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ST围海涉信披违法违规被立案,年报问题“说不清”,四年多亏近23亿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ST围海涉信披违法违规被立案,年报问题“说不清”,四年多亏近23亿元

四年多合计亏损近23亿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胡振明

自2019年巨亏11亿元以来,*ST围海(002586.SZ,围海股份)的净利润出现连续多年亏损,2022年年报存在的问题仍然未能说清。

7月27日晚间,*ST围海披露《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在公告中,*ST围海并未披露立案的具体事由及原因。

值得关注的是,一个多月之前的6月10日,*ST围海披露《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2022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公告(一)》,只回复了2022年年报问询函中除“问题1”之外的其余问题,并表示“由于问询函中问题1所涉事项公司尚未核查完毕,并且针对问询函中会计师发表意见的相关问题,公司尚未取得年审机构意见,需待公司核查完毕后及取得年审机构意见后回复。”

直到7月28日(周五)收盘后,*ST围海才发布《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2022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公告(二)》,披露2022年年报问询函的“问题1”相关回复。*ST围海于5月12日收到了深交所下发的《2022年年报的问询函》,至此已经超过2个月。

在年报问询函的问题1之中,*ST围海2020年财务会计报告因重要子公司上海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千年”)失控等事项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后又更正为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接着,2021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但是,2022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涉及事项仍与上海千年有关。上海千年2020年之前未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项目成本,可能导致以前年度成本和净资产确认不恰当;同时,对账期间提供的资料与以前年度审计时上海千年管理层向会计师提供的资料出现重大不一致。

*ST围海的2022年内部控制被出具了带有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报告,强调事项段显示,“公司于2021年12月31日恢复对上海千年的控制,陆续向上海千年委派管理人员。现任管理团队为深入了解上海千年业务及运作,规范财务核算及资金管理,2022年10月14日上海千年开始内部清查工作。截止审计报告报出日,清查工作尚未完成”。

实际上,截至7月28日晚间发布第二部分回复公告时,上海千年的内部清查工作仍未完成。*ST围海表示,近几年上海千年因股东纠纷,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部分关键岗位人员发生变更,导致以前年度部分资料未完成交接;上海千年主营业务以工程咨询、勘察设计为主,根据该行业特点,各年度项目数量多,时间跨度长短不一,财务核查工作量较大。

公告显示,目前上海千年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于归属于分公司的项目,在确认收入时即按总分公司约定的分成比例,相应计提成本。但是上海千年以前年度的部分项目,时间跨度较长,其以前年度的财务核算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在的财务核算,清查工作尚在开展中,尚未得出明确的结论,对受影响的会计科目以及具体情况需待清查工作完成后再确定。

仅就2022年度而言,*ST围海表示,其自身及上海千年会计核算及财务信息披露等相关的内部控制不存在重大缺陷,但以前年度财务核算影响了其后年度项目成本的持续计算,对2022年度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至于提供给年审机构的资料与以前年度审计时提供的资料出现重大不一致的原因,*ST围海表示,因目前清查工作还在开展,尚未得出明确结论。近几年,上海千年因股东纠纷,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部分关键岗位人员发生变更等原因,导致以前年度部分资料未完成交接。

2021年、2022年,*ST围海分别就收购上海千年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1.14亿元、2.45亿元,对其他非流动资产计提减值准备1.13亿元。这些减值准备对*ST围海在这两个年度的净利润亏损造成重大影响。

存在明显矛盾的是,年审机构对*ST围海的2021年财务会计报告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但2022年又无法判断上述资产减值的合理性。那么,*ST围海2021年计提商誉减值及其他流动资产减值是否合规,是否需要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对2021年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是否恰当?

在回复公告中,年审会计师认为,其在围海股份2021年年报审计工作中勤勉尽职,审计期间已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发表了恰当的审计意见;但是2022年度与上海千年商誉、其他非流动资产相关的审计工作中,未能获取项目归属的支撑文件、结算文件、本年收入、成本倒挂原因等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无法判断所涉期间损益、净资产的影响,也无法判断以上事项对商誉和其他非流动资产带来的影响。

据悉,2019年5月29日,因违规担保、资金占用等事项,*ST围海(曾用简称“围海股份”、“ST围海”)股票被实行“其他风险警示”;2019年8月29日,因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其股票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2021年3月24日,因重要子公司失控的重大缺陷,公司被审计机构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公司股票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自2023年5月5日起,*ST围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股票简称由“ST围海”变更为“*ST围海”,原因为年审机构对公司2022年财务报告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

2019年,*ST围海的净利润出现了11.11亿元的亏损。此后,2020年至2022年各年度,*ST围海的净利润仍然为亏损,分别为-4.1亿元、-0.27亿元、-7.22亿元,2023年一季度亏损0.12亿元。近四年多的时间,*ST围海合计亏损了22.82亿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围海股份

