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休息羞耻症是“病”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休息羞耻症是“病”吗?

休息羞耻更多的来自于社会对“奋斗”的凝视。

图片来源:Unsplash-Milada Vigerova

文|互联网那些事

“今天,你为自己休息感到羞耻了吗?”

“怎么办,我很不好意思提休假”,“破防了,家人们,我已经连续上班两周,但却不敢休息”。

这届年轻人在经历“996是福报”、“内卷”等浪潮后,反而更加不敢休息了。一想到休息,就会产生愧疚、焦虑的心理,这就是“休息羞耻”,和之前网上热议的“请假羞耻”类似,都是源于“努力”和“放松”之间的纠结。被“休息羞耻”困住的人,并不是真的不想休息,而是不敢、不好意思休息,直呼“太难了”。

“休息羞耻”冲上微博热搜,相关讨论已达1.2万,阅读高达2140.3万。在小红书中,与之相关的笔记也数量众多,关系到当代年轻人的学习、考研、就业、升学、请假。

1、年轻人身上的“休息羞耻”

凌晨1点30,小张复习完今天的考研学习任务,准备从自习室回宿舍。抬头发现仍有许多同学未离开,他看了看今天还未来得及背的书,便把书包放下,重新回到座位。

凌晨4点,打工人李先生已经醒来,为了节省房租开销住在五环以外,每日公交地铁通勤四个小时,虽然赚得不多,却忙得很。他仍然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在这座城市留下来。

早上5点,小王因为处理项目上的问题已经一夜未眠,此刻正盯着微信群等待客户的反馈。他走到休息间给自己泡了一杯咖啡,以应付接下来还要苦战的新的一天。这对于小王来说,是生活的常态。

街头、车站、深夜的CBD,你可以看到许多正在努力的你啊年轻人。

从小到大,家长、老师都在用“努力”“奋斗”“不能懈怠”来激发动力,却很少有人告诉年轻人们“休息也很重要”,一些人休息时会觉得:“明明可以用这段时间让自己进步,我居然在摆烂......”。

所谓的“上进”,让年轻人的身体、心理承受着持续的压力,反而影响了学习工作的良好状态。用“喝咖啡”、“冷水洗脸”来驱赶疲惫,或许并没有“睡一觉”来得有效。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休息才是人的本能需求。被“奋斗”主题教育熏陶长大的孩子,在固定思维的枷锁里成长,影响着这届年轻人,他们羞于休息,一旦停下就很罪恶。

2、刻在骨子里的勤奋感

中国人速来以勤奋著称,据美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中国人的劳动参与率(参加工作的人占全体人口的百分比)达到76%,相比之下,美国为65%,日本58%。德国知名媒体的一项统计显示,中国员工每周工作44.6小时,而德国员工每周有35.5小时。中国员工每年工作时间超过2200小时,居世界第一。

“欧美人有闲又有钱,南美非洲人没钱却有闲。只有东亚人苦哈哈,大多数人没钱也没时间”的段子总是会在社交媒体上出现,可是中国人为什么如此勤奋,甚至不会偷懒?

从宏观维度维度来看,从一穷二白到解决温饱,再到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人收获了勤奋带来的增益。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时代的红利,也尝到里劳动致富的甜头,勤劳致富并不是一句空话。在此之后,互联网、汽车、新能源、电商等多个行业的发展,让这个世界充满了“财富自由”的声音。

从微观维度来说,一个人的成长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小时候不想练琴,就会被批评弹得差,是因为心思只想着玩;初中成绩下降,父母会认为多学一会儿成绩就会好了;工作后,领导不走,我不走,认为只有耗时长才是好员工的体现。在每一个阶段,因为不够勤奋带来的压力影响着这届年轻人,更可况,还有时不时出现的peer pressure在释放。

“你到点下班,是态度问题”“年轻人,不要在意加班”

“你看看别人都在工作,你多学学”

