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成都今年还会“缺电”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成都今年还会“缺电”吗?

依然承压,但有所缓和。

文|你好天府 Deckard

“今年还会缺电吗?”开完大运会的成都人,开始担忧。

毕竟去年7-9月,成都遭受了历史同期最高气温、最少降雨量、最高电力负荷……多重压力下,电力供需严重失衡,不得已令工厂停产、空调停开、公共场所照明削减。

随着又一年酷暑来临,全国各地高温“赛高”,成都市气象台也曾在7月连续5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尽管立秋之后的一场雨带来些许凉意,但秋老虎也如期而至,8月13、14日,成都连发2天高温橙色预警。

据了解,部分企业在近期收到了8月限电停产的通知。

高温干旱依旧、需求增大,用电负荷创下新高

成都人的忧虑,首先源于今年夏季天气情况。

据四川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姚志国介绍,今年以来,我省天气气候特征总体正常,但时空差异明显,局地致灾强度大。

从整个主汛期的气候预测来看,四川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23.2℃)偏高,较去年同期偏低。全省大部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5—1.0℃。盆地大部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有阶段性高温热浪发生。预计今年6至8月,四川省平均降水量为480—510毫米,较常年同期(529毫米)偏少。

高温+少雨,让能源结构以水电为主的四川供电再度承压,由此导致居民用电需求加大,更是火上浇油。根据国家能源局四川监管办公室预测,四川夏季电力缺口约达750万千瓦。

雅砻江水电锦屏水电站 图源:凉山政务

这一“恶性循环”,在发电数据上得到直观反应。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数据显示,今年前6月四川发电量为323.1亿千瓦时,同比去年下降32.5%。另一方面,用电负荷却迎来新高,7月10日,四川电网用电负荷达到5988.8万千瓦,创下历史新高,比去年高温限电时的最高负荷5910万千瓦还要高出78.8万千瓦。

据四川大学能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光文表示,今年四川夏季的能源保供压力比较大。要保证夏季电力供应,一方面加大本地煤电发电,另一方面则需要省外支援,包括西北电力入川支援,以及要求西电东送发电量留川部分增加。

也就是说,今年夏季四川省仍然呈现高温少雨的状态,尽管比起去年的极端情况有所缓和,但随着8月初的大运会举办工作,成都在近期能源供应上仍然有所承压。

区别在于,有去年的经验基础,今年有关部门、国网成都供电公司等已提前准备一系列应对措施。可以说,这既是场考验,也是成都地区能源结构突破的契机。

未雨绸缪,建设加速,做好充足应对措施保用电

预先储水、加快电力工程建设、提高火电比重、小幅限制工业用电。在今年夏季,成都乃至全四川省准备了这4招渡过危机。

早在6月10日,水利部长江委员会就对长江流域纳入联合调度的控制性水库进行储水工作,共腾出正常蓄水位以下约870亿立方米库容可调蓄洪水,较设计防洪库容多165亿立方米。此外,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旱情和支持电网迎峰度夏,三峡、向家坝、金沙江中游梯级等水库适度留存了30多亿立方米水量,提前做好水资源储备。

而发电工程建设方面,自去年限电起,四川便投入更多力量。

比如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和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建设的“重头戏”蓉耀工程”。据介绍,工程本体总投资超过160亿元,将投运电网项目110项,全面竣工后,成都供电能力将提升50%,实现“再造一个成都电网“的目标。随着今夏10个工程项目陆续投运,成都电网供电能力正式达到1820万千瓦大关。

航拍雅砻江柯拉一期光伏电站 图源:四川发布

据统计,去年9月至今年6月,四川全省共建成投运34项重点电网工程,新建输电线路1207公里、新增变电容量1333万千伏安。去年7月至今年3月,四川省新增投产建设了550万千瓦的发电装机来提升四川省支撑性及调节性的电源供应能力。

其中包括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随着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也标志着我国全面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年发电量可以满足约7500万人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因此在保障四川夏季用电高峰之余,也为“西电东送”工程提供了重要支撑。

到今年,更多重点能源工程开始投运。5月8日,尖山-彭祖500千伏线路加装串抗工程正式投运,作为西部建成投运的第一座500千伏串抗站,将整体提升成都地区供电能力约150万千瓦。6月25日,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的柯拉一期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全球最大规模、首个百万千瓦级“水光互补”电站正式投产,相当于再造一个“两河口”。

四川最大火电厂——广安火电厂 图源:最爱广安

同时,四川也在调整能源结构,避免陷入对水电的重度依赖。《四川省电源电网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中提出,研究论证一批煤电项目,充分释放省内煤炭产能,扩大新疆、陕西等省外来煤量,加快广元、达州等储煤基地建设,增强电煤保供能力。到2025年四川电力装机规模达到16560万千瓦,而且水电、火电、风电、光伏发电占比将调整为64.1%、16.6%、6.0%、13.3%。

就近期情况来说,火电正扮演重要角色。根据工作安排,今年迎峰度夏,火电出力将确保1200万千瓦以上,这就要求火电企业完成存煤工作。据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介绍,四川电网的主力骨干电厂、成都地区唯一的大型火力发电厂国能成都金堂发电有限公司已提前完成34万吨存煤任务。

但近期来说,在工厂生产等方面依然做出了限制。据中国水泥网消息,四川多家水泥企业接到相关通知,水泥行业需在7月5日至8月10日实行生产调控,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全部停窑。

据中国铁塔现场负责人介绍,根据测算,微电网预计每天最大发电量为60万度,大运会开幕式时的电力保障发电量相当于10万人口县城居民一天的用电量,再加上高强度的赛事同样对能源供应提出高要求。

如今夏季日渐尾声,可以确定的回答是,像去年那般“艰难”的情况今年尚未出现。

来源:你好天府公众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成都今年还会“缺电”吗?

