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朋友圈里的人都跑到台湾看金马影展,到底它有什么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朋友圈里的人都跑到台湾看金马影展,到底它有什么好?

今天晚上第53届金马奖颁奖典礼就要揭开序幕了,相信各个奖项最终花落谁手也会随之尘埃落定。

作者丨何建涛

今天晚上第53届金马奖颁奖典礼就要揭开序幕了,相信各个奖项最终花落谁手也会随之尘埃落定。但历经半个世纪,金马奖作为华语电影届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电影类专业表彰奖项(金鸡奖创办于1981年,香港金像奖创办于1982年),它的由来和发展可谓起起伏伏,而如今,金马奖因其选片方向的包容与开放,已然成为华人电影工作者的最高荣誉,因此称它为华语电影的“奥斯卡”也不为过。

首屆「最佳劇情片」由《星星月亮太陽》獲得,尤敏亦以此片榮獲首屆影后,代表所有得獎人致詞。

可是,由于历来海峡两岸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隔膜,造成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个中国的“奥斯卡”,这次借着第53届金马奖颁奖的东风,我们就来科普一些关于金马奖的历史知识,同时也对此次入围金马的各个影片、影人究竟谁能最后摘得桂冠有个小小的预测,当然,预测不准可不能打脸哦,就当是买彩票玩玩吧。

由来

很多人都知道,第一届金马奖开始于1962年。但其实早在1959年台湾行政院就颁布了“国语影片奖励办法”,确定每年办理前一年度的电影奖励活动,奖项分为剧情片、纪录片与个人技术三部分。由此可见,刚开始创办金马奖的初衷就是为了奖励“国语影片”,所以这也为它后来包容内地电影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在1959至1961年三年的时间内,这个“国语影片奖励”一连举办三届,初具金马奖竞赛雏形。当时的奖励办法是:奖额不限,每项均有多名获奖,可兼得实质(奖金、奖品、外片配额)补助与荣誉(奖状、奖徽)奖励。

从1962年起,当时的台湾新闻局公布施行“五十一年奖励国语影片办法”,正式创设金马奖。之所以叫“五十一年”,是因为按照“中华民国”的历法,1962年正好是“民国五十一年”。当时金马奖共设十八项奖,影片部份颁予金马奖座;个人技术部份只颁予奖金。采取先行公布评选结果,再举行颁奖典礼,从第一至第十四届金马奖的颁奖一直维持此种形式。也就是说在第十五届金马奖之前,影迷和观众都是先知道获奖结果,后观看颁奖典礼。直到1978年金马奖评审及颁奖形式才大幅修改,第一阶段由评审提出入围名单;第二阶段评审在颁奖典礼当日入闱选出得奖名单予以弥封,再于典礼现场揭晓。

由于台湾在60年代特殊的政治形势,所以最初的金马奖与政治还是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第一届“奖励国语影片金马奖”颁奖典礼于当时的台北国光戏院举行,由时任台湾“行政院”新闻局局长沈剑虹主持,共颁出七座“金马奖”和三十七万奖金。颁奖典礼的举办日期定于10月31日,这个日子在我们看来可能很普通,但是实则是有为蒋介石祝寿的意思,在颁奖典礼之后同时会举办祝寿晚会。到了第三届至第十五届金马奖颁奖日期则改为10月30日,这个日子其实有带着“暖寿”之意。

首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由《星星月亮太阳》获得,主演尤敏亦以此片荣获首届影后,代表所有得奖人致词。更为有趣的是到了第二届金马奖,由于香港邵氏著名女演员凌波于《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反串男角,这让金马评审在颁发最佳男、女主角间游移不定,后专为她“特颁”了一个“最佳演技特别奖”,开特别奖之先例。凌波来台领奖,台北万人空巷的盛况,也被当时的港报谑称为“狂人城”。

