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寻常路 女主播辞职创业踏上“走心”道路

我之前做了很多年主持人,每天都要大量讲话,需要用气带动,气血充足非常重要。我平时如果感到身体疲倦,会补充一些补气养血的食物,例如东阿阿胶、西洋参片、红枣、核桃等。我还会用冥想哼唱的方式补充气血,当身心处于平静的状态时,有助于打开身体,来帮助气血循环。

在上海法租界的老房子中见到前女主播王怡,身着洁白衬衣的她眼前泡着杯绿茶,租住的房子看得出被用心打理,暖气升腾的壁炉旁放着一只中式蒲团,年代悠久的老宅和这位年轻的女主人气质相投,复古家具搭配简约现代感的装修,有种让人瞬间沉静下来的气场,是闹中取静之所。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的王怡,怀揣对幕后工作的好奇心,又带着奖学金去美国进修了电影制作,回国后顺利进入上海电视台担任新闻节目主播和旅游节目主持人,凭借清雅的外形和声音,她的职业道路似乎一帆风顺。三十而立的年龄,王怡却出人意料地选择隐退屏幕,辞职创业,进入了一个国内几乎无人涉足的领域——正念冥想,倡导“每天走心十分钟”并普及“冥想科学”,为现代人提供科学的减压方式。而早在创业前,她就已冥冥中种下了“走心”的种子。

不与黑暗争斗 到阳光下去

媒体是一个瞬息万变的行业,在《法治新闻》和《记者调查》节目中担任编辑和主播的三年中,王怡每天的工作就是追逐着社会中时刻发生着的热点新闻,每一根神经都得紧张起来,严阵以待这个随时生变的世界。刚毕业的王怡怀抱新闻理想努力工作,却也承受着工作强度和社会负面新闻造成的精神压力。有段时间在报道了一系列食品安全的问题后,她甚至再也不敢外出就餐。时间久了,她感到积压的负面情绪在体内蔓延,找不到排解的渠道。

在镜头面前阳光端庄的她,内心被负面能量拉扯,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拉锯战,不知何时迎来最后一根稻草。那段时间,心理压力也导致王怡的身体开始失衡,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皮肤红疹、口腔溃疡、体重不稳定等问题持续困扰着她。直到有一天,独自坐在密闭的主播间,面对摄像机播报新闻的王怡,听到内心有个声音坚定无比——到阳光下去。

不与黑暗争斗,让阳光照进来,黑暗自会驱散。王怡申请去做旅游节目的主持人,成为了央视《3D看天下》等节目的主持人和编导,四年间她走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旅行逐渐驱散了内心的阴霾,多元文化的碰撞也触发她全新的感官和思考。王怡更愿意将自己转换成当地人的视角,发掘吃喝玩乐背后的城市和人文魅力。

她深有感触,日本人对环保和垃圾分类的意识之强,能同化外来者的行为,自觉融入其文明而严谨的气场,而美国人的创意和想象力让整个国家充满活力。王怡想象,如果将纽约和上海的市民一夜间完全替换,第二天,这两座城市还会呈现原来的气息吗?她认识到,人的气场和智慧决定了一座城市的魅力。纯粹的走马观花的旅行采风已经无法满足她想要深度表达的意愿,她思考着,要找到一种新的自我表达方式,传递有价值的思想,来启发影响更多人。


冥想打开觉知 如冰块融于水中

作为外景主持人,王怡通常要在一个国家呆上半个月,承受时差和高强度的体能支出。三年前,为了提升精力,她开始每天跑步,并在她一位美国导师的影响下接触到冥想。起先,她只是在国外网站上看视频,学做一些简单的冥想练习,开始一个月并没有体会到多大变化。直到有一天,王怡像往常一样安静盘坐,周围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听觉更大程度的张开,感觉自己与周边的环境和谐相融。

“如同冰块融于水中,水滴归于大海。”王怡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难以描述的身心平静状态。练习冥想一段时间之后,王怡感到精神饱满,长久以来积累在内心的负面情绪也逐渐消融,她终于与自己达成了和解。

