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年中政治局会议四大看点,地产政策或迎进一步调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年中政治局会议四大看点,地产政策或迎进一步调整

会议指出,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7月20日,深圳市龙岗区,航拍宇宏健康花城。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樊旭 王玉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议看点一: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会议指出,要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分析师表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这是中央基于当前房地产市场发生的变化提出的最新需求。下半年,房地产政策有望再次宽松升级。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房地产供需关系、居民预期和行为、开发商行为等等都发生了重大改变。突出表现包括居民按揭买房的积极性下降、持有房产的意愿下降(二手房挂牌量急剧攀升)、银行按揭贷款余额首次减少、开发商大规模储备地块的时代结束等等。

“这都是过去没有的现象,而且是趋势性的现象,预示着房地产可能永久性地告别了大范围过热的走势。这是行业和市场的重大变化。因此,我们的管理政策也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即从防过热转到防过冷,从增量转到存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来满足居民需求。”他说。

李宇嘉表示,未来的政策导向是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来满足和释放需求,比如满足新市民、年轻人先租后买的需求;如何盘活存量提高供应效率并匹配需求,通过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县域镇域房屋改造来解决住房不充分的问题;如何打造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提高居民美好人居。

他认为,基于托底的需要,下半年一些热点城市可能会优化限购政策执行范围,调整目前“认房又认贷”的贷款政策,进一步降低按揭利率等。“但要注意的是,此类需求端的政策仅限于托底,国家不希望看到刺激的场景。”李宇嘉强调。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也表示,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其含义不在于简单地放松,而在于要扭转2017年以来一系列过于严厉的政策。部分政策和当前市场基本面已经完全不相符,自然要逐渐退场。

另外,本次会议未提及“房住不炒”,而是把“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放在首位。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称,“风险防控”已经成为今年房地产工作的重中之重,2022年以来,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市场景气程度持续走弱,房企债务风险明显加剧。与此同时,各地频发“停工断贷潮”,也进一步打压市场信心。一旦上述风险向金融、社会等领域传导,后果则不堪设想。

至于没有提及“房住不炒”,他表示,这并不意味政策的全面转向,“房住不炒”依然是地方因城施策的底线,也是未来中国楼市长期坚持的总基调,不应也不会突破。

会议看点二:对促消费的表述更为积极

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对界面新闻表示,相比4月政治局会议,本次会议对促消费的表述内容更加丰富积极,不仅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促消费措施。

他指出,上半年,国内消费复苏低于市场预期,主因企业端盈利下滑,导致居民部门就业信心不稳,叠加疫情疤痕效应,消费信心不足。当前,随着经济缓慢复苏,企业盈利增速有望触底,将助力居民收入信心提升;叠加上半年线下聚集性服务业快速恢复,带动疫情期间收入受损的从业者收入增加,修复资产负债表,为消费周期性回暖积聚力量。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表示,中短期看,有必要多措并举以提振消费。比如,可以更为积极主动地开展补贴、优惠,加大对居民消费能力的支持力度,刺激消费者信心的改善和消费企业的经营预期;通过结构性工具在消费信贷领域发力,有效降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释放居民消费需求。从长期来看,为了充分发挥消费的引领作用,大力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必须坚持收入、分配、要素市场、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公共品供给,稳定居民收入增长预期。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指出,会议之所以强调“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是基于这些消费品和服务对家庭生活、内需释放有重要影响,通过提振这些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例如,文旅消费作为接触型消费的重要形式,对于加快畅通内循环,拉动经济复苏有着重要作用。

会议看点三:制定实施一揽子(地方)化债方案

会议指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副院长袁海霞在近期发表的“地方债务风险与化解”系列文章中,对各地后续化债路径提出了六大猜想,其中,债务置换重组是更重要的化债方式。

袁海霞表示,加大以时间换空间力度,有序开展地方债置换及债务重组,必要时考虑以中央政府加杠杆进行大规模置换。贵州、青海、四川宜宾、内蒙古呼和浩特积极争取建制市县化债试点;山东、贵州、天津、湖南、重庆等债务风险较高地区,辽宁、黑龙江等经济财力偏弱区域或谨慎推进债务重组。

其他5个可能的化债路径包括:财力雄厚地区继续安排财政资金化债,土地资源丰富地区加大出让力度;加快建立地方政府偿债备付金制度,研究备付金用于化债的可行性;用好国企资源开展市场化化债,合理推进股权划转及信保基金设立;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市县城投加速转型整合及化债;加大REITs发行力度并拓展投向领域,适当放宽资金使用限制。

会议看点四: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

会议指出,要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

庞溟表示,财政政策预计重在提升政策执行效率、资金支付效率和形成实物工作量的效率。此外,可期待借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经验,使用准财政工具替代财政接续发力。

“在消费回暖之前还要靠投资托底经济,今年上半年专项债发行速度并不快,财政支出中和民生相关的比例上升,而基建的比例有所下降,预计下半年地方政府债发行节奏仍有提速空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仍有扩大空间。”他说。

在货币政策方面,庞溟认为,货币数量和社会融资总量的增长还有适度宽松的空间,特别是三季度存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此外,差别性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率等结构性政策工具、政策性贷款还有加力的空间。

英大证券公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郑后成表示,叠加到我国物价走势,预计下半年央行大概率至少降准或者降息1次,时点落在三季度的概率大于四季度。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年中政治局会议四大看点,地产政策或迎进一步调整

