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青睐。
这种影片,因其独具的真实性、震撼性、以及无与伦比的共鸣感,成为了继动作、喜剧、爱情等基本电影类型之外,最具吸引力的电影标签。
除此之外,这也是在美国奥斯卡金像奖里,最受评委喜爱的电影类型。
不过所有类型的电影拍多了,都会有一定的套路。
韩国是通过表现人身上所有的情感变化,将事件给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展现出来,从而震撼人心,撼动社会。
美国更多的则是通过先进的特效技术,将灾难场面进行还原,把真实直接表现给观众,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冲击和震撼。
今天要说的这部电影,在我没有看到它之前,我以为它会和《深海浩劫》一样,采取那种直接又极具冲击力的表现手法,还原真实画面,走进好莱坞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传统套路之中。
但是我错了,这部电影和我们脑海中关于灾难电影的刻板印象,完全不同。
没错,就是《萨利机长》。
在讲这部电影之前,我觉得应该先看看它强大的主创阵容。
导演是美国著名的正派硬骨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这位老爷子今年已经86岁了,在电影圈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老”导演了,在辈分上可以说是所有知名大导的前辈。
老爷子早年演戏多以牛仔和硬汉的形象示人,在当了导演之后,依然喜欢拍摄那种美国式的英雄主义电影。
例如那部在奥斯卡获得多项提名的《美国狙击手》。
主演汤姆·汉克斯,中国观众的老朋友了,虽然他近年来一直在发福,但是他的演技却越来越精湛。
他身上自带的那种憨厚、正直、可靠光环,极受观众喜爱,所以要说扮演专家或是英雄类角色,他绝对是最适合的人选。
《萨利机长》是根据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发生意外这件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电影。
这架航班在纽约刚起飞不久,即遭到鸟群撞击导致引擎全毁,机长临危不乱将飞机迫降在了纽约的哈德逊河上,并且全员生还,被称作“哈德逊河奇迹”。
对于如此典型的美国平民英雄故事,还有比伊斯特伍德和汉克斯的联手,更好的组合吗?
在电影开拍的时候,我曾经疑惑过,短短208秒发生的事件,该如何演变成90多分钟的长片?
在看过电影之后,我对此片的导演和编剧,真是敬佩得不行。
这部电影有意的打乱叙事顺序,不仅增强了剧情冲突,还让本该是英雄的萨利机长,变成了跟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将他自身的性格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一手法的运用,把这件虽然不平凡,但却极其简单的故事拍得跌宕起伏。
伊斯特伍德这次没有走进以往类型片的套路,他选择以不同的角度来诉说整个事件,把同一个问题以及同一个镜头,在电影的不同阶段重复使用。
这种类似《罗生门》的拍摄方法,让本该毫无悬念的结局变得扑朔迷离。
比如开场的坠机噩梦,就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怀疑的种子。
我们都知道这只是萨利机长事后的噩梦,但这些重复出现在萨利脑中的糟糕画面,加上审查委员会一再使用电脑模拟出的不同结果,让我们随着电影的发展逐渐开始怀疑事情的真相。
怀疑这部电影是不是要揭开萨利机长光辉形象背后的不堪,怀疑所谓的英雄是不是只是媒体虚构的光环,怀疑我们是不是要目睹英雄的陷落。
怀疑,正是《萨利机长》紧紧吸引观众的手段,也是伊斯特伍德不走寻常道路的证明。
汤姆·汉克斯不愧是站在好莱坞演技顶峰的演员之一。他从一开始的自我怀疑到最后的确信和骄傲,这中间的转变在他的身上,表现得是那么的恰到好处。
要知道,最能影响到观众的表演总是真实却细微的,我们总能从好演员的某些小动作和微表情中,得知他们复杂的心理活动。
所以,那些通过大喊大叫来表现内心情绪的表演,是非常低端的,例如....
当萨利机长得知所有人全都生还以后,那不知所措地打理着领带却又如释重负的表情;当他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时,那迷茫的眼神和微张的嘴角;当他证明一切,自信又坦然时,他松开的衣扣和舒展的面部肌肉。
这就是汉克斯的功力,用最细微的举动将真实演绎。
其实这部电影最想告诉我们的是,尽职与配合。
萨利机长其实只是个平凡人,这是一个平凡人的故事,奇迹之说以发生,是因为每个平凡人,都做了自己能够做的事情。
无论是副机长、乘务员,还是第一时间闻讯赶来的纽约警察,河道巡逻员,他们全部都尽忠职守,齐心协力,在冰冷的寒风和河水中救下了所有乘客,才让这“哈德逊河奇迹”得以成真。
他们不是拥有着特殊才能的特工、超人,他们只是做了自己的工作普通人,他们都是当时在纽约的普通人。
电影里一直在强调计算机的正确性,强调计算机计算而来的可行方法。
但正因为人不是机器,再面对危机状况时能够跳过不必要的步骤选择最佳方案,飞机上的155位生命才能得以挽救。
人性明明如此的复杂,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却总被要求像机器般一样精确的进行判断与选择,没有一丝一毫的误差,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英雄式的电影一般都会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拍的人喜欢,看的人也高兴,但是在现实生活里,happy ending却并不是绝对。
如果最后萨利机长没有用那代表人性的35秒,证明自己的清白,他会怎么样?
如他自己所说,他会被摘下飞行徽章,再也不能飞行,失去养老金,还不起房贷,居无定所,最后一家人凄惨的老去。
这个世界不会在乎他以前有多么的努力,多么的恪尽职守,为社会做出了多少的贡献。
只要他犯了一次错,就可能永远无法翻身。
除了主角间的凸显,这部电影更加难得的是,在群像的刻画上,既真实又立体。
例如那对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搭上这架飞机的父子,他们在事故发生后,自始自终在互相寻找,直到最后通过电话互相哭泣着倾诉对于对方的爱。
又如,机场空管的那个年轻人,虽然嘴里一直说着飞机不会坠落之类的话,却早已在不知不觉间,泪流面满。
所以,为我们的尽职尽责和心怀善意,尽情地骄傲吧。
也许某一天,我们也会成为举世闻名的大英雄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