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齐鲁“先手棋”| 精准发力特色产业,探索乡村振兴战略的“泰安路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齐鲁“先手棋”| 精准发力特色产业,探索乡村振兴战略的“泰安路径”

产业特色突出、人才竞相涌现、生态环境优美、组织坚强有力的乡村振兴泰安样板,一定能在齐鲁大地展现出更美画卷。

从古至今,“农,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期,解决好“三农”问题,既是重中之重,也是国之根本。

然而,“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愿景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努力。

今年党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表示,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对于山东而言,立于攻坚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农业高质量发展自是绕不开的必答题。当前,山东正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全面起势。

在这其中,因泰山而闻名的泰安,紧随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步伐,持续挖掘优势特色、产业融合、科技引领等新动能,并以新动能为推动力,在齐鲁大地趟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泰安路径”。

岱岳区山口镇碧霞春有机茶园喜获丰收 图片来源:王兆路/摄

探索党建联合体,推动乡村联合振兴

乡村振兴涉及到乡村生产、生活、治理方式等多个维度的变革,牵扯部门职能多,如何统筹,如何让村委组织制度与农业新业态创新融合,从而顺利完成时代赋予的乡村振兴新使命,展现着乡村治理的智慧。

作为乡村振兴的先行者,泰安创新打破村与村之间的行政界限,通过村党组织跨村联建、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等,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探索出农村集约集聚发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以东平县梯门镇为例,这里的“跨村联建”试点工作正全面推开,全镇42个村成立8个联合党委,八大片区实现抱团发展。

目前,全镇土地流转3.4万亩、建成大棚1.4万余亩;投入产业发展资金3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5亿元;带动400余名群众就业创业,逐步形成“一核驱动、一轴贯通、多区协同”的特色农业全域发展格局。

2022年,梯门镇跨村联建中心村东瓦庄村集体增收30万元,西瓦庄村增收25万元,范山村增收20万元。

在东平县梯门镇东瓦庄村,网纹瓜喜获丰收

值得一提的是,梯门镇还投资2.7亿元规划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计划8月底投产运行,将成为“南菜北运、北菜南调”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并引进1个国家级合作社和4家果蔬代办公司,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仓储物流、蔬菜加工、休闲采摘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体系。

创新推行“跨村联建”试点工作,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实现抱团发展、联合振兴,东平县梯门镇正是泰安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而在泰安,这样的实践还有很多。在新泰,长兴农业园联合2个乡镇8个村成立了党建联合体,辐射带动种植优质蔬果4.2万亩,带领12个农业合作社、3600余农户共同致富。

在宁阳县,伏山镇汶禹示范区设立示范区联合党委,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结对带动工程,目前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2个,推进结对项目154个。2022年,伏山镇示范片区25个村累计收入993.6万元、同比增长52.6%……

以党建为纽带,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把各类组织、各种资源、各方力量串点成线,形成“聚沙成塔”的合力效应,为产业发展打下了极坚实的基础。显然,在乡村振兴的探索中,泰安已经有了明晰的发展脉络,为党建引领农村集约集聚发展提供了一份极佳样本。

新泰市楼德镇长兴农业园,高标准葡萄大棚内种植的优质葡萄进入成熟期

找准“金钥匙”,以特色产业打开“致富门”

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到实处,为地区和农村居民带来切实利好,实现长足发展的支柱。

中国的乡村千差万别,背后的农产业自然各具特色。如何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带动农民致富,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

近年来,泰安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狠抓本地区乡村特色产业,打造多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产业园区,成功打开了乡村振兴的突破口,一批有特点、有亮点、成规模的特色产业逐步壮大。

在岱岳区山口镇,以碧霞春有机茶园为中心,依托“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向周边12个村租用土地,再返包给农户种植品种茶,并提供种苗、种植技术指导服务,发展生态茶园1200亩,一跃成为北方茶区面积最大的白茶种植基地。2022年,碧霞春有机茶园高品质春茶产量8200斤,实现产值2100万元,解决劳动力500人,农民年平均增收8000元。