“我们都活在拼命自我剥削的环境里”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中的一句话照进现实,即便没有任何外力压迫的情况下,年轻人也完全自愿地剥削自我——要努力奋斗,要出人头地,要买房买车……。在这种崇尚自我剥削的功绩主义盛行之下,年轻人不会,也不敢停下。

重构“价值”,寻找真实的快乐

“休息羞耻”与“躺平文化”仿佛是二元对立的两种人生,但大多数人来说,是想卷卷不动,想躺没机会才是真实写照。在这个高度竞争的快节奏时代,“美丽羞耻”、“请假羞耻”、“休息羞耻”,不同的“羞耻症”不论带有何种前缀,都似乎意味着只要处于享乐、惬意且放松的状态,羞耻感和罪恶感便会随之而来。在功绩主义的认知之下,人被仅仅当作“实现目的的手段”,工具性的价值被视作人唯一的价值。

对于工具而言,休息和玩乐自然是无用的。然而人并非换取功劳与业绩的生产工具,人们需要工作上的井然有序,也同样需要生活中的无序放松。对这届年轻人来说,停止对自我的剥削,寻求一种内在的松弛感显得可望而不可及。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人长期执行一项任务,大脑会逐渐适应这种持续的刺激,对工作目标的注意力会减少,但是短暂的注意力转移可以让大脑再次被激活。也正是因此,我们需要劳逸结合,因此重构休息的意义对这届年轻人来说至关重要。

韩炳哲将休息视作“安息日”,在这一概念中,它没有任何别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更远的目标,也不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可以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可以是大吃一顿、睡个懒觉。它可以是毫无意义的,它不需要被赋予价值和期待。

休息羞耻更多的来自于社会对“奋斗”的凝视,作为一种无型的框架和约束,困扰着一届又一届年轻人。

 

参考文章:

方一一《不死的中国人?中国的勤奋令世界惊叹和汗颜!》

sshamily《勤劳的中国人:刻在基因里的闲不住》

软糖大王 《焦虑的打工人,困于“休息羞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休息羞耻症是“病”吗?

休息羞耻更多的来自于社会对“奋斗”的凝视。

图片来源:Unsplash-Milada Vigerova

文|互联网那些事

“今天,你为自己休息感到羞耻了吗?”

“怎么办,我很不好意思提休假”,“破防了,家人们,我已经连续上班两周,但却不敢休息”。

这届年轻人在经历“996是福报”、“内卷”等浪潮后,反而更加不敢休息了。一想到休息,就会产生愧疚、焦虑的心理,这就是“休息羞耻”,和之前网上热议的“请假羞耻”类似,都是源于“努力”和“放松”之间的纠结。被“休息羞耻”困住的人,并不是真的不想休息,而是不敢、不好意思休息,直呼“太难了”。

“休息羞耻”冲上微博热搜,相关讨论已达1.2万,阅读高达2140.3万。在小红书中,与之相关的笔记也数量众多,关系到当代年轻人的学习、考研、就业、升学、请假。

1、年轻人身上的“休息羞耻”

凌晨1点30,小张复习完今天的考研学习任务,准备从自习室回宿舍。抬头发现仍有许多同学未离开,他看了看今天还未来得及背的书,便把书包放下,重新回到座位。

凌晨4点,打工人李先生已经醒来,为了节省房租开销住在五环以外,每日公交地铁通勤四个小时,虽然赚得不多,却忙得很。他仍然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在这座城市留下来。

早上5点,小王因为处理项目上的问题已经一夜未眠,此刻正盯着微信群等待客户的反馈。他走到休息间给自己泡了一杯咖啡,以应付接下来还要苦战的新的一天。这对于小王来说,是生活的常态。

街头、车站、深夜的CBD,你可以看到许多正在努力的你啊年轻人。

从小到大,家长、老师都在用“努力”“奋斗”“不能懈怠”来激发动力,却很少有人告诉年轻人们“休息也很重要”,一些人休息时会觉得:“明明可以用这段时间让自己进步,我居然在摆烂......”。

