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讨厌咪蒙的人到底在讨厌什么?讨厌她没人性啊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讨厌咪蒙的人到底在讨厌什么?讨厌她没人性啊

倘若一定要说咪蒙的文字真的做到了点什么,那大概就是她告诉了所有人,一天吃五顿小龙虾,真的会长胖。

听说咪蒙因为一篇职场的文章又被骂上了热搜,突然就想起半年前朋友圈里的写手传了一个笑话。

微信公众号现在基本分三种:咪蒙 咪蒙的信徒 讨厌迷蒙的人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咪蒙的每篇爆款出现之后,一周之内大概就会迎来无数篇《为什么我讨厌咪蒙》《喜欢咪蒙的人可以和我点赞互删了》。

微信公众号圈想要获得高阅读数,除了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学咪蒙或者骂咪蒙。

然而高冷如我,一直觉得自己属于第四类:懒得搭理咪蒙的人

但万万没想到,昨天我特别喜欢的一个写影评的老师竟然发票圈表示觉得咪蒙不错,问我们他该不该继续关注下去。

一瞬间让我觉得有点毁三观,所以我只好暂时将自己划分到第三类:讨厌迷蒙的人

用一篇长文给老师讲讲,为什么我们不应该关注咪蒙。

读咪蒙的人很容易产生一种自我陶醉“全世界除了我以外的人都是傻逼”。

咪蒙是一个成功的自媒体人,不管从阅读量、文字掌控还是大众心理的操控上来说,整个微信公众号圈咪蒙都是毋庸置疑的第一位。

咪蒙是也一个优秀的自媒体工作者,讨厌咪蒙的人多少都是有点嫉妒她的,毕竟都是靠笔杆子吃饭,她每个月都能在北京挣出一套房,而别人买个外卖都要比照起送价,怎么可能不嫉妒她呢?

反正我承认,我是有点嫉妒她的,我现在21岁,咪蒙40岁,给我20年的时光我都不一定能像她一样把文字输出玩得这么666。

可我也得说,尽管我羡慕她挣得多,但我永远都不想变成她那样的人。

她在《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里讲了一个实习生的故事,在她的描述里,她的实习生是一个不知道职场分工的 傻 逼

一个因为一天拿五次外卖觉得自己的价值没有被实现就躲在厕所里哭的 傻 逼

为了表示她自己不是傻逼,她把这个实习生叫到办公室训了一顿,转身打开微信编辑器,写下了以这个实习生为蓝本的稿子,10W+轻松到手。

咪蒙说,谁告诉你职场是温馨有爱的大家庭了?不要渴望公司给你温暖,给你工资本身就是温暖。

巧的是,今天我和粉丝在微信群里玩耍,老板出来说了一句“赶紧写稿子去吧”,粉丝们开玩笑说,哈哈哈哈,吸血的老板。

我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是有点不舒服的,虽然我知道粉丝们都没有恶意,她们也不是真的觉得老板是吸血鬼,但我还是花了几分钟,翻出了老板在去年我生日时为我写的生贺稿子扔进了群里,说了一句,老板其实很爱我,只是她平时不爱说。(然后就被她们吐槽我在秀恩爱,并没有好吗?)

如果你觉得我在胡言乱语,因为我被一杯鸡尾酒醉到一夜没睡 是生贺,可以点

工作就是工作,职场就是职场,工作和职场的残酷体现在工作能力的比拼和快节奏的工作频率上,谁告诉你,体现在员工和老板的阶级斗争上了?

工作和谈恋爱一样,从来都是双向选择,从上一个公司跳槽到现在的老板手底下,最大的感触就是,真的开心了许多。

虽然我和老板每次因为稿子写得有问题都要大吵大闹,恨不得把对方捅死,但是稿子改好之后,依旧还是一起面对阅读量的好战友。

难道只是因为在一个办公室里办公,人与人之间就一定要勾心斗角、互相践踏才行吗?老板就一定要以压迫员工为己任吗?