在泰山区安家庄,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安家庄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乡村旅游、康养医疗、休闲度假三大板块,探索成立“强村公司”——安家庄兴盛乡村旅游有限公司,形成休闲、游玩、餐饮、民宿一体化产业链条,从默默无闻的“落后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三产融合发展样板村。2022年,泰山区安家庄村集体收入超过3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2万元。

在新泰市长兴农业产业园,不仅建有育苗温室、连栋日光温室,还发展有机果蔬种植基地,配套建设的葡萄酒与本酵素饮料加工、红枣及水果制品加工等生产线,年产枣夹核桃、葡萄脆、苹果脆等休闲食品5000吨。

手握“金钥匙”,打开“致富门”。在泰安,乡村振兴不仅仅只有田野的绿色和丰收的金色,多元的产业正绘就一幅缤纷的致富新画卷。

泰山区省庄镇安家庄村 图片来源:陈阳/摄

事实上,如果仅仅是针对产业发展,泰安无疑是成功的——但对于区域的发展,泰安显然拥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释放乡村振兴的活力,需要搭乘“科技赋能”,需要科技工作者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引擎”。

为此,泰安创新实施“五乡”行动,举荐新乡贤植乡治理,回请名能人归乡兴业,引进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选派第一书记驻乡帮扶,遴选实用技术人才跨乡服务;组建179人的科普专家库,成立1.3万人的农业科技志愿服务队,建设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18家,实施产业服务项目137个。

眼下,巴富洛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与中科院、中国农大、山农大等科研院所合作,利用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构建农业智能化体系;巴夫绿色循环农业与生物产业示范园引进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院士等专家团队,拥有国际国内发明专利25项,起草国家行业标准7项;聚胜生物融合发展示范园依托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6S级车间,开展牡丹精深加工和研发,获得发明专利10余项……

当泰安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科技与人才,有理由相信,产业特色突出、人才竞相涌现、生态环境优美、组织坚强有力的乡村振兴泰安样板,一定能在齐鲁大地展现出更美画卷。

宁阳县伏山镇巴夫绿色循环农业与生物产业示范园

未来可期,打开乡村振兴新思路

在泰安市委书记杨洪涛看来,泰安当前还存在乡村产业支撑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这是一种极有利于区域发展的态度——良好的发展态势当前,泰安依旧能以理智与稳健的态度审视自身的发展,并在现有基础上加以提升,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未来,泰安将以更高站位,推进乡村振兴提档升级,探索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一方面持续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推动泰山茶、高端畜牧、高效蔬菜、泰山食药、苗木花卉、水产品等优势特色产业起势,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培优现代食品产业,推动众客、福宽等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泰山啤酒、泰山恒信等种子企业加快上市,把碧蓝生物、泰宠宠物等成长性企业培优做精,涌现更多“单项冠军”“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

同时,加快三产融合发展,泰安将培育“美丽乡村+”新业态,实现以旅富农、以农促旅、农旅结合。并加快发展农村物流业,成立农产品集散中心、展销中心,建立健全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农产品鲜食直供物流体系,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大型商贸企业向乡村下沉。

除此之外,泰安还将抢抓山东省梯次打造一批千亿级、500亿级特色产业集群的机遇,推动优势特色产业聚集成势、规模发展,并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广产村融合、组织带动、文化深耕、绿色崛起等示范模式,开展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省、市、县三级联创。

透过一系列连贯的政策体系,不难看出泰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紧迫感、责任感,以及支持乡村产业升级、产业融合的努力与决心。

泰安的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粮食产量270万吨以上,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增长率达到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8以下,年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行政村全覆盖,乡村善治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更加宜居和美。