所谓的“上进”,让年轻人的身体、心理承受着持续的压力,反而影响了学习工作的良好状态。用“喝咖啡”、“冷水洗脸”来驱赶疲惫,或许并没有“睡一觉”来得有效。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休息才是人的本能需求。被“奋斗”主题教育熏陶长大的孩子,在固定思维的枷锁里成长,影响着这届年轻人,他们羞于休息,一旦停下就很罪恶。

2、刻在骨子里的勤奋感

中国人速来以勤奋著称,据美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中国人的劳动参与率(参加工作的人占全体人口的百分比)达到76%,相比之下,美国为65%,日本58%。德国知名媒体的一项统计显示,中国员工每周工作44.6小时,而德国员工每周有35.5小时。中国员工每年工作时间超过2200小时,居世界第一。

“欧美人有闲又有钱,南美非洲人没钱却有闲。只有东亚人苦哈哈,大多数人没钱也没时间”的段子总是会在社交媒体上出现,可是中国人为什么如此勤奋,甚至不会偷懒?

从宏观维度维度来看,从一穷二白到解决温饱,再到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人收获了勤奋带来的增益。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时代的红利,也尝到里劳动致富的甜头,勤劳致富并不是一句空话。在此之后,互联网、汽车、新能源、电商等多个行业的发展,让这个世界充满了“财富自由”的声音。

从微观维度来说,一个人的成长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小时候不想练琴,就会被批评弹得差,是因为心思只想着玩;初中成绩下降,父母会认为多学一会儿成绩就会好了;工作后,领导不走,我不走,认为只有耗时长才是好员工的体现。在每一个阶段,因为不够勤奋带来的压力影响着这届年轻人,更可况,还有时不时出现的peer pressure在释放。

“你到点下班,是态度问题”“年轻人,不要在意加班”

“你看看别人都在工作,你多学学”

“我们都活在拼命自我剥削的环境里”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中的一句话照进现实,即便没有任何外力压迫的情况下,年轻人也完全自愿地剥削自我——要努力奋斗,要出人头地,要买房买车……。在这种崇尚自我剥削的功绩主义盛行之下,年轻人不会,也不敢停下。

重构“价值”,寻找真实的快乐

“休息羞耻”与“躺平文化”仿佛是二元对立的两种人生,但大多数人来说,是想卷卷不动,想躺没机会才是真实写照。在这个高度竞争的快节奏时代,“美丽羞耻”、“请假羞耻”、“休息羞耻”,不同的“羞耻症”不论带有何种前缀,都似乎意味着只要处于享乐、惬意且放松的状态,羞耻感和罪恶感便会随之而来。在功绩主义的认知之下,人被仅仅当作“实现目的的手段”,工具性的价值被视作人唯一的价值。

对于工具而言,休息和玩乐自然是无用的。然而人并非换取功劳与业绩的生产工具,人们需要工作上的井然有序,也同样需要生活中的无序放松。对这届年轻人来说,停止对自我的剥削,寻求一种内在的松弛感显得可望而不可及。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人长期执行一项任务,大脑会逐渐适应这种持续的刺激,对工作目标的注意力会减少,但是短暂的注意力转移可以让大脑再次被激活。也正是因此,我们需要劳逸结合,因此重构休息的意义对这届年轻人来说至关重要。

韩炳哲将休息视作“安息日”,在这一概念中,它没有任何别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更远的目标,也不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可以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可以是大吃一顿、睡个懒觉。它可以是毫无意义的,它不需要被赋予价值和期待。

休息羞耻更多的来自于社会对“奋斗”的凝视,作为一种无型的框架和约束,困扰着一届又一届年轻人。

 

参考文章:

方一一《不死的中国人?中国的勤奋令世界惊叹和汗颜!》

sshamily《勤劳的中国人:刻在基因里的闲不住》

软糖大王 《焦虑的打工人,困于“休息羞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