凌波來台領獎,台北萬人空巷的盛況

不过,刚刚建立起来的金马奖,在1964年停办了一届,当时的台湾新闻局还为此专门公布了停办原因:

1、亚太影展刚在台北举行,同年内再办影展,无迫切需要。

2、台北社会趋于浮靡,耽于逸乐,就社会观点,也无举办之必要。

3、香港电影大亨电懋老板陆运涛空难事件,电影界元气大伤。

从这几个停办理由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金马奖在台湾政府眼中还不是特别重视,也因为此时台湾电影产量较低,亚太影展参展的影片几乎就包含了整个台湾所有的电影,更重要的是,由于当时国民党在台湾实施“戒严”政策,举办者和主管单位还会因为整个社会气氛、重大时事决定是否有继续举办金马奖的必要(1974年金马奖又以主办亚洲影展为由暂停举办一次),这也反映出这一奖项最初酝酿时被政府管控的境况。

第二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台北國光戲院(今國軍文藝活動中心)舉行

此后,主管金马奖的单位也几易其主,比如1967年因为台湾新闻局电影检查处业务移交给新成立的教育部文化局,所以从次年起,金马奖由文化局接手主办。又比如在1973年台湾“行政院”又撤销了教育部文化局,改由新闻局成立电影事业处接管电影相关业务,续办“奖励优良国语影片金马奖”。直到1984年,金马奖才首度交由民间办理,本届由台湾影剧协会担任工作委员会召集,制片协会轮值秘书处。从官方到民间,金马奖的办理权经历的变化正好反映了台湾当时特殊的政治局势,80年代中期对金马奖的放开管理也是基于此时台湾社会普遍的政治局势松动的结果。

第五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台北市中山堂舉行,謝玲玲以《我女若蘭》連莊「最佳童星」獎。節目壓軸由中國小姐劉秀嫚訪問得獎人,包括導演李嘉、男女主配角歐威、江青、崔福生及于倩等。本屆共22部影片參賽。

创立于1962年的金马奖,奖杯是一匹镀金跃马,但其名称的由来却又与马无关,恐怕也超出很多人的意料之外。金马奖的“金马”,实际上取名于“金门”“马祖”二地名之首。

1949年国民党失去大陆,退踞台湾,金门、马祖都是靠近大陆但仍由国民党控制的岛屿,第一次金门战役失利后,解放军再没有对金门发动地面进攻拿下这个小岛,同样也是基于“金门毗邻大陆,是两岸统一的象征”的思维。明白了这一点,再想一想台湾当局当年以“金马”为电影节之名,就显得格外意味深长,可以说,在当年这一场属于全中华民族的不幸伤痛中,虽然台海两岸和当时的很多自上而下的参与者,意识形态和理念不同,但对于祖国统一的观念,并无二致。

金马奖在创立之初即开始颁赠金马奖座予得奖人,在第十八届金马奖之前奖座依奖项有大、中、小之分,第十八届开始,奖座不再区分大、中、小。第一届的金马奖座出自何人之手,已不可考。第二届的金马奖座则特别邀请当时自罗马返回台湾的青年雕塑家杨英风先生设计,其意兴风发,向前奔跃之姿象征了金马奖引领华语电影奔腾不息之意。1980年,第十七届金马奖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主题曲《金马奔腾》,这首歌曲由樊曼侬作曲、孙仪作词,并邀请声乐家蔡敏和台湾大学的百人合唱团共同演唱。

第十七屆金馬獎頒獎典

发展

金马奖创办至今,全名已变更为“台北金马影展”,我们平时所称的“金马奖”也只是金马影展的一部分,其主要活动亦扩及四大主轴:金马奖,已成为华语暨华人电影创作的最高荣誉;金马国际影展,则是国人接触各国杰出电影的最佳平台;金马创投会议,竭力提供影视创作者与投资发行方合作机会;金马电影学院,藉由大师传承以提升年轻创作者的能力与视野。

