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3.5%预定利率寿险即将告别舞台!重疾险涨价与否说法不一,分红险能否“接棒”?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3.5%预定利率寿险即将告别舞台!重疾险涨价与否说法不一,分红险能否“接棒”?

谁能填补“后3.5%时代”产品空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已经持续了数月的“3.5%预定利率寿险产品下架”消息将今年1-5月的人身险保费增速推向10.33%的高位,不过“炒停潮”也即将落下帷幕。

近日,界面新闻从业内获悉,监管正在对各寿险公司进行窗口指导,要求于7月31日24时前下架定价利率大于3%的保险产品,包括普通型终身寿险,预定利率超过2.5%的分红险,最低保证利率超过2%的万能险等。

据了解,近期中国人寿召开视频会议时就已表示,监管机构已正式电话告知公司,除尊享福、惠享福、康宁保(众鑫版)这三款重疾险产品,其他所有超3.0%利率保险产品均将于7月31日停售;另有保险经纪渠道人士透露,泰康、太平等公司相关产品下架的时间亦是7月31日,部分险企会更早。

业内普遍认为,预定利率的下调有助于行业持续发展,减少利差损带来的风险。但下调之后,寿险行业的保费和收益调整无可避免,谁能填补后“3.5%时代”的产品空白?

调整有利于寿险业健康发展

尽管下架会对销售端产生一定冲击,但寿险行业普遍持支持态度。某头部险企资管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虽然表面看利率是在3.5%,但实际投资端需要做到4.5%以上,在目前的投资环境下压力很大。“说实话现在卖保险就是亏钱,如果不降预定利率的话,那些比较激进的小型公司之后会有不小的隐患。”

上个世纪90年代,险企可自行设定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大部分险企的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约8.8%,然而在多次降息和投资收益率低迷下,利差损日益明显。90年代末的高利率保单给保险公司带来的利差损,用了15年左右才逐步消化掉。

有资深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指出:“寿险离开了保障功能和相关服务,就剩下长期的投资理财功能。长期的投资理财锚定的资产有限,且和经济周期、经济运行高度相关。所以长远看其实寿险也不容易,监管也是看到了寿险行业的长期潜在风险,因此实事求是地要求调整。”

中国太保寿险总经理蔡强在中国太保2023年度资本市场开放日上回答分析师提问时指出,寿险产品利率切换对于行业而言是一件好事,监管部门是在帮助寿险公司降低负债端的长期压力。寿险产品利率降低的同时,银行存款的利率也在下降,客户提高保险配置的需求依旧较高。未来,寿险产品会回归常态化销售。

长城人寿总经理王玉改此前接受界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定价利率下降会使客户的收益率下调,这是在所难免的。从另一个维度来看,客户收益率下降了,会有一些不利影响,因为在一个市场中,要实现保险公司、客户及销售队伍三方共赢的局面,才能长期稳健发展。

尽管定价利率下调会降低保险产品的吸引力,但王玉改表示:“长期我还是看好。一是保险对比所有的金融资产,客户的收益还是有保证的。因为固定收益的产品市场上已经不多了;二是跟固定收益类的产品相比,保险产品给客户的收益率仍存有优势。”

重疾险涨价与否说法不一

预定利率是保险公司给客户所交保费补贴的投资收益。预定利率越高,用来买同样的风险保障,客户所交保费越少。反之,预定利率下调,客户买同样的保额,保费会变贵。

东吴证券分析师葛玉翔团队指出,从利率敏感性排序来看,终身寿险年金>重疾>两全>定期寿险。预定利率越低,毛保费上涨幅度越大。

据其测算,以30岁男性,保额为20万元的终身寿险(主险)+终身重疾(附加险1)+轻症责任(附加险2)产品组合为例,根据《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102013)》和新定义重疾发生率表计算重疾险的毛保费,保额为1000元,缴费期限为10年,前五年的费用支出率为50%、30%、20%、5%、5%(第六年及以后没有费用支出)。精算定价结果显示,当预定利率从3.5%下调到3.25%、3.0%和2.75%后,对应毛保费涨幅分别为7.8%、16.4%和25.9%。

不过与储蓄型保险板上钉钉的收益下调不同,业内对重疾险涨价与否说法不一。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向界面新闻表示,重疾险的定价利率下调,会调整重疾险的价格;但重疾险的价格调整不是单一维度的,一般来说,保险公司会综合调整利率、产品责任、费用率等因素,因此保险产品价格的调整会呈现不同结果。

另有保险经纪公司高层表示,重疾险涨价多少可能不是很确定。“因为涨价担心影响销售,可能在优化产品的时候把这块的涨幅给抵消掉。毕竟2021年重疾新规影响巨大,透支了一大批客户,现在也比较担心重蹈覆辙。”

他预计,重疾险涨价的消息会在今年下半年让本已销售疲软的重疾险更添阻力,“这个消息一方面会透支一部分现在客户,另一方面会把客户都教育一遍要涨价,让后面的用户决策周期拉长。”

不过乐橙云服创始人兼CEO徐瀚有不同看法,他向界面新闻指出,预定利率从3.5%降低至3.0%之后,对于重疾险反而可能是个销售利好。“预定利率下降后,理财类保险吸引力下降,市场上会有一波销售力量转移到重疾险上。尽管重疾险价格有所上涨,但险企可以在健康管理服务和条款上有所创新,打开市场的想象空间。”

分红险“接棒”?