从新起点再出发,带着多年来的探索与收获,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泰安推进乡村振兴的潜力还将进一步释放,发展前景极为可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齐鲁“先手棋”| 精准发力特色产业,探索乡村振兴战略的“泰安路径”

产业特色突出、人才竞相涌现、生态环境优美、组织坚强有力的乡村振兴泰安样板,一定能在齐鲁大地展现出更美画卷。

从古至今,“农,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期,解决好“三农”问题,既是重中之重,也是国之根本。

然而,“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愿景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努力。

今年党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表示,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对于山东而言,立于攻坚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农业高质量发展自是绕不开的必答题。当前,山东正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全面起势。

在这其中,因泰山而闻名的泰安,紧随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步伐,持续挖掘优势特色、产业融合、科技引领等新动能,并以新动能为推动力,在齐鲁大地趟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泰安路径”。

岱岳区山口镇碧霞春有机茶园喜获丰收 图片来源:王兆路/摄

探索党建联合体,推动乡村联合振兴

乡村振兴涉及到乡村生产、生活、治理方式等多个维度的变革,牵扯部门职能多,如何统筹,如何让村委组织制度与农业新业态创新融合,从而顺利完成时代赋予的乡村振兴新使命,展现着乡村治理的智慧。

作为乡村振兴的先行者,泰安创新打破村与村之间的行政界限,通过村党组织跨村联建、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等,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探索出农村集约集聚发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以东平县梯门镇为例,这里的“跨村联建”试点工作正全面推开,全镇42个村成立8个联合党委,八大片区实现抱团发展。

目前,全镇土地流转3.4万亩、建成大棚1.4万余亩;投入产业发展资金3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5亿元;带动400余名群众就业创业,逐步形成“一核驱动、一轴贯通、多区协同”的特色农业全域发展格局。

2022年,梯门镇跨村联建中心村东瓦庄村集体增收30万元,西瓦庄村增收25万元,范山村增收20万元。

在东平县梯门镇东瓦庄村,网纹瓜喜获丰收

值得一提的是,梯门镇还投资2.7亿元规划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计划8月底投产运行,将成为“南菜北运、北菜南调”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并引进1个国家级合作社和4家果蔬代办公司,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仓储物流、蔬菜加工、休闲采摘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体系。

创新推行“跨村联建”试点工作,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实现抱团发展、联合振兴,东平县梯门镇正是泰安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而在泰安,这样的实践还有很多。在新泰,长兴农业园联合2个乡镇8个村成立了党建联合体,辐射带动种植优质蔬果4.2万亩,带领12个农业合作社、3600余农户共同致富。

在宁阳县,伏山镇汶禹示范区设立示范区联合党委,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结对带动工程,目前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2个,推进结对项目154个。2022年,伏山镇示范片区25个村累计收入993.6万元、同比增长52.6%……

以党建为纽带,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把各类组织、各种资源、各方力量串点成线,形成“聚沙成塔”的合力效应,为产业发展打下了极坚实的基础。显然,在乡村振兴的探索中,泰安已经有了明晰的发展脉络,为党建引领农村集约集聚发展提供了一份极佳样本。

新泰市楼德镇长兴农业园,高标准葡萄大棚内种植的优质葡萄进入成熟期

找准“金钥匙”,以特色产业打开“致富门”

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到实处,为地区和农村居民带来切实利好,实现长足发展的支柱。

中国的乡村千差万别,背后的农产业自然各具特色。如何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带动农民致富,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

近年来,泰安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狠抓本地区乡村特色产业,打造多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产业园区,成功打开了乡村振兴的突破口,一批有特点、有亮点、成规模的特色产业逐步壮大。

在岱岳区山口镇,以碧霞春有机茶园为中心,依托“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向周边12个村租用土地,再返包给农户种植品种茶,并提供种苗、种植技术指导服务,发展生态茶园1200亩,一跃成为北方茶区面积最大的白茶种植基地。2022年,碧霞春有机茶园高品质春茶产量8200斤,实现产值2100万元,解决劳动力500人,农民年平均增收8000元。

