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西安市不断擦亮生态底色,全力守护绿水青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西安市不断擦亮生态底色,全力守护绿水青山

今年以来,市资源规划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1个生命共同体理念,聚焦秦岭北麓主体的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3大功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湿、峪8个要素,部署35个子项目(含75个子工程)。

8月15日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今年生态日的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2005年8月15日考察湖州市安吉县,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设立全国生态日,有利于更好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来,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擦亮生态底色,守护绿水青山。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放松

秦岭保护,国之大者!

今年以来,市资源规划局持续巩固违建别墅整治成效、扎实开展秦岭“五乱”问题整治、积极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坚持系统修复,加快实施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加强秦岭植被保护。

矿山修复现场

同时,市资源规划局还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启动西安市第一次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截至6月底,已完成调查样线60条,样方40个,调查物种数量1500种,采集野生植物标本1500号;编制印发《西安市突发野生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筹备建设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项目;积极开展古树名木普查、保护和繁育工作。

专家团队进行野生植物拍照采样工作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陕西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项目启动仪式

陕西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项目(以下简称山水项目)于2022年4月26日参加了全国“十四五”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竞争性评审。

今年以来,市资源规划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1个生命共同体理念,聚焦秦岭北麓主体的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3大功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湿、峪8个要素,部署35个子项目(含75个子工程)。

山水项目子工程示范项目观摩活动

山水项目计划三年共完成生态保护修复35359.88公顷(含湿地修复704.85公顷、水土流失治理6026.50公顷、新增林地1852.88公顷、林地提质改造10628.22公顷、土地综合整治14993.78公顷、生态复绿918.15公顷、重要物种栖息地修复75.54公顷、珍稀濒危植物保护159.96公顷),完成河道生态修复634.82公里。使主要河流生态流量达标不低于90%,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面积保护率不低于80%。有效保护中央水塔,保护中华祖脉。

切实推动林长制工作走深走实

今年以来,西安市林长办强化机制建设,制定明确林长责任区林草资源保护规划,深入探索完善林长巡林解决问题“路线图”,提升各级林长履职实效。半年来市级林长巡林2次,涉林各区县级林长巡林300余次。

市局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1060万株义务植树工作量。组织开展了秦岭北麓恢复植被工程春季补植补造,补植各类树种共计7.64万株。

开展林木病虫害防治药物喷洒工作

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疫情监测、检疫复检,今年以来全市检疫复检苗木1542万株,暂未监测到松材线虫病疫情和任何虫态的美国白蛾,鄠邑区、沣东新城和高新区美国白蛾疫区有望今年实现“摘帽”。

特色经济林提升改造工程

着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上半年,全市完成特色经济林提升改造面积1.46万亩,林业产业产值达到66.9亿元。

野生动物毁坏农作物测量

大力推进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工作。将其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任务,切实增强林业资源保护工作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

鄠邑秦岭保护智慧管控中心

“智慧林业”建设水平稳步提升。我市涉林各区县“智慧林业”建设水平稳步提升,网格化、网络化、智慧化生态管护效果逐步凸显。

 

 

来源:西安资源规划微信公号

原标题:全国生态日丨我市不断擦亮生态底色,全力守护绿水青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西安市不断擦亮生态底色,全力守护绿水青山

今年以来,市资源规划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1个生命共同体理念,聚焦秦岭北麓主体的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3大功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湿、峪8个要素,部署35个子项目(含75个子工程)。

8月15日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今年生态日的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2005年8月15日考察湖州市安吉县,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设立全国生态日,有利于更好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来,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擦亮生态底色,守护绿水青山。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放松

秦岭保护,国之大者!

今年以来,市资源规划局持续巩固违建别墅整治成效、扎实开展秦岭“五乱”问题整治、积极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坚持系统修复,加快实施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加强秦岭植被保护。

矿山修复现场

同时,市资源规划局还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启动西安市第一次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截至6月底,已完成调查样线60条,样方40个,调查物种数量1500种,采集野生植物标本1500号;编制印发《西安市突发野生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筹备建设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项目;积极开展古树名木普查、保护和繁育工作。

专家团队进行野生植物拍照采样工作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陕西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项目启动仪式

陕西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项目(以下简称山水项目)于2022年4月26日参加了全国“十四五”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竞争性评审。

今年以来,市资源规划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1个生命共同体理念,聚焦秦岭北麓主体的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3大功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湿、峪8个要素,部署35个子项目(含75个子工程)。

山水项目子工程示范项目观摩活动

山水项目计划三年共完成生态保护修复35359.88公顷(含湿地修复704.85公顷、水土流失治理6026.50公顷、新增林地1852.88公顷、林地提质改造10628.22公顷、土地综合整治14993.78公顷、生态复绿918.15公顷、重要物种栖息地修复75.54公顷、珍稀濒危植物保护159.96公顷),完成河道生态修复634.82公里。使主要河流生态流量达标不低于90%,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面积保护率不低于80%。有效保护中央水塔,保护中华祖脉。

切实推动林长制工作走深走实

今年以来,西安市林长办强化机制建设,制定明确林长责任区林草资源保护规划,深入探索完善林长巡林解决问题“路线图”,提升各级林长履职实效。半年来市级林长巡林2次,涉林各区县级林长巡林300余次。

市局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1060万株义务植树工作量。组织开展了秦岭北麓恢复植被工程春季补植补造,补植各类树种共计7.64万株。

开展林木病虫害防治药物喷洒工作

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疫情监测、检疫复检,今年以来全市检疫复检苗木1542万株,暂未监测到松材线虫病疫情和任何虫态的美国白蛾,鄠邑区、沣东新城和高新区美国白蛾疫区有望今年实现“摘帽”。

特色经济林提升改造工程

着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上半年,全市完成特色经济林提升改造面积1.46万亩,林业产业产值达到66.9亿元。

野生动物毁坏农作物测量

大力推进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工作。将其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任务,切实增强林业资源保护工作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

鄠邑秦岭保护智慧管控中心

“智慧林业”建设水平稳步提升。我市涉林各区县“智慧林业”建设水平稳步提升,网格化、网络化、智慧化生态管护效果逐步凸显。

 

 

来源:西安资源规划微信公号

原标题:全国生态日丨我市不断擦亮生态底色,全力守护绿水青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