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深海浩劫》热映:这部灾难片真的还原了真实事件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深海浩劫》热映:这部灾难片真的还原了真实事件吗?

结合媒体上对真实事件的报道、采访和电影里的场景,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电影对事实的还原程度,以及电影做了哪些改编或夸大。

来源:History vs Hollywod

编译:邓琳莹

《深海浩劫》已经在内地影院上映一周,这部灾难片讲述的是2010年4月20日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事故,该事故发生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墨西哥湾上一处近海钻井平台,共造成11人死亡,17人受伤,原油大量泄漏。

“深水地平线”事故现场

原“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

“深水地平线”是事故平台的名称,属瑞士越洋钻探公司所有,事故发生时,平台上的作业者是英国石油公司(BP)。电影以电子技术总工程师迈克·威廉姆斯(马克·沃尔伯格饰)为主角,根据《纽约时报》记者David Barstow的文章《深水地平线的最后时刻》改编,再现了这一灾难性事故。

导演彼得·博格致力于真实还原整个事故

关于电影的真实程度,迈克·威廉姆斯在今年九月份接受《洛杉矶时报》访问时表示,电影不是他去联系电影公司拍摄的,但他参与了制作过程,务求使电影尽量接近事实。他说,这样做是为了死去的11位兄弟。“如果有任何一位家属认为电影不符合现实——不是不感人,而是不尊重事实——那我们就失败了。”他说。

结合媒体上对真实事件的报道、采访和电影里的场景,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电影对事实的还原程度,以及电影做了哪些改编或夸大。

事故发生前迈克·威廉姆斯真的在和妻子打电话吗?

电影中,马克·沃尔伯格饰演的迈克·威廉姆斯在事故发生时正与妻子视频

是的,他刚挂掉电话就听到引擎的转动声,看到电灯闪烁,警报也骤然响起。但电影里,事故发生时他还在和妻子视频通话。和电影里一样,他的灯和电脑屏幕都爆掉了,他首先想到的是引擎出了故障。整个平台突然断电,陷入一片黑暗。他想去引擎控制室协助工程师诊断故障原因,但还没来得及出舱门第一次爆炸就发生了。

真的有钻工给了迈克·威廉姆斯一颗恐龙牙齿让他带回去给女儿吗?

电影也表现了威廉姆斯温馨的一家

没有。我们没有找到相关证据。电影里,迈克的女儿雪莉有一项作业,她准备向大家解释她的爸爸如何通过挖石油来“驯服恐龙”(因为石油就是从千万年前的动植物化石演变而成,其中也包括恐龙)。这里,“驯服”恐龙具有比喻意义,表示对油井的控制,而油井就像恐龙这种猛兽一样,有爆发的危险。添加这个情节有助于解释电影中的科学原理,同时也增加了人情味,但这个情节本身是虚构的。

爆炸时真的像电影里那样,整个平台都被火海吞没?

钻井平台秒变炼狱

是的,有人亲眼目睹也有视频记录,真实的爆炸就和电影里一样猛烈。最佳目击者应该是当时在平台下钓鱼的几个大学生,他们闻到瓦斯气味后就迅速逃到了安全距离外,也前排近距离地目睹了整场灾难。其中一个学生表示,当时他看到蓝色火花一闪,然后火焰噌地就起来了,一个巨大的火球吞噬了整个平台。另一个学生说他们隔得老远还能感到冲击波和热浪,而且响声巨大,“是我这辈子听过的最响的声音。”他说。然后平台又爆了“6、7次”。视频是附近一艘船上的船员拍摄的,他们立刻驶近平台进行救援。这艘船最后也成了幸存者的避难所。

库尔特·拉塞尔扮演的吉米·哈罗尔是否在事故中身受重伤?

电影中是威廉姆斯救了吉米·哈罗尔

是的。吉米·哈罗尔是海上装置经理。迈克·威廉姆斯说爆炸后他逃到栈桥,看到吉米·哈罗尔也在那里(电影里是威廉姆斯把哈罗尔救出房间,现实并非如此)。“他当时在咳嗽,呕吐,情况很不好。”威廉姆斯说。

救生船真的没有等威廉姆斯、哈罗尔和剩下的其他队员就开走了?

是的,两艘救生船都是,大概有8个人滞留在栈桥,他们离放置救生船的甲板大概有18米远,下个楼梯就到了。威廉姆斯说,他们下到最后一级台阶时,另一艘救生船也开始下降。“他们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幸存的人都上船了就开走了。”于是他们把一艘救生筏放到水上,救生筏载满人也离开了,年轻的技术员Andrea Fleytas(吉娜·罗德里格兹饰)还有另一个小伙子和威廉姆斯一起留在了原地。

迈克·威廉姆斯真的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熊熊燃烧的平台?