首度舉辦「金馬電影學院」,選出16位學員參與大師課程與拍攝實作。侯孝賢主席擔任校長,師資包括李安、吳宇森、蔡明亮、關錦鵬、廖慶松、李屏賓、杜篤之等。

电影影展不仅是重要的文化和商业事件,也是文化官员、政府和国际企业的活动场域。影展一方面利用电影这个平台为本土观众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大门,推广世界电影文化、提高电影艺术审美品味、培养观影习惯;另一方面,或彰或显地利用电影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表达了对建构本土认同的倾向。

作为台湾最大的国际观摩影展,金马影展自1980年衍生于金马奖以来,至今已举办三十余年。这是一项非竞赛类的电影观摩展,它宣称以“推广电影艺术并透过世界电影提升文化交流”为目的,每年邀请超过200部来自全球各地的电影加入展出,是呈现给台湾观众的一项重要文化盛宴。自举办影展之初金马影展执委会就广邀世界电影大师举办国外电影大师展,同时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展出大陆电影,从这两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有意思的地方。

演員文森培瑞茲、小田切讓;導演班諾賈克、吉爾布都、是枝裕和、行定勳及陳英雄等影人應邀出席影展。

在国际影展策划方面,金马奖多有建树。如在1982年策划“罗伯特·布列松电影专辑”,并增辟纪录片和创作短片特展,介绍著名片头设计家索尔巴斯(Saul Bass)和纪录片大师弗雷德里克·怀斯曼(Frederick Wiseman)的作品。在1983年策“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英国时期电影”专题,在1984年策划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专题,在1985年、1986年、1987年又分别策划了让·雷诺阿、赫尔佐格、法斯宾德、萨蒂亚吉特·雷伊等人的专题影展。从1990年开始,常设机构“台北金马国际影展执行委员会”成立,由李行、李天铎担任主席与秘书长。在此后几年又分别策划了阿莫多瓦、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拉斯·冯·提尔、陈英雄、爱森斯坦等多位知名国际电影大师的专题影展。

國際影展策劃美國導演吉姆賈木許(Jim Jarmusch)和日本導演大島渚(Nagisa Oshima)專題,大島渚應邀出席影展。

从这些专题策展方向我们不难发现,台湾电影人对艺术电影大师的口味是丰富多彩的,也基本随着世界电影发展脉络进行这方面的策划。这样做的好处当然是培养了众多影迷以及电影从业者的艺术水准,使其目光紧随世界电影文化发展方向而走,但过多的艺术片策展,也使得台湾电影对待艺术电影达到了亦步亦趋的地步,缺乏商业性的吸收,这一点从台湾80/90年代著名导演群体多以艺术片导演为主就可看出。

第二十八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台北國家戲劇院舉行,王萊及潘迪華分別以《推手》及《阿飛正傳》同獲「最佳女配角」獎,為金馬首次的並列得獎。

在对大陆电影的展映上,从历年金马影展资料来看,自1987年台湾“解严”以来,台湾政府对大陆的政策逐渐开放,但直至1993年才有大陆影片真正进入金马影展展出,从此以后便展开了对大陆电影的探索与观察期,时间横亘整个90年代。之所以称之为“探索与观察期”,是因为此时的台湾金马影展对待大陆电影还抱着隔膜已久之后的文化窥探心理,自1987年解严以来,在两岸交流逐渐增多的背景下,台湾逐渐开始进行对尘封已久的大陆社会文化开展探究,因此整个这个时期,金马影展也将大陆电影独立作为一个板块,开始探索与解密。

当然,这些也不是我信马由缰的胡说八道,从金马影展对大陆电影的包装方式看,整个90年代基本表现为将其整体打包,独立打造成一个“中国大陆电影观摩”的版块,具体表现为:1993年的“影像中国”板块,1994年的“断裂与复合:展望九十年代中国电影”板块,1995年“大陆电影”板块,1996年“大陆:九十年代浮世绘”板块,1997年“大陆电影”板块。而90年代的最后两年较为特殊,1998年将仅有的两部参展的大陆电影一一《非常爱情》与《成吉思汗》放进“话题电影”板块,1999年则没有大陆电影参展。