依然承压,但有所缓和。

文|你好天府 Deckard

“今年还会缺电吗?”开完大运会的成都人,开始担忧。

毕竟去年7-9月,成都遭受了历史同期最高气温、最少降雨量、最高电力负荷……多重压力下,电力供需严重失衡,不得已令工厂停产、空调停开、公共场所照明削减。

随着又一年酷暑来临,全国各地高温“赛高”,成都市气象台也曾在7月连续5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尽管立秋之后的一场雨带来些许凉意,但秋老虎也如期而至,8月13、14日,成都连发2天高温橙色预警。

据了解,部分企业在近期收到了8月限电停产的通知。

高温干旱依旧、需求增大,用电负荷创下新高

成都人的忧虑,首先源于今年夏季天气情况。

据四川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姚志国介绍,今年以来,我省天气气候特征总体正常,但时空差异明显,局地致灾强度大。

从整个主汛期的气候预测来看,四川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23.2℃)偏高,较去年同期偏低。全省大部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5—1.0℃。盆地大部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有阶段性高温热浪发生。预计今年6至8月,四川省平均降水量为480—510毫米,较常年同期(529毫米)偏少。

高温+少雨,让能源结构以水电为主的四川供电再度承压,由此导致居民用电需求加大,更是火上浇油。根据国家能源局四川监管办公室预测,四川夏季电力缺口约达750万千瓦。

雅砻江水电锦屏水电站 图源:凉山政务

这一“恶性循环”,在发电数据上得到直观反应。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数据显示,今年前6月四川发电量为323.1亿千瓦时,同比去年下降32.5%。另一方面,用电负荷却迎来新高,7月10日,四川电网用电负荷达到5988.8万千瓦,创下历史新高,比去年高温限电时的最高负荷5910万千瓦还要高出78.8万千瓦。

据四川大学能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光文表示,今年四川夏季的能源保供压力比较大。要保证夏季电力供应,一方面加大本地煤电发电,另一方面则需要省外支援,包括西北电力入川支援,以及要求西电东送发电量留川部分增加。

也就是说,今年夏季四川省仍然呈现高温少雨的状态,尽管比起去年的极端情况有所缓和,但随着8月初的大运会举办工作,成都在近期能源供应上仍然有所承压。

区别在于,有去年的经验基础,今年有关部门、国网成都供电公司等已提前准备一系列应对措施。可以说,这既是场考验,也是成都地区能源结构突破的契机。

未雨绸缪,建设加速,做好充足应对措施保用电

预先储水、加快电力工程建设、提高火电比重、小幅限制工业用电。在今年夏季,成都乃至全四川省准备了这4招渡过危机。

早在6月10日,水利部长江委员会就对长江流域纳入联合调度的控制性水库进行储水工作,共腾出正常蓄水位以下约870亿立方米库容可调蓄洪水,较设计防洪库容多165亿立方米。此外,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旱情和支持电网迎峰度夏,三峡、向家坝、金沙江中游梯级等水库适度留存了30多亿立方米水量,提前做好水资源储备。

而发电工程建设方面,自去年限电起,四川便投入更多力量。

比如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和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建设的“重头戏”蓉耀工程”。据介绍,工程本体总投资超过160亿元,将投运电网项目110项,全面竣工后,成都供电能力将提升50%,实现“再造一个成都电网“的目标。随着今夏10个工程项目陆续投运,成都电网供电能力正式达到1820万千瓦大关。

航拍雅砻江柯拉一期光伏电站 图源:四川发布

据统计,去年9月至今年6月,四川全省共建成投运34项重点电网工程,新建输电线路1207公里、新增变电容量1333万千伏安。去年7月至今年3月,四川省新增投产建设了550万千瓦的发电装机来提升四川省支撑性及调节性的电源供应能力。

其中包括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随着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也标志着我国全面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年发电量可以满足约7500万人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因此在保障四川夏季用电高峰之余,也为“西电东送”工程提供了重要支撑。

到今年,更多重点能源工程开始投运。5月8日,尖山-彭祖500千伏线路加装串抗工程正式投运,作为西部建成投运的第一座500千伏串抗站,将整体提升成都地区供电能力约150万千瓦。6月25日,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的柯拉一期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全球最大规模、首个百万千瓦级“水光互补”电站正式投产,相当于再造一个“两河口”。

四川最大火电厂——广安火电厂 图源:最爱广安

同时,四川也在调整能源结构,避免陷入对水电的重度依赖。《四川省电源电网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中提出,研究论证一批煤电项目,充分释放省内煤炭产能,扩大新疆、陕西等省外来煤量,加快广元、达州等储煤基地建设,增强电煤保供能力。到2025年四川电力装机规模达到16560万千瓦,而且水电、火电、风电、光伏发电占比将调整为64.1%、16.6%、6.0%、13.3%。

就近期情况来说,火电正扮演重要角色。根据工作安排,今年迎峰度夏,火电出力将确保1200万千瓦以上,这就要求火电企业完成存煤工作。据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介绍,四川电网的主力骨干电厂、成都地区唯一的大型火力发电厂国能成都金堂发电有限公司已提前完成34万吨存煤任务。

但近期来说,在工厂生产等方面依然做出了限制。据中国水泥网消息,四川多家水泥企业接到相关通知,水泥行业需在7月5日至8月10日实行生产调控,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全部停窑。

据中国铁塔现场负责人介绍,根据测算,微电网预计每天最大发电量为60万度,大运会开幕式时的电力保障发电量相当于10万人口县城居民一天的用电量,再加上高强度的赛事同样对能源供应提出高要求。

如今夏季日渐尾声,可以确定的回答是,像去年那般“艰难”的情况今年尚未出现。

来源:你好天府公众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