赚快钱的机会。

日前,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案件速递,称一包姓男子冒充李佳琦公司经理,诈骗经销商110余万元钱款,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

青眼不完全梳理发现,近年来直播带货领域的骗局层出不穷,已然成为了新型犯罪的“高发区”。

一人分饰多角骗取经销商茶水费、公关费

回顾案件始末。据“上海松江法院”公众号及上海电视台报道显示,被告人包某曾从事电子商务、直播带货中介等工作,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利用自身从业背景,主动联系经销商刘某某、陈某某,夸大自己的能力,冒充知名“头部”主播李某琦所在科技信息公司的经理,谎称可以跟李某琦及该公司经理戚某“说上话”,将他们的产品推荐到李某琦直播间。

期间,包某为了骗取经销商信任,还一人分饰多角,冒充他人身份建立微信群。据松江法院刑事审判庭三级法官陈镪称,“微信群里有4个人,其中3个人员都是他(包某)自己申请的微信号,另外一个是被害人,通过在微信群中聊天,以造成他们确实是在推荐产品的假象。”

截自上海松江法院微信公众号

2021年,包某又称其已担任美腕公司商务中心负责人,还称“这个职位只有董事长戚总知道”,在经销商选取了贝拉米奶粉、自然之美护肤品、泰福高保温杯、种子宣言乳液四款商品后,又收取了其10万元的渠道费用。

至2022年,包某以“渠道费”“茶水费”“公关费”等名义向刘某某、陈某某索要钱款共计110余万元。两年间虽多次推荐,但包某均以各种理由拒绝刘某某的产品上播;陈某某还出于对包某信任,囤积了100万元的商品,因未能上播导致备货无法销售,损失100万元。

最终经审理查明,上海松江法院判定包某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钱款的目的,虚构了“头部”主播公司经理身份,及有能力帮他人推荐产品至直播间的事实,骗取被害人信任,隐瞒了其无能力也无实际实施帮助他人产品上播行为的事实,由此依法以诈骗罪对被告人包某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

中小商家易中招

从上文中不难发现,包某案件报道中提及的美腕公司、李某琦、美腕公司董事长戚某,即为李佳琦及其所属公司美腕(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及美ONE的法定代表人、实控人戚振波。

作为超级头部主播,其带货能力早已被验证无数次。因而,李佳琦直播间是不少商家挤破了脑袋想要进去的地方。但青眼也了解到,当前美ONE制定了一套严苛的选品流程,包括招商洽谈、商品offer提报、寄送样品、选品审核、产品资质审核、排期等,流程较长且极为严格。

今日,青眼点进美ONE公司官网发现,其官网首页设有“温馨提示”,表示“美ONE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公司、个人或机构开展直播招商代理业务,我司官网系唯一商务合作途径”。

同时,美ONE还表示,任何形式收费保证上播等行为均与公司无关,如有美ONE工作人员索要财物保证上播、指定代理公司提报商品等违规行为的,还可向美ONE廉政邮箱进行举报。

截自美ONE官网

此外,青眼检索了白兔控股、三只羊、谦寻文化等公司官网,发现大部分MCN机构均有官方商务合作途径,也有不少MCN机构设有员工防伪、廉政邮箱等方式,以避免违规行为的发生。

但即使MCN机构们三令五申,却仍有不少商家不惜花费大价钱打点关系,以求能够在一众头部主播直播间中有产品露出。而不法分子正是利用商家这一心态诈骗钱款。“越是大的主播,选品越严,流程也越长,中小商家想走捷径赚钱,就容易中招。”有观点指出。

10余起直播带货诈骗案,涉案金额超千万

据青眼不完全梳理发现,这并非是首起直播带货行业的诈骗案件。近年来,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有不少不法分子利用商家、消费者逐利心理,构建了各式各样的直播带货骗局。

从上图不难发现,在上述十余个被报道的直播带货骗局中,被告人多是谎称能对接头部主播、网红直播带货,以骗取商户“坑位费”“茶水费”等。

比如去年7月,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官方公众号同样公布了一起案件,被告人陈某称能帮助受害人李女士的商品进入国内顶流主播的直播间内,并以此向李女士索要“茶水费”“好处费”共计100余万元。

此外,陈某也创建了两个新的微信号来扮演公司“老总”和“选品工作人员”,使用三重身份相互配合,与李女士对接直播间商品上架事宜。不难看出,作案手段与上文案件几乎一致。

截自上海松江微信公众号

此外,“保量带货”这一词汇也在诈骗案中频频出现。

就在今年6月,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就报道了一起“直播带货”合同诈骗案。报道显示,被告人对外谎称拥有大量签约主播资源能“保量带货”,并用“15万元保证金,保75万元销量”的承诺,诱骗了200多家各类商户签订合同,骗取钱款共计1600余万元。

最终,该被告因犯合同诈骗罪、虚开发票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数罪并罚,被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检察院判处执行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18.5万元。

除了上述一系列案件外,诸如骗样品、骗取佣金、刷单炒信的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可以说,直播带货行业针对商家的诈骗行为早已泛滥成灾。

总体而言,网络并非法外之地,直播带货也不能野蛮生长。随着一个个案件的侦破,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终将无处遁形。同时,这也给行业敲响了警钟,商人逐利无错,但也要擦亮双眼,通过合法途径进行商业推广,切勿因小失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交110万茶水费进李佳琦直播间?经销商们被骗了