在3.5%预定利率产品落幕后,业界将目光转向分红险上。7月1日,平安人寿上市了一款分红型增额终身寿险,定价利率、保额增长系数均为2.5%。

蔡强认为:“从客户需求角度来看,借助产品切换这个时机,分红险能够成为我们未来的创新主打产品。在利率切换后,分红险的吸引力会明显提高。”

他表示,其实分红险是客户实现长期储蓄的一款很好的产品,能够帮助客户抵御通胀风险。因此,从客户利益出发,分红险是市场长期转型的一个契机。

有合资寿险助理总裁兼总精算师也对界面新闻表达了对分红险的看好。“分红险由确定收益和超额收益两部分组成,确定收益的利率低于传统寿险,给险企配置压力较小。”

监管部门在今年1月发布的《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规则》于6月30日起施行。近日多家险企披露红利实现率情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20家保险公司公布了600余款分红险产品的红利实现率。大部分公司的分红险产品采取的都是现金红利分配方式,个别产品采取的是增额红利分配方式。

当红利实现率等于100%时,意味着实际派发与当初产品说明书中的演示红利相同。如果红利实现率超过100%,意味着实际派发红利高于当初的演示红利。

虽然各家险企的红利实现情况有所不同,整体来看,红利实现水平表现较优,现金红利实现率大于等于100%的产品占比约九成,最高的现金红利实现率超过300%。而在使用增额红利的产品中,部分产品的红利实现率高达900%以上。

但王玉改表示,她不认为分红万能和投连产品适合所有的客户,如果过多强调这类产品,行业会再次回到几年前大量出现的新型产品的销售误导中去。所以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去匹配不同风险的产品。另外就她的观察,中国大多数的中产阶级对于浮动收益的产品接受起来难度还是有点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3.5%预定利率寿险即将告别舞台!重疾险涨价与否说法不一,分红险能否“接棒”?

谁能填补“后3.5%时代”产品空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已经持续了数月的“3.5%预定利率寿险产品下架”消息将今年1-5月的人身险保费增速推向10.33%的高位,不过“炒停潮”也即将落下帷幕。

近日,界面新闻从业内获悉,监管正在对各寿险公司进行窗口指导,要求于7月31日24时前下架定价利率大于3%的保险产品,包括普通型终身寿险,预定利率超过2.5%的分红险,最低保证利率超过2%的万能险等。

据了解,近期中国人寿召开视频会议时就已表示,监管机构已正式电话告知公司,除尊享福、惠享福、康宁保(众鑫版)这三款重疾险产品,其他所有超3.0%利率保险产品均将于7月31日停售;另有保险经纪渠道人士透露,泰康、太平等公司相关产品下架的时间亦是7月31日,部分险企会更早。

业内普遍认为,预定利率的下调有助于行业持续发展,减少利差损带来的风险。但下调之后,寿险行业的保费和收益调整无可避免,谁能填补后“3.5%时代”的产品空白?

调整有利于寿险业健康发展

尽管下架会对销售端产生一定冲击,但寿险行业普遍持支持态度。某头部险企资管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虽然表面看利率是在3.5%,但实际投资端需要做到4.5%以上,在目前的投资环境下压力很大。“说实话现在卖保险就是亏钱,如果不降预定利率的话,那些比较激进的小型公司之后会有不小的隐患。”

上个世纪90年代,险企可自行设定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大部分险企的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约8.8%,然而在多次降息和投资收益率低迷下,利差损日益明显。90年代末的高利率保单给保险公司带来的利差损,用了15年左右才逐步消化掉。

有资深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指出:“寿险离开了保障功能和相关服务,就剩下长期的投资理财功能。长期的投资理财锚定的资产有限,且和经济周期、经济运行高度相关。所以长远看其实寿险也不容易,监管也是看到了寿险行业的长期潜在风险,因此实事求是地要求调整。”

中国太保寿险总经理蔡强在中国太保2023年度资本市场开放日上回答分析师提问时指出,寿险产品利率切换对于行业而言是一件好事,监管部门是在帮助寿险公司降低负债端的长期压力。寿险产品利率降低的同时,银行存款的利率也在下降,客户提高保险配置的需求依旧较高。未来,寿险产品会回归常态化销售。