1999年第三十六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典禮以「文藝復興」為主題,共有59部影片參賽。

迈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金马影展对大陆电影的包装方式相比以往的将其“自成一体”,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形式。除了“金马入围影片”单元,大陆电影被放入更为多元化的标签中。

如2000年,有5部大陆片一一《苏州河》《洗澡》《最后的猎鹿者》《我的1919》《没完没了》被放入“世界橱窗”板块,2部一一《美丽新世界》《花街》被放入“有声所在”板块;2001年与2002年两次出现的“边境近境”板块;2003年的“亚洲窗口”;2005年的“大师飨宴”“全球视野一一亚洲”;2007年“世界之窗一一一鸣惊人”“只要我长大”“华语世界一一年度话题影片”;2008年的“年度华语电影”;2009年“全球华人视野”“华人独立影像短片”“焦点影人”;2010年“华丽的冒险一一流浪到世界尽头”“华丽的冒险一青春纪事”“酷电影一一经典重现”。

第三十三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舉行,大陸影片《陽光燦爛的日子》獲得了劇情片、導演、男主角等六項大獎。

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之后,金马影展的包装方式也日臻成熟与完善,电影被穿上了更多元而华丽的外衣。而此时的大陆电影所被放置的板块名称中,“世界”“华语”等字眼的重复率相当高,相比之前90年代将其独立开辟、自成一体的窥探式包装而言,金马影展完全承认了大陆电影在世界影坛的重要地位,将“大陆”(或“中国”)的文化形式与“台湾”的文化形式放到了同等的位置上对话,进一步主动厘清了“你”与“我”之间的分别。从金马影展对大陆包装形式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因为对“大陆”这个特殊存在的不断解构与包装,“中国大陆”与“台湾”的文化界限被划分地愈加清晰,“台湾认同”在金马影展的文化想象中逐步建立了。

预测

扯了这么多,都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或所谓“自我意淫”的东西。最后还是制造个噱头,对此次第53届金马奖进行一下预测,当然这些奖项的部分入围电影如《再见瓦城》《不成问题的问题》《八月》等片我也没看过,只是凭一点感觉来八卦娱乐一下,如果预测的不准确,可别喷我……

1、最佳女主角 周冬雨《七月与安生》

2、最佳男主角 许冠文《一路顺风》

3、最佳影片 《再见瓦城》

4、最佳导演 冯小刚

5、最佳男配角 曾志伟《一念无明》

6、最佳女配角 金燕玲《一念无明》

7、最佳新导演 张大磊《八月》

8、最佳新演员 孔维一《八月》

9、最佳原著剧本 龙文康、伍奇伟、麦天枢《树大招风》

10、最佳改编剧本 梅峰、黄石《不成问题的问题》

11、最佳摄影 李屏宾《长江图》

12、最佳视觉效果 Douglas Hans Smith、Sam Khorshid、刘松《寻龙诀》

13、最佳美术设计 Akekarat Homlaor《再见瓦城》

14、最佳造型设计 雷静《皮绳上的魂》

15、最佳动作设计 袁和平《叶问3》

16、最佳剪辑 梁展纶《树大招风》

17、最佳音效 黄亚历、澎叶生《日曜日式散步者》

18、最佳原创音乐 林强《翡翠之城》

19、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七月与安生》

20、最佳纪录片 张赞波《大路朝天》

21、最佳剧情短片 《九月二十八日 晴》

22、最佳动画短片 《巴特》

23、最佳动画长片 从缺

24、第53届金马奖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 赵德胤

25、第53届金马奖终身成就奖 张永祥

 

来源:文慧园路三号

原标题:朋友圈里的人都跑到台湾看金马影展,到底它有什么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朋友圈里的人都跑到台湾看金马影展,到底它有什么好?