人们想要清空思绪,头脑中的杂念却像万马奔腾,无法止息。王怡练习的“正念冥想”,主张冥想时不需要排斥杂念,出现时可以用全意识的方法来观察它,练习保持客观的视角,然后再慢慢把注意力回归到当下。

关注呼吸是让人从万马奔腾的思绪中回到当下的一把钥匙。这犹如坐在路边,观察各式各样的车,每辆车带着自己不同的情绪和念头,高兴的、烦恼的、焦虑的、无聊的…来来去去,而此时自己只是作为一个观察者,不要试图去指挥交通,不要被任何一辆车拽走,觉知情绪的时刻发生和消散,不被其左右。

创业不走寻常路 每天走心十分钟

“我仍然是一个充满着七情六欲的姑娘,随时都有着让人崩溃的现实压力,然而重要的转变是,它们再也无法轻易干扰到内心的安宁和嘴角的微笑。”练习冥想三年来,王怡觉得对身体和情绪的感知力更敏锐了,工作疲惫时,能即刻察觉到身体细微的不适,通过深呼吸和短短几分钟冥想,就能让身心得到及时调整。

她对于中医气血的理论也更为感同身受,静下心来才能聆听到身体的真实需要,她开始更为规律的作息和健康饮食,食用东阿阿胶、西洋参、红枣等补充气血的食品,通过食补、正念冥想和运动,帮助气血循环,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和自愈力。王怡发觉,近些年在世界各地奔走,高强度的工作下,自己的体能、精力和睡眠质量都比以往改善了不少。

同时,冥想也帮助王怡在亲密关系中得到提升。她更容易体察到自己和对方情绪的变化,尽量避免被变幻无常的情绪长时间支配,更深入地去做聆听和沟通。这种精微的觉察力是冥想对头脑长期训练的结果。王怡希望更多人能和自己一样从冥想中受益,找到和身体对话、排解情绪压力,并能改善自我与周身关系的方式。

她发现,在国外冥想早已不再只是宗教修行的法门,而被科学证明是一种平衡身心的方式,甚至国外早有成功的商业模式,围绕冥想创意了许多有形产品和平台。去年,王怡辞去了旅行节目主持人的工作,在上海成立了走新科技,将冥想作为自己的事业,开始运营走心冥想课程内容和微信公众平台。她开设“走心姐”的主播频道,在喜马拉雅APP上放送关于冥想的语音课程,倡导“每天十分钟,大脑健身房”,以轻松科学的方式指导白领进行冥想。未来,她希望开设更多线下课程、减压产品,以及普及教育的内容。

如同平静的水面才能照见事物的样貌,平静的心才能体会生活真味。从女主播到创业者,年近三十的王怡开始走上启发更多人的道路。

QA问答:

1、分享一下你的饮食观念,并介绍一道你最爱的菜?

我认为饮食当中,最重要的认清自己和食物之间的关系,是身体真正的需求还是出于贪欲,人在心情焦虑的时候会吃下很多身体不必要的食物。其实,吃不会让人变胖,贪婪才会。静下心来,聆听身体,发觉真正适合自己的食物。我喜欢早餐用破壁机打一个谷物奶昔,加入牛奶、麦片、冻香蕉,花生酱或其它坚果、黑芝麻、可可粉,饱腹感强又美味。

2、作为女性,调理气血、保持精力方面你有什么好方法?

我之前做了很多年主持人,每天都要大量讲话,需要用气带动,气血充足非常重要。我平时如果感到身体疲倦,会补充一些补气养血的食物,例如东阿阿胶、西洋参片、红枣、核桃等。我还会用冥想哼唱的方式补充气血,当身心处于平静的状态时,有助于打开身体,来帮助气血循环。

3、每天最享受的一个时刻是什么?

我最享受的时刻是每天早餐起床,让阳光照进屋内,打开音乐,做10-20分钟冥想,以正念开启能量饱满的一天。

4、能否推荐关于食物的书籍或电影?