是的,他从10层楼的高度跳进了墨西哥湾。他在《60分钟时事杂志》采访中说:“当时我闭上眼睛念了一句祷告,请上帝告诉我的妻子女儿,爸爸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如果我大难不死,一定是有原因的。然后我就从平台跳了下去,下落的过程仿佛永远到不了头。”

电影中是否夸大了迈克·威廉姆斯的英勇事迹?

不能否认,他是个平民英雄

是的,有一定程度的夸大。《芝加哥太阳时报》在影评中强调,电影中迈克·威廉姆斯近乎超级英雄的特技其实是视觉夸张。但是,不能否认真实的威廉姆斯帮助拯救了他的队员的生命,而且他确实是最后逃离平台的那批人之一,逃离的方式是跳下10层楼的高度。

BP公司的高层真的在爆炸那天来过平台,给作业队颁发安全奖?

哈罗尔获颁安全奖

是的,尽管这个时间点让人难以置信,但现实确实如此。2010年4月20日那天,BP和越洋的高层曾来到平台上,给作业队颁发安全奖,表彰他们七年来没有发生过一次损失工时的事故,2009年,作业队还拍过一支嘻哈主题的MV来宣传作业安全。

BP高管Donald Vidrine真的为赶进度不顾安全隐患?

约翰·马尔维奇饰演的Vidrine被电影塑造成唯利是图的高层

是的。电影里Donald Vidrine由约翰·马尔科维奇扮演,他不顾下面提出的设备故障和未完成的检查,坚持要加快进度,最终11人牺牲。现实中,Donald Vidrine也因此面临过失杀人的控告,但法庭将之否决。起诉人遂改为控告其造成污染的轻罪,Donald Vidrine获10个月缓刑。起诉人认为Donald Vidrine和平台监理Robert Kaluza没重视压力测试(“负压测试”),如果重视了,测试结果就会给平台工作人员发出警告。但就像电影里解释的,负压测试只是为了检查油井有没有被水泥封好。记住,“深水地平线”的工作只是勘探石油,并非抽取石油,发现石油后他们会使用另一个平台进行抽取。

BP高管Donald Vidrine真的像电影说的那样是罪魁祸首吗?

不是。电影把责任归罪于他,但现实有所不同。首先,电影中Donald Vidrine把负压测试的结果认为是“膀胱效应”,但现实中的调查显示,这个说法出自越洋公司的一位员工,而非Vidrine,该员工已于事故中丧生。其次,BP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启动弃井程序之前, Vidrine曾致电波士顿一位BP工程师,询问关于该负压测试的问题。尽管电影将Vidrine定为坏人,但政府调查的结论是,Vidrine只是奉命行事,是波士顿的上级要求作业队尽快完工,因为他们已经比计划落后43天。Vidrine一直没有在联邦法院的听证会上证实此事,他的律师表示,他受到爆炸冲击,治疗当中无法出席听证会。

逃离火海后,幸存者们真的在救援船的甲板上念了主祷文?

劫后余生,哈罗尔点名确认人数

是的,但是是在事故发生的第二天,而非当天晚上。其中一位助理钻工先开口说“我们在天上的父”,其他人都跟着念了起来,哀悼逝者。

电影是在真的海上钻井平台拍摄的吗?

电影还原的“深水地平线”

不是。电影中出现的钻井平台是“深水地平线”的复制品,大小是它的85%,整个平台使用大约145万公斤钢材搭建在一个巨大的水箱里。主演马克·沃尔伯格说,这是电影史上搭建的最大的布景之一。其中还使用了很多真实钻井平台所使用的部件。迈克·威廉姆斯本人亲自验证:“连厨房里的盐和胡椒罐子都一模一样。”除了布景道具逼真,剧组还为一些小角色找了很多现在或以前当过石油工人或海岸警卫的人来出演,增加真实度。最后,为了还原爆炸和烈火,这个道具平台也被烧掉了。

幸存者们对电影是否满意?

电影最后放出了11位遇难者的照片

是的。一开始,幸存者和死者家属对拍电影这个想法非常谨慎。其中一人表示,他不希望看到电影因为政治的介入而将事实改得面目全非。但最终,电影只把重点放在还原这场悲剧以及向遇难者致敬上。导演彼得·伯格强调,他只想拍摄这些敬业的人,其中有的人为了防止石油泄漏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认为他做到了。”迈克·威廉姆斯说,他表示这样拍大概就是最好的做法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深海浩劫》热映:这部灾难片真的还原了真实事件吗?