今天晚上第53届金马奖颁奖典礼就要揭开序幕了,相信各个奖项最终花落谁手也会随之尘埃落定。

作者丨何建涛

今天晚上第53届金马奖颁奖典礼就要揭开序幕了,相信各个奖项最终花落谁手也会随之尘埃落定。但历经半个世纪,金马奖作为华语电影届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电影类专业表彰奖项(金鸡奖创办于1981年,香港金像奖创办于1982年),它的由来和发展可谓起起伏伏,而如今,金马奖因其选片方向的包容与开放,已然成为华人电影工作者的最高荣誉,因此称它为华语电影的“奥斯卡”也不为过。

首屆「最佳劇情片」由《星星月亮太陽》獲得,尤敏亦以此片榮獲首屆影后,代表所有得獎人致詞。

可是,由于历来海峡两岸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隔膜,造成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个中国的“奥斯卡”,这次借着第53届金马奖颁奖的东风,我们就来科普一些关于金马奖的历史知识,同时也对此次入围金马的各个影片、影人究竟谁能最后摘得桂冠有个小小的预测,当然,预测不准可不能打脸哦,就当是买彩票玩玩吧。

由来

很多人都知道,第一届金马奖开始于1962年。但其实早在1959年台湾行政院就颁布了“国语影片奖励办法”,确定每年办理前一年度的电影奖励活动,奖项分为剧情片、纪录片与个人技术三部分。由此可见,刚开始创办金马奖的初衷就是为了奖励“国语影片”,所以这也为它后来包容内地电影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在1959至1961年三年的时间内,这个“国语影片奖励”一连举办三届,初具金马奖竞赛雏形。当时的奖励办法是:奖额不限,每项均有多名获奖,可兼得实质(奖金、奖品、外片配额)补助与荣誉(奖状、奖徽)奖励。

从1962年起,当时的台湾新闻局公布施行“五十一年奖励国语影片办法”,正式创设金马奖。之所以叫“五十一年”,是因为按照“中华民国”的历法,1962年正好是“民国五十一年”。当时金马奖共设十八项奖,影片部份颁予金马奖座;个人技术部份只颁予奖金。采取先行公布评选结果,再举行颁奖典礼,从第一至第十四届金马奖的颁奖一直维持此种形式。也就是说在第十五届金马奖之前,影迷和观众都是先知道获奖结果,后观看颁奖典礼。直到1978年金马奖评审及颁奖形式才大幅修改,第一阶段由评审提出入围名单;第二阶段评审在颁奖典礼当日入闱选出得奖名单予以弥封,再于典礼现场揭晓。

由于台湾在60年代特殊的政治形势,所以最初的金马奖与政治还是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第一届“奖励国语影片金马奖”颁奖典礼于当时的台北国光戏院举行,由时任台湾“行政院”新闻局局长沈剑虹主持,共颁出七座“金马奖”和三十七万奖金。颁奖典礼的举办日期定于10月31日,这个日子在我们看来可能很普通,但是实则是有为蒋介石祝寿的意思,在颁奖典礼之后同时会举办祝寿晚会。到了第三届至第十五届金马奖颁奖日期则改为10月30日,这个日子其实有带着“暖寿”之意。

首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由《星星月亮太阳》获得,主演尤敏亦以此片荣获首届影后,代表所有得奖人致词。更为有趣的是到了第二届金马奖,由于香港邵氏著名女演员凌波于《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反串男角,这让金马评审在颁发最佳男、女主角间游移不定,后专为她“特颁”了一个“最佳演技特别奖”,开特别奖之先例。凌波来台领奖,台北万人空巷的盛况,也被当时的港报谑称为“狂人城”。

凌波來台領獎,台北萬人空巷的盛況

不过,刚刚建立起来的金马奖,在1964年停办了一届,当时的台湾新闻局还为此专门公布了停办原因:

