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杨巍“奔私”和和影业一年:阿里入股位列第二大股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杨巍“奔私”和和影业一年:阿里入股位列第二大股东

早在今年7月底,和和影业在西宁举行战略发布会时就曾宣布,将与阿里巴巴影业集团进行股权合作。四个月后,这一投资终于落地。

筹谋数月的阿里影业战略入股落地,投资完成后阿里影业将持有和和影业30%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信托出身,转战影视行业的杨巍,在中国电影的“牛市“,以影视金融模式创新声名崛起。然而面对突然减速的电影市场,奔私以后能再续战绩吗?

如果从五矿信托2015年年报中所言“2015年9月辞去副总经理一职“,这是杨巍奔私和和影业第14个月。

11月28日,阿里巴巴影业集团(HK:01060)宣布战略投资和和影业,投资完成后阿里影业将持有和和影业30%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并派驻两位代表进入和和影业董事会。同时,阿里影业与和和影业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家公司将在各自原来的电影制作和宣传发行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这并不让人意外。早在今年7月底,和和影业在西宁举行战略发布会时就曾宣布,将与阿里巴巴影业集团进行股权合作。四个月后,这一投资终于落地。

只是耐人寻味的是,作为在港上市公司,此次阿里影业的投资并没有发布公告。这意味着投资额可能没有超过董事会授权的金额,属于不用公告范畴。这也让人无从窥探其估值和业绩情况。受此消息提振,阿里影业今日涨幅4.08%。

成立于2013年的和和影业,自2016年起在电影投资发行管理领域全面发力,投资并牵头协同联瑞、麦特等业内优质公司管理发行《美人鱼》、《火锅英雄》、《绝地逃亡》、《追凶者也》等项目。截至今年10月,总票房近48亿元,其中《美人鱼》凭借33.9亿元的成绩成为中国历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当然,这大部分骄人的成绩有赖于和和影业与其董事长杨巍前东家五矿信托的合作。

信托出身,转战影视行业的杨巍,在中国电影的“牛市“,以影视金融模式创新声名崛起,终选择和和影业开启下一站。然而面对突然减速的电影市场,会延续战绩吗?

1、杨巍“奔私”14个月:从五矿信托到和和影业

《美人鱼》的一战成名让和和影业董事长杨巍从幕后走到台前。

而在此之前,杨巍的抬头是五矿信托副总经理,五矿信托在《美人鱼》中的保底发行堪称经典,杨巍也因操盘这一项目声名鹊起。

杨巍在五矿信托的职业生涯始于2010年底。翻阅五矿信托年报会发现,在五矿信托成立之初,当时年仅32岁、大专学历、金融从业经验仅3年的杨巍就进入五矿信托的管理层,并担任副总经理一职。

(图片来自五矿信托2010年年报)

在此之前,杨巍有过一段约3年的电影从业经历,曾任北京国影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或许是由于在影视基金的从业经历,杨巍在五矿信托迅速摸索到了一种信托介入影视的方法。

2013底,五矿信托启动 “影视投资基金结构化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总规模约3亿元。其中,“影视投资基金结构化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一期子信托于2014年7月23日募集成功,募集规模为4400万元。和和影业是“五矿信托影视投资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产业合作方。

产品的具体交易结构为,信托资金通过股权和债权的形式投入到和和(上海)影业有限公司(即投资平台公司)当中,再由平台公司投入具体影视项目。信托计划将持有投资平台公司约90%的股权。

2014年9月,五矿信托以次级信托资金中的2700万元对和和影业增资,持有和和影业90%股权。杨巍直接进入和和影业,担任法人代表和董事长。

2014年10月,和和影业参投的《美人鱼》开拍。

今年年初,《美人鱼》以33.92亿票房刷纪录。只是当时,杨巍就已经辞去了五矿信托副总经理的职务。而工商资料显示,2016年5月,五矿信托就不再是和和影业的股东。

五矿信托的2015年年报显示,杨巍从2015年9月离职五矿信托。

在此期间,杨巍积累了大量的影视行业资源。2011年,杨巍帮助First青年电影展成为西宁市的固定项目进行运作,并使西宁成为其固定举办地。本来First影展只是一个民间活动,创始人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两名学生,没有资金也没有资源,在得到杨巍和西宁市政府的帮助后,First影展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不但请到了姜文、王家卫等知名导演做评委,还涌现了一些优秀的青年导演。

在今年7月份举办的发布会上,和和影业公布了包含近30部作品的片单。有姜文亲自导演的《侠隐》,监制的《傻瓜照相机》、《奇幻之旅》,有王家卫带来的《摆渡人》、《明天我要嫁给你了》,也有青年导演忻钰坤、郝杰、王一淳等人的作品,更有陈坤、杨坤等明星的加盟。几乎是First的一次“成果秀”。和和影业今年6月的股权变更显示,包括曹保平、陈坤、杨坤等名导明星以及郝杰、张翀、蒋卓原等新锐导演都已成为和和影业股东。陈坤更是进入和和影业的董事会,与杨巍、颜秉伦、刘博成为和和影业的董事。

2、电影金融如何玩下去?