10余起直播带货诈骗案,涉案金额超千万。

文|青眼

直播带货的造富神话吸引一波又一波的人入局,也让一批不法分子看到了赚快钱的机会。

日前,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案件速递,称一包姓男子冒充李佳琦公司经理,诈骗经销商110余万元钱款,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

青眼不完全梳理发现,近年来直播带货领域的骗局层出不穷,已然成为了新型犯罪的“高发区”。

一人分饰多角骗取经销商茶水费、公关费

回顾案件始末。据“上海松江法院”公众号及上海电视台报道显示,被告人包某曾从事电子商务、直播带货中介等工作,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利用自身从业背景,主动联系经销商刘某某、陈某某,夸大自己的能力,冒充知名“头部”主播李某琦所在科技信息公司的经理,谎称可以跟李某琦及该公司经理戚某“说上话”,将他们的产品推荐到李某琦直播间。

期间,包某为了骗取经销商信任,还一人分饰多角,冒充他人身份建立微信群。据松江法院刑事审判庭三级法官陈镪称,“微信群里有4个人,其中3个人员都是他(包某)自己申请的微信号,另外一个是被害人,通过在微信群中聊天,以造成他们确实是在推荐产品的假象。”

截自上海松江法院微信公众号

2021年,包某又称其已担任美腕公司商务中心负责人,还称“这个职位只有董事长戚总知道”,在经销商选取了贝拉米奶粉、自然之美护肤品、泰福高保温杯、种子宣言乳液四款商品后,又收取了其10万元的渠道费用。

至2022年,包某以“渠道费”“茶水费”“公关费”等名义向刘某某、陈某某索要钱款共计110余万元。两年间虽多次推荐,但包某均以各种理由拒绝刘某某的产品上播;陈某某还出于对包某信任,囤积了100万元的商品,因未能上播导致备货无法销售,损失100万元。

最终经审理查明,上海松江法院判定包某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钱款的目的,虚构了“头部”主播公司经理身份,及有能力帮他人推荐产品至直播间的事实,骗取被害人信任,隐瞒了其无能力也无实际实施帮助他人产品上播行为的事实,由此依法以诈骗罪对被告人包某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

中小商家易中招

从上文中不难发现,包某案件报道中提及的美腕公司、李某琦、美腕公司董事长戚某,即为李佳琦及其所属公司美腕(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及美ONE的法定代表人、实控人戚振波。

作为超级头部主播,其带货能力早已被验证无数次。因而,李佳琦直播间是不少商家挤破了脑袋想要进去的地方。但青眼也了解到,当前美ONE制定了一套严苛的选品流程,包括招商洽谈、商品offer提报、寄送样品、选品审核、产品资质审核、排期等,流程较长且极为严格。

今日,青眼点进美ONE公司官网发现,其官网首页设有“温馨提示”,表示“美ONE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公司、个人或机构开展直播招商代理业务,我司官网系唯一商务合作途径”。

同时,美ONE还表示,任何形式收费保证上播等行为均与公司无关,如有美ONE工作人员索要财物保证上播、指定代理公司提报商品等违规行为的,还可向美ONE廉政邮箱进行举报。

截自美ONE官网

此外,青眼检索了白兔控股、三只羊、谦寻文化等公司官网,发现大部分MCN机构均有官方商务合作途径,也有不少MCN机构设有员工防伪、廉政邮箱等方式,以避免违规行为的发生。

但即使MCN机构们三令五申,却仍有不少商家不惜花费大价钱打点关系,以求能够在一众头部主播直播间中有产品露出。而不法分子正是利用商家这一心态诈骗钱款。“越是大的主播,选品越严,流程也越长,中小商家想走捷径赚钱,就容易中招。”有观点指出。

10余起直播带货诈骗案,涉案金额超千万

据青眼不完全梳理发现,这并非是首起直播带货行业的诈骗案件。近年来,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有不少不法分子利用商家、消费者逐利心理,构建了各式各样的直播带货骗局。

从上图不难发现,在上述十余个被报道的直播带货骗局中,被告人多是谎称能对接头部主播、网红直播带货,以骗取商户“坑位费”“茶水费”等。

比如去年7月,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官方公众号同样公布了一起案件,被告人陈某称能帮助受害人李女士的商品进入国内顶流主播的直播间内,并以此向李女士索要“茶水费”“好处费”共计100余万元。

此外,陈某也创建了两个新的微信号来扮演公司“老总”和“选品工作人员”,使用三重身份相互配合,与李女士对接直播间商品上架事宜。不难看出,作案手段与上文案件几乎一致。

截自上海松江微信公众号

此外,“保量带货”这一词汇也在诈骗案中频频出现。

就在今年6月,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就报道了一起“直播带货”合同诈骗案。报道显示,被告人对外谎称拥有大量签约主播资源能“保量带货”,并用“15万元保证金,保75万元销量”的承诺,诱骗了200多家各类商户签订合同,骗取钱款共计1600余万元。

最终,该被告因犯合同诈骗罪、虚开发票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数罪并罚,被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检察院判处执行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18.5万元。

除了上述一系列案件外,诸如骗样品、骗取佣金、刷单炒信的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可以说,直播带货行业针对商家的诈骗行为早已泛滥成灾。

总体而言,网络并非法外之地,直播带货也不能野蛮生长。随着一个个案件的侦破,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终将无处遁形。同时,这也给行业敲响了警钟,商人逐利无错,但也要擦亮双眼,通过合法途径进行商业推广,切勿因小失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