1、亚太影展刚在台北举行,同年内再办影展,无迫切需要。

2、台北社会趋于浮靡,耽于逸乐,就社会观点,也无举办之必要。

3、香港电影大亨电懋老板陆运涛空难事件,电影界元气大伤。

从这几个停办理由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金马奖在台湾政府眼中还不是特别重视,也因为此时台湾电影产量较低,亚太影展参展的影片几乎就包含了整个台湾所有的电影,更重要的是,由于当时国民党在台湾实施“戒严”政策,举办者和主管单位还会因为整个社会气氛、重大时事决定是否有继续举办金马奖的必要(1974年金马奖又以主办亚洲影展为由暂停举办一次),这也反映出这一奖项最初酝酿时被政府管控的境况。

第二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台北國光戲院(今國軍文藝活動中心)舉行

此后,主管金马奖的单位也几易其主,比如1967年因为台湾新闻局电影检查处业务移交给新成立的教育部文化局,所以从次年起,金马奖由文化局接手主办。又比如在1973年台湾“行政院”又撤销了教育部文化局,改由新闻局成立电影事业处接管电影相关业务,续办“奖励优良国语影片金马奖”。直到1984年,金马奖才首度交由民间办理,本届由台湾影剧协会担任工作委员会召集,制片协会轮值秘书处。从官方到民间,金马奖的办理权经历的变化正好反映了台湾当时特殊的政治局势,80年代中期对金马奖的放开管理也是基于此时台湾社会普遍的政治局势松动的结果。

第五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台北市中山堂舉行,謝玲玲以《我女若蘭》連莊「最佳童星」獎。節目壓軸由中國小姐劉秀嫚訪問得獎人,包括導演李嘉、男女主配角歐威、江青、崔福生及于倩等。本屆共22部影片參賽。

创立于1962年的金马奖,奖杯是一匹镀金跃马,但其名称的由来却又与马无关,恐怕也超出很多人的意料之外。金马奖的“金马”,实际上取名于“金门”“马祖”二地名之首。

1949年国民党失去大陆,退踞台湾,金门、马祖都是靠近大陆但仍由国民党控制的岛屿,第一次金门战役失利后,解放军再没有对金门发动地面进攻拿下这个小岛,同样也是基于“金门毗邻大陆,是两岸统一的象征”的思维。明白了这一点,再想一想台湾当局当年以“金马”为电影节之名,就显得格外意味深长,可以说,在当年这一场属于全中华民族的不幸伤痛中,虽然台海两岸和当时的很多自上而下的参与者,意识形态和理念不同,但对于祖国统一的观念,并无二致。

金马奖在创立之初即开始颁赠金马奖座予得奖人,在第十八届金马奖之前奖座依奖项有大、中、小之分,第十八届开始,奖座不再区分大、中、小。第一届的金马奖座出自何人之手,已不可考。第二届的金马奖座则特别邀请当时自罗马返回台湾的青年雕塑家杨英风先生设计,其意兴风发,向前奔跃之姿象征了金马奖引领华语电影奔腾不息之意。1980年,第十七届金马奖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主题曲《金马奔腾》,这首歌曲由樊曼侬作曲、孙仪作词,并邀请声乐家蔡敏和台湾大学的百人合唱团共同演唱。

第十七屆金馬獎頒獎典

发展

金马奖创办至今,全名已变更为“台北金马影展”,我们平时所称的“金马奖”也只是金马影展的一部分,其主要活动亦扩及四大主轴:金马奖,已成为华语暨华人电影创作的最高荣誉;金马国际影展,则是国人接触各国杰出电影的最佳平台;金马创投会议,竭力提供影视创作者与投资发行方合作机会;金马电影学院,藉由大师传承以提升年轻创作者的能力与视野。