昨天和老板聊天,说起我俩刚认识的时候,她还不是老板,我俩也没创业,我是她的实习生,她是我的顶头上司,那时候我才19岁,总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哭。

她说我每次一哭,她就不知道拿我怎么办,尤其是创业之后,更是如此。

她理解我毕竟年龄还小,肩负着账号的阅读量的重任并不是我能消化得了的,可是稿子还是要我写,即使我不愿意、我一哭二闹三上吊,她也要让我一遍一遍的改。

我为了稿子哭到崩溃的时候,她心里也一样难受,但是她不能说“梳子你别写了”,她只能看着我哭,哭完给我来上一句“继续写吧!”

因为我需要在一次又一次的崩溃、重建中不断成长,而她也需要,我哭着成长,她看着我哭同样也是如此。

一晃眼,两年过去了,我已经不是19岁的实习生,翻身农奴把歌唱带起自己的实习生来,我要帮她改稿子、定主题,看她偶尔吐槽我怼她怼的太狠,但也要适当的鼓励她、引导她、让她失去信心的时候也能重新站起来。

这个时候我才真的有点明白,老板当初看我的心情。

做实习生时我最大的期望是老板能够多倾听我的意见,做老板时我最大的期望是实习生能够真的感受到,我在带她,希望她变得更好。

我的实习生大概在一个月以前和我一起出去玩的时候很偶然的问过我:你给我安排这些工作是在带我吗?

我回答她,当然了,你是我的实习生,之前的工作都做得很好,我现在当然要多带你啦!

很多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实习生都觉得自己只是公司里最不重要的细枝末节,但机会是自己争取来的,咪蒙口口声声说实习生就该拿外卖,可她自己做实习生时不也是死气白咧求上进,每天恨不得把稿子改八遍给主编看?!

千万别相信职场分工里说的,实习生就是打杂的,打杂的工作可以做,但把自己定位成打杂的,实习期满就真的只能回家了。

在公司里,老板和实习生才不是什么势如水火的阶级敌人,而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啊!

要一起并肩作战的人,还要互相背地里捅刀,仗怎么可能打的赢呢?

实际上,实习生拿着比普通正式员工更少的工资、没有福利待遇,却做着与正式员工一样多甚至更多的工作是为了什么,难道不就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经验吗?

拿多少钱的工资做多少钱的事情,如果两者不能等价,老板又不愿意付出点“温暖”,那么实习生到底图个什么呢?!为公司无私奉献吗?!一个实习生,连正式合同都没有,却要为老板的公司无私奉献??

怎么好事都让老板摊上了?!这说句不好听的不就是想白嫖吗?!

咪蒙这个逻辑完全就是自己打脸啊!

不过,说真的,她打脸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前脚写男女平等,男人不允许歧视女性,转身就又写篇文章教男人在旅行中必须时时刻刻照顾女生的想法,一切以女生的情绪优先。

前脚致贱人,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不要怪别人,转身自己马虎大意搞错孩子的入学时间又开始抱怨天、抱怨地、抱怨祖国爱洗地。

讨厌咪蒙的人认为她三观不正,这可真是冤枉她了,因为她本身就没有三观啊!在迷蒙的眼里哪有什么观点,全都是活生生能变成钞票的热点好吗?

所以她可以一边说这自己不爱国,一边在微信上为祖国永远热泪盈眶;一边标榜自己是独立女性不需要男人照顾,宁可包养小鲜肉,一边又言之凿凿要求男人做这做那顺着女孩的心思来。

知乎上有一个粉转黑的网友说,她永远记得咪蒙在《圣人请卸妆》里这样评价秦观,“我们常常犯一种错误,误以为一个人的请话写得很美,是出自感情上的丰厚,其实可能只是技术上的胜利而已。”

现在把这个句式放在咪蒙本人身上同样适用:我们常常犯一种错误,误以为一个人文字写得精彩,是出自思想上的丰厚,其实可能只是技术上的胜利而已。------作为一个商人的胜利。