结合媒体上对真实事件的报道、采访和电影里的场景,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电影对事实的还原程度,以及电影做了哪些改编或夸大。

来源:History vs Hollywod

编译:邓琳莹

《深海浩劫》已经在内地影院上映一周,这部灾难片讲述的是2010年4月20日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事故,该事故发生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墨西哥湾上一处近海钻井平台,共造成11人死亡,17人受伤,原油大量泄漏。

“深水地平线”事故现场

原“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

“深水地平线”是事故平台的名称,属瑞士越洋钻探公司所有,事故发生时,平台上的作业者是英国石油公司(BP)。电影以电子技术总工程师迈克·威廉姆斯(马克·沃尔伯格饰)为主角,根据《纽约时报》记者David Barstow的文章《深水地平线的最后时刻》改编,再现了这一灾难性事故。

导演彼得·博格致力于真实还原整个事故

关于电影的真实程度,迈克·威廉姆斯在今年九月份接受《洛杉矶时报》访问时表示,电影不是他去联系电影公司拍摄的,但他参与了制作过程,务求使电影尽量接近事实。他说,这样做是为了死去的11位兄弟。“如果有任何一位家属认为电影不符合现实——不是不感人,而是不尊重事实——那我们就失败了。”他说。

结合媒体上对真实事件的报道、采访和电影里的场景,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电影对事实的还原程度,以及电影做了哪些改编或夸大。

事故发生前迈克·威廉姆斯真的在和妻子打电话吗?

电影中,马克·沃尔伯格饰演的迈克·威廉姆斯在事故发生时正与妻子视频

是的,他刚挂掉电话就听到引擎的转动声,看到电灯闪烁,警报也骤然响起。但电影里,事故发生时他还在和妻子视频通话。和电影里一样,他的灯和电脑屏幕都爆掉了,他首先想到的是引擎出了故障。整个平台突然断电,陷入一片黑暗。他想去引擎控制室协助工程师诊断故障原因,但还没来得及出舱门第一次爆炸就发生了。

真的有钻工给了迈克·威廉姆斯一颗恐龙牙齿让他带回去给女儿吗?

电影也表现了威廉姆斯温馨的一家

没有。我们没有找到相关证据。电影里,迈克的女儿雪莉有一项作业,她准备向大家解释她的爸爸如何通过挖石油来“驯服恐龙”(因为石油就是从千万年前的动植物化石演变而成,其中也包括恐龙)。这里,“驯服”恐龙具有比喻意义,表示对油井的控制,而油井就像恐龙这种猛兽一样,有爆发的危险。添加这个情节有助于解释电影中的科学原理,同时也增加了人情味,但这个情节本身是虚构的。

爆炸时真的像电影里那样,整个平台都被火海吞没?

钻井平台秒变炼狱

是的,有人亲眼目睹也有视频记录,真实的爆炸就和电影里一样猛烈。最佳目击者应该是当时在平台下钓鱼的几个大学生,他们闻到瓦斯气味后就迅速逃到了安全距离外,也前排近距离地目睹了整场灾难。其中一个学生表示,当时他看到蓝色火花一闪,然后火焰噌地就起来了,一个巨大的火球吞噬了整个平台。另一个学生说他们隔得老远还能感到冲击波和热浪,而且响声巨大,“是我这辈子听过的最响的声音。”他说。然后平台又爆了“6、7次”。视频是附近一艘船上的船员拍摄的,他们立刻驶近平台进行救援。这艘船最后也成了幸存者的避难所。

库尔特·拉塞尔扮演的吉米·哈罗尔是否在事故中身受重伤?

电影中是威廉姆斯救了吉米·哈罗尔

是的。吉米·哈罗尔是海上装置经理。迈克·威廉姆斯说爆炸后他逃到栈桥,看到吉米·哈罗尔也在那里(电影里是威廉姆斯把哈罗尔救出房间,现实并非如此)。“他当时在咳嗽,呕吐,情况很不好。”威廉姆斯说。

救生船真的没有等威廉姆斯、哈罗尔和剩下的其他队员就开走了?

是的,两艘救生船都是,大概有8个人滞留在栈桥,他们离放置救生船的甲板大概有18米远,下个楼梯就到了。威廉姆斯说,他们下到最后一级台阶时,另一艘救生船也开始下降。“他们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幸存的人都上船了就开走了。”于是他们把一艘救生筏放到水上,救生筏载满人也离开了,年轻的技术员Andrea Fleytas(吉娜·罗德里格兹饰)还有另一个小伙子和威廉姆斯一起留在了原地。

迈克·威廉姆斯真的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熊熊燃烧的平台?