首度舉辦「金馬電影學院」,選出16位學員參與大師課程與拍攝實作。侯孝賢主席擔任校長,師資包括李安、吳宇森、蔡明亮、關錦鵬、廖慶松、李屏賓、杜篤之等。

电影影展不仅是重要的文化和商业事件,也是文化官员、政府和国际企业的活动场域。影展一方面利用电影这个平台为本土观众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大门,推广世界电影文化、提高电影艺术审美品味、培养观影习惯;另一方面,或彰或显地利用电影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表达了对建构本土认同的倾向。

作为台湾最大的国际观摩影展,金马影展自1980年衍生于金马奖以来,至今已举办三十余年。这是一项非竞赛类的电影观摩展,它宣称以“推广电影艺术并透过世界电影提升文化交流”为目的,每年邀请超过200部来自全球各地的电影加入展出,是呈现给台湾观众的一项重要文化盛宴。自举办影展之初金马影展执委会就广邀世界电影大师举办国外电影大师展,同时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展出大陆电影,从这两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有意思的地方。

演員文森培瑞茲、小田切讓;導演班諾賈克、吉爾布都、是枝裕和、行定勳及陳英雄等影人應邀出席影展。

在国际影展策划方面,金马奖多有建树。如在1982年策划“罗伯特·布列松电影专辑”,并增辟纪录片和创作短片特展,介绍著名片头设计家索尔巴斯(Saul Bass)和纪录片大师弗雷德里克·怀斯曼(Frederick Wiseman)的作品。在1983年策“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英国时期电影”专题,在1984年策划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专题,在1985年、1986年、1987年又分别策划了让·雷诺阿、赫尔佐格、法斯宾德、萨蒂亚吉特·雷伊等人的专题影展。从1990年开始,常设机构“台北金马国际影展执行委员会”成立,由李行、李天铎担任主席与秘书长。在此后几年又分别策划了阿莫多瓦、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拉斯·冯·提尔、陈英雄、爱森斯坦等多位知名国际电影大师的专题影展。

國際影展策劃美國導演吉姆賈木許(Jim Jarmusch)和日本導演大島渚(Nagisa Oshima)專題,大島渚應邀出席影展。

从这些专题策展方向我们不难发现,台湾电影人对艺术电影大师的口味是丰富多彩的,也基本随着世界电影发展脉络进行这方面的策划。这样做的好处当然是培养了众多影迷以及电影从业者的艺术水准,使其目光紧随世界电影文化发展方向而走,但过多的艺术片策展,也使得台湾电影对待艺术电影达到了亦步亦趋的地步,缺乏商业性的吸收,这一点从台湾80/90年代著名导演群体多以艺术片导演为主就可看出。

第二十八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台北國家戲劇院舉行,王萊及潘迪華分別以《推手》及《阿飛正傳》同獲「最佳女配角」獎,為金馬首次的並列得獎。

在对大陆电影的展映上,从历年金马影展资料来看,自1987年台湾“解严”以来,台湾政府对大陆的政策逐渐开放,但直至1993年才有大陆影片真正进入金马影展展出,从此以后便展开了对大陆电影的探索与观察期,时间横亘整个90年代。之所以称之为“探索与观察期”,是因为此时的台湾金马影展对待大陆电影还抱着隔膜已久之后的文化窥探心理,自1987年解严以来,在两岸交流逐渐增多的背景下,台湾逐渐开始进行对尘封已久的大陆社会文化开展探究,因此整个这个时期,金马影展也将大陆电影独立作为一个板块,开始探索与解密。

当然,这些也不是我信马由缰的胡说八道,从金马影展对大陆电影的包装方式看,整个90年代基本表现为将其整体打包,独立打造成一个“中国大陆电影观摩”的版块,具体表现为:1993年的“影像中国”板块,1994年的“断裂与复合:展望九十年代中国电影”板块,1995年“大陆电影”板块,1996年“大陆:九十年代浮世绘”板块,1997年“大陆电影”板块。而90年代的最后两年较为特殊,1998年将仅有的两部参展的大陆电影一一《非常爱情》与《成吉思汗》放进“话题电影”板块,1999年则没有大陆电影参展。