咪蒙就是这样,她选取了人性中最容易被煽动的一点戾气,放大、突出、传播、扩散,变成一篇又一篇的爆款,虽然她三观不稳定,但是每篇文章细分来看,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错误。

事实上,并不是咪蒙错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坏,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世界的坏给了咪蒙成长的土壤和空间。

我喜欢的影评人老师说,咪蒙用毁三观的方法讲出了很多人敢讲也不敢说的真话,可是“真”不代表对,戾气不代表正义。

老师又问,看咪蒙满心的不爽,却又有种迷之诱惑,该不该继续看下去?

我的回答是,不该!(老师你一定要醒醒啊!!!)

我们或许会为喝了一碗毒鸡汤而欢呼雀跃,感觉自己找到了情绪发泄的新大陆,可是骂完别人婊、贱、low之后,生活仍旧要继续。

咪蒙的戾气可以转成10w+,变成25万一条的广告,但我们不能,因为咪蒙的价值在于她掌控文字的能力,并不在于戾气,她从20岁到40岁,花了20年去修炼的不是戾气,是文笔啊!!

我们没有咪蒙写稿子的能力,我们的戾气只能被她用来爆热点,而不能用来正视自己生活中的艰难,我们需要的是独自面对浩大的世界,然后把自己变的更有话语权一点。

咪蒙说职场不相信眼泪,职场确实不相信眼泪,因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生活买单,委屈的眼泪没有人会帮你擦掉。

但职场有时候也会相信眼泪,因为有的时候眼泪不一定是委屈,有可能也会化为动力,咪蒙怎么知道,在厕所里哭过的女孩不会再几秒钟之后擦干眼泪,重新走进办公室,把工作做得更好?

世界本来就不是二元对立的,咪蒙非要把所有事情都分出个对错,也只是写给我们看看罢了。

倘若一定要说咪蒙的文字真的做到了点什么,那大概就是她告诉了所有人,一天吃五顿小龙虾,真的会长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讨厌咪蒙的人到底在讨厌什么?讨厌她没人性啊

倘若一定要说咪蒙的文字真的做到了点什么,那大概就是她告诉了所有人,一天吃五顿小龙虾,真的会长胖。

听说咪蒙因为一篇职场的文章又被骂上了热搜,突然就想起半年前朋友圈里的写手传了一个笑话。

微信公众号现在基本分三种:咪蒙 咪蒙的信徒 讨厌迷蒙的人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咪蒙的每篇爆款出现之后,一周之内大概就会迎来无数篇《为什么我讨厌咪蒙》《喜欢咪蒙的人可以和我点赞互删了》。

微信公众号圈想要获得高阅读数,除了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学咪蒙或者骂咪蒙。

然而高冷如我,一直觉得自己属于第四类:懒得搭理咪蒙的人

但万万没想到,昨天我特别喜欢的一个写影评的老师竟然发票圈表示觉得咪蒙不错,问我们他该不该继续关注下去。

一瞬间让我觉得有点毁三观,所以我只好暂时将自己划分到第三类:讨厌迷蒙的人

用一篇长文给老师讲讲,为什么我们不应该关注咪蒙。

读咪蒙的人很容易产生一种自我陶醉“全世界除了我以外的人都是傻逼”。

咪蒙是一个成功的自媒体人,不管从阅读量、文字掌控还是大众心理的操控上来说,整个微信公众号圈咪蒙都是毋庸置疑的第一位。

咪蒙是也一个优秀的自媒体工作者,讨厌咪蒙的人多少都是有点嫉妒她的,毕竟都是靠笔杆子吃饭,她每个月都能在北京挣出一套房,而别人买个外卖都要比照起送价,怎么可能不嫉妒她呢?