是的,他从10层楼的高度跳进了墨西哥湾。他在《60分钟时事杂志》采访中说:“当时我闭上眼睛念了一句祷告,请上帝告诉我的妻子女儿,爸爸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如果我大难不死,一定是有原因的。然后我就从平台跳了下去,下落的过程仿佛永远到不了头。”

电影中是否夸大了迈克·威廉姆斯的英勇事迹?

不能否认,他是个平民英雄

是的,有一定程度的夸大。《芝加哥太阳时报》在影评中强调,电影中迈克·威廉姆斯近乎超级英雄的特技其实是视觉夸张。但是,不能否认真实的威廉姆斯帮助拯救了他的队员的生命,而且他确实是最后逃离平台的那批人之一,逃离的方式是跳下10层楼的高度。

BP公司的高层真的在爆炸那天来过平台,给作业队颁发安全奖?

哈罗尔获颁安全奖

是的,尽管这个时间点让人难以置信,但现实确实如此。2010年4月20日那天,BP和越洋的高层曾来到平台上,给作业队颁发安全奖,表彰他们七年来没有发生过一次损失工时的事故,2009年,作业队还拍过一支嘻哈主题的MV来宣传作业安全。

BP高管Donald Vidrine真的为赶进度不顾安全隐患?

约翰·马尔维奇饰演的Vidrine被电影塑造成唯利是图的高层

是的。电影里Donald Vidrine由约翰·马尔科维奇扮演,他不顾下面提出的设备故障和未完成的检查,坚持要加快进度,最终11人牺牲。现实中,Donald Vidrine也因此面临过失杀人的控告,但法庭将之否决。起诉人遂改为控告其造成污染的轻罪,Donald Vidrine获10个月缓刑。起诉人认为Donald Vidrine和平台监理Robert Kaluza没重视压力测试(“负压测试”),如果重视了,测试结果就会给平台工作人员发出警告。但就像电影里解释的,负压测试只是为了检查油井有没有被水泥封好。记住,“深水地平线”的工作只是勘探石油,并非抽取石油,发现石油后他们会使用另一个平台进行抽取。

BP高管Donald Vidrine真的像电影说的那样是罪魁祸首吗?

不是。电影把责任归罪于他,但现实有所不同。首先,电影中Donald Vidrine把负压测试的结果认为是“膀胱效应”,但现实中的调查显示,这个说法出自越洋公司的一位员工,而非Vidrine,该员工已于事故中丧生。其次,BP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启动弃井程序之前, Vidrine曾致电波士顿一位BP工程师,询问关于该负压测试的问题。尽管电影将Vidrine定为坏人,但政府调查的结论是,Vidrine只是奉命行事,是波士顿的上级要求作业队尽快完工,因为他们已经比计划落后43天。Vidrine一直没有在联邦法院的听证会上证实此事,他的律师表示,他受到爆炸冲击,治疗当中无法出席听证会。

逃离火海后,幸存者们真的在救援船的甲板上念了主祷文?

劫后余生,哈罗尔点名确认人数

是的,但是是在事故发生的第二天,而非当天晚上。其中一位助理钻工先开口说“我们在天上的父”,其他人都跟着念了起来,哀悼逝者。

电影是在真的海上钻井平台拍摄的吗?

电影还原的“深水地平线”

不是。电影中出现的钻井平台是“深水地平线”的复制品,大小是它的85%,整个平台使用大约145万公斤钢材搭建在一个巨大的水箱里。主演马克·沃尔伯格说,这是电影史上搭建的最大的布景之一。其中还使用了很多真实钻井平台所使用的部件。迈克·威廉姆斯本人亲自验证:“连厨房里的盐和胡椒罐子都一模一样。”除了布景道具逼真,剧组还为一些小角色找了很多现在或以前当过石油工人或海岸警卫的人来出演,增加真实度。最后,为了还原爆炸和烈火,这个道具平台也被烧掉了。

幸存者们对电影是否满意?

电影最后放出了11位遇难者的照片

是的。一开始,幸存者和死者家属对拍电影这个想法非常谨慎。其中一人表示,他不希望看到电影因为政治的介入而将事实改得面目全非。但最终,电影只把重点放在还原这场悲剧以及向遇难者致敬上。导演彼得·伯格强调,他只想拍摄这些敬业的人,其中有的人为了防止石油泄漏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认为他做到了。”迈克·威廉姆斯说,他表示这样拍大概就是最好的做法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