长城人寿总经理王玉改此前接受界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定价利率下降会使客户的收益率下调,这是在所难免的。从另一个维度来看,客户收益率下降了,会有一些不利影响,因为在一个市场中,要实现保险公司、客户及销售队伍三方共赢的局面,才能长期稳健发展。

尽管定价利率下调会降低保险产品的吸引力,但王玉改表示:“长期我还是看好。一是保险对比所有的金融资产,客户的收益还是有保证的。因为固定收益的产品市场上已经不多了;二是跟固定收益类的产品相比,保险产品给客户的收益率仍存有优势。”

重疾险涨价与否说法不一

预定利率是保险公司给客户所交保费补贴的投资收益。预定利率越高,用来买同样的风险保障,客户所交保费越少。反之,预定利率下调,客户买同样的保额,保费会变贵。

东吴证券分析师葛玉翔团队指出,从利率敏感性排序来看,终身寿险年金>重疾>两全>定期寿险。预定利率越低,毛保费上涨幅度越大。

据其测算,以30岁男性,保额为20万元的终身寿险(主险)+终身重疾(附加险1)+轻症责任(附加险2)产品组合为例,根据《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102013)》和新定义重疾发生率表计算重疾险的毛保费,保额为1000元,缴费期限为10年,前五年的费用支出率为50%、30%、20%、5%、5%(第六年及以后没有费用支出)。精算定价结果显示,当预定利率从3.5%下调到3.25%、3.0%和2.75%后,对应毛保费涨幅分别为7.8%、16.4%和25.9%。

不过与储蓄型保险板上钉钉的收益下调不同,业内对重疾险涨价与否说法不一。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向界面新闻表示,重疾险的定价利率下调,会调整重疾险的价格;但重疾险的价格调整不是单一维度的,一般来说,保险公司会综合调整利率、产品责任、费用率等因素,因此保险产品价格的调整会呈现不同结果。

另有保险经纪公司高层表示,重疾险涨价多少可能不是很确定。“因为涨价担心影响销售,可能在优化产品的时候把这块的涨幅给抵消掉。毕竟2021年重疾新规影响巨大,透支了一大批客户,现在也比较担心重蹈覆辙。”

他预计,重疾险涨价的消息会在今年下半年让本已销售疲软的重疾险更添阻力,“这个消息一方面会透支一部分现在客户,另一方面会把客户都教育一遍要涨价,让后面的用户决策周期拉长。”

不过乐橙云服创始人兼CEO徐瀚有不同看法,他向界面新闻指出,预定利率从3.5%降低至3.0%之后,对于重疾险反而可能是个销售利好。“预定利率下降后,理财类保险吸引力下降,市场上会有一波销售力量转移到重疾险上。尽管重疾险价格有所上涨,但险企可以在健康管理服务和条款上有所创新,打开市场的想象空间。”

分红险“接棒”?

在3.5%预定利率产品落幕后,业界将目光转向分红险上。7月1日,平安人寿上市了一款分红型增额终身寿险,定价利率、保额增长系数均为2.5%。

蔡强认为:“从客户需求角度来看,借助产品切换这个时机,分红险能够成为我们未来的创新主打产品。在利率切换后,分红险的吸引力会明显提高。”

他表示,其实分红险是客户实现长期储蓄的一款很好的产品,能够帮助客户抵御通胀风险。因此,从客户利益出发,分红险是市场长期转型的一个契机。

有合资寿险助理总裁兼总精算师也对界面新闻表达了对分红险的看好。“分红险由确定收益和超额收益两部分组成,确定收益的利率低于传统寿险,给险企配置压力较小。”

监管部门在今年1月发布的《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规则》于6月30日起施行。近日多家险企披露红利实现率情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20家保险公司公布了600余款分红险产品的红利实现率。大部分公司的分红险产品采取的都是现金红利分配方式,个别产品采取的是增额红利分配方式。

当红利实现率等于100%时,意味着实际派发与当初产品说明书中的演示红利相同。如果红利实现率超过100%,意味着实际派发红利高于当初的演示红利。

虽然各家险企的红利实现情况有所不同,整体来看,红利实现水平表现较优,现金红利实现率大于等于100%的产品占比约九成,最高的现金红利实现率超过300%。而在使用增额红利的产品中,部分产品的红利实现率高达900%以上。

但王玉改表示,她不认为分红万能和投连产品适合所有的客户,如果过多强调这类产品,行业会再次回到几年前大量出现的新型产品的销售误导中去。所以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去匹配不同风险的产品。另外就她的观察,中国大多数的中产阶级对于浮动收益的产品接受起来难度还是有点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