  • *ST围海:为温岭九龙汇调蓄工程施工2标项目中标候选人,项目投标报价2.22亿元
  • *ST围海诉讼索要工程回购款,六安市水利局被判1.85亿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ST围海涉信披违法违规被立案,年报问题“说不清”,四年多亏近23亿元

四年多合计亏损近23亿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胡振明

自2019年巨亏11亿元以来,*ST围海(002586.SZ,围海股份)的净利润出现连续多年亏损,2022年年报存在的问题仍然未能说清。

7月27日晚间,*ST围海披露《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在公告中,*ST围海并未披露立案的具体事由及原因。

值得关注的是,一个多月之前的6月10日,*ST围海披露《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2022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公告(一)》,只回复了2022年年报问询函中除“问题1”之外的其余问题,并表示“由于问询函中问题1所涉事项公司尚未核查完毕,并且针对问询函中会计师发表意见的相关问题,公司尚未取得年审机构意见,需待公司核查完毕后及取得年审机构意见后回复。”

直到7月28日(周五)收盘后,*ST围海才发布《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2022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公告(二)》,披露2022年年报问询函的“问题1”相关回复。*ST围海于5月12日收到了深交所下发的《2022年年报的问询函》,至此已经超过2个月。

在年报问询函的问题1之中,*ST围海2020年财务会计报告因重要子公司上海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千年”)失控等事项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后又更正为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接着,2021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但是,2022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涉及事项仍与上海千年有关。上海千年2020年之前未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项目成本,可能导致以前年度成本和净资产确认不恰当;同时,对账期间提供的资料与以前年度审计时上海千年管理层向会计师提供的资料出现重大不一致。

*ST围海的2022年内部控制被出具了带有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报告,强调事项段显示,“公司于2021年12月31日恢复对上海千年的控制,陆续向上海千年委派管理人员。现任管理团队为深入了解上海千年业务及运作,规范财务核算及资金管理,2022年10月14日上海千年开始内部清查工作。截止审计报告报出日,清查工作尚未完成”。

实际上,截至7月28日晚间发布第二部分回复公告时,上海千年的内部清查工作仍未完成。*ST围海表示,近几年上海千年因股东纠纷,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部分关键岗位人员发生变更,导致以前年度部分资料未完成交接;上海千年主营业务以工程咨询、勘察设计为主,根据该行业特点,各年度项目数量多,时间跨度长短不一,财务核查工作量较大。

公告显示,目前上海千年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于归属于分公司的项目,在确认收入时即按总分公司约定的分成比例,相应计提成本。但是上海千年以前年度的部分项目,时间跨度较长,其以前年度的财务核算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在的财务核算,清查工作尚在开展中,尚未得出明确的结论,对受影响的会计科目以及具体情况需待清查工作完成后再确定。

仅就2022年度而言,*ST围海表示,其自身及上海千年会计核算及财务信息披露等相关的内部控制不存在重大缺陷,但以前年度财务核算影响了其后年度项目成本的持续计算,对2022年度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至于提供给年审机构的资料与以前年度审计时提供的资料出现重大不一致的原因,*ST围海表示,因目前清查工作还在开展,尚未得出明确结论。近几年,上海千年因股东纠纷,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部分关键岗位人员发生变更等原因,导致以前年度部分资料未完成交接。

2021年、2022年,*ST围海分别就收购上海千年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1.14亿元、2.45亿元,对其他非流动资产计提减值准备1.13亿元。这些减值准备对*ST围海在这两个年度的净利润亏损造成重大影响。

存在明显矛盾的是,年审机构对*ST围海的2021年财务会计报告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但2022年又无法判断上述资产减值的合理性。那么,*ST围海2021年计提商誉减值及其他流动资产减值是否合规,是否需要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对2021年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是否恰当?

在回复公告中,年审会计师认为,其在围海股份2021年年报审计工作中勤勉尽职,审计期间已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发表了恰当的审计意见;但是2022年度与上海千年商誉、其他非流动资产相关的审计工作中,未能获取项目归属的支撑文件、结算文件、本年收入、成本倒挂原因等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无法判断所涉期间损益、净资产的影响,也无法判断以上事项对商誉和其他非流动资产带来的影响。

据悉,2019年5月29日,因违规担保、资金占用等事项,*ST围海(曾用简称“围海股份”、“ST围海”)股票被实行“其他风险警示”;2019年8月29日,因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其股票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2021年3月24日,因重要子公司失控的重大缺陷,公司被审计机构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公司股票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自2023年5月5日起,*ST围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股票简称由“ST围海”变更为“*ST围海”,原因为年审机构对公司2022年财务报告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

2019年,*ST围海的净利润出现了11.11亿元的亏损。此后,2020年至2022年各年度,*ST围海的净利润仍然为亏损,分别为-4.1亿元、-0.27亿元、-7.22亿元,2023年一季度亏损0.12亿元。近四年多的时间,*ST围海合计亏损了22.82亿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