反正我承认,我是有点嫉妒她的,我现在21岁,咪蒙40岁,给我20年的时光我都不一定能像她一样把文字输出玩得这么666。

可我也得说,尽管我羡慕她挣得多,但我永远都不想变成她那样的人。

她在《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里讲了一个实习生的故事,在她的描述里,她的实习生是一个不知道职场分工的 傻 逼

一个因为一天拿五次外卖觉得自己的价值没有被实现就躲在厕所里哭的 傻 逼

为了表示她自己不是傻逼,她把这个实习生叫到办公室训了一顿,转身打开微信编辑器,写下了以这个实习生为蓝本的稿子,10W+轻松到手。

咪蒙说,谁告诉你职场是温馨有爱的大家庭了?不要渴望公司给你温暖,给你工资本身就是温暖。

巧的是,今天我和粉丝在微信群里玩耍,老板出来说了一句“赶紧写稿子去吧”,粉丝们开玩笑说,哈哈哈哈,吸血的老板。

我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是有点不舒服的,虽然我知道粉丝们都没有恶意,她们也不是真的觉得老板是吸血鬼,但我还是花了几分钟,翻出了老板在去年我生日时为我写的生贺稿子扔进了群里,说了一句,老板其实很爱我,只是她平时不爱说。(然后就被她们吐槽我在秀恩爱,并没有好吗?)

如果你觉得我在胡言乱语,因为我被一杯鸡尾酒醉到一夜没睡 是生贺,可以点

工作就是工作,职场就是职场,工作和职场的残酷体现在工作能力的比拼和快节奏的工作频率上,谁告诉你,体现在员工和老板的阶级斗争上了?

工作和谈恋爱一样,从来都是双向选择,从上一个公司跳槽到现在的老板手底下,最大的感触就是,真的开心了许多。

虽然我和老板每次因为稿子写得有问题都要大吵大闹,恨不得把对方捅死,但是稿子改好之后,依旧还是一起面对阅读量的好战友。

难道只是因为在一个办公室里办公,人与人之间就一定要勾心斗角、互相践踏才行吗?老板就一定要以压迫员工为己任吗?

昨天和老板聊天,说起我俩刚认识的时候,她还不是老板,我俩也没创业,我是她的实习生,她是我的顶头上司,那时候我才19岁,总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哭。

她说我每次一哭,她就不知道拿我怎么办,尤其是创业之后,更是如此。

她理解我毕竟年龄还小,肩负着账号的阅读量的重任并不是我能消化得了的,可是稿子还是要我写,即使我不愿意、我一哭二闹三上吊,她也要让我一遍一遍的改。

我为了稿子哭到崩溃的时候,她心里也一样难受,但是她不能说“梳子你别写了”,她只能看着我哭,哭完给我来上一句“继续写吧!”

因为我需要在一次又一次的崩溃、重建中不断成长,而她也需要,我哭着成长,她看着我哭同样也是如此。

一晃眼,两年过去了,我已经不是19岁的实习生,翻身农奴把歌唱带起自己的实习生来,我要帮她改稿子、定主题,看她偶尔吐槽我怼她怼的太狠,但也要适当的鼓励她、引导她、让她失去信心的时候也能重新站起来。

这个时候我才真的有点明白,老板当初看我的心情。

做实习生时我最大的期望是老板能够多倾听我的意见,做老板时我最大的期望是实习生能够真的感受到,我在带她,希望她变得更好。

我的实习生大概在一个月以前和我一起出去玩的时候很偶然的问过我:你给我安排这些工作是在带我吗?

我回答她,当然了,你是我的实习生,之前的工作都做得很好,我现在当然要多带你啦!

很多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实习生都觉得自己只是公司里最不重要的细枝末节,但机会是自己争取来的,咪蒙口口声声说实习生就该拿外卖,可她自己做实习生时不也是死气白咧求上进,每天恨不得把稿子改八遍给主编看?!

千万别相信职场分工里说的,实习生就是打杂的,打杂的工作可以做,但把自己定位成打杂的,实习期满就真的只能回家了。

在公司里,老板和实习生才不是什么势如水火的阶级敌人,而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啊!

