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研室 编辑|无鞋踩
“野蛮生长”,是李宇春2016年新专辑的名字。这张专辑拆分成“野”、“蛮”、“生”、“长”四部曲,分别在QQ音乐上以数字专辑的形式发售,结果如专辑名一样“野蛮”。
11月27日21点43分,腾讯传来消息,《野》、《蛮》、《生》、《长》四张数字EP的总销量突破600万张,总销售额超过3000万人民币,李宇春由此成为中国数字音乐史上第一位销量突破600万张大关的歌手,同时也是截止到目前在QQ音乐上数字专辑销量及销售额最高纪录歌手。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20元/张的价格来折算,《野蛮生长》这张专辑也有150万张。参照美国RIAA(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美国唱片业协会)达到100万张即为白金唱片的销量认证标准,李宇春的新专辑也是一张超白金唱片。
对于了解李宇春“价值”的人来说,这个野蛮的结果一点都不意外,从2005年参加超女选秀开始,在众人或怀疑或赞许的目光中,李宇春出道至今已经创下了无数的音乐纪录。
2005年,超女夺冠后由高晓松为她写的第一首单曲《冬天快乐》,该曲当年在圣诞零点七大网站首发,创下两小时卖出100万首的数字音乐销售记录,迄今无人打破。李宇春也成为中国首位试行歌曲网络付费下载的歌手。
次年,李宇春发表的个人首张专辑《皇后与梦想》,年度销量137万张,创造当年华语乐坛唱片销量神话,而之后的专辑《我的》、《少年中国》、《李宇春》、《会跳舞的文艺青年》、《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1987我不知会遇见你》均是同年内地专辑销量的冠军。
而在2015年,李宇春“Why Me”十年成都演唱会与乐视音乐合作,首次尝试独家进行4K级360°全景5屏直播,凭借“全新科技+生态体验”,这场演唱会线上线下观看人数超500万,再次创造了在线演唱会直播新纪录。
2016年6月,李宇春新专辑《野蛮生长》的首张EP《野》一上线,58秒销量5万张,1分36秒10万张,更是在14小时内销量突破100万张,发行第16天超过300万张,总销量319万张,创下史上最快“殿堂金钻唱片”的记录。
出道十一年,李宇春完成了从一个选秀歌手到超级ip的华丽转身,无论行业是否景气,置身其中、逆流而上,始终以先行者的姿态,不断探求着音乐行业的可能性。
但是,对于新观来说,“李宇春”这三个字背后,真正有趣的并不是纪录本身,而是一个奇迹般的“孤本”是如何“创造”的。
还是那四个字,“野蛮生长”。
野:民选偶像的“颠覆”
李宇春算不算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选偶像”。算,因为在她之前,还没有哪个艺人通过选秀完成了如她一样的成就。
李宇春之前,所有偶像都是由唱片公司精心培育的结晶,经由多年的养成,只等有一天修成正果。李宇春不是,李宇春是“票选”出来的。在她获得神奇的数百万投票之前,她并没有任何“从业”经历,她就是一个“野丫头”,走着“野路子”。
而“投票”帮李宇春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前人可能需要多年历练才能完成的人气积累,这让她还为正式“入行”,就已经成为了“明星”。
2005年超级女声决赛李宇春高票夺冠
对于行业来说,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颠覆。她就像是一枚炸弹,落入已经被互联网冲击得七零八落的流行乐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为自己炸出了一片天地。
这一切有点老生常谈了。然而,再聊也并不为过。李宇春就是这么“野”,“野”得让人摸不着头脑。就像她在《西门少年》中唱的那样“八月的暴雨之后横空出世,盛夏的野草疯狂侵略之势不可阻止”。
突然间,时代就这么突然改变了,而且不断被李宇春改变着。
蛮:做自己,无所畏
也许有人会说,谁有李宇春那么多“粉丝”,想做什么不可以?