离职之后的杨巍,更是在电影金融的模式上进行着不断地创新。借助一级资本的力量,通过创新的信托计划、商业银行的资管计划、契约型基金计划,垂直支持每一个电影项目的整体运营,已成为和和影业在当今电影市场中的重要标签。

在保底发行了《美人鱼》之后,她又通过信托基金等形式投资了《追凶者也》、《冠军的心》等电影项目,也曾发起商业银行体系中第一支纯投资类资管计划,投资了《青禾男高》等项目。而在《火锅英雄》和《绝地逃亡》两个保底项目中,和和都采用了契约型基金的方式。

正如阿里巴巴影业CEO张强所说,和和影业在电影投资和发行方面的金融创新对中国电影行业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希望在电影制作和宣传发行领域进行更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一个健康的电影金融生态,帮助更多的电影创作者,推动行业发展。”

一系列合作的落地,也说明在这种“互相欣赏”中,阿里影业与和和影业早在探索电影金融和互联网宣发所结合。4月,阿里影业旗下的淘票票参与了《火锅英雄》的保底发行,《绝地逃亡》也有阿里影业子公司中联华盟的参与;2016年5月,和和影业更是与鼎晖投资、蚂蚁金服、新浪网、博纳影业、华策影视、南派泛娱、联瑞影业等机构参与了阿里影业旗下互联网宣发平台“淘票票”的A轮融资。

阿里影业2015年年报显示,从全年的收入构成来看,互联网宣发所获得的收入最高,达1.36亿元,占比51.67%。而2016年半年报则显示,宣传发行业务收入高达2.1亿元,占到上半年公司总收入的81.62%。入股和和影业,阿里影业的意图非常明显。然而,对于和和影业来说,以金融创新的姿势进入影视行业,一个典型的金融人“奔私”,将如何续写后续篇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杨巍“奔私”和和影业一年:阿里入股位列第二大股东

早在今年7月底,和和影业在西宁举行战略发布会时就曾宣布,将与阿里巴巴影业集团进行股权合作。四个月后,这一投资终于落地。

筹谋数月的阿里影业战略入股落地,投资完成后阿里影业将持有和和影业30%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信托出身,转战影视行业的杨巍,在中国电影的“牛市“,以影视金融模式创新声名崛起。然而面对突然减速的电影市场,奔私以后能再续战绩吗?

如果从五矿信托2015年年报中所言“2015年9月辞去副总经理一职“,这是杨巍奔私和和影业第14个月。

11月28日,阿里巴巴影业集团(HK:01060)宣布战略投资和和影业,投资完成后阿里影业将持有和和影业30%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并派驻两位代表进入和和影业董事会。同时,阿里影业与和和影业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家公司将在各自原来的电影制作和宣传发行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这并不让人意外。早在今年7月底,和和影业在西宁举行战略发布会时就曾宣布,将与阿里巴巴影业集团进行股权合作。四个月后,这一投资终于落地。

只是耐人寻味的是,作为在港上市公司,此次阿里影业的投资并没有发布公告。这意味着投资额可能没有超过董事会授权的金额,属于不用公告范畴。这也让人无从窥探其估值和业绩情况。受此消息提振,阿里影业今日涨幅4.08%。

成立于2013年的和和影业,自2016年起在电影投资发行管理领域全面发力,投资并牵头协同联瑞、麦特等业内优质公司管理发行《美人鱼》、《火锅英雄》、《绝地逃亡》、《追凶者也》等项目。截至今年10月,总票房近48亿元,其中《美人鱼》凭借33.9亿元的成绩成为中国历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当然,这大部分骄人的成绩有赖于和和影业与其董事长杨巍前东家五矿信托的合作。

信托出身,转战影视行业的杨巍,在中国电影的“牛市“,以影视金融模式创新声名崛起,终选择和和影业开启下一站。然而面对突然减速的电影市场,会延续战绩吗?