会议指出,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7月20日,深圳市龙岗区,航拍宇宏健康花城。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樊旭 王玉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议看点一: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会议指出,要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分析师表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这是中央基于当前房地产市场发生的变化提出的最新需求。下半年,房地产政策有望再次宽松升级。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房地产供需关系、居民预期和行为、开发商行为等等都发生了重大改变。突出表现包括居民按揭买房的积极性下降、持有房产的意愿下降(二手房挂牌量急剧攀升)、银行按揭贷款余额首次减少、开发商大规模储备地块的时代结束等等。

“这都是过去没有的现象,而且是趋势性的现象,预示着房地产可能永久性地告别了大范围过热的走势。这是行业和市场的重大变化。因此,我们的管理政策也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即从防过热转到防过冷,从增量转到存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来满足居民需求。”他说。

李宇嘉表示,未来的政策导向是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来满足和释放需求,比如满足新市民、年轻人先租后买的需求;如何盘活存量提高供应效率并匹配需求,通过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县域镇域房屋改造来解决住房不充分的问题;如何打造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提高居民美好人居。

他认为,基于托底的需要,下半年一些热点城市可能会优化限购政策执行范围,调整目前“认房又认贷”的贷款政策,进一步降低按揭利率等。“但要注意的是,此类需求端的政策仅限于托底,国家不希望看到刺激的场景。”李宇嘉强调。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也表示,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其含义不在于简单地放松,而在于要扭转2017年以来一系列过于严厉的政策。部分政策和当前市场基本面已经完全不相符,自然要逐渐退场。

另外,本次会议未提及“房住不炒”,而是把“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放在首位。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称,“风险防控”已经成为今年房地产工作的重中之重,2022年以来,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市场景气程度持续走弱,房企债务风险明显加剧。与此同时,各地频发“停工断贷潮”,也进一步打压市场信心。一旦上述风险向金融、社会等领域传导,后果则不堪设想。

至于没有提及“房住不炒”,他表示,这并不意味政策的全面转向,“房住不炒”依然是地方因城施策的底线,也是未来中国楼市长期坚持的总基调,不应也不会突破。

会议看点二:对促消费的表述更为积极

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对界面新闻表示,相比4月政治局会议,本次会议对促消费的表述内容更加丰富积极,不仅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促消费措施。

他指出,上半年,国内消费复苏低于市场预期,主因企业端盈利下滑,导致居民部门就业信心不稳,叠加疫情疤痕效应,消费信心不足。当前,随着经济缓慢复苏,企业盈利增速有望触底,将助力居民收入信心提升;叠加上半年线下聚集性服务业快速恢复,带动疫情期间收入受损的从业者收入增加,修复资产负债表,为消费周期性回暖积聚力量。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表示,中短期看,有必要多措并举以提振消费。比如,可以更为积极主动地开展补贴、优惠,加大对居民消费能力的支持力度,刺激消费者信心的改善和消费企业的经营预期;通过结构性工具在消费信贷领域发力,有效降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释放居民消费需求。从长期来看,为了充分发挥消费的引领作用,大力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必须坚持收入、分配、要素市场、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公共品供给,稳定居民收入增长预期。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指出,会议之所以强调“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是基于这些消费品和服务对家庭生活、内需释放有重要影响,通过提振这些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例如,文旅消费作为接触型消费的重要形式,对于加快畅通内循环,拉动经济复苏有着重要作用。

会议看点三:制定实施一揽子(地方)化债方案

会议指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副院长袁海霞在近期发表的“地方债务风险与化解”系列文章中,对各地后续化债路径提出了六大猜想,其中,债务置换重组是更重要的化债方式。

袁海霞表示,加大以时间换空间力度,有序开展地方债置换及债务重组,必要时考虑以中央政府加杠杆进行大规模置换。贵州、青海、四川宜宾、内蒙古呼和浩特积极争取建制市县化债试点;山东、贵州、天津、湖南、重庆等债务风险较高地区,辽宁、黑龙江等经济财力偏弱区域或谨慎推进债务重组。

其他5个可能的化债路径包括:财力雄厚地区继续安排财政资金化债,土地资源丰富地区加大出让力度;加快建立地方政府偿债备付金制度,研究备付金用于化债的可行性;用好国企资源开展市场化化债,合理推进股权划转及信保基金设立;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市县城投加速转型整合及化债;加大REITs发行力度并拓展投向领域,适当放宽资金使用限制。

会议看点四: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

会议指出,要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

庞溟表示,财政政策预计重在提升政策执行效率、资金支付效率和形成实物工作量的效率。此外,可期待借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经验,使用准财政工具替代财政接续发力。

“在消费回暖之前还要靠投资托底经济,今年上半年专项债发行速度并不快,财政支出中和民生相关的比例上升,而基建的比例有所下降,预计下半年地方政府债发行节奏仍有提速空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仍有扩大空间。”他说。

在货币政策方面,庞溟认为,货币数量和社会融资总量的增长还有适度宽松的空间,特别是三季度存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此外,差别性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率等结构性政策工具、政策性贷款还有加力的空间。

英大证券公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郑后成表示,叠加到我国物价走势,预计下半年央行大概率至少降准或者降息1次,时点落在三季度的概率大于四季度。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