难说。这么多年来,选秀冠军层出不穷,但始终站在行业巅峰的,却只有李宇春一人。她是行业的宠儿吗?她是时代的掌上明珠?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行业也好,时代也罢,不会无缘无故地眷恋任何人,我们总是能看到一个光鲜亮丽、唇红齿白、彬彬有礼李宇春,却往往忽视了她内在的“蛮”力。
你可以不喜欢李宇春,但你不能否认的是,这么多年来,李宇春从来没有随波逐流。她不玩微博,不炒话题,不搞神曲,不拍偶像剧。她几乎小心翼翼地“躲”过了所有时代最庸俗的冲锋,而自顾自地顽守着自己的王国。
她也冲锋,却是为了冲破固步自封的人之常情,奋不顾身地一次次把自己推向未知的风险。一位业内大佬曾说过,李宇春选秀成功之后,他曾建议李宇春最好出一张翻唱专辑,那一定会卖个满堂彩。结果,她没那么做。相反,她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路子。
在《野蛮生长》这张专辑中,她一方面看似“保守”地坚持传统唱片业时期的专辑企划概念,另外一方面却更“大胆”地找来张亚东、陈伟伦、周耀辉、李格弟等个性鲜明的音乐人,共同碰撞、参与专辑的创作,坚持忠于自我,而不是为“流行”“讨好”创作。
从第一张专辑《皇后与梦想》开始,李宇春就在不断的尝试,尝试新锐音乐人,尝试各种曲风,逐渐发展到尝试自己一手包办整张专辑的创作(专辑《李宇春》),再到后来尝试与韩寒等跨界合作(歌曲《似火年华》),这两年又开始放眼全球,与英国独立厂牌PC Music玩最前卫的电音(歌曲《混蛋,我想你》)。
这一切,靠的都是李宇春的“蛮”力,也只能靠这种无所畏惧的“蛮”力。
生:生生不息的追求
从某种程度上说,李宇春是幸运的。她是这些年来最顺利的一个“选秀冠军”,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也跟她和她的团队所坚持的种种“追求”有着直接关系。
一个人只有把目标放的高远,他/她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如果你只盯着碗里的那一块肉,你就永远不知道天高地厚。
幸好,李宇春并非如此。
“纪录”也许可以把归功于歌迷的“疯狂”,但李宇春的“追求”却是不可抹杀的。她追求原创、追求时尚、追求最前卫最先锋的文化、追求最新的玩法。她的《冬天快乐》,开创付费下载的先河,让她成为中国数字音乐销售的带头人;她与世界上最顶级的设计师合作,把演唱会打造成前所未有的“时尚”;她选择用各种最新最具开创性的方式来发行作品,用实际行动推动行业的进程。
而《野》、《蛮》、《生》、《长》可以视为李宇春“追求”的大成。时髦如《存在感》,深邃如《若》,倔强如《那又怎样》,前卫如《野蛮生长》。每一首歌都像是李宇春曲径幽深的后花园里精心栽培的植株,多年呵护下终于开到荼蘼。
这一切已经超出了“粉丝经济”或“音乐营销”的范畴,你可以把它看做是一个优秀艺人的自我修养,以及顶尖团队的成功协作。毕竟,对于一个出道至今11年却连官方歌迷会都没有的超级偶像来说,李宇春追求的绝不是现在各种“鲜肉”们的刷脸刷流量。只有对自身不断的追求,才是推动一切前进的动力。
“尽了全部力气发芽,尽了全部力气生长,尽了全部力气成熟”,之后,听天由命。
长:成长是唯一的“主旋律”
事到如今,我们回顾李宇春的演艺生涯,会发现,“成长”是她成名路上唯一的“主旋律”。
从一位横空出世的野丫头,成长为当之无愧的“皇后”。
从一个一夜成名的选秀冠军,成长为一个横跨音乐、电影、话剧、时尚和艺术多领域的巨星。
她从唱别人的歌,成长为唱自己的歌。
她创下各种各样的纪录,把同龄人远远抛在身后。
但是,她仍然在成长着,仍然如11年前那般“野蛮生长”。,这是李宇春最可怕的地方。在她的身上,我们看不到“终点”,看到的只有“远方”,而且,越来越“远”。
600万纪录落下这一刻,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已经足以欣喜若狂,却也只是李宇春成长路上的一个时间点,我们相信,这个纪录很快就会被李宇春自己打破。
因为,她会一直这样“野蛮生长”下去。
总结:李宇春的600万销量来得正是时候
聊到这里,我们会发现,在李宇春音乐生涯的每一个阶段,她都有意无意的成为了行业的“推动者”。她所创造的纪录,她的各种尝试,各种跨界合作,都是在拓宽流行音乐的“边界”。
李宇春在数字音乐领域的尝试尤其值得肯定。她是最早尝试数字音乐付费下载的歌手之一,她的全创作专辑《李宇春》以数字形式发行,如今,她又开创性的以“四合一”的方式发行数字专辑。这绝对不仅仅只是把一张专辑拆成四张,因为每一张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存在感”。一个好产品,配得上任何形式的“推销”,也只有当一个好产品卖出高销量,音乐行业才真正有希望。
数字音乐发展到今天,需要一系列突破性的“事件”来推动付费模式的探索,而李宇春的“600万”来得正是时候。音乐行业需要像李宇春这样的顶级艺人来带动大众消费,而一个“野蛮生长”的李宇春真正做到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