在泰山区安家庄,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安家庄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乡村旅游、康养医疗、休闲度假三大板块,探索成立“强村公司”——安家庄兴盛乡村旅游有限公司,形成休闲、游玩、餐饮、民宿一体化产业链条,从默默无闻的“落后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三产融合发展样板村。2022年,泰山区安家庄村集体收入超过3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2万元。

在新泰市长兴农业产业园,不仅建有育苗温室、连栋日光温室,还发展有机果蔬种植基地,配套建设的葡萄酒与本酵素饮料加工、红枣及水果制品加工等生产线,年产枣夹核桃、葡萄脆、苹果脆等休闲食品5000吨。

手握“金钥匙”,打开“致富门”。在泰安,乡村振兴不仅仅只有田野的绿色和丰收的金色,多元的产业正绘就一幅缤纷的致富新画卷。

泰山区省庄镇安家庄村 图片来源:陈阳/摄

事实上,如果仅仅是针对产业发展,泰安无疑是成功的——但对于区域的发展,泰安显然拥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释放乡村振兴的活力,需要搭乘“科技赋能”,需要科技工作者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引擎”。

为此,泰安创新实施“五乡”行动,举荐新乡贤植乡治理,回请名能人归乡兴业,引进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选派第一书记驻乡帮扶,遴选实用技术人才跨乡服务;组建179人的科普专家库,成立1.3万人的农业科技志愿服务队,建设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18家,实施产业服务项目137个。

眼下,巴富洛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与中科院、中国农大、山农大等科研院所合作,利用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构建农业智能化体系;巴夫绿色循环农业与生物产业示范园引进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院士等专家团队,拥有国际国内发明专利25项,起草国家行业标准7项;聚胜生物融合发展示范园依托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6S级车间,开展牡丹精深加工和研发,获得发明专利10余项……

当泰安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科技与人才,有理由相信,产业特色突出、人才竞相涌现、生态环境优美、组织坚强有力的乡村振兴泰安样板,一定能在齐鲁大地展现出更美画卷。

宁阳县伏山镇巴夫绿色循环农业与生物产业示范园

未来可期,打开乡村振兴新思路

在泰安市委书记杨洪涛看来,泰安当前还存在乡村产业支撑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这是一种极有利于区域发展的态度——良好的发展态势当前,泰安依旧能以理智与稳健的态度审视自身的发展,并在现有基础上加以提升,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未来,泰安将以更高站位,推进乡村振兴提档升级,探索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一方面持续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推动泰山茶、高端畜牧、高效蔬菜、泰山食药、苗木花卉、水产品等优势特色产业起势,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培优现代食品产业,推动众客、福宽等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泰山啤酒、泰山恒信等种子企业加快上市,把碧蓝生物、泰宠宠物等成长性企业培优做精,涌现更多“单项冠军”“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

同时,加快三产融合发展,泰安将培育“美丽乡村+”新业态,实现以旅富农、以农促旅、农旅结合。并加快发展农村物流业,成立农产品集散中心、展销中心,建立健全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农产品鲜食直供物流体系,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大型商贸企业向乡村下沉。

除此之外,泰安还将抢抓山东省梯次打造一批千亿级、500亿级特色产业集群的机遇,推动优势特色产业聚集成势、规模发展,并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广产村融合、组织带动、文化深耕、绿色崛起等示范模式,开展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省、市、县三级联创。

透过一系列连贯的政策体系,不难看出泰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紧迫感、责任感,以及支持乡村产业升级、产业融合的努力与决心。

泰安的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粮食产量270万吨以上,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增长率达到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8以下,年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行政村全覆盖,乡村善治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更加宜居和美。

从新起点再出发,带着多年来的探索与收获,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泰安推进乡村振兴的潜力还将进一步释放,发展前景极为可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