推荐一本有关食物和大脑科学的书:《肠子,脑子,厨子》。

<图片提供:王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不走寻常路 女主播辞职创业踏上“走心”道路

我之前做了很多年主持人,每天都要大量讲话,需要用气带动,气血充足非常重要。我平时如果感到身体疲倦,会补充一些补气养血的食物,例如东阿阿胶、西洋参片、红枣、核桃等。我还会用冥想哼唱的方式补充气血,当身心处于平静的状态时,有助于打开身体,来帮助气血循环。

在上海法租界的老房子中见到前女主播王怡,身着洁白衬衣的她眼前泡着杯绿茶,租住的房子看得出被用心打理,暖气升腾的壁炉旁放着一只中式蒲团,年代悠久的老宅和这位年轻的女主人气质相投,复古家具搭配简约现代感的装修,有种让人瞬间沉静下来的气场,是闹中取静之所。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的王怡,怀揣对幕后工作的好奇心,又带着奖学金去美国进修了电影制作,回国后顺利进入上海电视台担任新闻节目主播和旅游节目主持人,凭借清雅的外形和声音,她的职业道路似乎一帆风顺。三十而立的年龄,王怡却出人意料地选择隐退屏幕,辞职创业,进入了一个国内几乎无人涉足的领域——正念冥想,倡导“每天走心十分钟”并普及“冥想科学”,为现代人提供科学的减压方式。而早在创业前,她就已冥冥中种下了“走心”的种子。

不与黑暗争斗 到阳光下去

媒体是一个瞬息万变的行业,在《法治新闻》和《记者调查》节目中担任编辑和主播的三年中,王怡每天的工作就是追逐着社会中时刻发生着的热点新闻,每一根神经都得紧张起来,严阵以待这个随时生变的世界。刚毕业的王怡怀抱新闻理想努力工作,却也承受着工作强度和社会负面新闻造成的精神压力。有段时间在报道了一系列食品安全的问题后,她甚至再也不敢外出就餐。时间久了,她感到积压的负面情绪在体内蔓延,找不到排解的渠道。

在镜头面前阳光端庄的她,内心被负面能量拉扯,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拉锯战,不知何时迎来最后一根稻草。那段时间,心理压力也导致王怡的身体开始失衡,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皮肤红疹、口腔溃疡、体重不稳定等问题持续困扰着她。直到有一天,独自坐在密闭的主播间,面对摄像机播报新闻的王怡,听到内心有个声音坚定无比——到阳光下去。

不与黑暗争斗,让阳光照进来,黑暗自会驱散。王怡申请去做旅游节目的主持人,成为了央视《3D看天下》等节目的主持人和编导,四年间她走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旅行逐渐驱散了内心的阴霾,多元文化的碰撞也触发她全新的感官和思考。王怡更愿意将自己转换成当地人的视角,发掘吃喝玩乐背后的城市和人文魅力。

她深有感触,日本人对环保和垃圾分类的意识之强,能同化外来者的行为,自觉融入其文明而严谨的气场,而美国人的创意和想象力让整个国家充满活力。王怡想象,如果将纽约和上海的市民一夜间完全替换,第二天,这两座城市还会呈现原来的气息吗?她认识到,人的气场和智慧决定了一座城市的魅力。纯粹的走马观花的旅行采风已经无法满足她想要深度表达的意愿,她思考着,要找到一种新的自我表达方式,传递有价值的思想,来启发影响更多人。


冥想打开觉知 如冰块融于水中

作为外景主持人,王怡通常要在一个国家呆上半个月,承受时差和高强度的体能支出。三年前,为了提升精力,她开始每天跑步,并在她一位美国导师的影响下接触到冥想。起先,她只是在国外网站上看视频,学做一些简单的冥想练习,开始一个月并没有体会到多大变化。直到有一天,王怡像往常一样安静盘坐,周围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听觉更大程度的张开,感觉自己与周边的环境和谐相融。

“如同冰块融于水中,水滴归于大海。”王怡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难以描述的身心平静状态。练习冥想一段时间之后,王怡感到精神饱满,长久以来积累在内心的负面情绪也逐渐消融,她终于与自己达成了和解。