1999年第三十六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典禮以「文藝復興」為主題,共有59部影片參賽。

迈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金马影展对大陆电影的包装方式相比以往的将其“自成一体”,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形式。除了“金马入围影片”单元,大陆电影被放入更为多元化的标签中。

如2000年,有5部大陆片一一《苏州河》《洗澡》《最后的猎鹿者》《我的1919》《没完没了》被放入“世界橱窗”板块,2部一一《美丽新世界》《花街》被放入“有声所在”板块;2001年与2002年两次出现的“边境近境”板块;2003年的“亚洲窗口”;2005年的“大师飨宴”“全球视野一一亚洲”;2007年“世界之窗一一一鸣惊人”“只要我长大”“华语世界一一年度话题影片”;2008年的“年度华语电影”;2009年“全球华人视野”“华人独立影像短片”“焦点影人”;2010年“华丽的冒险一一流浪到世界尽头”“华丽的冒险一青春纪事”“酷电影一一经典重现”。

第三十三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舉行,大陸影片《陽光燦爛的日子》獲得了劇情片、導演、男主角等六項大獎。

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之后,金马影展的包装方式也日臻成熟与完善,电影被穿上了更多元而华丽的外衣。而此时的大陆电影所被放置的板块名称中,“世界”“华语”等字眼的重复率相当高,相比之前90年代将其独立开辟、自成一体的窥探式包装而言,金马影展完全承认了大陆电影在世界影坛的重要地位,将“大陆”(或“中国”)的文化形式与“台湾”的文化形式放到了同等的位置上对话,进一步主动厘清了“你”与“我”之间的分别。从金马影展对大陆包装形式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因为对“大陆”这个特殊存在的不断解构与包装,“中国大陆”与“台湾”的文化界限被划分地愈加清晰,“台湾认同”在金马影展的文化想象中逐步建立了。

预测

扯了这么多,都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或所谓“自我意淫”的东西。最后还是制造个噱头,对此次第53届金马奖进行一下预测,当然这些奖项的部分入围电影如《再见瓦城》《不成问题的问题》《八月》等片我也没看过,只是凭一点感觉来八卦娱乐一下,如果预测的不准确,可别喷我……

1、最佳女主角 周冬雨《七月与安生》

2、最佳男主角 许冠文《一路顺风》

3、最佳影片 《再见瓦城》

4、最佳导演 冯小刚

5、最佳男配角 曾志伟《一念无明》

6、最佳女配角 金燕玲《一念无明》

7、最佳新导演 张大磊《八月》

8、最佳新演员 孔维一《八月》

9、最佳原著剧本 龙文康、伍奇伟、麦天枢《树大招风》

10、最佳改编剧本 梅峰、黄石《不成问题的问题》

11、最佳摄影 李屏宾《长江图》

12、最佳视觉效果 Douglas Hans Smith、Sam Khorshid、刘松《寻龙诀》

13、最佳美术设计 Akekarat Homlaor《再见瓦城》

14、最佳造型设计 雷静《皮绳上的魂》

15、最佳动作设计 袁和平《叶问3》

16、最佳剪辑 梁展纶《树大招风》

17、最佳音效 黄亚历、澎叶生《日曜日式散步者》

18、最佳原创音乐 林强《翡翠之城》

19、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七月与安生》

20、最佳纪录片 张赞波《大路朝天》

21、最佳剧情短片 《九月二十八日 晴》

22、最佳动画短片 《巴特》

23、最佳动画长片 从缺

24、第53届金马奖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 赵德胤

25、第53届金马奖终身成就奖 张永祥

 

来源:文慧园路三号

原标题:朋友圈里的人都跑到台湾看金马影展,到底它有什么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