1、杨巍“奔私”14个月:从五矿信托到和和影业

《美人鱼》的一战成名让和和影业董事长杨巍从幕后走到台前。

而在此之前,杨巍的抬头是五矿信托副总经理,五矿信托在《美人鱼》中的保底发行堪称经典,杨巍也因操盘这一项目声名鹊起。

杨巍在五矿信托的职业生涯始于2010年底。翻阅五矿信托年报会发现,在五矿信托成立之初,当时年仅32岁、大专学历、金融从业经验仅3年的杨巍就进入五矿信托的管理层,并担任副总经理一职。

(图片来自五矿信托2010年年报)

在此之前,杨巍有过一段约3年的电影从业经历,曾任北京国影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或许是由于在影视基金的从业经历,杨巍在五矿信托迅速摸索到了一种信托介入影视的方法。

2013底,五矿信托启动 “影视投资基金结构化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总规模约3亿元。其中,“影视投资基金结构化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一期子信托于2014年7月23日募集成功,募集规模为4400万元。和和影业是“五矿信托影视投资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产业合作方。

产品的具体交易结构为,信托资金通过股权和债权的形式投入到和和(上海)影业有限公司(即投资平台公司)当中,再由平台公司投入具体影视项目。信托计划将持有投资平台公司约90%的股权。

2014年9月,五矿信托以次级信托资金中的2700万元对和和影业增资,持有和和影业90%股权。杨巍直接进入和和影业,担任法人代表和董事长。

2014年10月,和和影业参投的《美人鱼》开拍。

今年年初,《美人鱼》以33.92亿票房刷纪录。只是当时,杨巍就已经辞去了五矿信托副总经理的职务。而工商资料显示,2016年5月,五矿信托就不再是和和影业的股东。

五矿信托的2015年年报显示,杨巍从2015年9月离职五矿信托。

在此期间,杨巍积累了大量的影视行业资源。2011年,杨巍帮助First青年电影展成为西宁市的固定项目进行运作,并使西宁成为其固定举办地。本来First影展只是一个民间活动,创始人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两名学生,没有资金也没有资源,在得到杨巍和西宁市政府的帮助后,First影展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不但请到了姜文、王家卫等知名导演做评委,还涌现了一些优秀的青年导演。

在今年7月份举办的发布会上,和和影业公布了包含近30部作品的片单。有姜文亲自导演的《侠隐》,监制的《傻瓜照相机》、《奇幻之旅》,有王家卫带来的《摆渡人》、《明天我要嫁给你了》,也有青年导演忻钰坤、郝杰、王一淳等人的作品,更有陈坤、杨坤等明星的加盟。几乎是First的一次“成果秀”。和和影业今年6月的股权变更显示,包括曹保平、陈坤、杨坤等名导明星以及郝杰、张翀、蒋卓原等新锐导演都已成为和和影业股东。陈坤更是进入和和影业的董事会,与杨巍、颜秉伦、刘博成为和和影业的董事。

2、电影金融如何玩下去?

离职之后的杨巍,更是在电影金融的模式上进行着不断地创新。借助一级资本的力量,通过创新的信托计划、商业银行的资管计划、契约型基金计划,垂直支持每一个电影项目的整体运营,已成为和和影业在当今电影市场中的重要标签。

在保底发行了《美人鱼》之后,她又通过信托基金等形式投资了《追凶者也》、《冠军的心》等电影项目,也曾发起商业银行体系中第一支纯投资类资管计划,投资了《青禾男高》等项目。而在《火锅英雄》和《绝地逃亡》两个保底项目中,和和都采用了契约型基金的方式。

正如阿里巴巴影业CEO张强所说,和和影业在电影投资和发行方面的金融创新对中国电影行业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希望在电影制作和宣传发行领域进行更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一个健康的电影金融生态,帮助更多的电影创作者,推动行业发展。”

一系列合作的落地,也说明在这种“互相欣赏”中,阿里影业与和和影业早在探索电影金融和互联网宣发所结合。4月,阿里影业旗下的淘票票参与了《火锅英雄》的保底发行,《绝地逃亡》也有阿里影业子公司中联华盟的参与;2016年5月,和和影业更是与鼎晖投资、蚂蚁金服、新浪网、博纳影业、华策影视、南派泛娱、联瑞影业等机构参与了阿里影业旗下互联网宣发平台“淘票票”的A轮融资。

阿里影业2015年年报显示,从全年的收入构成来看,互联网宣发所获得的收入最高,达1.36亿元,占比51.67%。而2016年半年报则显示,宣传发行业务收入高达2.1亿元,占到上半年公司总收入的81.62%。入股和和影业,阿里影业的意图非常明显。然而,对于和和影业来说,以金融创新的姿势进入影视行业,一个典型的金融人“奔私”,将如何续写后续篇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