人们想要清空思绪,头脑中的杂念却像万马奔腾,无法止息。王怡练习的“正念冥想”,主张冥想时不需要排斥杂念,出现时可以用全意识的方法来观察它,练习保持客观的视角,然后再慢慢把注意力回归到当下。

关注呼吸是让人从万马奔腾的思绪中回到当下的一把钥匙。这犹如坐在路边,观察各式各样的车,每辆车带着自己不同的情绪和念头,高兴的、烦恼的、焦虑的、无聊的…来来去去,而此时自己只是作为一个观察者,不要试图去指挥交通,不要被任何一辆车拽走,觉知情绪的时刻发生和消散,不被其左右。

创业不走寻常路 每天走心十分钟

“我仍然是一个充满着七情六欲的姑娘,随时都有着让人崩溃的现实压力,然而重要的转变是,它们再也无法轻易干扰到内心的安宁和嘴角的微笑。”练习冥想三年来,王怡觉得对身体和情绪的感知力更敏锐了,工作疲惫时,能即刻察觉到身体细微的不适,通过深呼吸和短短几分钟冥想,就能让身心得到及时调整。

她对于中医气血的理论也更为感同身受,静下心来才能聆听到身体的真实需要,她开始更为规律的作息和健康饮食,食用东阿阿胶、西洋参、红枣等补充气血的食品,通过食补、正念冥想和运动,帮助气血循环,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和自愈力。王怡发觉,近些年在世界各地奔走,高强度的工作下,自己的体能、精力和睡眠质量都比以往改善了不少。

同时,冥想也帮助王怡在亲密关系中得到提升。她更容易体察到自己和对方情绪的变化,尽量避免被变幻无常的情绪长时间支配,更深入地去做聆听和沟通。这种精微的觉察力是冥想对头脑长期训练的结果。王怡希望更多人能和自己一样从冥想中受益,找到和身体对话、排解情绪压力,并能改善自我与周身关系的方式。

她发现,在国外冥想早已不再只是宗教修行的法门,而被科学证明是一种平衡身心的方式,甚至国外早有成功的商业模式,围绕冥想创意了许多有形产品和平台。去年,王怡辞去了旅行节目主持人的工作,在上海成立了走新科技,将冥想作为自己的事业,开始运营走心冥想课程内容和微信公众平台。她开设“走心姐”的主播频道,在喜马拉雅APP上放送关于冥想的语音课程,倡导“每天十分钟,大脑健身房”,以轻松科学的方式指导白领进行冥想。未来,她希望开设更多线下课程、减压产品,以及普及教育的内容。

如同平静的水面才能照见事物的样貌,平静的心才能体会生活真味。从女主播到创业者,年近三十的王怡开始走上启发更多人的道路。

QA问答:

1、分享一下你的饮食观念,并介绍一道你最爱的菜?

我认为饮食当中,最重要的认清自己和食物之间的关系,是身体真正的需求还是出于贪欲,人在心情焦虑的时候会吃下很多身体不必要的食物。其实,吃不会让人变胖,贪婪才会。静下心来,聆听身体,发觉真正适合自己的食物。我喜欢早餐用破壁机打一个谷物奶昔,加入牛奶、麦片、冻香蕉,花生酱或其它坚果、黑芝麻、可可粉,饱腹感强又美味。

2、作为女性,调理气血、保持精力方面你有什么好方法?

我之前做了很多年主持人,每天都要大量讲话,需要用气带动,气血充足非常重要。我平时如果感到身体疲倦,会补充一些补气养血的食物,例如东阿阿胶、西洋参片、红枣、核桃等。我还会用冥想哼唱的方式补充气血,当身心处于平静的状态时,有助于打开身体,来帮助气血循环。

3、每天最享受的一个时刻是什么?

我最享受的时刻是每天早餐起床,让阳光照进屋内,打开音乐,做10-20分钟冥想,以正念开启能量饱满的一天。

4、能否推荐关于食物的书籍或电影?

推荐一本有关食物和大脑科学的书:《肠子,脑子,厨子》。

<图片提供:王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