要一起并肩作战的人,还要互相背地里捅刀,仗怎么可能打的赢呢?

实际上,实习生拿着比普通正式员工更少的工资、没有福利待遇,却做着与正式员工一样多甚至更多的工作是为了什么,难道不就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经验吗?

拿多少钱的工资做多少钱的事情,如果两者不能等价,老板又不愿意付出点“温暖”,那么实习生到底图个什么呢?!为公司无私奉献吗?!一个实习生,连正式合同都没有,却要为老板的公司无私奉献??

怎么好事都让老板摊上了?!这说句不好听的不就是想白嫖吗?!

咪蒙这个逻辑完全就是自己打脸啊!

不过,说真的,她打脸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前脚写男女平等,男人不允许歧视女性,转身就又写篇文章教男人在旅行中必须时时刻刻照顾女生的想法,一切以女生的情绪优先。

前脚致贱人,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不要怪别人,转身自己马虎大意搞错孩子的入学时间又开始抱怨天、抱怨地、抱怨祖国爱洗地。

讨厌咪蒙的人认为她三观不正,这可真是冤枉她了,因为她本身就没有三观啊!在迷蒙的眼里哪有什么观点,全都是活生生能变成钞票的热点好吗?

所以她可以一边说这自己不爱国,一边在微信上为祖国永远热泪盈眶;一边标榜自己是独立女性不需要男人照顾,宁可包养小鲜肉,一边又言之凿凿要求男人做这做那顺着女孩的心思来。

知乎上有一个粉转黑的网友说,她永远记得咪蒙在《圣人请卸妆》里这样评价秦观,“我们常常犯一种错误,误以为一个人的请话写得很美,是出自感情上的丰厚,其实可能只是技术上的胜利而已。”

现在把这个句式放在咪蒙本人身上同样适用:我们常常犯一种错误,误以为一个人文字写得精彩,是出自思想上的丰厚,其实可能只是技术上的胜利而已。------作为一个商人的胜利。

咪蒙就是这样,她选取了人性中最容易被煽动的一点戾气,放大、突出、传播、扩散,变成一篇又一篇的爆款,虽然她三观不稳定,但是每篇文章细分来看,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错误。

事实上,并不是咪蒙错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坏,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世界的坏给了咪蒙成长的土壤和空间。

我喜欢的影评人老师说,咪蒙用毁三观的方法讲出了很多人敢讲也不敢说的真话,可是“真”不代表对,戾气不代表正义。

老师又问,看咪蒙满心的不爽,却又有种迷之诱惑,该不该继续看下去?

我的回答是,不该!(老师你一定要醒醒啊!!!)

我们或许会为喝了一碗毒鸡汤而欢呼雀跃,感觉自己找到了情绪发泄的新大陆,可是骂完别人婊、贱、low之后,生活仍旧要继续。

咪蒙的戾气可以转成10w+,变成25万一条的广告,但我们不能,因为咪蒙的价值在于她掌控文字的能力,并不在于戾气,她从20岁到40岁,花了20年去修炼的不是戾气,是文笔啊!!

我们没有咪蒙写稿子的能力,我们的戾气只能被她用来爆热点,而不能用来正视自己生活中的艰难,我们需要的是独自面对浩大的世界,然后把自己变的更有话语权一点。

咪蒙说职场不相信眼泪,职场确实不相信眼泪,因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生活买单,委屈的眼泪没有人会帮你擦掉。

但职场有时候也会相信眼泪,因为有的时候眼泪不一定是委屈,有可能也会化为动力,咪蒙怎么知道,在厕所里哭过的女孩不会再几秒钟之后擦干眼泪,重新走进办公室,把工作做得更好?

世界本来就不是二元对立的,咪蒙非要把所有事情都分出个对错,也只是写给我们看看罢了。

倘若一定要说咪蒙的文字真的做到了点什么,那大概就是她告诉了所有人,一天吃五顿小龙虾,真的会长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